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封閉的,自成世界;詩是包容的,任君采撷。它是我喜歡的,是我的追求與癡狂;也是我畏懼的,太過喜歡而不敢觸碰的迷茫。
常常在想,詩真的是我的夢想嗎?
也不太記得,什麼時候想法漸漸改變。可能是初二吧,家裡母親突然生了一場大病,輾轉治療,常年卧床不起。父親外出奔波,還要照料母親。原以為這不會對我有什麼影響,但後來,我“受傷”的時候沒人心疼,“收獲”時無人欣賞,慢慢地,我懂得了什麼叫做成長。之後當有人關心我的時候,才知道,什麼叫做幸福。
漸漸地,我明了了,縱使心懷詩和遠方,但終究要面對的還是現實。是在不知不覺之中,我未曾年輕過的夢想,好像,已經老去。
現在想來分外悲傷。我不知道該如何挽留,因為是在沒有人慣着你夢想的年紀,你不能無用地聲張與矯情,不能。
在現實面前,詩這樣梨花般的美好,就顯得淺薄了。殘忍,但畢竟人是不以淺薄而活的。
所以我的夢想不是詩,不是。
那時的我,越來越不想寫詩了。因為我的詩慢慢沒有了靈魂,在樊籠之中也不知提筆言何物。會的,隻是文字的排列組合,有着泛黃的無病呻吟的文藝氣息,撲朔迷離的骈散格式,以及不知所謂的意義。
詩需要思想。而我有的,隻能被稱作是“爛透的柿子”。這種東西,恰恰不能稱作詩。
夢想就更不需要了。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努力變得“文藝”,這個時代似乎不缺少“詩”。我的努力,并非為此。
我能寫詩,但寫詩的不是我。
我努力地告訴自己,醒一醒,明天已經來了。需要面對現實的是我,我需要面對現實。
明天的我,已然不是昨日的我。是那個仍在奮鬥的少年,也是那個仿佛一文不名的流浪詩人。
我,要為了夢想去拼搏奮鬥,就算無暇顧及喜歡的詩,這就是我一往無前的現實啊。我相信,它會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的,我便不必在意那麼多了。那一段時光充實得很,忙碌得很,也算快樂,雖然時間一長,我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大概,我過的是日子,不是生活。
……
我終究還是不願永遠這樣,讓追求無疾而終。
于是,我又開始了尋找。
努力地創作總會感到焦慮,認真地奮鬥總會有所空虛。創作着詩篇,同時也感受到時間的流逝,我在想這是不是夢想在遠去呢,是不是又做了沒有現實意義的事情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的尋找,也無比複雜,直到有一天——
沒有發生什麼特殊的大事情,隻是那一天的作業很多,要認真地完成我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想草草了事。很簡單地陷入了糾結與痛苦之中。我不知道靠什麼,才能支撐着我走下去,觸碰我脆弱又蒼白的夢想。
我要我的生活,要在落日餘晖中流浪,在冬季雪天下彷徨,看着時間雕琢我身邊的奇特,聽着歲月洗滌我耳畔的離歌。這些都不需要花費夢想,而夢想也不嫉妒,也不阻擋。
慢慢地,我改變了我自己,不再拘泥于形式,因為我是在創作。也不在逐夢的時候,感受着無盡的苦累,因為我還有“詩”。
我把所有的黑夜,都交給詩篇,把所有的遠方,都放在白晝。
詩,不止是那一曲沁人心脾,更是平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既然生命對于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那我要追尋那讓我安心的生活方式,認真而努力。與夢想厮守,我願化身為天狗,在瘋狂中占有,在晴天裡追求。與詩篇伴走,我自獨享一方樂土,不羁自由,酣暢淋漓。
我就在這裡,有着似水流年一葦以航的夢想,有着天地間獨享山河的詩句幾行。
(吉林大學附屬中學高二)
編輯/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