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近朱
一面牆,可以護佑家園,也可以保衛國家。在中國,最古老的一面牆是西北的石峁古城。那是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夏代的初期,牆的形态已經顯現出了拱衛家國的基本功能。
因此,作為“牆”的始祖,位于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高家堡鎮的古峁遺址,被稱為“中國文明的前夜”。
自此,時光過隙。2000多年後,也是在陝西,公元246年,“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帝制國家。為固家國,為護百姓,他開始了曆史上最大的土木工程建設,那就是在國土的北部,修築一面牆,抵禦外患。
這面牆修築起來,就成了壯舉。因為,這不是一面家園的栅欄,也不是一個城池的護圍,而是環繞整個國家邊疆的一座長達萬裡之遙的大牆。外國人管它叫作“GREATWALL”,就是“偉大的牆”、“宏大的牆”的意思。祖祖輩輩,我們管這座大牆叫作“萬裡長城”。
站在西北高原上,遙望長城的闊遠時空。從時間上來說,那是經曆了秦皇漢武直到唐宋明清的一條漫長的曆史大河;從空間來看,那是東到滔滔渤海,西到茫茫戈壁的一條闊遠的地理緯線。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征,在民族危亡時刻,成為整個民族堅強不屈、巍然屹立的精神旗幟。在抗日戰争時期,四億五千萬同胞高歌:“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
作為“國家名片”的郵票,新中國多次将長城作為主題發行郵票。其中,有刻畫長城風貌的特種郵票和小型張,也有流通于國内外的多次多枚發行的普通郵票。
從2014年起,中國郵政發行了以“長江”、“黃河”為主題的長卷郵票。2016年,則系列性再發行一套長卷郵票,主題就是“長城”。
這套郵票九枚連印,将萬裡長城的巨幅畫卷再現于方寸天地之間。郵票中的“長城”以現存完好的明長城為主線,背景圖案中,依稀可見前朝各代長城遺址,并輔以沿途自然與人文景觀為烘襯。
和長江黃河等自然形态的河流不同,長城延綿東西,橫陳北國,雖沒有地理走向的“源頭”,但總是從太陽升起的東端說起……
《長城》“關山滄海”郵票圖稿第一枚“關山滄海”
萬裡長城的東端,坐落北疆,銜山臨海。《長城》郵票第一枚“關山滄海”,将壯闊的山海氣象、高峻的海山雄關盡收眼底。
中國的萬裡邊關和萬裡海疆,皆東起丹東。萬裡長城,也在東端的這塊中朝邊境線上邁開了第一步。
在丹東,有一條江,猶若飄帶,潋滟而來,那是鴨綠江;有兩座山,比肩而立,狀如虎耳,這就是虎山。江山雄踞在中朝邊境,平疇孤峰,視野開闊。作為國門,長城巍然起于虎山,位在高點,是為屏障,正有曆史上禦敵要塞的戰略意義。
而今依山望江,“虎山長城”上的過街城樓、烽火台、敵台、戰台、馬面等建築群,現出了虎踞關山的壯偉氣勢。虎山高聳,狀如國門,雄峙鴨綠江邊。山巒起伏,江天闊遠,踞山臨水的一面大牆,護衛了“龍興之地”。作為萬裡長城的東端起點,蜿蜒北去的“虎山長城”,最高處在146.3米的主峰之上。峰頂坐落萬裡長城第一個峰火台,登台淩頂,近看丹東市區,遠望對岸鄰邦,隔江咫尺,中朝兩國猶若一步之遙。于是,這裡又有了“一步跨”的美談。
