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巧手織出幸福人生

巧手織出幸福人生

時間:2024-11-08 04:43:58

石景山區八角南路社區肢殘人張佩福繡的十字繡《清明上河圖》,圈得了衆多女粉絲。走過一個甲子人生路的他,雖然雙腿殘疾,近走靠拐杖,遠走靠輪椅,但他用靈巧的雙手,用繡花針穿針引線,編織制作出了中國結、十字繡、絲網花、紅燈籠等工藝品。他制作的長2.04米,寬1.11米,共計31.6萬針的十字繡《清明上河圖》,在市、區大型活動上展出。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将自己的手藝無償教授給殘疾人,被殘疾人稱為“工藝品大師”,被石景山區評為自強标兵。

抗衡人生的狂風暴雨

人生的前38年,身體健碩的張佩福與健全人一樣上小學、中學和高中,到大興插隊曆練。在招工返城時,他選擇了當建築工人。從水暖工到班長,又從班長到工地管理者。更讓他感到幸福的是,在同事的介紹下,他結識了在北京西站工作的愛人,并生下了一個8斤重的大胖小子。“爸,爸。”兒子的叫聲和笑聲使他沉浸在幸福之中。他夢想這輩子要用雙手建造出一幢幢功能齊全的高樓大廈,為人類造福;要成就一番事業,讓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為了事業和家庭,他努力奔波着。

天有不測風雲,1994年3月的一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樣下床,準備到衛生間洗漱。從床上下來,無力的雙腿使他癱到地上,一陣陣麻脹使他不得不回到床上。在愛人的陪伴下,他來到北京人民醫院,經檢查化驗,确診為椎管内血管畸形;因人民醫院不具備進一步檢查和手術的條件,又轉入北京醫院作血管造影及手術。醫生在他大腿内側将股動脈切開一個口,放入一個銀色的管子造影,發現裡面的血管畸形生長成了團,這個團壓住了神經,使神經元受損,導緻他的腿不聽使喚,走不了路。雖然作了兩次手術,但無濟于事,今後隻能坐輪椅出行了。

從一個活蹦亂跳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雙下肢截癱的二級重殘人;從外出旅遊擁抱大自然的男子漢,變成隻有輪椅和寂寞陪伴的宅男。因病退職後,他的工資每月從3000多元跌至250元,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健康。看着窗外的陽光和綠色,那是他曾經擁有的,可眼下隻有看的權利,隻有在心中感受它的溫暖和美麗。回憶起往事,淚花在他的眼裡打轉,他說:“生活在一個固定的家庭環境裡,不僅感受寂寞和孤獨,就像失去了自由的犯人。”

“叔叔,我爸吐血了。”第二年夏天的一天淩晨,張佩福的兒子敲開了鄰居家的門。原來,張佩福兩次手術後身體虛弱,免疫力差,導緻突發腸胃道大出血,從大便發黑,發展到淩晨大口吐血。鄰居打車将他送到了301醫院。醫生給他下了病危通知書,全家人心急如焚。在搶救室,他的左手輸血,右手輸藥,腳上輸葡萄糖。血色素不到4克,輸了1800cc的血。經搶救治療總算保住了性命。但醫生的一番話對他和家人是緻命一擊。由于老張是腰椎神經損傷,給泌尿系統帶來了很多麻煩,一不小心就可能感染膀胱炎或尿液返流引起腎盂腎炎,高燒不退,每年都要住院治療。從此,他與醫院結下了不解之緣,住院也成了常态。

腿部功能的喪失,擊碎了他的夢想和追求,一次次住院、一次次手術和病症的折磨又使他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曾有一段時間,他不吃不喝,想一死了之。愛人更是以淚洗面,為他和全家的前途擔憂。

“謝謝你給我的愛,今生今世我不忘懷!謝謝你給我的溫柔,伴我度過那個年代。”《小芳》中的這句歌詞可以說他百唱不厭。因為歌詞表達了他對幫他走出人生的低谷,戰勝人生狂風暴雨的貴人的感激之情。

