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精益求精 創新傳承

精益求精 創新傳承

時間:2024-11-08 11:56:59

撰文/魏明孔

我國傳統社會的曆史,可以說就是一部手工業的曆史。現代人類學研究中的一個主流觀點是,人類揖别猿類是從打制第一塊石質工具所體現的勞動開始的,而被打制出來的這第一塊石質工具,就是人類的第一件手工業産品。

直到工業革命前,手工業一直是科技乃至生産力進步的主要推動者、承載者和傳播者:農業生産的進步、商業活動半徑的擴大、交通運輸能力的提高、軍事實力的增強、文化内容的豐富、生活水平的提高、勞動強度的降低、居住環境的改善等,都離不開手工業的發展。

通過對中國傳統工業尤其是對工匠精神的梳理,對于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無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曆史鏡鑒意義。

一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追求

中國古代的工匠有過很多創新,其中有改變世界命運的四大發明,出現了像庖丁、魯班這樣的巨匠,使得中華文化内容更加豐富,這就是傳統社會工匠精神的精神追求:精益求精,追求技藝的極緻。

玉器文化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曆史,至遲在商代,玉器的生産數量已很驚人。《逸周書·世俘篇》記載:“得舊寶玉萬四千。”在早期的墓葬中出土的商代玉器包括禮器、祭器、裝飾品和藝術品等,其中的玉人、玉象、玉虎等造型生動,琢制精巧,栩栩如生。玉工熟練掌握了難度大的研磨切削、勾線陰刻、陽刻浮雕、鑽孔、抛光等多種技藝。這都說明,在當時生産工具比較原始的條件下,如果沒有玉工的數年乃至數十年精益求精的努力,是難以想象的。

隋代李春負責設計施工的趙州橋,是人類造橋史上的一個奇迹。《全唐文·石橋銘序》載:“趙郡洨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系鬼斧神工之傑作,一千年後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原來的風貌,不能不使世人贊歎不已。趙州橋的附件部分也頗值得稱道。《朝野佥載》卷五記載:“趙州石橋甚工,磨礲密緻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雲,長虹飲澗。上有勾欄,皆石也,勾欄并有石獅子。龍朔年中,高麗諜者盜二獅子去,後複募匠修之,莫能相類者。”确實是不可複制的藝術精品。李春在追求整體的宏偉氣勢與科學的同時,也注重細節上的精益求精。

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我國長期在工藝和科學技術上處于世界的領先水平,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專心緻志:工匠精神的特點

我國傳統社會工匠精神的特點就是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正是這種“癡人”特點,使“行行出狀元”成為傳統社會的一個常态。

在農本社會,紡織技術對于生活質量的提高意義重大。曹魏時期馬鈞對織機的改進,對我國紡織技術的進步意義重大。“時有扶風馬鈞,巧思絕世”,“舊绫機五十綜者五十蹑,六十綜者六十蹑,先生患其喪功費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異變,因感而作者,猶自然之成形,陰陽之無窮”(《三國志·魏書·方技·杜夔傳》裴注引)。馬鈞對紡織機械改進的主要内容是簡化绫機,便于操作,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産效率,同時通過改進後織出的提花絲織品圖案對稱活潑,花型有變化卻不雜亂。

在我國曆史上的工匠代表中,不可忽略的是女性。女性工匠的專注,更是勝人一籌。樓鑰《攻媿集·織錦棋盤》:“錦城巧女費心機,織就一枰如許齊。”織女對于紡織工作,當成藝術在從事,其産品确實成為時人贊譽有加的工藝精品。曆史上出現的女發明家、女性能工巧匠,數不勝數,她們為我國傳統的工匠精神貢獻了聰明才智。

正是工匠的這種專注精神,創造了難以數計的手工業精品,其中一部分傳世至今,使世人分享到曆史上工匠創造的藝術品,同時也受到工匠精神的教益。

三堅守傳承:工匠精神的靈魂

堅持不懈、堅守專長、持之以恒,是傳統社會工匠精神的靈魂之所在。一項成熟的技術,需要若幹年乃至若幹代的摸索、總結和堅守。同時,工匠技藝的傳承,還需要一定的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