虎山長城始建于明成化年間,其時,為禦建州女真人侵擾而修築。曆經幾個朝代,風雨剝蝕,戰亂毀損,“虎山長城”曾幾瀕于湮沒。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将萬裡長城的東端起點,誤為“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其實,早在《明史·兵志》中就有記載:“終明之世,邊防慎重,東起鴨綠,西至嘉峪。”這就明确了明代長城東端起點的地理位置。
離開虎山雄關,長城像一條大河,延綿向前,一個又是瀕臨水脈的地界映入眼簾,那是環渤海灣的遼甯錦西,1989年才有了“葫蘆島”的稱謂,長城在這裡又落下了腳步。
瀕臨渤海的葫蘆島,踞于關外,扼守東北,被譽為“關外第一市,北京後花園”。長城到達這裡,從大江望到了大海。海上有礁岩,風化海蝕,便似天公之手,拿捏出了形形色色的情狀。百姓傳說中的一塊“姜女石”,将秦皇築城的一個悲情故事,永久地銘記在了海山之間,也在長城的大牆之上留下了永恒的身影。
就在“姜女石”不遠處,人們發現了石碑地、黑山頭、瓦子地、大金蘭絲屯等六處秦漢時期建築群遺址。其中,碣石宮為最大一處,是遺址群的主體建築。
撥開曆史的塵煙,這裡被認為是秦始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落駕之地。15萬平方米的方正建築,四周夯土為牆壁,牆基寬厚,壁身陡直,名為“碣石”的宮閣殿堂建在高大台基上。遺址靠近海岸線,正與“以觀滄海”相照應。當年,碣石宮是一座宏偉的高台多級建築,兩翼角樓後身,有龐大的建築群。僅出土的當頭簡瓦,就有直徑54厘米、瓦高37厘米、通長68厘米之大,堪稱“瓦當王”。除秦都鹹陽和漢都長安之外,如此布局有序的宏大宮殿建築群,此可堪為唯一。因此,史上有碣石宮與始皇陵、阿房宮并列為秦代三大工程之說。
有趣的是,碣石宮的中軸線正對着海中的“姜女石”。這景境,讓人不禁穿越時空,想象當年秦始皇和孟姜女在這裡似有一段談不攏的對話。他們的話題,就是他們身邊的長城。襯托着“姜女石”、碣石宮的背景,就是“與天試比高”的燕山,山上就有“與山試比高”的長城。
毛澤東有詞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說的是魏武帝曹操平遼之後,駕臨碣石宮,登台遠望,江河入海,萬頃碧色,水天一線。于是,“有遺篇”《觀滄海》,傳至百代。但毛澤東詞中所寫的“碣石”,在河北秦皇島的北戴河。這裡也曾發掘出兩座秦代行宮遺址,也建在渤海岸邊。其實,葫蘆島和秦皇島,兩地相距不遠,約40公裡,或許地理位置甚近的情狀,似可化解考古上的一些歧見。
在這枚“關山滄海”郵票上,接踵而來的是“角山長城”。這段建築在燕山餘脈上的明長城,踞于山巒最高峰,海拔519米。峰頂平闊,巨石嵯峨,其狀似龍首之角,故名角山。角山從老龍頭,越山海關,向北跨越,因此又有“萬裡長城第一山”之稱。
角山築牆,就地取材,以不經雕琢的毛石砌築,局部以城磚或條石壘就。在這裡,長城依山就勢,沿崖砌築。蜿蜒前行,陡峭之處,竟窄到八尺。其外側險峻,内側低矮,易守難攻。作為山脈,角山形勢險峻;作為長城,這段大牆則驚險有加。“角山長城”直入雲天的險峻處,如一條飄帶,倒挂山巒,峭麗壯觀。古詩曾寫道:“自古盡道關城險,天險要隘在角山,長城倒挂高峰上,俯瞰關城在眼前。”
