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就得有裝酒的工具,飲酒的器皿。酒和酒文化的發展與豐富,促進了酒具的不斷演變與進步,形成了與酒密切相連的酒具文化。在新中國郵票上,雖然直接表現酒的還不多,但表現酒具的卻品類繁多,形制豐富,既有盛酒器具,也有飲酒器具,還有溫酒器具等。1964年8月25日,我國發行特63《殷代銅器》郵票1套8枚,其中酒具就占了7枚。早期,受工業條件和工藝的限制,酒具多以陶、木為主,後來逐漸發展到青銅器、金銀器,再到陶瓷、玻璃酒具。從品種上看,盛酒的器具主要有尊、卣、觥、罍、盂、彜、壺、瓶等,飲酒器主要有觞、爵、觚、杯等,溫酒器主要有斝、注碗等。
1954年8月25日,我國發行了特9《偉大的祖國—古代文物》郵票1套4枚,其中第4枚“戰國漆器·漆奁漆羽觞”是我國發行的第一枚酒具郵票。郵票右側下角,那件褐紅色的盤狀物品,就是古代盛酒飲用的觞。觞一般為漆器,故稱漆觞。外形橢圓、底平、腹淺,兩側有半月形雙耳,便于手執,因其形狀似鳥的雙翼,故名“羽觞”。羽觞出現于戰國時期,一直延續使用至魏晉,名稱逐漸通俗化為“耳杯”,其後逐漸消失。
除了觞,新中國郵票上喝酒的用具還有爵、觚等。“爵”的形狀是中部為杯,下有三足,前有流(既倒酒的槽),後有尖銳狀的尾,流與杯口之間有柱。“觚”的形狀如仰口向上的喇叭。特63《殷代銅器》郵票第1枚“父戊舟爵”、第2枚“亞觚”就是這兩種飲酒具的典型代表。
此外,郵票上出現過的飲酒器具還有杯,如2000-21《中山靖王文物》郵票第4枚《朱雀銜環杯》。此杯高11.2厘米,以銜環朱雀腳踩一四足雙耳獸為主體,朱雀造型誇張,呈展翅欲飛狀,該杯通體鎏金,其間還點綴有30顆翠綠色的松石,再如2006-18《金銀器》郵票第1枚“金瓯永固杯”,此杯是乾隆年間的宮廷禦用禮器,它以純金制成,上嵌數十顆華麗的珍珠和紅藍寶石,堪稱國寶。
相對來說,郵票上的盛酒器具較多,如特63《殷代銅器》郵票第3枚“父乙觥”,這是一件器形和紋飾都很别緻的裝酒具,是商代晚期較為獨特的作品。再如第5枚“四羊尊”、第7枚“龍虎尊”,都是外形較高大的盛酒器,雕鑄紋飾精美絕倫。
同樣以“尊”為主題的郵票,還有T.62《中國陶瓷—磁州窯系》郵票第6枚“現代·雙虎耳罇”,T.75《西周青銅器》郵票第1枚“何尊”,T.166《景德鎮瓷器》郵票第4枚“清·五彩花鳥紋尊”,1999-3《中國陶瓷—鈞窯瓷器》郵票第1枚“出戟尊”、第2枚“尊”,2003-26《東周青銅器》郵票第5枚“神獸尊”和第6枚“鳳紋尊”等。“雙虎耳罇”是件現代瓷器,以兩隻生氣勃勃的雄虎為耳,造型精巧,别緻可愛。“何尊”據考是一位何姓貴族所制,造型凝重,紋飾華美,鑄造工藝精湛,銘文曆史價值極高,是西周早期青銅器中出類拔萃的一件藝術瑰寶。“五彩花鳥紋尊”色彩豔麗,造型優雅别緻,堪稱古代瓷器藝術精品。
除尊以外,古代盛酒的器具還有卣、觥等,特63《殷代銅器》郵票第6枚“戉箙卣”,編号76“青銅提梁卣”,T.75《西周青銅器》郵票第5枚“折觥”、第6枚“蟠龍獸面紋罍”和第8枚“日己方彜”,也是古代青銅酒具的典型代表,形制有别,用途各異。“戉箙卣”為商代晚期物品,隆蓋高緣,鼓腹下垂,圈足,制作精細,手法誇張,氣勢非凡。“折觥”為西周早期酒具,形體呈長方形,前有流,後有鋬,分為蓋與器身兩部分,造型莊重,典雅大方。