在“工商食官”的時代,據《考工記》記載,“巧者述之,守者世,謂之工”,父子相教,也正如《荀子·儒效》所言的“工匠之子莫不繼事”。唐代韓愈在《師說》中總結道:“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師徒關系,是我國傳統社會的一種特殊關系,文豪韓愈希望全社會向工匠學習,在社會上形成不恥下問的風尚。

唐代有“代傳染業”而“家富于财”者(參《太平廣記·李清》)。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六記載工匠技藝的手工傳承:“亳州出輕紗,舉之若無,裁以為衣,真若煙霧。一州惟兩家能織,相與世世為婚姻,懼他人家得其法也。雲自唐以來名家,今三百馀年矣。”這種情況使得技藝代代相傳,工藝不斷改進,這種家族的堅持精神令人欽佩。

《夷堅志甲·九龍廟》記載:“潼州白龍谷陶人梁氏,世世以陶冶為業,其家極豐腴,乃立十窯,皆燒瓦器。”這是多少代人的堅守?

據康熙《嘉興府志》記載:“元時張成與同裡楊茂,俱善髹漆剔紅器。明永樂,日本琉球購得以獻于朝,成祖聞而召之,時二人已殁,其子(張)德剛能繼父業,随召至京,面試稱旨,即授營繕所副,複其家。”據說,其制造的漆器有流傳至今的。

堅守和傳承,是我國傳統社會工匠的優良傳統,更是工匠精神的靈魂所在,即使今天,這樣的工匠精神依然需要我們發揚光大。

四創新發展:工匠精神的境界

在堅守傳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是傳統社會工匠精神的境界。一件産品尤其是工藝品的質量是由工匠的素質決定的,它度量着工匠的情感與追求,其内涵是超越。

談到工匠的創新,不得不提到我國造紙技術的集大成者蔡倫。“倫有才學,盡心敦慎,數犯嚴顔,匡弼得失。……永元九年,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缣帛者謂之為紙。缣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後漢書·蔡倫傳》)。

蔡倫在公務之馀專心緻志地從事手工業技術的實踐與改進,掌握了制作紙的所有工序,總結了漂絮和原始紙的處理經驗,擴大了紙的原料來源,改革工藝,使造紙技術達到了新的水準,具備了平整性與抗水性等,使紙張可以替代簡帛,具有書寫功能。

創新發展,是我國傳統社會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創新,手工業技術才不斷進步。學界普遍認為,17世紀我國的國民生産總值約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手工業的創新所做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

五協作和諧:工匠精神的風尚

分工合作、協作共赢是傳統工匠精神的風尚。我國傳世的諸如司母戊銅鼎、宮殿建設等等,都是工匠協作的結晶。

貴州清鎮出土的一件漆器的銘文是:“元始三年,廣漢郡工官造乘輿髹羽畫木黃耳杯,容一升十六籥,素工昌,髹工立,上工階,銅耳黃塗工常,畫工方,羽工平,清工匡,造工忠造,護工卒史恽,守長音,丞馮,掾林,守令史譚主。”(貴州省博物館《貴州清鎮平壩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9年第1期)一件精美的漆器,是諸多能工巧匠合作的結晶。其分工之明确,配合之默契,令人稱贊不已。我們知道,制作一件漆器,從制胎到成品,得經過至少八道工序,說明漆器生産已經标準化、規模化,每個環節環環相扣,每個環節均有工匠的名字,使得工匠具有成就感,同時也保證了質量。正因為漆器體現的是工匠的合作精神,故有“一杯棬(quān)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之說(參《鹽鐵論·散不足》)。

今天,北京故宮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而這樣宏大的工程,正是無數工匠精誠合作的典範。合作共赢,是我國傳統社會工匠所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在合作中有競争,在競争中促共赢。