登角山,觀日出,有“瑞蓮捧日”景象。加上“山寺雨晴”、“角山雲海”、“栖賢佛光”,這享譽“角山四奇”的風景線,為長城披上一道璀璨的虹霓。
長城西去,一道關隘迎面而來,這就是山海關。這山,是燕山;這海,是渤海;在這裡,一關當道,劃出了關裡關外,隔開了華北東北。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關”,作為萬裡長城東端的标志,山海關也是“萬裡長城第一關”。長城萬裡有三大奇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在東端,山與海比肩,關内外劃界,則山海關又有“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責。
其實,山海關就是一座與長城相連接的城池。城有四門,以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甕城,東、西羅城等多種防禦建築,堪為中國古代城防大觀。戰塵落定之刻,進城可見關城街巷,諸多典雅古樸的四合院民居,又添一派祥和升平氣象。
關城箭樓,正中懸挂黑字白底的巨幅匾額,上書“天下第一關”五字,為明代成化年間進士、書法家蕭顯所書。相傳,“一”字不是寫上去的,而是蕭顯将蘸滿墨汁的筆抛向空中,點上去的。“天下第一關”字為楷書,筆力蒼勁,與城樓風範渾然一體,堪稱巨作。
關城城樓高聳長城之上,雄視四野。登城樓遠眺,遙見“角山長城”險峙雲天,關内關外盡收眼底。南邊大海濤聲雪浪,依稀耳聞,朦胧似見。
關城四門,東稱“鎮東”,西稱“迎恩”,南稱“望洋”,北稱“威遠”,極富文采且彰顯了關城功能。西門原城樓,曾有匾額題字“祥霭榑桑”,為清乾隆禦書;南門城也曾有匾額題字,曰:“吉裡普照”。
距山海關八裡路,明長城蜿蜒如巨龍,直向渤海,這段長城集海山關城于一體,扼守山海水陸兩翼,人稱“老龍頭”。
龍頭擡揚,其勢高峻,明代薊鎮總兵戚繼光在這裡築建了“入海石城”。這城猶如龍首入海、掀濤激浪,方有“老龍頭”之名傳于後世。這裡集海、山、關、城于一體,是長城萬裡途中唯一的海陸軍事防禦屏障。同時,從明初通海運開始,“老龍頭”先後建有四座海神廟,為出海人祈福。這些規模宏大、風格迥異的古代建築,毀于八國聯軍之手,現僅存遺址。
“老龍頭”有河北段長城的第一道關口:南海口關;第一座敵台:靖鹵台。接着,有一壯觀樓閣步入視野。
“長城連海水連天,人上飛樓百尺巅”,說的是城垣之上高達10米的澄海樓。此樓二層,磚木結構,重檐瓦頂。樓上有匾額:“雄襟萬裡”,為明代大學士孫承宗所題。另一塊匾額“元氣混茫”和楹聯“日光用華從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則為清乾隆皇帝禦筆。
澄海樓居高,可監視大海退潮或枯水季節敵軍從海邊潛入的軍情。潮起潮落六百年,風擊海蝕,愈久彌堅,堪為長城作為海陸防禦的森嚴壁壘。直至清代,長城内外成為天下一統,“老龍頭”戰塵不再,因其有雄闊的山海風光,又成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觀海覽勝的一個佳絕去處。
澄海樓前有一塊古碑,傳說是唐代名将薛仁貴東征高麗時所立。镌刻在碑體上的銘記四字“天開海嶽”,狀寫出了“老龍頭”海闊天高、山岩聳峙、關城巍峨的風範和氣勢。
虎山長城極限片
文7《毛主席詩詞》“《浪淘沙·北戴河》”郵票
普28《長城》“山海關”郵票
山海關極限片老龍頭極限片
