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舞動幡影的山村

舞動幡影的山村

時間:2024-11-08 04:35:22

蘋果園地鐵站乘公交929路西行,一路直奔太行餘脈環抱的京西古村千軍台。山路蜿蜒,視野裡的景色是西風漫卷淨藍天,溝壑千曲冰未開。但無論怎樣的景象,腦海裡萦繞的,始終是“昔日萬馬過,今日鳥飛還”的山村風貌。

千軍台,位于門頭溝區清水澗溝西端,至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因建村于大山環抱的平台之上,史稱“千人台”。及至後來,因有軍隊安營紮寨,故更名“千軍台”。

文獻記載,千軍台,宋朝前就已建村。村西的大寒嶺,漢代因與北方的少數民族交界,史稱“大漢嶺”。因地勢海拔高,大寒嶺又稱“摘星嶺”。不知何因,大寒嶺也曾俗稱“大(音帶)和嶺”。五代時期,在大安山“稱帝”的劉仁恭,曾多次過千軍台,越大寒嶺襲擾契丹,還曾與李克用的軍隊發生過“木瓜澗”(今木城澗)之戰。

戰争無情,其結果帶給千軍台的就是生靈塗炭。尤其1937年“七·七事變”日寇占領北京之後,千軍台被日僞軍4次放火燒村,千年古村被毀嚴重,昔日的茶棚廟、文昌閣、民居等古色古香的明清風貌從此蕩然無存。進村觀察,現存的四合院,大多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房子,屬于民國時期的老屋舊舍已然不多。

凋敝的村子,記錄着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也同時記錄着千軍台軍民抗擊侵略者的英雄壯舉。發生在京西雁翅鎮青白口與大台之間的鬏山戰役,千軍台就是打擊日寇的主戰場。那場戰役,抗日軍民英勇作戰,狠狠打擊了日寇的嚣張氣焰。

日寇毀壞了千軍台的曆史建築風貌,但毀壞不了的,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尤其每年正月十五、十六的舞幡文化,得以薪火相傳。

來時,我隻知道千軍台是個古村落,也知道這個隻有礦工、沒有農民的山村,已漸漸從挖煤開礦,開始還原青山綠水的生态環境。而蘊藏在這裡的古幡文化,我卻絲毫不知。幸運的是此次獨步京西,我又有了意外收獲。雖然第二天才是古幡會的正日子,但這裡的喜慶、熱鬧氛圍已經漸漸濃郁、彌漫開來。

那天一進村,村口小賣部懸挂的寓意一年12個月百姓日子紅火的12盞大紅燈籠格外惹眼。“紫氣東來”“西園翰墨”赫然書于村東口的影壁之上。正對村口的五道廟也是大紅燈籠高高挂,村口的百姓洋溢着笑臉,處處彰顯着紅火與喜慶。

順村中路西去約百米,一棵樹幹中空,可過駱駝的古槐,系着大紅绶帶。村民講,這棵古槐,是村中的樹祖,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樹齡。古槐西側,一處門樓格外醒目。門樓上有對聯:創大業千秋昌世,展宏圖再就輝煌。橫聯:大展宏圖。兩扇門闆亦有墨迹,左為“門迎紫氣”,右是“路接青雲”。門樓右側一塊匾,上書:天人吉祥聖會基地。進得院門,三合小院布局規整,東西廂房對稱排列。西廂房門楣有“農舍”字樣匾額,下有春聯一副,窗棂張貼紅地兒黑字菱形紙,上書:紫氣盈門。正房北屋房檐有長匾“千軍台鄉情村史陳列室”10個大字。兩側門框楹聯上聯為“四山峰頂舞動古村落”,下聯為“千軍台上唱醒後來人”。進屋環視仰望,“淙淙有聲”“魚躍鸢飛”“四山空翠”“西園翰墨”“五谷豐登”等匾額仿佛訴說着千軍台往昔山水清秀、四季生動的生态景觀,以及村民崇尚文化、憧憬豐收的淳樸民情。我走近細觀室内的圖文資料及實物展品,千軍台的村史、文化與民俗,悄然銘刻在心,慢慢品閱,千軍台在我心中漸漸明晰了許多。走出屋門,心裡觸動,靠南牆根兒的幾架竹幡,似乎要舞動起來。

