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親子鑒定師大寶:現實生活比影視作品更“狗血”

親子鑒定師大寶:現實生活比影視作品更“狗血”

時間:2024-11-08 04:19:48

我最開始知道DNA鑒定的作用和很多人一樣,是從美劇《犯罪現場調查》系列中的某些劇集開始的。而根據著名的真實案例改變而成的美劇《真兇密碼》,更是激發了許多年輕人對DNA檢測技術的好奇。近年來的國産電影、電視劇作品中,也往往會在一些充滿“狗血”意味的劇情裡加入DNA鑒定的故事情節,這讓更多的人想要解開DNA檢測的神秘面紗,渴望一探究竟。

對此,“技術控”渴望了解更多的技術手段與檢測過程,而“八卦迷”則更關心這些檢測中發生的故事與背後的真相。有人說,人生來自帶“八卦”細胞。不論出于怎樣的心理,對于人類的好奇心來說,影視劇裡一旦涉及DNA鑒定,往往令人匪夷所思,更令人欲罷不能,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感覺被人噴了一臉的‘狗血’”。而我這篇文章的主角——DNA鑒定師大寶卻對我說:“其實,現實生活比影視作品更‘狗血’。”DNA親子鑒定師大寶的故事

認識大寶,是因為一個關注度頗高的微信公衆号裡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由大寶親自講述的。裡面的故事曲折離奇,故事背後的真相令人不忍卒讀。因為我與該微信公衆号的主人是舊識,于是輾轉認識了大寶。

大寶,真實姓名戴維。2007年法醫學專業畢業後不久,到了母親所在的DNA鑒定機構上班。與從高校的象牙塔出來的年輕人一樣,那時的大寶還沉浸在對美好愛情的追求中。當一件件發生在DNA鑒定中心的事件撲面而來的時候,大寶的精神世界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當殘忍、黑暗、背叛的真實案例擺在大寶的面前,年輕的大寶不禁發問:“一個人付出所有,傾注了所有感情,對對方無條件的好,換來的卻是欺騙和謊言。這樣的事反複發生到底是為什麼?”然而,震驚過後,反複面對這樣的事件,讓大寶漸漸習以為常。直到幾年後,陷入失戀後不久的大寶,又得知不到60歲的父親被診斷出癌症晚期,用網絡中最流行的話說,那一刻,大寶感受到了“來自世界深深的惡意”。悲傷、難過已經無法表達大寶的情緒,他毅然辭去了鑒定中心的工作,離開這份困擾着他精神世界的工作,回歸普通人的生活。他說:“我當時的感覺是如果繼續做這一行,我肯定會得抑郁症。”

半年後,陪伴着重病的父親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筋疲力盡的大寶卻夜夜難以安眠。一旦入睡,父親的音容笑貌反複出現,悲傷被放大無數倍,令大寶甚至懼怕了睡覺。既然睡不着,夜深人靜的時候,大寶突發奇想——不如将當年在鑒定中心發生的故事寫出來,權當安眠藥好了。說幹就幹,大寶開始了“深夜寫作”的生活。果然,寫作确實是耗費精力的一件事,一段時間後,大寶逐漸擺脫了失眠和噩夢的困擾。而最令大寶想不到的是寫作帶來的另一份收獲。大寶從小文筆就很不錯,寫作也一直是他的夢想之一。大寶的那些故事,文筆輕松缜密,故事條理清晰順暢,很多網友讀後欲罷不能。他們的留言越來越多,從對故事的好奇,到對故事的感悟,再到對作者本人的關心,慢慢地溫暖着大寶的心靈,讓大寶逐漸走出了心理的陰影。

在寫下這些故事的同時,大寶在不斷地回顧着所有的事件,那裡不僅僅隻有背叛與欺騙,也有感動與溫馨。對此,大寶說:“我用我的眼、我的筆把這些人和事都記下來,把這些絕境之下的人性爆發真實地呈現出來,希望能引起一些人的思考,或者引以為鑒吧。”