就在他内心煎熬的時候,社區居委會黨委書記毛亞靜、殘疾人專職委員劉秀蓮來到了他家,為他送來了肘拐、輪椅,送來了慰問品和慰問金。更讓他感動的是,兩位領導在百忙之中與他長時間促膝談心。遠講保爾·柯察金、吳運铎戰勝殘疾立足崗位作貢獻;近講楊莊社區肢殘人王秀榮身殘志堅情系中國結,刊登在《北京日報》《勞動午報》的事例。激勵他走出心理的陰霾,鼓勵他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在家也要做對社會有用之人。貼心的關懷、溫情的話語深深打動了他,讓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陽光,體會到了溫暖和關懷。

為了能走出家門,他開始進行康複訓練。站不起來,他就扶牆學站立;走不了,他就靠牆、扶床練習走;出門時搬個凳子,柱個拐杖往前移動着走。為了走遠道,他和愛人省吃儉用買了一輛殘摩車,區殘聯為他配備了電動輪椅,置換了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他又能和健全人一樣走向社會了。

在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協助下,他走出了家門,來到八角街道殘疾人溫馨家園,融入到了殘疾人群體中。

潛心創作《清明上河圖》

“挑一壓三、挑二壓一,請大家跟着我練。”在石景山區殘聯,張佩福參加了專為殘疾人舉辦的中國結培訓班。一根紅絲繩在手中穿梭,經循環有序地绾、結、穿、繞、編和抽,就變換出各式各樣,極富立體感的藝術品。他喜歡上了編織工藝。接着他又參加了十字繡、絲網花和宮燈制作培訓。在社區教課愛人看他幹上了女人幹的活很不理解。“一個大老爺們兒怎麼像一個女人似的穿針引線,能幹長嗎?”“沒問題,我從小就幫我媽做過針線活。現在,我坐在輪椅上就更有時間了。”原來,在他小時候,因家中生活困難,母親常到服裝廠攬一些釘扣子、鎖褲眼、扒褲腳等針線活,在8瓦小燈泡的光照下,一幹就是多半夜。在母親的熏陶下,他放學做完功課就幫着母親幹針線活,時間長了也就有模有樣了。

一塊白布,自己定位,用筆畫上基準線,在上邊可以繡自己喜歡的圖案,他找回了自我,有了用武之地,更讓生活有了滋味。在溫馨家園,他學會了怎麼紉針、怎麼起針收針、怎麼走線埋線;通過繡十字繡“福”字,他學會了分辨線号,學會了看圖紙上的色塊。不懂的地方就打電話向别人請教,或是上網查資料。當紅黃相間、凹凸感對比強烈的“福”字呈現在眼前,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從此,他成了“十字繡發燒友”,繡奔馬、繡“連年有餘”,越繡越有幹頭,越繡越愛繡。有時繡時間長了、累了,兩腿支撐不了,他就将重心放在兩臀上,用胳膊支撐身體,想盡辦法堅持。

“這是什麼畫?太有視覺沖擊力了。”“這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汴梁城面貌和各階層百姓的生活狀況。因為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誰看了都覺得有視覺沖擊力。”一次,在老山裝裱十字繡時,他看到了擺在桌子上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圖樣,他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老闆的介紹使他有了繡《清明上河圖》十字繡的沖動。

繡《清明上河圖》談何容易。全圖有800餘個人物形象、26座橋梁,如此浩大的工作量,一個人在短時間内是繡不完的。于是,在同行的指點下,他花300多元買下了中段,繡虹橋之景。兩艘大船穿過虹橋,橋頭攤商栉比,行人雲集。買下之後,難題就來了,按十字繡的規矩,要攤開繡布從中心找點,然後往兩邊繡。但由于畫幅太大,無法全面展開找中心點。他就打破常規,嘗試着從右側下的樹木繡起,逐步向兩邊拓展;繡布太大,上不了繡架,他就折成三折放在繡架上,用鐵夾子固定,并在繡制的過程中不斷地翻轉過來埋線或矯正繡線角度。為了用38種繡線表現人、景、物,他想盡了辦法——用一根線繡出船槳,用剪影表現人物。為了繡出立體感,讓十字不變形,他注重細節,走線掌握好方向,壓針朝一個方向,使繡出的花樣平整多了。為了在一個孔中穿4股、12根線,他摘了眼鏡,瞪大眼睛,讓針不碰線和布口。張佩福就像走火入魔似的,在兩年730個日夜沒日沒夜地繡,有時候甚至繡到淩晨兩點多。

