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曲藝小大輩 相聲真将軍

曲藝小大輩 相聲真将軍

時間:2024-11-08 05:52:48

常貴田《五“獨”俱全》書名先聲奪人,單憑書名就可以感覺作者帶着極為濃重的曲藝痕迹。貴田兄使用了“諧音”産生誤會,用誤會結構“包袱”的手法,一開始便把大家“蔓住了”,相當于說書人拴了一個“扣子”,然後從容不迫地說明“一獨”“二獨”“三獨”“四獨”“五獨”,一層一層說清了,抖開了包袱,解讀了密碼。大家此時恍然大悟,原來此“五獨”非彼“五毒”。一開始就顯示了很獨特的匠心,寫的很符合相聲藝術家的身份。内容是實事求是的,口吻是輕松幽默的,叙述是明白流暢的,篇幅不長不短,舉例不多不少,沒有故作高深與虛張聲勢,沒有粉飾過往或者諱疾忌醫。文風一如貴田兄的待人接物,誠懇中夾雜說書人的“拴扣子”相聲人的機智與幽默的“抖包袱”!這一點我很贊賞。

《五“獨”俱全》寫得有風格,文如其人。作者以相聲演員的口吻,講述自己的“相聲故事”。作者自稱是“相聲起,相聲落”,在這裡打開記憶的閘門,像面對老友無拘無束地聊天,也像是在晚輩面前語重心長地講課,講相聲和相聲中的自己,講家庭,家庭與相聲的關系,講他怎麼樣成為相聲演員,怎麼樣成為一個好的,明白的相聲演員,講相聲的演出,講相聲的創作,講相聲内核與外延,相聲的藝術規範,相聲人的改革創新。一句話《五“獨”俱全》的空間與時間除了相聲沒有别的!《五“獨”俱全》書影相聲人寫回憶錄不是新鮮事!但是常貴田不是一般的相聲藝人,當然寫出來肯定有不一般之處。他是門廳顯赫的“世家子弟”,他又是戎裝在身的“文職将軍”。滿門相聲藝人的家庭環境,一個甲子的軍旅生涯築就了舉世無雙的“這一個”。“這一個”是引用恩格斯關于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句名言,出自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的一句話,意思是說藝術創作反對概念化,需要獨特性。“這一個”形容常貴田我以為很恰當。軍裝的莊嚴與相聲藝術的尊嚴,傳統文化基因與革命文化傳統在常貴田這裡融會貫通。兩種文化的陽光雨露共同灌溉培養了這株時代的文化奇葩!帶有曲藝江湖種種基因的一塊頑石在火熱的革命大熔爐裡煉出來一塊擁有精湛技藝、濃厚家國情懷、有信仰、有情懷、有責任、有擔當、有理想、有抱負的“好鋼”!這是一塊凝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進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革命文化兩個原本充滿矛盾,相互排斥,卻又相互吸納相互融合的因素,形成了《五“獨”俱全》換發出來五光十色的“果實”。幾十年來,常貴田穿着軍裝說相聲,自覺承載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兩個使命,天長日久兩個使命在相聲藝術裡合二為一,融彙了綠色軍營與紅色傳統的魂魄,反之在踐行部隊文工團的使命中,他的相聲中也是自然而然融進了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是文化自覺的融合,絕對不是某些人嘲諷的“馬列主義加老合”淺薄的兩張皮的捏合!盡管這樣的融合很多人也有,但是與常貴田的“初心”與“根基”不能同日而語。《五“獨”俱全》隻此一家,常貴田的曆程不可複制!

正常人的藝術啟蒙大都與姥姥歌謠、姥姥的故事有關,常貴田也不例外。姥姥是誰?京韻大鼓名家林紅玉!林紅玉是劉寶全之後駱玉笙之前的名家。說常貴田曲藝是從胎教開始的恐怕沒有異議。姥姥的京韻大鼓影響不言而喻,姥姥的一句“做一個好演員必須投名師,訪高友,增閱曆,會藏拙”猶如座右銘,讓常貴田感悟了幾十年!至今感覺受用!姥姥的藝術啟蒙,爸爸的身教言教,加上“本家”常家家族兩輩人的耳提面命,吃相聲,喝相聲,說他是在相聲海洋“泡”大的,相聲煙火裡“熏”大的應該沒有問題!

《五“獨”俱全》還沒出版的時候,貴田兄征求意見,并且希望我能寫一篇序言。我當時沒加考慮順口應了,可是後來“德不配位”理念總在糾纏我,遲遲沒有動筆,常貴田是曲藝小大輩,相聲真将軍。我讀《五“獨”俱全》時帶着感情,同時也帶着比較的眼光。我曾經讀過一些曲藝人寫的回憶錄,不客氣地說,真正讀完的沒有幾本,字裡行間顯示出來内容的浮誇、江湖的油滑、自我吹噓的膨脹、看似時髦卻又掩蓋不住的陳腐,讓你很自然地聯系了“虛假”“做作”等字眼。《五“獨”俱全》給我印象則大不一樣,可以說保持了貴田兄“衣冠不改舊家風”風範。從行文到内容,“誠懇”“誠實”始終結伴而行!對他在書中說的“誠實是我們的家風”笃信不疑。家風是律己,是沒有人監督的自覺!作為有影響的藝術家,大家極為看重他的品格,社會名望越大,讀者與觀衆的關注度就越高。在這裡貴田兄把握得很到位,每一頁書稿都能入情入境,并且情感被調動起來,随着他的娓娓道來進入他的故事情景之中!

