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圖2本屆亞洲郵展的評審委員會主任由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副會長、FIP國際郵展評審員焦曉光女士擔任,國際集郵聯主席鄭炳賢擔任評審委員會高級顧問,亞洲集郵聯合會主席蘇拉吉擔任評審委員會名譽主席。上海集郵家、國際郵展評審員劉廣實擔任專家組成員。我有幸應邀擔任專題類評審員,并擔任專題類的見習評審組長。我是11月28号從澳大利亞探親回國後,于11月30日從上海飛往南甯的。經過緊張的評審工作,充實了不少國際郵展評審組長的工作經驗,也進一步從有經驗的FIP評審員新加坡的陳為樂先生和澳大利亞的JohnSinfield先生(圖3,專題類評審員合影)那裡學到了許多評審知識和經驗。
一、專題類展品評審概況本屆郵展的專題類共有55部展品,其中自然類17部、文化類27部、科技類11部。專題類展品的評審員分為3個組,第一組組長是新加坡的陳為樂,組員有楊桂松和印尼的見習評審員TeguhWiraChendawan,主要評審自然類展品,兼評部分文化類展品;第二組組長是澳大利亞的JohnSinfield,組員是新加坡的黃志強和中國的見習評審員王志剛,負責評審文化類的大部分郵集;第三組組長是我(見習組長),組員有中國的劉信生和日本的見習評審員YuichiEnosawa,負責評審文化類的部分展品和科技類的全部展品。通過考試,3位見習評審員皆順利地通過展品打分和口試等考試科目。
圖3參加本屆郵展評審工作的全體評審員于12月1日下午開完評審會議後即開始分組評審。我們先分小組進行評審,然後選了3部未評完的展品讓見習評審員在規定時間内獨立完成,再由小組一起評。專題類3個小組一直奮戰到晚上9點閉館,至2号中午基本完成初評,然後全體專題類評審員在2日下午一起進行複審和平衡。先由各組組長從低分到高分進行解說,然後再由大家一起讨論。總體來講,相互之間差距并不大,僅對個别展品素材的品相有點差異,大家對每部展品的總分評審基本一緻。一框類原來是由組長評,後改為全體評審員在3日上午一起評了。經過緊張的評審工作(圖4專題類評審員一起評審),55部專題類展品最後評出大金獎1部、金獎4部、大鍍金獎16部、鍍金獎13部、大銀獎6部、銀獎8部、鍍銀獎3部、銅獎3部、證書1部;一框類專題展品僅有分數,沒有獎級。
圖4二、中國展品進步顯著參加本屆亞洲郵展的中國專題類展品進步明顯。在專題類中,中國展品獲獎成績最佳,排名第一。中國展品取得了專題類全部金獎(4部),以及15部大鍍金獎(專題類共評出16部大鍍金獎)。印度尼西亞專題類進步也很快,他們總成績排名第二,獲得了唯一的大金獎,還獲得了一個大鍍金獎。中國的專題類展品進步顯著原因是多方面的:全國集郵聯和各省市郵協重視專題集郵的普及與提高看到了效果;各級集郵組織多次邀請FIP專家來我國講學,傳授怎樣編組好FIP專題類以及傳統、郵政史等郵集的先進經驗,以及廣大專題集郵愛好者的不懈努力。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本屆郵展中,日本、韓國等國家以及中國台北等地區,一些高水平的專題類展品沒有參展。我國的專題類展品與歐洲等一些國家比較,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國的專題集郵者,尤其是年輕人,還要加倍努力,發揚勇攀高峰的精神,讓我國在不遠的時間從專題集郵大國跻身于世界專題集郵強國之列。
三、珍惜“不花錢”的分數我們知道,在專題類展品的評審分數裡,處理35分(即題目和綱要15分、拓展15分、創新5分),知識、個人的學習和研究30分(專題知識15分、集郵知識15分),外觀5分,以上幾項共70分,全部都是“不花錢”(動腦筋)的得分項目。而花錢的得分(購買素材)則是珍罕性20分,連同品相10分,其總分為30分。假如你的郵集中素材比較珍罕,但腦筋開動不足,郵集處理不好、思路不清、缺少研究、缺少故事性和趣味性、外觀也不理想,那麼,這樣的郵集即使素材再珍罕,也很可能隻得到銅獎甚至證書。
相反,如果你開動腦筋,使展品的思路清晰、處理獨到、研究深入(能恰當地多展示你的“知識”)、外觀也做得很好,那麼,即使你的展品裡素材的珍罕性一般(僅得12至15分),也能夠獲得鍍金獎或大鍍金獎。因此,參展者切不可忽視“不花錢”(動腦筋)得分項目的重要意義。
在本屆郵展組委會舉辦的FIP研讨會上,國際郵展評審員陳為樂先生反複強調了這個觀點,值得引起我們專題集郵者的注意。總之,我們要十分重視專題類展品“不花錢”(動腦筋)項目的得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郵集素材很一般,缺少珍罕的素材,也是不可能得到金獎的。所以,金獎以上展品的得分應該是“不花錢”(動腦筋)部分的得分和素材珍罕性高得分兩方面都做得比較好。像大金獎郵集《森林之王從薩倫蓋蒂的旅行》(《JourneyofanOldKingfromSerengeti》)和獲得金獎的4部中國的專題類展品,都在兩個方面做得比較好。