逐漸走出來的大寶,在機緣巧合下又一次回到了鑒定中心重操舊業。這一次,擁有了強大心靈作為後盾的大寶,再也不會迷失在精神困擾裡。

2006年,大寶将他在天涯論壇裡發的故事集結成書,出版了他人生第一本書籍——《DNA鑒定師手記1:人性實驗室》。有一位網友對這本書進行了精彩的介紹:“在《DNA鑒定師手記1:人性實驗室》一書中,當83歲的妹妹與85歲的姐姐創造了做鑒定的年紀最長者紀錄的時候,每一個讀者,會如大寶和他的同事一樣,感受到的肯定不是紀錄本身,而是一種真摯的親情與無盡的慶幸;當20多年前被拐走的女兒,最終憑借記憶或者本能找到了自己的‘家’,而且還找到了自己的母親的時候,種種機緣巧合之外,其實更為閃光的是人性的善良;為了救助自己的非親生子,欣然同意自己的丈夫與前妻作試管嬰兒,展開一次生命之旅的接力,固然是一種奇聞,更多的卻是一種感動——所有這些故事,它們所具備的傳奇性,又何嘗會比那些奇葩人和奇葩事的轟動性低幾分呢?”

大寶圓了他從小出書的夢,更在寫作的同時,結交了無數的朋友。大寶說:“從當初發帖時簡簡單單一個《我是一個DNA親子鑒定師,說說我經曆的那些人和事》的标題到140萬字的圖書,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帖子到國内第一本講述親子鑒定師職業經曆的紀實小說,這毫無疑問是我人生中做得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這個意義不止是兒時出書的願望實現了,更重要的是,借此認識了許多關心我、支持我的朋友。或許是我喜歡研究心理學的原因,我總覺得人這輩子除了物質享受之外,還有精神方面的享受,每天發布文章之後,可以看到朋友們的留言,無論這些留言是長是短、是談論劇情還是提出咨詢,我都會有精神上的愉悅,這是任何物質享受都換不來的。”

《DNA鑒定師手記1:人性實驗室》

檢測材料不要污染,盡快寄到檢測中心,越早寄過來檢測出來的幾率就越高

從婚姻毀滅者到心靈海豚灣

大寶說:“有一個數據,十年裡,經我手的委托鑒定有萬餘件,每年‘排除’結果一直都維持在26%-29%之間。這意味着,每4個來做親子鑒定的,就有一個是‘非親生’的鑒定結果,可以不誇張地說,這十年裡,有兩千餘個家庭因為我手中那小小的一紙鑒定書,瀕臨破裂。因此我也被朋友冠上了‘婚姻毀滅者’的稱号。每次聚會,都會有朋友問我,那些網上流傳的一個女孩子帶着兩個男朋友來做親子鑒定,最後發現都不是,居然還有第四者的‘狗血’情節,到底是真是假?我笑笑說,确實有。看着他們滿臉不可思議的神情,我想說的是,你們聽聞的隻是冰山一角,還有遠比這更‘狗血’無數倍的情節。”

也有人懷疑過大寶筆下故事的真實性。對此,大寶肯定地回答:“我寫的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事。”因為要保護當事人的隐私,大寶對人物的身份、性别、職業等會有一定的改動,但事件是真實可靠的。當我詢問這些故事的信息是如何完整得到時,大寶說:“來中心做鑒定的人大部分是沉默地來,拿到結果後沉默地離開。但也有一些人,他們不知道找誰傾訴,中心提供一些心理疏導,這些人就會将自己的事情說給我們聽,講述他們的遭遇,傾訴他們的苦惱,希望我們給他們出主意,幫助他們。這樣的人從整體上來說不多,但是因為基數很大,萬餘件委托裡,哪怕隻有1/10的人傾訴,數量也是非常驚人的。我現在寫出來的事件,其實都到不了我所了解的事件的1/10。”

雖說這麼多年來,大寶從當初的震驚不解已經變成了習以為常,但是,任何善良的人在面對惡性事件發生時依然會難過、郁悶、心情極度糟糕,但是,大寶說,其實在中心,你的心情往往是起起落落的。還沒從郁悶的糟糕心情中走出來,又會碰到那些感人肺腑、動人心魄的事件發生。有一個故事,大寶一直沒有寫出來過。這件事,讓大寶非常感動。正是因為人間還有這樣的溫馨故事,才讓生命顯得更加珍貴。

