這是一枚寄自甘肅山丹的實寄封,貼票計14450圓,銷甘肅山丹1947年5月28日全點線三格中文郵戳,航空寄往美國。信件6月7日到達上海,正巧趕上美國泛美航空公司首次開辟中美直達航郵,封正面加蓋上海的首航紀念郵戳,登上自上海返航班機,寄往美國。中美直達航郵始自1937年的“中國飛剪”航線,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争爆發,此航線停航。“二戰”勝利後,泛美航空公司率先開辟了中美直達航郵,航線“舊金山-夏威夷-關島-上海”,接下來的7月22日美國西北航空公司也開通了中美直達航郵,到10月6日中國航空亦開通中美直達航郵。
封上未見寄信地址,隻在封面左上角打有“Alley,Sandan.”字樣。“Alley”即路易·艾黎(AlleyRewi,1897-1987),新西蘭人,1927-1938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就職,1934年參加了第一個國際性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并和中國共産黨建立了聯系。抗戰爆發後,中國的工業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為了支持抗戰,建設支撐抗戰的工業基地,1938年艾黎與斯諾夫婦,發起成立“中國工業合作社”,簡稱“工合”,英文簡稱“INDUSCO”。為了争取海外援助,籌集“工合”發展基金,1939年1月在香港成立促進工合國際委員會,艾黎為委員,宋慶齡任名譽主席。美國、英國、菲律賓也成立了支持“工合”的組織。由于他的“親共”行為,遭到國民黨的排擠。1942年,艾黎與英國記者喬治·何克在陝西寶雞鳳縣創辦“培黎工藝學校”,專門為“工合”培訓幹部,1944年該校遷往甘肅山丹縣,此信就是在此期間寄出的。
1949年,解放大西北時,艾黎将學校所有的汽車幫助運送解放軍,為解放玉門等地做出了貢獻。1952年艾黎在北京參加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并被選為聯絡委員會委員。1961年至1965年,每年出席日本禁止原子彈、氫彈世界大會。1983年,“中國工業合作社”恢複,被選為名譽顧問。1987年,任重建的“山丹培黎農林牧學校”名譽校長。之後任重建的“工合”國際委員會主席。
艾黎1987年12月27日逝世,享年90歲,鄧小平為他題詞:“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永垂不朽”。1988年4月25日,路易·艾黎與喬治·何克合葬于山丹縣。
再說收信地址和收件人。美國紐約的收信地址是“InduscoInc”,正是設在美國的“工合”組織,收件人“IdaPruitt”即浦愛德,或譯為艾達·普魯伊特,紐約國際工合法人代表。艾達出生于中國膠東的黃縣(今山東省煙台市龍口市),其父老普魯伊特,中文名字浦其維,1882年受美國南部浸信會派遣到達中國,1888年在膠東黃縣定居傳教,同時在當地開辦崇實中學、興建懷麟醫院,在膠東一帶受到平民贊譽。
艾達對中國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并長期在中國服務。先後任教于煙台的教會學校、北京協和醫院等處,在北京協和醫院創建醫務社會福利部,任主任一職近20年。期間與斯諾、艾黎等朋友相識,并加入“工合”組織,支援延安等革命根據地的生産自救和發展,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鬥争,她與宋慶齡、周恩來等中國領袖有密切交往。她回國後負責美國“工合”的工作,積極為中國籌集資金,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她曾多次應中國政府邀請訪華。
艾達還出版了多部與中國有關的專著,有《在中國的童年》《中國工業合作社的呼籲》《漢家女:一個中國勞動婦女的傳記》《殷老太太:北京生活回憶》等,另外,她還曾與老舍合譯《四世同堂》英譯本。
艾達終身未嫁,由收養的兩位中國養女照料,終年96歲。她熱愛中國,并選擇中國民衆終生相伴。
一枚小小的實寄封,塵封着泛黃的曆史,解讀它,讓我們有了許多集郵以外的收獲。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