參加本屆郵展的中國展品《我是大自然的小精靈——電》其素材的珍罕性較高,遺憾的是未能獲得金獎。評審員認為,題目将電比喻為“大自然的小精靈”(natureˊslittleelf)不夠恰當。另外,将《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放在電的郵集裡,也過于牽強。此外,該展品的外觀不夠悅目,素材排列過多,有些地方說明文字也太多。此展品如能在這些方面加以改進,在今後的郵展中很有希望更上一層樓。
圖5
圖6對一框類專題展品的評審,評審員特别強調了選題要窄,最好要選不能做出五框展品的專題。中國的展品《心髒複蘇術》就是一個較好的一框類選題。此外,一框類專題展品《蟲翅傳奇》在知識和研究方面做得很好,獲得評審員的好評。圖7四、創新與叙事性的體現通過參加本次郵展的評審工作,我進一步體會到創新與故事性是專題類展品十分重要的環節。一部新穎的、叙事性強的專題類展品在展場上始終成為觀衆和評審員關注的焦點。
(一)創新是多方位的
在評審中,創新不僅是5分的問題,它也會影響到其他項目的評定。例如,題目、綱要、拓展、專題知識和集郵知識的得分。就題目而言,幾部獲得高獎的專題類展品做得都比較好,像獲得金獎的《“液體面包”——啤酒》(《LiquidBread—BEER》)以及獲得大金獎的《森林之王從薩倫蓋蒂的旅行》等,其題目及綱要确實令人耳目一新。創新除了選題外,還涉及到多個方面,包括綱要編制方面的創新、一個已知專題的新篇章和新途徑、素材的妙用、作者個人的創造性和新的思路等。
(二)叙事性是多層次的
獲得本屆郵展專題類高獎的展品都在綱要的編制上體現出很強的叙事性。像《獅子》《帆船》《啤酒》《嘴》《馬》等展品,首先在綱要的編寫上就體現出較強的故事性、趣味性和邏輯性。接下來,整部展品的拓展按照綱要将素材在貼片上做出有序的布置,其專題說明文字體現出作者對本專題有深度的詳盡描述。這裡“有深度的詳盡描述”應采用講故事的方式詳盡描述出專題知識,要能體現出展品專題說明文字的故事性、趣味性和邏輯性。讓我們溫習一下《帆船的故事——它們的産生、發展和衰落》的綱要:
1.讓我們看帆船去
2.帆船是怎樣産生的?
3.早期帆船是怎樣發展的?
4.十五世紀以來,人們是怎樣用帆船來發現世界的?
5.帆船是怎樣發展到它的全盛期?
6.為什麼帆船從運輸領域中消失?
我們不難看出,整個綱要緊扣标題和副标題,其邏輯性、故事性、趣味性很強。
五、加重集郵知識的砝碼知識、個人的學習和研究,包括專題知識和集郵知識兩個方面(各15分),皆十分重要。在郵展的專題類展品中,評審員發現了許多集郵知識的錯誤。因此,相關的展品不可避免地影響了成績,值得參展者引起足夠的注意。圖8
專題類展品對于郵政用品的集郵說明,有的未經查閱相關郵政用品目錄和有關資料,将發行年份寫錯。例如,20世紀初發行的澳大利亞的郵政用品,寫成19世紀末了。有的素材将發行國的國名寫錯,将德國的電報紙寫成意大利的;将摩洛哥的素材寫成摩納哥的;有的将豪華樣張寫成“印樣”(proof)了;有的展品展示未采用的郵票設計圖稿,而集郵說明沒有标注“未采用”(unadopted)字樣;有些未采用的郵票設計圖稿,參展者則錯寫成“采用的”(adopted)郵票設計圖稿了。此類錯誤将會影響集郵知識的分數,也就是我上面所說的“不花錢”(動腦筋)項目的得分。
建議參展者一定要加強集郵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并且在郵集做好後請集郵專家複核、把關,避免發生類似的集郵知識錯誤。
六、評審和觀展的感言集郵展覽是當代集郵活動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一種智力競賽,也是一種文化交流,更是促進集郵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本屆亞洲郵展是一次國際集郵文化盛宴,舉辦得非常成功。不僅觀展者多,而且從組織、展場布置、展框的排列、燈光設計、展品的中英文題目、展品前言的中文介紹等方面,都做得非常細緻和周到。
本屆郵展共評出大金獎9部、金獎22部、大鍍金獎57部、鍍金獎74部。中國參展展品的總成績居首位,獲得了大金獎2部、金獎10部、大鍍金獎31部、鍍金獎34部的好成績;中國台北的成績也十分喜人。但是,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要找差距、要深入學習國際集郵聯合會的郵展規則,開動腦筋、加強研究,為實現我國成為世界集郵強國而不懈努力。
每次我參觀郵展或參加評審工作,都能體會到大家能在一個友好的氛圍中參觀展覽或評審,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學習組集的先進經驗,既增長了知識、又會到了老朋友、認識了新朋友,找到了集郵的無限樂趣。在頒獎晚會上,FIP主席鄭炳賢先生又一次演唱了《友誼地久天長》,在歌曲優美的旋律的渲染下,集郵的無限魅力将被延續到下一屆亞洲國際郵展。
圖9
圖10
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