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劉成勇[摘要]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融合發展的矛盾分析與辯證思維

融合發展的矛盾分析與辯證思維

時間:2024-11-08 03:08:01


    囗劉成勇

[摘要]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着諸多矛盾,如何辯證地看待這些矛盾,在矛盾中尋找發展機遇成為新聞出版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通過對融合發展過程中八對矛盾的辯證分析,為新聞出版企業提供融合發展的新思路。

[關鍵詞]融合發展矛盾分析辯證思維

[中圖分類号]G23

[文獻标識碼]A

2015年5月9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發布《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産業發展報告(2015)》。其研究數據表明,2014年全國報紙印刷用紙量約為270萬噸,比2013年減少了近1/4。盡管各家報社對發行量諱莫如深,但也難掩報紙發行量明顯下降的事實。同時,報業賴以生存的廣告收入連續4年負增長,2014年的下降幅度甚至達到兩位數,2015年下滑更為嚴重,普遍達到20%以上。報業的發行和廣告雙雙折戟,正遭遇“斷崖式”的下滑。

客觀地講,在新聞出版行業中,報業的信息化開展得最早,信息化意識最強,信息化水平最高;網站、手機報、數字報、微博、微信、客戶端,應有盡有。盡管報業對融合發展做了初步探索與嘗試,但也沒能阻擋其業績下滑的結果。唇亡齒寒,圖書出版的發展也面臨着同樣的難題。鑒于當前傳統媒體所處的困境,中央2014年8月18日通過《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傳統媒體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融合發展,知易行難。如何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參透融合發展中一些關鍵性的矛盾,尋找破解之道,是非常現實的問題。本文将着重分析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的矛盾,以及如何辯證看待這些矛盾,為新聞出版企業提供融合發展的新思路。

一、“互聯網+”與“+互聯網”

互聯網思維可謂是當下最為流行的詞彙。2015年6月6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在班委會上,對于互聯網思維,諸如“單品海量”“極緻”“羊毛出在豬身上”“平台戰略”等觀點進行逐條批駁,他認為互聯網思維是很荒唐的提法。互聯網企業的代表人物則對此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駁斥。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則認為:“傳統企業要轉型,一定要把自己當成傻瓜,不要‘+互聯網’而要被‘互聯網+’。”

這場對互聯網思維的争論,把企業是要“互聯網+”還是“+互聯網”的矛盾推到了風口浪尖。那麼,“互聯網+”與“+互聯網”,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互聯網+”的主體是互聯網企業,主導權也在互聯網企業手中,“互聯網+”傳統産業的結果必然是改變傳統産業的商業模式和遊戲規則,重構産業鍊和産業生态系統,創造新興業态,這實質上是一種颠覆式創新;“+互聯網”主要是傳統企業主導融合進程,目的是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和理念,打破信息不對稱,解決用戶剛需和痛點問題,提高為用戶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降低成本,提升傳統企業的創新力和生産力。

2015年7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11項“互聯網+”重點行動,但是出版甚至文化均不在其中。縱觀新聞出版行業,從美國在線收購時代華納、亞馬遜收購《華盛頓郵報》,再到騰訊低調潛行數年造就龐大的傳媒帝國、阿裡加速搶灘廣電領域,互聯網企業融合傳統媒體的步伐從未停歇,且近來有加速之勢。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傳統媒體已經到了救亡圖存的境地!

所以,對傳統新聞出版行業而言,重要的不應是被動地“互聯網+”,而應該是主動“+互聯網”。對報社、電台、電視台來說,主要任務是報網融合、台網融合。這裡的“網”有兩層含義:一是自己辦的網絡平台,二是互聯網。對出版社、期刊社來說,則面臨着三重任務:一是擁抱互聯網;二是發展出版内容服務網站、社區、平台,大力推進互聯網出版和移動互聯網出版;三是書網融合、刊網融合,推動傳統出版業務和網絡出版業務一體化。總之,對于傳統新聞出版企業,如果現在不努力“+互聯網”,将來隻能被“互聯網+”。

二、内容與技術

關于技術與内容的關系,我們都知道一個原則:先進技術為支撐,内容建設為根本。但是,技術并非隻有支撐作用,技術有四個作用:支撐、推動、驅動、引領。中央《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将技術建設和内容建設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新技術引領媒體融合發展,驅動媒體轉型升級。這個提法切中肯綮,一語道破傳統新聞出版單位的技術短闆。既然已經認識到短闆所在,應該如何彌補?

必須強化技術,像重視内容一樣重視技術。在融合發展中必須突出以新技術引領發展的理念,應在技術崗位設置、技術人才引進、技術合作方式方面有所創新。針對以上思路,出版單位必須認真思考如下問題:全單位有沒有從上到下統一對技術的認識?是否夠重視?領導班子中有沒有設置首席信息官(CIO)、總工程師崗位?技術研發人員的數量有多少?與内容生産人員比例如何?每年投入的技術研發資金有多少?

為幫助傳統新聞出版單位解決技術短闆問題,國家啟動國家數字複合出版系統工程建設。工程總體目标是:貫徹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落實《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内容建設為根本的原則,滿足新聞出版單位核心需求,為出版行業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世界一流的系列化重大技術裝備,建立數字出版公共技術服務體系,推動新聞出版業轉型升級,搶占出版行業制高點,推進新興文化業态發展,維護我國文化安全。

國家數字複合出版系統工程的建設内容包括:一系列标準規範(基礎标準、數據标準、産品标準、技術标準、測試标準、服務标準和管理标準)、六大技術體系(選題策劃與協同采編體系、結構化加工制作體系、全媒體資源管理體系、多渠道發布體系、運營服務與支撐體系、公共技術與基礎支撐體系)、三套系統裝備(圖書數字複合出版系統、報紙數字複合出版系統、期刊數字複合出版系統)、六類應用示範(教育出版、專業出版、少兒出版、報紙出版、期刊出版、音像電子出版)。國家數字複合出版系統工程總體架構見圖1。

國家數字複合出版系統工程将開創“科學策劃、協同采編、多重标引、多元發布、互動服務”的新興出版業态,為傳統新聞出版單位加快推進技術建設提供了強力支持,推動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出版産業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

三、受衆與用戶

在傳統新聞出版行業,從來不使用“用戶”這個詞彙,而是用讀者、聽衆、觀衆、訂戶等,也就是“受衆”。那麼,受衆和用戶有什麼區别呢?

首先,“受衆”強調的是被動接受,單向傳播;“用戶”強調的是主動消費,并且可以互動交流。其次,“受衆”是模糊的,雖有百萬千萬,但不知男女老幼、美醜胖瘦,所以隻能做大衆營銷;“用戶”是具體的、清晰的、個體意義的概念,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掌握分析每個用戶的閱讀習慣和傾向,從而定制提供個性化内容,更好滿足用戶需求,對應的是精準營銷。最後,“受衆”在傳播鍊條中處于劣勢、被主導的地位;“用戶”則和媒體是完全平等的,是對傳統媒體關系的徹底颠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