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山水畫創作應具時代精神

山水畫創作應具時代精神

時間:2024-11-07 10:43:45

□張志民

張志民風雨孔府144×367cm紙本設色2012年款識:風雨孔府。壬辰年仲秋,張大石頭畫于大舜棧道。钤印:張(朱)張志民印(白)

山水畫的發展與時代關系密切,不可分割。作為生活于新時代下的藝術家,如果我們還是沉迷于描繪古人那種逃避現實、隐逸山野、風花雪月的内容,我覺得是不符合這個時代感覺的。

藝術創作應該與時俱進,有時代痕迹。新中國成立後,湧現出一批緊密聯系現實、為祖國大好河山立傳的經典作品,如石魯的《轉戰陝北》《南泥灣途中》、錢松喦的《紅岩》、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婁山關》等。

對當代藝術家來說,我們不僅要發揚前輩“為祖國山河立傳”的傳統,還要在新時代環境下為祖國山河呐喊。随着經濟建設的大發展,自然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祖國的大好河山、森林植被遭到毀滅性破壞,對此我們應該樹立起保護自然環境的強烈意識。作為畫家應該以藝術的形式宣傳資源浪費是可恥、犯罪的觀念,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近幾年來,我所畫的一些具有環保意識、渴望自由家園的作品,就是對這種盲目開發、過度開采行為的批判,借此宣揚一種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親密無間的關系。如在《北山後窪的轟鳴聲》中,我曾寫道:機器的轟鳴意味着人類又開辟了一片新的領地,然而動物卻再次失去了家園。以此引起人們的警醒。有人在看過這批作品後說:“你的畫法和從前不太一樣了,是不是年齡的問題?”我說:“不是年齡上的問題,是思想上的問題。”在創作這批作品時,我是思想在前,技法在後,我不能把石濤、八大的畫法搬到當代畫面上來,如果是用石濤、八大的畫法去畫類似《北山後窪的轟鳴聲》這樣的作品是絕對不行的,那麼我就必須找到一種新的語言。新的語言是什麼呢?我認為來源于“生活”,其中“生”是指在當代創作中,要體現兩個方面:第一是生疏的“生”,讓我的畫面出現一些生疏感,這是技法上的體現,“畫到生時是熟時”;另外一個“生”是生命的生、活生生的“生”,讓畫面充滿一種生機—一種時代的生生不息的感覺。

作為新時代的藝術家,更需要勇于承擔曆史責任,關注自然,關注生活,提高作品的思想深度,體現時代精神,彰顯一個藝術家對社會的責任感。

責任編輯:陳春曉張志民,号張大石頭,1956年生于山東陽信。1983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深造于中國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研班。現為山東藝術學院院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出版有《張志民山水畫集》《中國山水畫構圖研究》等。

張志民泰山賦170×130cm紙本設色2012年款識:泰山賦。巍巍岱宗,衆山之巅。雄踞神州,上接九天。吞吐日月,呼吸雲煙。陰陽變幻,氣象萬千。興雲化雨,澤被禹甸。齊青未了,養育黎元。魯青未了,春滿人間。星換鬥移,河清海晏。人和政通,上下相安。風起雲湧,處處新顔。暮春三月,雜花滿山。十月深秋,層林紅染。伊甸桃源,誰堪比肩。登高望嶽,壯思綿綿。國之魂魄,民之肝膽。屹立東方,億萬斯年。季羨林先生賦。張大石頭畫于曆下。钤印:張志民印(白)張志民承包北山紙本水墨款識:承包北山。張大石頭畫。钤印:張志民印(白)

張志民北山石仔峪之一186×101cm紙本設色2010年款識:北山石仔峪。庚寅重陽,張大石頭畫。钤印:張志民印(白)

張志民家園186×101cm紙本設色2010年款識:家園。庚寅年深秋于舜耕之陽,張大石頭畫。钤印:張志民印(白)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