《長城》“薊遼天塹”郵票圖稿
第二枚“薊遼天塹”
在《長城》第二枚郵票“薊遼天塹”的方寸空間中,我們可以縱覽關内關外的風物景觀。在離山海關15公裡的遼甯省界,關外的葫蘆島,有個“九門口”。
自古以來,九門口就是京奉之間的交通要道。這裡的自然形貌,現出的是危峰絕壁,驚懸峻險,其易守難攻之勢,成為古今征戰兵家必争之地。九門口長城擁有一個嚴整的軍事防禦體系,在曆史上素有“京東首關”之稱。九門口又稱“一片石”,1644年,明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與吳三桂所引清兵曾在這裡展開了著名的“一片石之戰”。
早在公元479年,九門口的險要地勢就為北齊軍将所矚目,始修長城,以築扼守京畿的要道關口。千餘年來,九門口一直彌漫着鏖戰的硝煙。到了明朝,經整修的長城,方如一條屏障,沿山脊延伸到了九江河南岸。
九江河寬達百米,河上有巨大條石砌起八個梭形橋墩,形成九個水門。橋上則築有高峻的城牆,長城就從河上走過。九門口長城的橋下,寬闊的河床全部用方整石塊鋪成,石與石間鐵腰咬合,平整規則,遠望猶如“一片石”。曾有俗語形容這裡的險要地勢—“十門少一門,門門斷人魂,要想出一門,十人九斷魂”。
在百米大河上搭起城橋,長城過河向北,逶迤于群山之間,形成“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的奇觀。在萬裡長城途程中,九門口長城堪為絕無僅有。
如果說,為人矚目的關城像是明月,那麼,諸多的關口就似點點星辰。扼守“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有多道關口。其中的董家口,是明代名将戚繼光上疏修築的長城重要關塞,是護衛關城北翼的隘口要津。董家口長城全長18華裡,聳立在河北撫甯東北方的崇山峻嶺之上。險峰築有36個敵台、28個戰台、16個烽火台,并在556米的制高點上,築三座城堡。長城依陡峭的花崗岩山脊,蜿蜒而來,構築成堅固的軍事防禦體系。
戚繼光戍邊之時,調來三千“火槍手”,允許攜眷安家,因此,董家口還有一個民居村莊。世世代代明代守城将士的後裔,把祖先修築的長城當作“傳家寶”加以愛護,故這一帶長城保存完好。至今,這些“長城後裔”尚有陳、李、耿、孫、趙、張等六姓,100多戶,近500人居住。沉睡了600多年的董家口長城,如今依然占盡關裡關外的大好風光。
渤海以北,燕山以東,逶迤群巒,猶若百川歸海,一座大山統領諸峰,像是“群山之祖”,于是,她便有了“祖山”的稱謂,這就是位于秦皇島青龍縣的祖山。祖山之巅是海拔千餘米的“天女峰”,登峰一覽,既可東觀日出,也可西望長城。
“祖山”長城亦為戚繼光所建,依然沿襲了明代軍事要塞的建制,設城牆、敵樓、牆台、城堡、烽火台等常規設施。登“天女峰”遠望,城牆延綿不絕,大有神龍見首不見尾之勢;敵樓、城堡、烽火台星點無數,大有壁壘森嚴之概。這段長城依山築就,跌宕起伏,氣派宏大,是“武長城”的風姿;又因與“天女峰”、“飛瀑谷”等山水勝境相融,“文長城”又引來當代詩人臧克家以“畫境詩天”贊之。
長城在冀北山野中,經秦皇島的董家口長城、祖山長城,入關抵達津門,關裡“薊北第一雄關”黃崖關迎面而來。
在薊縣北30公裡的崇山峻嶺中,東到河北遵化馬蘭關,西接北京平谷将軍關,黃崖關長城近百裡,有樓台66座,敵樓52座,烽火台14座。北城門樓上匾額,書有“黃崖正關”四字。城牆上,有“北極閣”;關城外,有圓狀敵樓“鳳凰樓”;關城内,有“八卦街”,即“八卦迷魂陣”,以錯位的死巷活巷組合,易進難出。向南,則有橫跨泃河的黃崖水關;向西,還有王帽山頂烽燧等巅頂之築。這段長城的台牆,有磚有石;敵樓,有方有圓;砌磚,有空有實,構成一套完整的京畿防禦體系。