由于是腰椎神經損傷導緻的下肢無力,吃不上勁,身體的支撐點全放在椅子上,雙臂是無法借力的,面前的又是活動的繡架,也借不了力,所以繡一會兒就感覺很累,眼睛發癢流淚,頭暈腦脹。但“多年來的病魔折磨使我練就了坐得住、耐寂寞、肯吃苦的韌性。隻要我喜歡的我就要做,而且要做好,做出精彩來”。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這幅長2.04米,寬1.11米,共計316000針的《清明上河圖》終于問世。全家人将它視為寶貝,他和愛人一起小心地洗、熨,挂在外面晾曬時,還有很多人來拍照。

張佩福展示自己的作品情系殘疾兄弟姐妹

在八角北路社區崇廉園,一幅“人民公仆焦裕祿”的紅色剪紙畫與西側的雕塑《馮玉祥》交相呼應,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作者就是八角同夢藝術社的張佩福。

在繡十字繡中,他感到,自己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得益于區街兩級殘聯領導給的勇氣和技能,得益于大家的鼓勵和幫助,更得益于黨和政府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現在我也要站立起來,用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做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去實現自我價值,去讓别人開心,快樂地生活。

在掌握了一些技能後,他主動聯系街道殘聯領導,要把自己所學無償傳授給身邊的殘疾人,讓更多的殘疾朋友掌握技能,讓大家從中收獲快樂與幸福。在街道殘聯搭建的殘疾人培訓平台上,他分别傳授了中國結、絲網花和十字繡等技能。

由于受到身體條件的限制,不少殘疾朋友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有的因程序多記不住,有的協調能力差,教了三遍還不會。怎樣做才能讓大家聽得懂、學得會,他自己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在講授時語言簡練,反複強調重點,反複教,直到教會了為止。二是手把手地教。在教授十字繡時,殘疾人不會看圖、不會紉針,不知道如何用針和走線,他就細緻耐心地教,深入淺出地講,一對一地輔導,手把手地教,并且将自己對十字繡的理解和實際經驗傳授給大家。三是互幫互學,肢殘帶智殘、學得快的帶學得慢的,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四是營造良好的集體氛圍,提高每個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學中玩、玩中樂、樂中學。這樣每個人的興趣有了,自然而然學得快了。當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枝枝美麗的絲網花在自己手中誕生時,大家的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但是,一些智力殘疾人因身體原因,怎麼學也學不會,他就想找一種比做絲網花、十字繡和宮燈更簡單方便的藝術表現形式。一次,在溫馨家園,他看到殘疾人畫家羅襄琪在做剪紙。隻見他用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和圖案,既快又省事。他了解到,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也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他要學會這門手藝,教會殘疾人。

令他高興的是八角街道成立了殘疾人同夢藝術社,搭建了發展殘疾人文化和藝術的舞台。他抓住這一大好時機,和羅老師共同提出成立殘疾人剪紙班,讓更多殘疾人學會一門技能。

刻苦學習加編織十字繡、中國結的功底,使他很快就學會了制作剪紙。為幫助智力殘疾人盡快學會,他結合自己的體會,教殘疾人如何起刀、走刀和收刀,如何做到坐姿端正,屏氣凝神,細緻入微,達到人靜、心靜的最佳創作狀态。當一幅幅精緻的作品完成後,所有完成制作的殘疾人心裡無比高興和自豪。

每當領導和殘疾人稱贊他時,他總是說:“身為一名殘疾人,不能坐享其成。要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為殘疾人事業奉獻我們的微薄之力。”

更為可貴的是他還将這一做法延伸到家中。雖然他身有殘疾,但他不願吃閑飯,讓家人侍候。家裡房子小,沒法坐輪椅,他就從輪椅上下來,坐在小方凳上,學炒菜、學包餃子。現在,他炒的菜成為家中名牌,全家人搶着吃,親戚更是到他家後點名要吃他炒的菜。

談到今後的打算,他坦言:無論生活中有多少困難與坎坷,不管未來的生活是荊棘叢生還是康莊大道,以一種樂觀态度來堅持,用熾熱的态度面對現實,未來的生活才會天廣地闊、雲淡風清。他說:我要用一根根五彩的線,描繪出一幅幅動人的圖畫;用一片片絲網,做出美麗的花朵;用一根繩子,編織出含義深刻的“中國結”。讓我們期待着他的新收獲。

在社區教課(編輯·韓旭)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