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酒文化曆史之悠久,猶如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催生出數不清的傳奇,演繹出說不盡的故事。自古以來,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總是飄蕩着濃濃的酒香,譽之者認為酒乃瓊漿玉液,國之天香;毀之者視其為穿腸毒藥,亡國之源。其實,美酒依然飄香,譽之毀之,皆任由評說。
壺裡乾坤的時代追求
對比中國酒與西方酒的發展曆史,從一開始路數就不同。古希臘有酒神狄奧尼索斯,它不僅掌控酒業,而且還給予人類歡樂,推動社會文明;中國則沒有酒神,隻有酒聖、酒仙、酒賢。
我國自古就有儀狄作酒、杜康造酒的傳說,曹操有詩雲:“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但酒最早究竟是何人所造卻不得而知,窦蘋《酒譜》有雲:“予謂智者作之,天下後世循之而莫能廢”,頗有哲理。據史載,夏桀鑿酒池,貪戀女色,終被商湯所滅。看來中國酒至少在夏桀時就有了,人們在頌揚美酒的同時,已經悟出了飲酒無度是亡國的“毒藥”。
秦漢時國家統一,社會生産力提高,釀酒業得以迅速發展,當時已經出現了很多名酒,如百未旨酒、麥酒、金漿、椒酒等。漢高祖劉邦曾醉斬白蛇,起兵反秦。在功成名就後,衣錦還鄉,與故人痛飲至酣,高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濃濃酒香中激蕩起波瀾壯闊的曆史風雲。
在中國曆史上,魏晉南北朝是個戰亂紛繁的分裂時期,南北文化的差異,形成了各種不同風味的名酒,其中以洪梁酒、九醞酒最為有名。魏晉時,出現了一位釀酒大師劉白堕,他所釀的“白堕春醪”以“飲之香美而醉,經月不醒”著稱,以至還有了兩個雅号“鶴觞”、“騎驢酒”。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列舉出40餘種宮廷禦酒,對其中的“梁米酒”記述尤為詳盡,梁米酒即濃香型的高粱酒,是用高粱加曲,以三骰法釀成。三國是個英雄創造曆史的時代,羅貫中為後人塑造出一大批永留記憶的英雄人物,曹操便是其中之一。這位叱咤風雲的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在中國曆史的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實際上,曹操還是中國酒文化的締造者之一,曹操的家鄉亳州(今安徽亳州),有一種九醞春酒,是南陽郭芝所創。漢獻帝時,曹操上《九醞酒法奏》,将九醞釀酒之法獻與皇帝。曹操獻出的這個釀造法,成為了日後中國黃酒釀造的主流方式,也是今天著名的“古井貢”酒(因明代時以貢品進獻萬曆皇帝而得名)的先祖。
南北朝時國家分裂,在時代風氣的影響下,社會上玄學盛行、道教興起,此時的文人雅士為逃避現實,酷好飲酒空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鹹七人常齊聚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人稱“竹林七賢”。七賢中要論風度劉伶不如嵇康、談玄不如阮籍、著書不及向秀、音律不抵阮鹹、做官不比山濤、王戎,但要以嗜酒來論,當推劉伶了。劉伶縱酒乃天下第一,河北徐水創燒的“劉伶醉”繼承了魏晉釀酒的古法,成為了當今的特曲名酒之一。2
3
4
5古時在農曆三月上旬巳日,行水邊行祓禊之禮,魏晉後,定三月三為上巳日,成為全社會的一個公共節日,而文人則創出“上巳小情趣”,便有了“曲水流觞”之娛。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書聖王羲之與謝安、孫綽、李充、許詢、李進等41位名士,會聚于紹興會稽山之蘭亭修禊,曲水流觞、飲酒賦詩,待酒酣時,王羲之乘興揮筆寫就了意氣飛揚、揮灑自如的不朽名篇《蘭亭集序》。
我們都知道李白是酒仙,而東晉末年還有一位人稱“酒聖”的大詩人陶淵明與之齊名。陶淵明在仕途上屢屢遇挫,終歸隐田園,作有《歸去來辭》。退隐後,生性孤寂的他不與人往來,但唯獨一見到酒,必定會兩眼發亮,縱然是陌生人,亦要與之共飲。陶淵明一生清高,以“我豈能為五鬥米,向鄉裡小兒折腰”著稱,以酒來論,他的境界已經超過了前人對詩酒從屬關系的認識,他在詩中賦予了酒以獨特個性,如《飲酒詩》之十四有雲:“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梁昭明太子蕭統稱:“淵明之詩,篇篇有酒。”
豪氣萬丈釀成的唐詩
中國曆史上最繁盛的時代非唐代莫屬,無論是政治的開明、國力的強盛、文化的昌隆,都首屈一指,就連美酒流香也是名冠天下。唐代出現了很多名酒,如:蘭陵酒、新豐酒、劍南燒春等。作為唐代的宮廷禦酒,劍南燒春是至今僅存的唐代名酒,也就是今天的劍南春。唐代社會富足,不僅名酒多,而且城鄉遍布酒坊,飲酒成為了一種普遍的時尚,不僅為好飲者提供了方便,也有利于名酒推廣,更為文學勃興提供了一片新的天地。《舊唐書》稱:“東至宋濘,西至歧州,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馍豐溢。”李白飲蘭陵酒,對其贊不絕口:“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見《客中行》)。”