六誠信義氣:工匠精神的理念

工匠精神的内容之一就是重誠信、講義氣。工匠精神反映的何嘗不是一種人生境界,是維系民族精魂的紐帶。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誠信的民族,這在傳統社會的工匠精神中體現得非常充分。

唐代的筆記記載了唐代名将尉遲敬德成為開國大将之前的一段鐵匠生涯:“隋末,有書生居太原,苦于家貧,以教授為業。所居抵官庫,因穴而入,其内有錢數萬貫,遂欲攜挈。有金甲人持戈曰:‘汝要錢,可索取尉遲公帖來,此是尉遲敬德錢也。’書生訪求不見,至鐵冶處,有鍛鐵尉遲敬德者,方袒露蓬首。鍛煉之次,書生伺其歇,乃前拜之。尉遲公問曰:‘何故?’曰:‘某貧困,足下富貴,欲乞錢五百貫。得否?’尉遲公怒曰:‘某打鐵人,安有富貴?乃侮我耳!’生曰:‘若能哀憫,但賜一帖,他日自知。’尉遲不得已,令書生執筆,曰:‘錢付某乙五百貫。’具月日,署名于後。書生拜謝持去。尉遲公與其徒拊掌大笑,以為妄也。書生既得帖,卻至庫中,複見金甲人,呈之。笑曰:‘是也。’令系于梁上高處。遣書生取錢,止于五百貫。”(《太平廣記·尉遲敬德》)這裡的尉遲敬德不再是我們所熟知的征戰疆場的大将,而“變身”為一位非常講義氣的鐵匠。

重誠信、講義氣,是我國傳統社會工匠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當時前店後坊的經營方式比較普遍,相當多的工匠既是産品(商品)的生産者,也是銷售者,誠信貫穿于生産、銷售的每個環節。

七吃苦耐勞:工匠精神的前提

傳統社會,工匠的工作基本屬于體力勞動,吃苦耐勞便成為工匠精神的前提。據《莊子·逍遙遊》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家世代以漂洗絲絮為業的個體工匠,善于做一種保護皮膚不裂的藥,被商人以高價購買。我們知道,漂洗絲絮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手足胼胝,皮膚破裂是家常便飯,而對皮膚進行保護是這類工匠非常注意的事。宋國的這戶工匠在長期的實踐中自己發明的皮膚保護藥,得到社會的高度認可。

吃苦耐勞是傳統工匠所具備的基本精神。《夷堅三志辛·毛家巷鬼》記載:饒州鄱陽縣城内,“染坊餘四與吳廿二者,鋪肆相望”,因為餘氏力薄,“遣一子招募染工,役作中夜始息”。

元代末徐一夔在《始豐稿·織工對》中指出,受雇的工匠認為“凡織作,鹹極精緻,為時所尚,故主之聚易以售,而傭之直亦易以入。所圖如此,是以發乎情者,出口而成聲,同然而一音,不自知其為勞也”。紡織工匠以苦為樂,顯然是一種職業自覺。

明代松江青浦縣白鶴江有一位“以靛染為業”的老者,每日早起“必先呼家人群起力作”(乾隆《青浦縣志》卷三九)。正因為如此吃苦耐勞,他才成為雇傭“染工數人”的作坊主。

吃苦耐勞,往往使得工匠在社會競争中能夠安身立命乃至立于不敗之地。我國傳統社會的比較成功的工匠,很少有好吃懶做、不吃苦耐勞的案例。

手工業生産從某種程度上早已成為中國人文化因子的一部分,例如,中國古代的制陶和冶煉工藝曾被視為最尖端的工藝,故而人們常用“陶冶情操”來形容人們提升思想、道德和情趣的艱難過程。另外,“範鑄”工具是中國古代手工業生産活動中出現較早的工具,其精準度和标準化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故而人們用“模範”一詞來指被大家廣泛認同的最高标準。匠心卓越,追求完美,古今相通。在将實現工業化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中國國家戰略的今天,挖掘整理傳統社會工匠精神這份文化遺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