黃崖關長城始建于北齊,明代重修。曆經數千年風雨,這一面全部建築在近八百米山脊之上的大牆,巍立群山之中,沐浴夕照之下,大山與長城熠熠生輝,素有“津門十景”之美譽和“黃崖晚照”之美稱。
“喜峰口”這個名字,因抗日戰争期間的一場大戰而名揚四海。依山傍水的喜峰口,因位置險要,易守難攻,曆來是長城的一個重要隘關。早在宋遼時代,這裡就已築成長城的關口,古稱“松亭關”。詩人陸遊就有“三更撫枕急大叫,夢中奪得松亭關”的詩句,寫出了喜峰口軍事地位的重要。
喜峰口長城位于河北遷西縣西北,出于軍事上的防禦,這段長城分城堡和關城。城堡坐落在群山為屏的盆地裡,四圍由條石砌成,牆高石堅。城堡北面是關城,關門上有13米高的鎮遠樓,三面臨山一面靠河,由三道套城組成。三重關口之間,由堅固石基砌牆,連成一體,西城牆與萬裡長城主體相通,形成一座雄關險鎮。
自古以來,有無戰事,車馬行人,入關進城,皆須通過三道門,戒備森嚴,固若金湯。
喜峰口長城臨水,現其主體已淹沒水下,牆體依稀可見,此為萬裡長城獨有的一個景觀。
九門口長城極限片
黃崖關極限片《長城》“燕趙雄風”郵票圖稿
金山嶺長城極限片第三枚“燕趙雄風”
萬裡長城橫穿燕趙大地,延綿京津,長近2000多公裡,持續近2000年時間,曆經春秋、戰國、秦、漢、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唐、遼、金及明清等10多個朝代,是最能彰顯長城雄姿偉态的一個地段。在《長城》第三枚郵票“燕趙雄風”上,我們看到了長城橫陳燕趙的壯偉氣勢。
公元1368年,明代将領徐達主持始修金山嶺長城。1567年,名将戚繼光以薊鎮總兵官之責,續修改建并完善。這段長城位在河北承德灤平縣毗鄰北京燕山支脈的金山嶺,東接司馬台長城,西連古北口長城,為京、津、遼、蒙四省(市、區)的交彙點。
金山嶺海拔700米,依山憑險,長城跌宕于群峰之間,雄奇峻峭。這段長城東西走向全長21華裡,視野開闊,有關隘、敵樓、烽燧多處,僅樓台就有158座之多,其形各異。樓墩就有方形、扁形、圓形等狀;樓頂就有船篷、穹窿、四角、八角、鑽天等形。此外,還設有多孔瞭望台,以及長城沿線少見的庫房樓。在金山嶺長城不長的地段上,嚴密的軍事防禦系統,如甲兵拱衛,以護京畿無虞。登金山頂,步望京樓,遙見京城城廓掩映于雲天遠際。
“金山嶺”長城保存完好,堪為明長城之精華。春夏秋冬四季給長城内外的峻嶺林海,點染上斑斓色調:春天山花絢爛,夏日雲霧缥缈,金秋層林斑駁,嚴冬銀輝漫天,使其享有“萬裡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
金山嶺長城内與外山脈若潮,岩峰如織,夕照晨霞之下,漫山紅遍,唯有一處,即使到了深夜或晌午,依然紅彩鮮麗,這就是有着丹霞地貌美色的磬錘山。其得名于東天入雲的一支“磬錘”,這個“磬錘”,上大下小,陡然豎起,其形極像洗衣搗衣的棒槌,于是,百姓索性就給了個俗稱:棒槌山。從山腳下上望,可真切看到棒槌光秃秃,無植被,隻石岩透出淡淡紅色。
北魏地理學家郦道元在《水經注》中曾有記載:“東南曆石,挺在層巒之上,孤石雲舉,臨崖危峻,可高百餘仞……”。