衆所周知,唐代是一個詩的國度,而從深層來說,究其細節,唐詩與酒的關系緊密相連,唐代文學的最大特點之一便是詩酒交融。衆多唐代詩人不敵美酒的“誘惑”,在美酒的催化下,釀成了一首首流芳千古的唐詩。
唐代詩人作詩認真,杜甫有詩雲“語不驚人死不休”,喝酒也與作詩一樣,不到喝醉不罷休。李白、杜甫不僅是詩友,也是酒友,他們可以同遊山川,領略大好河山;可以共飲共眠,互述衷腸;可以惺惺相惜,赤誠相見。盡管他們歲數不同,經曆不同,性格迥異,但并不妨礙他們成為文壇摯友及一生欽慕的酒友,以至他們生命的終點竟也都是因酒而終。
杜甫在長安時,曾作《飲中八仙歌》,是中國酒文化中的名篇,詩中列舉出8位著名的嗜酒文人:賀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其中寫李白最為傳神:“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堪稱酒癡,但他又是個非常清醒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在酒中看到了大唐盛世掩蓋下的社會不平等,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名句。相傳杜甫未死于貧病,卻亡于撐死,唐人鄭處誨《明皇雜錄》載: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杜甫因避兵火,欲往衡州,途中遇大水阻隔于耒陽(今湖南耒陽)挨餓數日,縣令得知後,送來牛肉、水酒,杜甫一見肉酒,胃口大開,竟被撐死。
李白最有名的飲酒詩《将進酒》已成千古絕唱,短短一首詩,竟有7處說到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岑夫子,丹丘生,将進酒,杯莫停”、“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将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人稱“酒仙”,不敢說李白的好詩都是在醉眼惺忪裡寫出來的,但我敢說曆史上沒有一個人能在醉得不省人事時還寫出如此絕妙的詩來,明人周履複選編的《青蓮觞詠》中,輯錄其五言、七言各體的詠酒詩就有75首之多。
唐朝的文化藝術,不僅詩在酒的催化下綻放異彩,就連書法也在沉醉間展現出無窮的藝術魅力。《飲中八仙歌》中,杜甫把大書法家張旭也列入其中。張旭、懷素善飲,性格疏狂,素有“颠張醉素”之稱。草書源自秦漢,高峰在晉,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的書家在“今草”基礎上創造出新的草書體,也許張、懷二人筆意狂放、大氣磅礴、出神入化的狂草,就是乘着酒興而一揮而就的呢?
6
7
8
9
理性回歸的宋人境界
相較唐代,宋人對酒有了理性的回歸。在細細品味的酒意中,宋人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後周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在陳橋“黃袍加身”稱帝立國,建立大宋王朝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化幹戈為美酒,釋軍權于宮宴”,用和平的方式消除了大将們的兵權,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宋朝是中國曆史上經濟極其發達的社會,城市的繁榮,造就了經濟發展空前活躍。國家為了充盈國庫,增加稅賦,制定了“設法勸飲,以斂民财”的政策,政府大力鼓勵酒業的發展,釀酒的技術大大提高,随之各地出現了各種名酒,僅宮廷名酒就有:蒲中酒、蘇合香酒、鹿頭酒、薔薇露酒、流香酒、長春法酒;而社會上的名酒則以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這兩個“超級都市”為最,有香泉酒、無醇酒、蘭芷酒、玉瀝酒、瓊漿酒、玉液酒、流霞酒、清風酒、玉髓酒、姚子雪曲等。
同時,由酒派生出來的諸多酒文化元素紛紛出現。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汴京東城水門外七裡汴河兩岸的一片繁忙景象,市井風情曆曆在目。宋代實行酒類專賣制度,即由政府授予釀造專利之權,畫卷中酒樓林立,酒旗飄揚,有上書“小酒”酒旗的酒館,也有高大的“彩門歡樓”、懸标有“新酒”酒旗的酒肆,還有一處是整個畫面上最大的酒店—正店,店門外高懸的酒旗上書“孫羊店”,這是一座由政府授權釀酒的大酒樓,宋代時汴京作為批發供應的“正店”有71家,正店所釀造的酒供應城内2萬餘家腳店,所謂腳店,也就是畫中懸着“小酒”、“新酒”的酒店。