高大的古幡

悠閑的村民

古色古香的院落走遍千軍台的角角落落,我發現,村中最大的一架竹幡,在天人吉祥聖會基地西側後院的一間房子前斜靠靜立着。這架幡,是正月十五要舞動的頭幡。竹幡上書“敕封宛平千軍台村幡會”。在院子裡,當我看到高高的竹幡,再想起千軍台的幡會,乃是皇上敕封,于是便憧憬起翌日幡會的盛況來。我也看到竹幡西側一間屋子裡冒着騰騰熱氣,鼻子同時嗅到了熱氣中彌散着美味佳肴的濃香。我便想,明天千軍台的古幡會,一定特隆重,特熱鬧,特喜慶。

想?其實應該是堅信。從絡繹不絕自城裡趕來串親戚的人群判斷,從在外打工、抑或外遷到城裡、區裡、鎮裡提前回村的人群判斷,從村中男女老少臉上的笑容和喜慶的氛圍上判斷,明天的古幡會,一定會舞動大山,舞醒春天,舞來萬千山外來客。

在村中,一位老人指着一口熱氣騰騰、正在焯着豆泡青菜的七仞大鍋告訴我:“那是在為明天回鄉的鄉親和山外賓客準備着飯菜,每年古幡會,所有人都會吃到免費的佳肴。”順着老人的指向,我同時還看到了村裡的幾位婦女,此時正在洗着白菜蘿蔔等多種蔬菜,從她們開心的表情中,我感到了山裡人的淳樸與好客,也似乎看到了千軍台古幡會,即将帶給這個村落的喜慶與祥瑞。

那位老人還告訴我千軍台古幡會的曆史。他說:“千軍台的古幡會,至今已經傳承了400多年。此間,每年逢正月十五、十六兩天,千軍台的古幡會與鄰村莊戶的古幡會要相互走會,走會過程,盛況空前。”老人進一步說:“古幡會前一天晚上,要敲鑼打鼓上香貢舉行請神、頌神、拜神儀式。翌日正月十五早7時,在鞭炮聲中,村民陸續來到老廟,開始将幡旗和幡布綁在幡竿之上,同時為大旗上的關公等神靈系上盔甲,然後,村裡的年輕人将挂好的大幡扛到村委會排列整齊。孩子們則也舉着彩旗和小幡進行排練。”

從老人那裡得知,正月十五下午3點半,莊戶的古幡會隊伍開始從村中出發,一路敲鑼打鼓、鞭炮齊鳴、人聲鼎沸,數百号人的幡會隊伍到達千軍台村口,與千軍台的幡會隊伍彙合,互緻問候之後,兩村會頭同時發出命令:“響鑼!”霎時,兩面直徑約一米的銅鑼使勁敲響,所有旗幡全部擎起。與此同時,鼓樂齊奏,主客隊旗幡正面相對,開始按規定順序列隊。隊列中,缤紛旗幡當空舞,各色花會融其中。秧歌角色鬥舞姿,笛箫笙管悅耳飄。最引人的看點,是擎幡壯漢狂旋舞,肩扛手托牙叼竿——老人滔滔講,幡會盛況魚貫耳。

來時我曾想,千軍台應該是個甯靜、安詳和古樸的山村,老人的介紹,讓我感到除此之外,這裡還蘊藏無限的生動與激情,蘊藏着古幡會這個非物質遺産,帶給村裡村外以及全世界的新奇與激動。而我此次來,不但看到了“千年軍屯鳥紛飛”的生态畫面,同時也收獲了“十裡八橋畫中遊”的美妙感受。更重要的,是意料之外,受到了千軍台古幡會文化的熏陶。雖然這種熏陶,沒有現場感,因翌日周一上班不可能享受其中,但我掐指一算,明年正月十五,恰是周末,正逢“古幡舞京西”的好日子。算着算着,心中倏然生出并不遙遠的願景與美好來。

出村子時,注目村委會院子裡,有三位村民正在敲鑼打鼓為古幡會演練。我自作多情地想,他們的演練,為明天,也一定是為我明年正月十五的到來。

村中的老房子歸途徒步走在千軍台至玉皇廟的道路之上,無論山村公路,還是京西古道,心裡都是那樣滋潤,表情也是那樣盎然。以至于無論眼界看到的山石墁砌的完好民居,還是風雨剝蝕的殘垣斷壁,一切所有,都成了心中的風景和不忘的記憶。

(編輯·韓旭)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