據地質學家考證,約一億五千萬年前,磬錘山還隻是承德河湖盆地中的泥砂和礫石,随地殼變遷上升為陸地。300萬年前,磬錘山是一堵石牆般的山體,經過岩石碰撞、風雨洗禮,石牆崩塌,殘留下了今日所見那神奇的一塊錘子狀的磬錘峰。
金山有望京樓,承德有磬錘山,皆在入雲高處。遠遠東望,司馬台長城與燕山的崇巒峻嶺,渾然連成一體。這段拱衛京畿的長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地勢險峻,工程浩繁。遠望司馬台,隻見長城背倚藍天,如巨龍一般蟠伏于絕崖峭壁之上,橫亘東西,高聳險峻。
千米長城,14座敵樓遍布峰上,登城攀峰,一峰接一峰,總有新的高峰在前,更有攀高地标在上,而回望已過的履迹,卻在山勢掩映中不見了蹤影。于此,人們方對“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蘊意,有了真切的體味。
六層疊嶂之最高處為“仙女峰”,陡立的山峰一側,聳起一架天梯,傾斜為85度,幾近垂直的磚石台階,寬僅容腳。幾近直立且無扶手的百米梯道,隻能四肢伏地,爬行而過。
登百米“天梯”而上,兩側陡壁中間一道台階細如線,薄如刃,陡如立。低頭險看腳下懸崖,刀削斧劈一般,兩側皆為900米深淵。幾縷霧岚飄挂絕壁,更添驚險。制高點上,遠看燕山山脈連綿不斷,華北平原遼闊無際。
在萬裡之遙的視野中,燕山托起了一段京郊長城。依山延綿十多華裡的長城,起自一個叫作慕田峪的小村子,這裡是北京遠郊的懷柔境地。這裡,峰巒起伏,林木蔥茏,長城從東南走向西北,在崇山峻嶺之巅逶迤蜿蜒。緩陡的山勢,曲直的地勢,使慕田峪成為衛護京師皇陵的又一隘口。
公元1368年,朱元璋麾下大将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建了這段十裡長城。此段長城,東連古北口,西接居庸關,主建築正關台由三座空心敵樓構成,兩側小,中間大,三座望亭置于其上。特别是關門不設在正中,而在東側,由兩側敵樓設門進出。這種關台建築,在萬裡長城中獨特而罕見。自古以來,慕田峪長城作為拱衛京畿的軍事要沖,被稱為“危嶺雄關”。
自古以來,北京作為都城,一直是拱護要地。蜿蜒的長城,幾近成為燕山的山脊,京師以及華北中原的層層防衛,皆系于這座大牆之上。
古北口是北京北部邊防,由北齊長城和明長城共同組成,包括卧虎山、蟠龍山、金山嶺和司馬台4個城段。從西至東形成八十裡地長城防線。置敵樓烽火台172座、煙墩14座,設16個關口、3個水關長城、6個關城,以及三個甕城;還有許多衛、所、堡分布外圍。卧虎山長城段還有長城所罕見的姊妹樓長城和跨度最長的水關長城,形成了完整的長城防禦體系。
古北口外,穿過承德灤河以及木蘭圍場,可沿茫茫草原到内蒙古、東北、漠北以及俄國遠東地域。華北與塞北,就在古北口内外進退。和平時期,這裡是平原與草原,農耕與遊牧經濟往來的一條要道。戰争年代,這裡兵家必争,許多重大戰役都在古北口拉開帷幕。
1933年,古北口成為抗日戰場。360餘名浴血陣亡的将士遺體,合葬于古北口長城腳下。600餘年來,保留曆史原貌的古北口長城,曆盡滄桑,殘破的城垣和刀痕彈孔,又将人們帶回艱苦的歲月,面對壯士陵墓,落霞如血,令人淚下。
合上《長城》長卷的第三幀郵圖,似聞著名的八達嶺長城吹來了雄勁的秋風。此刻,油然憶起了毛澤東寫下的關于長城的詩句—“不到長城非好漢”。(未完待續)
慕田峪長城極限片
古北口長城極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