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之一,素有“國豔”之譽,曆代文人墨客題詠不絕。周總理生性雅達,海棠花是他生前最喜愛的花,凡書室之外必置備海棠,他在中南海居住的西花廳外,就種有美麗的西府海棠。1988年4月,鄧穎超寫下脍炙人口的《海棠花祭》,以示對周恩來的思念和紀念。2018年是周恩來誕辰120周年,3月25日中國郵政發行了《海棠花》特種郵票1套4枚,在小版張的邊紙上,展現了西花廳前盛開的西府海棠,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來緬懷周恩來。
作為一名集郵者,我雖早已得知将要發行這套郵票,卻一時找不到合适的方式來表達對周總理的崇敬與懷念之情,尤其是随着郵票發行日期一天天地臨近,讓我愈加地煩惱。3月16日,我偶然在一位學者的微博裡看到《尋訪巴黎周恩來故居—旅歐遊記之一》一文,文章提及周恩來于1920年11月遠渡重洋至巴黎勤工儉學,并于1922年至1924年居住在巴黎第13區意大利廣場戈德弗魯瓦大街15号。當時他身居鬥室,和其他仁人志士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看到這裡,我靈機一動,這不就是周總理當年為了尋求救國真理而走的一條“解放之路”嘛!如果我讓這套郵票也來走一遍“解放之路”,應該是一種最特别的緬懷方式了吧?
于是,我在《周恩來同志誕生一百周年》郵票中選擇了“革命家”和“外交家”兩枚郵票貼在自然封上,等到3月25日《海棠花》郵票發行這天又貼上全套4枚郵票,從安徽六安市解放路郵局寄往法國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就這樣,我以郵代遊,讓這套《海棠花》郵票遠渡重洋,追尋周總理革命足迹,重溫那個“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的年代,以表達對總理的緬懷之情。4月21日,這枚首日實寄封終于從巴黎歸來,完成了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