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戴吾三
《考工記》是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手工業技術文獻,書中保留有先秦時期大量的手工業生産技術資料,彙集了諸多的生産管理和營建制度,集中反映了當時的技術觀念。正由于此,考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源流,了解古代的技術傳統,都需要研讀《考工記》。
今天所見《考工記》,是作為先秦典籍《周禮》的一部分。《周禮》原名《周官》,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組成。西漢時,“冬官”篇佚缺,河間獻王劉德便取《考工記》補入,劉歆校書時改《周官》為《周禮》。
曆代有關《考工記》的注釋和研究層出不窮,其中成績卓著者,早期有漢代的鄭玄,中期有唐代的賈公彥,晚期有清代的戴震、程瑤田、孫诒讓等。20世紀下半葉以來,随着大量考古新發現,豐富了先秦文物的知識;加之科學方法的應用,對《考工記》的研究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一概說
《考工記》年代久遠,關于作者、成書地點、編撰時間,至今仍有一些争議。
多數學者認為,《考工記》是春秋戰國時齊人所作。齊國春秋稱霸,戰國稱雄,不僅具有經濟、軍事上的實力,其學術思想也十分活躍。齊統治者建稷下學宮,厚待四方學者,勉其著書立說,稷下學宮一度成為聞名諸國的學術中心。許多重要的典籍已被學界肯定與稷下有關。如管仲與其後學所著《管子》,《晏子春秋》與《荀子》的部分内容,都作于稷下。故有學者認為,《周禮》成書于稷下(參楊向奎《〈周禮〉在齊論》,《管子學刊》1988年第3期)。
分析《考工記》可見,它與《周禮》其他篇章、《管子》《晏子春秋》中某些述文相似或有聯系,這不能說是巧合。倒是可以說,《考工記》在齊國稷下産生的結論,有順情合理之處。
關于《考工記》的性質,史學界基本肯定該書具有官書性質。這可從兩方面具體說明:其一,《考工記》反映出當時的手工生産已有嚴格的組織和管理。書中所記六大技術門類三十個專業,各專業具體從事技術勞動的是“百工”(工匠),而其上都有專職官員管理生産,職稱有“人”“氏”“師”。按該書記載,在某些專業分工中,達到一定的技術水準,則稱之為“國工”,即“國家級”工匠。這顯然不是民間手工業的情況。《考工記》所記載的器物多為軍品或宮廷用品。軍品如兵車、銅兵器(戈、戟、矛、劍)、弓矢、皮甲等。春秋時期,幹戈不息,重要的兵器生産皆為國家控制,以保證兵器的數量和質量。而禮器、鐘磬多供統治階級所用,不是百姓生活所必需。其二,《考工記》述及的多是具有制度性的生産操作規程、技術規範,而非一般的生産技術資料彙編。通觀《考工記》,主要内容涉及:統一産品部件名稱用語;确立用料标準及選材方法;制訂産品設計标準;确定生産工藝規範;規定産品檢驗制度、檢驗标準;建立城邑營建制度及設計制度。這顯然都不是技術資料之類的内容,而是具有國頒标準意味的生産技術制度。
關于《考工記》的成書年代,漢鄭玄注《考工記》時,隻在标題下寫了簡單一句——“此前世識其事者記錄以備大數爾”;唐孔穎達作疏時以為是西漢人作;清代學者注重考據,研究深入,江永認為《考工記》是“東周後齊人所作”。及至今日,諸家争鳴,形成了多種觀點,如成書于春秋末期,成書于戰國初期,甚至有人認為成書于秦漢時期。
總體看來,《考工記》非一人編撰,非一時成書,許多篇章在春秋末(少數甚至更早)就已形成,而整體成書不晚于戰國初期。然而不可否認,有個别文句是秦漢時置入的。
二技術工藝價值
《考工記》以其豐富的技術工藝信息,在先秦古籍中獨樹一幟。整體上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中國特色”的技術專論
在古代,由于地理條件方面存在的差異,東西方技術在器物形制、材料選用等方面都形成明顯差異。分析《考工記》可見,該書所記載的木車制作、青銅合金配比、制鐘技術、制弓技術等,帶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1)木車設計制作總彙
春秋時期,木車已是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和作戰裝備,車的生産也成為當時手工業生産中的重要部類。正由于此,《考工記》說“一器而聚工多焉,車為多”。《考工記》詳細記載了木車的主要部件(輪、蓋、輿、轅)的設計規範和制作工藝,以及檢驗車輪質量的方法。這些總彙性的記述加上古車實物,若與同時期古希臘的木車比,更能看出其“中國特色”。例如對制成的車輪,《考工記》要求進行嚴格檢驗:
規之,以視其圜也;萭之,以視其匡也;縣之,以視其輻之直也;水之,以視其平沉之均也;量其薮以黍,以視其同也;權之,以視其輕重之侔也。
這裡借助器具和自然物質組成六大檢驗手段:一是用圓規檢驗輪圈是否圓正;二是用正輪的萭檢驗輪子兩側平面是否平整;三是用懸垂線檢驗上下輻條是否對直;四是用水來檢驗輪子質量分布是否均勻;五是用黍粒測量輪軸與毂孔的間隙看内外是否相等;六是用天平衡量兩輪的重量是否相等。
自中國古代車輛制造技術達到《考工記》記述的高峰,以後再也沒有超越過,這不能不讓人深思。
(2)青銅合金配制法則
商代大量精美青銅器的出土,令人贊歎驚異。據冶金史學者研究,古人通過長期的實踐摸索,把銅、錫、鉛所占的比例适當調配,使青銅合金的性能符合所鑄器物的要求。商代前期,銅的含量偏高,約在90%以上。到商代後期,青銅器中錫、鉛的含量有了顯著的提高。專家對大量的商代青銅器取樣分析,結果表明,商代冶金工匠已能根據各種器具的不同用途,選擇銅、錫、鉛的不同比例。
正是在商周青銅鑄造技術成熟的基礎上,形成了《考工記》“金有六齊”的記述,并成為世界上最早的有關青銅合金配制法則:
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
文中“金”指青銅,“六齊”的“齊”通“劑”,指六種青銅合金配方。關于“分”(銅錫比例)的理解,學者有一些争論,但都肯定《考工記》“金有六齊”的重要價值。
(3)制鐘技術專論
中國古代鐘的前身是陶鈴,随青銅冶煉的出現,始有銅鈴。銅鈴有固定音高,能發出清越嘹亮的樂音。值得注意的是,鈴體為扁圓形,形體雖小,已見日後編鐘的雛形,這與歐洲古代圓形樂鐘有質的區别。在銅鈴的基礎上發展成铙,到西周中期,铙進一步發展成鐘。鐘的特點是形似合瓦的橢圓形殼體。成組的鐘稱為編鐘,又分紐鐘、鎛鐘和甬鐘,其中甬鐘形制最複雜、鑄造技術最高超。《考工記》“凫氏為鐘”記載的正是甬鐘,内容涉及甬鐘的部位名稱、尺度比值、鐘之特征及聲學效果。
(4)制弓技術專論《考工記》中,“弓人”的内容占很大篇幅,可視為一篇古代制弓技術專論。
弓箭在中國起源很早,這與先民的狩獵活動有關。正是在曆代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到春秋時期形成了有關弓箭制造的詳細記錄,并見之于《考工記》,對弓箭的制造給予明确規定,并用以進行指導。
《考工記》中“弓人”指出,制弓所需六種材料,“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弓人”對材料的選擇非常講究,如弓幹,排比了七種材料的優劣:“柘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荊次之,竹為下。”檢驗弓也有一套方法:“凡相幹,欲赤黑而陽聲,赤黑則鄉心,陽聲則遠根。”這顯然是經過反複摸索和實踐而得到的經驗總結。
2.文字記載可與出土文物印證
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發掘發現了大批先秦文物,對文物的分析深化了對《考工記》的研究。反過來,依據《考工記》記載,對諸多先秦文物形制、工藝特點、技術規範的認識也更加準确。
戈、戟是春秋戰國時十分流行的兵器,《考工記》有關文字記載也詳略得當,明确無誤。但後來實物或毀或埋,千百年間,世上絕迹,使得後人往往曲解戈,特别是戟的形制。1931年,郭沫若發表《說戟》一文,大膽論證戟是戈和矛的結合,矛即《考工記·冶氏》中所說的“刺”;後來被出土的古戟實物證實,在考古學界一度傳為佳話。近幾十年來,考古發掘已多見雙戈、三戈的戟,特别是曾侯乙墓出土了三種不同形式的戟(三戈一矛式、三戈式和雙戈式)後,人們對戟的形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明确《考工記》所記載的是一戈一矛(刺)式的戟。
又如據《考工記》對鐘的各部位名稱、比例關系的叙述,結合出土實物分析,使今人對先秦編鐘也有了清楚的認識。鐘上有一部位稱“隧”,究竟在何處,有何功用?長期以來模棱兩可。《考工記》說:“于上之攠,謂之隧。”鄭玄注:“攠,所擊之處。攠,弊也。隧在鼓中,窪而生光,有似夫隧。”按鄭玄之義,“隧”位于鐘的内壁。而後世注家如戴震、程瑤田卻誤認為“隧”位于鐘外壁的鼓中部。把《考工記》的文字與鄭注、先秦出土的編鐘實物結合起來研究,可以看出,“于上之攠”是在鼓部又不是鼓部,所以說“于上之攠,謂之隧”,以與鼓相區别。而“隧”是指鐘内壁經磨錯形成的半圓形溝槽,其磨錯量約為壁厚的六分之一。工匠一邊磨,一邊比照預定音律進行測試,直到音高相合為止(參華覺明、賈雲福《先秦編鐘設計制作的探讨》,《自然科學史研究》198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