古代有将酒品分出等級的說法,孔子道:“唯酒無量,不及亂。”以此來論,恐怕唐代的詩人們沒有幾個是及格的,但宋代就不同了,有一句名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其意出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醉能同其樂,配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歐陽修善飲,但酒量不佳,“飲少辄醉”,卻自稱“醉翁”。安徽滁州琅玡山上有歐陽公自建的“醉翁亭”,歐陽公已經把飲酒之樂升華到山水之情中去了,酒在人的情感世界中轉化為神奇的力量。
蘇東坡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詞人,還是美食家、廚藝高手,除此之外,他還有一部釀酒專著《酒經》存世,稱得上是一等一的釀酒大師,他曾刻苦研制過一種上等的好酒——真一酒。而論酒品,蘇東坡也數一數二,人稱“酒賢”。東坡好飲,但他可不會“一醉方休”,他所追求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境界,自飲日不過5杯,好飲但不勝酒力,自嘲曰:“天下之好飲,無在予上者,天下之不能飲,亦無在予下者”。他與人同飲,尤喜欣賞他人酒酣之态,甚至比自己喝醉了還要高興,蘇東坡的這種境界,還真是非一般人可比,他的名篇《水調歌頭》開首第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橫空直入,筆力奇崛,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這首詞之所以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篇,不是借着酒勁寫成的,而是以陶醉在酒意中的心來構思的。
2012年發行的《宋詞》郵票,第一枚取自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的詞描繪的是自然現象,看似喪春惜時,其中卻頗具哲理,在時空的交替中,啟迪人們從更高的層次思考人生的問題,詞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乃是千古名句。
名著展現的明清市井
明代時政府不征酒稅,也無禁酒的法令,民間飲酒已成普遍的風氣,目前已知的明代酒就有50餘種:金華酒、麻姑酒、秋露酒、景芝高燒、五加皮酒等。水井坊酒創于元末明初,延續五六百年從未中斷生産,1998年8月在成都發現的古代酒坊遺址,被考古、史學專家認為是“中國最古老的酒坊”、“中國濃香型白酒的無字天書”、“中國白酒第一坊”。
明清是長篇章回小說的黃金時代,在《三國演義》《水浒傳》《西遊記》和《紅樓夢》中,總能看到酒的痕迹。明清時的酒業已經深深地融入了社會的各個方面,《三國演義》中的諸多精彩橋段都與酒有關,如: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張飛醉酒鞭督郵、關雲長溫酒斬華雄、曹孟德煮酒論英雄、群英會蔣幹中計。第四十八回有一個精彩的細節—曹操橫槊賦詩,赤壁大戰前,曹操志得意滿,宴諸将于長江之上,歌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水浒傳》中每每英雄出場,前面必定要用一大段描寫“酒”的文字鋪墊,你看: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晁天王智取生辰綱、武松三碗不過崗、黑旋風鬥浪裡白跳……都繞不開酒。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曹雪芹不僅是偉大的作家,也是一位十足的“酒鬼”,生活中的曹雪芹,生活貧困,靠賣畫為生,所掙的錢幾乎都用來買酒,無錢時,便乞酒、賒酒。《紅樓夢》120回中有91回都寫到了酒,《紅樓夢》中有名有姓者無不飲酒,如:史湘雲醉卧芍藥圃、林潇湘魁奪菊花詩等。書中安排的飲酒場面多達60多次,如:元妃省親中,所言之酒多至二三十種,三大酒類都寫到了,而所用之酒多為黃酒、白酒,計有金谷酒、紹興酒、菊花酒、合歡花酒等。
吳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範進中舉》一篇3次提到了酒:第一次是範進丈人胡屠戶以大腸和酒譏諷範進沒出息,隻能在家吃閑飯;第二次是範進中了舉,卻高興過度,瘋了,衆人以酒安慰他;第三次是大家找來胡屠戶,此時的胡屠戶隻能以酒壯膽,給了範進一個油膩膩的嘴巴。
在酒的助推下,中國的曆史長河中,無論文人雅士,還是武将莽夫;無論皇宮禁苑,還是市井坊間,都創造出了精彩的曆史篇章、璀璨的文化财富,且讓我們在方寸之間細細品味一番吧(圖27,2003-18《重陽節·飲酒對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