随着時代的發展,方便靈巧的盛酒器具壺和瓶開始出現,方便了人們的使用、攜帶和運輸。1973年11月20日發行的編66“青花鳳首扁壺”、編67“鎏金舞馬銜杯銀壺酒器”、編75“曾中父方壺”等,均為古代盛放酒的器皿,隻是材料不一,形态各異,展現了我國古代酒具文化的豐富多彩。
1978年8月26日,我國發行T.29《工藝美術》郵票1套10枚,其中第2枚“三角羊提壺”、第6枚“孔雀壺”均為現代盛酒器具。前者為陶瓷酒具,後者為景泰藍酒器。兩件酒具既有傳統特色,又具現代氣息,是古代酒具與現代工藝相結合的完美體現。
1981年4月15日,我國發行T.62《中國陶瓷—磁州窯系》郵票1套6枚,其中第5枚“元代·龍鳳紋扁壺”,器形古拙樸實,遒勁雄渾。2000年10月20日,我國發行2000—21《中山靖王文物》郵票1套4枚。其中第2枚《鎏金銀蟠龍紋銅壺》,壺通體用鎏金、鎏銀工藝裝飾,口部和圈足飾鎏銀卷雲紋帶,頸部飾金銀相間的三角紋帶,腹部飾四條獨首雙身的金龍相互翻卷纏繞,并綴以金色卷雲紋,十分精緻大氣。
瓶也是盛酒的上好器具,我國許多郵票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瓶,如1998—22《中國陶瓷—龍泉陶瓷》第1、2、3枚郵票“北宋·五管瓶”、“南宋·鳳耳瓶”、“元·葫蘆瓶”(圖27~29),1999—3《中國陶瓷—鈞窯瓷器》郵票第4枚“元·雙耳連座瓶”,都是不可多得的陶瓷精品酒具。
酒雖性熱,但若天寒地凍之時飲用,最初口感仍然凜冽,因而溫酒器具随之出現,其中最早期的是“斝”。該器為圓口,三足,如特63《殷代銅器》郵票第4枚“斝”,就是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的溫酒器。1991年10月11日,我國發行T.166《景德鎮瓷器》郵票1套6枚,其中的第1枚“宋代·青白釉注·注盌”,亦是一種溫酒器具。其中“注”習稱“執壺”,為盛酒用具;“注盌”為溫酒用具。用時倒些熱水在注盌中,将盛好酒的執壺放進注盌裡,酒慢慢就溫熱了。
1998年10月13日,我國發行1998—22《中國陶瓷—龍泉窯瓷器》郵票1套4枚,其中第4枚《刻花三果執壺》是一件典型的龍泉窯瓷器。這把産于明代中期的執壺現為故宮博物院的傳世藏品,該壺造型和紋飾精巧,堪稱明代龍泉窯的代表作。
當然,也還有調酒的器具,其中“盉”就是古人調和酒、水的酒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鍊相連接。2000-13《盉壺和馬奶壺》郵票中,第1枚就是“盉壺”。此外2003-26《東周青銅器》第8枚為“龍獸提梁盉”,是青銅盉的代表。
郵票上的酒具還有很多,但生活在現代的人們,在飲酒中崇尚方便簡潔,對器具的要求,也講求美觀大方,靈巧實用,因而過去那些繁雜的酒具造型現代已不多見了;過去笨重的材料,也多改為輕巧的玻璃或瓷器,真是“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