有一次,中心來了一位男人,他帶不到兩歲的孩子看病時,在抽血過程中發現孩子的血型證明孩子不可能是他和妻子所生。檢測的結果和他預料的一樣——“排除”。回家後,男人質問他的妻子,妻子在震驚的同時發誓說,如果不是男人的孩子,她可以去死。于是男人帶着妻子又一次來到中心,再次的結果依然是“排除”。面對困惑不解的夫妻二人,中心的人提議再讓妻子和孩子做一次檢測。結果依然是“排除”。這種情況,隻有一種——孩子抱錯了。夫妻倆找到孩子出生的醫院,最終找到了同樣抱錯孩子的另一對夫妻。經過DNA檢測,證明他們的孩子互相抱錯了。結果隻有一個——把孩子換回來。然而,讓所有人震驚的是,僅僅是嬰兒期的孩子卻完全不認同這種做法。兩個孩子同時用不喝奶、不睡覺、哭泣等方式對這樣的結果進行反抗。面對兩個逐漸消瘦的孩子,大人們不知如何是好。同時,對于養了兩年的孩子,雖然不是自己的,但雙方也都有着濃濃的不舍之情。兩家人住的地方離得遠,交往也頗不方便。其中一家人家庭條件不錯,于是主動買下了另一家所在小區裡的房子。就這樣,雙方開始共同教育兩個孩子,并且在日積月累中,結下了深厚的親情。于是,雙方結成異性親戚,套用一個童話裡的結局——“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大寶說,這兩對夫妻在兩個孩子生日的時候曾經邀請過中心的人去參加生日會,但因為我們都很忙,所以并沒有去。但是,這個結果讓我們所有人都非常感動。兩個陌生的家庭,因為孩子走到了一起,用愛将孩子的未來聯系了起來。

也許人生是殘酷的,但愛永遠是照亮人生之路的心靈之光。盡管看慣了人性中的殘酷,但大寶對生活依然充滿熱愛與期待。他說:“普通人的生活中,其實那種颠覆三觀的事情發生得很少,我們的這個行業因為它的性質決定,這種事才比較集中。”當别人的故事真的隻是别人的故事時,我們的人生依然繼續,隻有看過了這些“黑暗”的事情,才真正能體會人生平淡是福、平凡是福的真谛。

2016年底,大寶開通了自己的個人微信公衆号。他的粉絲衆多,每一篇故事下都有很多人的留言。大寶給他的公衆号起名心靈海豚灣。他說,有個網友總結了看大寶筆下的故事感受——看毀三觀的故事,可以讓自己的三觀更正。是的,有時候,人性中惡劣的東西更應該暴露在陽光下,才能讓更多的人警醒。而大寶說:“每一個被欺騙的人,都有權利知道真相。”

心靈海豚灣這個名字,讓我想起了著名的電影紀錄片《海豚灣》,就像導演皮斯霍斯所說:“我們的努力不隻是為了揭露屠殺,更想要記錄一些能改變人類心靈的東西。”大寶開通心靈海豚灣這個公衆号,不是為了單純地滿足人們對DNA檢測所發生故事的好奇心,更多的是希望人們透過事實,改變人們的心靈。

血液檢測在DNA檢測中是最準确的

DNA鑒定書《DNA鑒定師手記2:人形金字塔》

大寶為您答疑解惑

這幾年間,影視劇裡、法庭之上、現實生活裡,有關親子鑒定的片斷、事件已經比比皆是,人們也對DNA檢測越來越熟悉。被影視作品誤導,其實很常見。很多影視作品的編劇并沒有秉承嚴謹的态度,往往因劇情需要就胡編亂造一番。殊不知,這樣的影視作品真是害人不淺啊。做人、做事,我們應該始終堅持科學嚴謹的态度,不要拿一知半解當真理。

與其道聽途說,不如淨下心來好好了解一下。如果你實在不願意看那些技術書籍,也可以看看大寶寫的兩本書——《DNA鑒定師手記1:人性實驗室》《DNA鑒定師手記2:人形金字塔》,大寶在書中對親子鑒定的分類和大緻内容進行了介紹。