相聲常家是大家族,人多事情多,名人很多。直接的是蘑菇世家的來龍去脈,在相聲界、曲藝界,間接的還有京劇界等享有盛名的藝術家在這裡交互相容。常貴田都能夠用簡練生動的筆墨、時空交錯的手法詳略得當地描述。老一輩的常連安、張壽臣、馬三立、林紅玉、常寶堃、侯寶林、王長友、趙佩如、康立本、常寶霆、常寶華、李潤傑、蘇文茂等,小一輩的馬季、姜昆、侯耀文、師勝傑等人都有提及。曾經有過重大影響的張壽臣一次擺知,收徒兩輩,帶拉師弟常連安,同時又收小蘑菇為徒。張壽臣先接受常連安磕頭認師哥,後接受常寶堃磕頭認師父,曾經的美談逸聞在這裡屬于權威發布。

常家是一個大家族,不出家門,已經是名人大腕成堆!足以夠小報記者踏平門檻了。常連安随娘改嫁,曆經苦難,拜師張壽臣,收徒高元鈞,口外變戲法,坐科富連成,開辦相聲學府啟明茶社,搞多種經營開辦小安堂,北京西單的達智營,天津海河的竹遠裡,哪個話題沒個三回九轉?小蘑菇天資聰慧,厚道明理,成名已經屬于傳奇,何況赴朝為國捐軀?小蘑菇是這個家族的驕傲,是一杆呼啦啦飄揚的大旗,二蘑菇、三蘑菇、四蘑菇,合起來堪稱蘑菇雲風起雲湧,分開來卻是蘑菇香香飄四季!再說常貴田,世家子弟、烈士子弟兩個頭銜超凡脫俗,參軍入伍,入黨提幹,國土防衛,親臨火線,抗洪救災,聽從召喚,深入生活,多種體驗,海島高原雙腳踏遍,上台能演,演出五次立功,下台能編,榮獲優秀共産黨員的光榮稱号,寫出家國情懷時代詩篇。讀起來親切感人,從中窺探了大宅門裡邊秘密,體會了他們生活的窘迫與對相聲事業的不盡追求!常貴田說,“世家子弟絕不像常人所說的那樣,你們有祖上光環罩着,沾了人家多大光嗎?說實話,光是沾了點兒,但,隻是靠沾的光,反的光,就沒多大亮,要想亮還得自己發光。”這些由衷的話語,讀來如醍醐灌頂頗受啟發。從這個角度看《五“獨”俱全》又像一部常氏相聲的簡史,提供了可以研究的不少線索,也具備相聲藝術特點和對相聲藝人的認識與研究價值。

在我看來,常貴田支配創作演出的形象思維非常發達,同時支配設計策劃、辦事條分縷析的邏輯思維也相當了得!本書的“跋”,就體現他的管理能力與胸中韬略的水平。面對要表達的60多年的藝術生涯,這本書怎麼布局,怎麼篩選,哪些詳細,哪些省略,不是信手拈來的事情,需要有一個總體構想。這個構想絕對是符合這位文職将軍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在部隊一個班齊步走,通常都是班長在最前邊,副班長在最後邊,中間是士兵。這本書各章回的排列也是按照隊列順序排列的。介紹我父親的事放在最前面,書中描繪媽媽的章回放在最後邊,我在中間。從引子開始,開宗明義寫的就是相聲,全文最後一章叫做相聲會消亡嗎?由相聲起,到相聲落,中間給大家說的還是相聲的事兒。因為我是相聲人嗎!”如此自信,如此自豪,沒有虛榮的膨脹,更不見拿捏作态的俗氣!真真切切感受到在功成名就的今天,不忘本來,不忘初心,名實相符。當然常貴田能有今天的榮譽,對于指導自己成長的長輩,比如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幾位叔叔,比如與自己藝術相濡以沫的搭檔王佩元,這本書裡還沒有完全寫到,不是回避,也不是淡忘,而是另有安排。他寫王佩元的已經先期出版,而寫幾位“蘑菇”叔叔的《二三四書》正在撰寫之中。這個書名既講究倫理,也講究幽默。您看《二三四書》不就是二叔三叔四叔是一本書嗎?再看《五“獨”俱全》先出版,這也是有設計的,大家在閱讀《五“獨”俱全》時候,會思索,會感慨,會追問,會自覺不覺地沿波讨源。

您别急,該有的答案《二三四書》一定會有!

(責任編輯/鄧科)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