因為某些誤解,讓很多人對DNA親子鑒定感覺高深莫測的同時,充滿了迷茫。我們請大寶為我們答疑解惑吧。

疑問一:做親子鑒定非常麻煩,不能随便就做。

所謂DNA鑒定,主要分為司法親子鑒定和個人隐私親子鑒定兩類。二者的鑒定過程和鑒定結果是一樣的,但流程和法律效力完全不一樣:前者要求的流程非常嚴格,鑒定結果人有兩名以上鑒定師簽字,報告具有法律效力。常見的比如被拐賣的兒童被找到後,重新入戶籍時所做的親子鑒定。

個人隐私親子鑒定其實很簡單,隻需要委托人提供檢材,不需要委托人出示證件,甚至可以用化名進行;鑒定機構隻需聲明隻對鑒定結果的準确性負責,無法對檢材的出處負責,鑒定結果隻供委托人參考,不具有法律效力。

疑問二:梳子上的頭發能不能做DNA檢驗材料?

幾年前,一部熱播電視劇裡有這樣一個場景:女主從某“壞女人”的梳子上拽下一堆殘留下來的頭發,去做了DNA鑒定。最後,鑒定結果作為了該“壞女人”的犯罪證據,結局是将“壞女人”最終繩之以法。

現實真的這麼簡單嗎?梳子上的頭發真的能作為樣本做DNA檢測用嗎?

大寶說:“作為DNA檢驗材料所需的頭發必須是拔下來的,帶毛囊的。什麼是毛囊呢?就是我們拔下來的頭發下面帶着的那個白色物質。數量上來說5根足夠了,當然越多越好了。拔下來的頭發肯定是越快寄到檢測中心越好。但是從時間上來說,并沒有具體要求。兩三個月的頭發也可以作為檢測材料,但是有一定的幾率檢測不出來。時間越長檢測出來的幾率肯定就越小。”

疑問三:小孩子做親子鑒定是以5歲為節點嗎?

在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DNA檢測主要是親子鑒定。在小孩子的DNA檢測中需要什麼樣的檢驗材料呢?網絡上的說法大多是以5歲為節點。而大寶說:“一般的話,我們不是以5歲為節點,而是以4歲為節點。4歲以上的孩子,基本上跟大人檢測所需要的檢驗材料一樣就可以,比如說指甲、毛發、血液、口腔黏膜。4歲以下,有些小孩子的毛囊還沒有發育完全,我們會建議用血液進行檢測。而且血液檢測在DNA檢測中也是最準确的。采血的方式很簡單。到藥店裡購買采血針和紗布,藥店購買的采血針都是消過毒的。用采血針直接紮破足底或者中指,紮破之後流下來的血滴到紗布上,有一兩滴就可以了。”

疑問四:杯子上的口水印記可以作為檢測材料嗎?

在某部熱播劇裡,主角在嫌疑人不知不覺中倒了杯水給嫌疑人,嫌疑人喝過以後,主角拿着杯子交給警方,做DNA檢測。我們不禁要問,杯子上的口水印記真的能作為檢測材料嗎?

大寶說:“像口水印記的話,我們一般用牙刷作為檢測材料,然後是煙頭。杯子作為檢測材料,一般用紙杯,瓷杯、玻璃杯的話用得很少。因為材質的原因,檢測出來的難度比較大。煙頭的話,我們一般要把煙絲掐掉隻用剩下的煙頭部分就可以。這些材料不要污染,盡快寄到檢測中心,越早寄過來檢測出來的幾率就越高。當然,像這種特殊檢測材料,檢測不出來的幾率要超過毛發、血液之類的。如果發生檢測不出來的情況,一般檢測中心都會提供免費的補樣機會,比如你寄了煙頭過來,但是我們從煙頭上沒有檢測成功,那麼你可以再重新寄過來新的檢測材料。對此,檢測中心一般是免費的,不會二次收費。對于體液作為檢測材料,我們一般不建議用汗水,一般用口腔黏膜、精液等。不論提供什麼樣的檢測材料,都希望盡快寄過來,因為時間越久,檢測成功的幾率就越低。”

(編輯·宋冰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