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漫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三)(上)

漫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三)(上)

時間:2024-11-07 08:15:31

第三批(2005年)

圖1

圖2

圖3

圖4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中國)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圖1,郵戳)是我國新疆維吾爾族的各種木卡姆的總稱,是集歌、舞、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其歌唱的内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詩作、先知告誡、民間故事等,是反映維吾爾族人民的生活和社會風貌的百科全書。歌曲體裁既有叙詠歌,又有叙事歌;演唱方式既有合唱,又有獨唱、齊唱(圖2,明信片);唱詞的格律與押韻方式複雜多樣。載歌載舞是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最重要的特色,舞蹈的技巧豐富多彩,集體舞的隊形組合和步伐步态富于變化。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在其發展曆程中形成了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等多種流派。其中“十二木卡姆”産生于14-16世紀西域音樂的融彙時期。在16世紀,其經曆了第一次規範。當時我國西域城邦小國葉爾羌汗國拉失德汗的妃子阿曼尼莎汗,是一位精于維吾爾音樂的藝術家。她與當時的木卡姆大師喀迪爾汗一起,邀請各地熟悉木卡姆的民間藝人對散失在民間的木卡姆進行了系統的搜集和整理。這一工作使維吾爾族木卡姆與其他民族的木卡姆得到了區分;第一次确定了十二木卡姆的規模;形成了木卡姆特有的瓊乃合曼、達斯坦和麥西萊甫三部分結構;還重新确定了木卡姆的歌詞。這就是十二木卡姆的源頭,阿曼尼莎汗是名副其實的“十二木卡姆之母”(圖3,極限片)。

蒙古族的長調民歌(中國、蒙古國)

長調是蒙古語“烏日汀哆”的意譯。“烏日汀”為“長久”、“永恒”之意,“哆”為“歌”之意。也譯為“長歌”、“長調歌”或“草原牧歌”等。它是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産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的一種民歌。長調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聲多詞少、氣息綿長,旋律極富裝飾性(如前倚音、後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諾古拉”(蒙古語的音譯,指波折音或裝飾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華彩唱法最具特色。

早在兩千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額爾古納河兩岸的山林地帶,向蒙古高原遷徙,其生産方式也随之從狩獵轉變為畜牧業,長調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産生、發展起來;其後逐漸占據了蒙古族民歌的主導地位,最終形成了蒙古族音樂的典型風格,并對蒙古族音樂的其他形式産生了深刻的影響。長調的基本題材包括牧歌、思鄉曲、贊歌、婚禮歌和宴歌(也稱“酒歌”)等。它是蒙古族在節日慶典、婚禮宴會、親朋相聚、“那達慕”等活動中必唱的歌曲,全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靈曆史和文化品位。代表曲目有《走馬》、《小黃馬》、《遼闊的草原》、《遼闊富饒的阿拉善》等。

被譽為中國“長調牧歌之王”的哈紮布(圖4,明信片),是第一個将蒙古族長調牧歌搬上舞台的人,使這一民族民間藝術登上了大雅之堂。

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部複調音樂(阿爾巴尼亞)

複調音樂是一種多聲部音樂,指的是作品中含有兩個以上的獨立旋律,經過技術性處理,和諧地結合在一起。阿爾巴尼亞的傳統複調音樂可分為兩種主要風格:阿爾巴尼亞北部的黑格斯人的表演風格;阿爾巴尼亞南部來布斯人的表演風格。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主要是阿爾巴尼亞南部托斯克斯人和來布斯人的平行複調音樂。

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部複調音樂有兩種表演方式:在托斯克斯人中,常用“唉”這一襯詞使低音持續不斷,并采用錯位呼吸法;而在來布斯人的表演中,低音有時采用帶節奏的音調,伴随歌詞演唱。複調音樂主要由男性表演,但也有一些很出色的女歌手。這種音樂廣泛應用于婚禮、豐收慶典、宗教儀式等各類社會活動以及節日慶典中,例如在著名的吉諾卡斯特拉民俗節上,它總是最大的亮點。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古拉拉地區的阿赫裡(阿爾及利亞)

古拉拉地區位于阿爾及利亞的西南部,包括大約100個綠洲。“阿赫裡”是古拉拉地區的澤尼特人在宗教慶典、朝聖以及婚禮等集體儀式中表演的一種詩詞音樂。“阿赫裡”與澤尼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綠洲農業密切相關,是澤尼特人凝聚力的象征。

“阿赫裡”集詩詞、聖詠、音樂和舞蹈于一體,屬于複調音樂類型。在表演時由一名長笛手、一名歌手和一個近百人的合唱隊共同完成。合唱隊的團員肩并肩,圍繞着站在圓圈中央的歌手,一邊拍手一邊慢慢地移動(圖8,極限片)。今天的“阿赫裡”表演依然沿襲着古老的方式,通常包括一組聖詠,經常持續一整夜。第一部分“萊姆色熱”向所有的人開放,表演短小的聖詠,直到深夜;此後,最有經驗的表演者留下來,表演第二部分“奧格魯特”,直到淩晨;而直到拂曉時才進行表演的“特拉”,隻有真正的專家才有資格參與。

杏木雙簧管及其音樂(亞美尼亞)

山杏又稱杏子,它的拉丁語學名是Prunusarmeniaca。從學名就能看出,西方人對杏的認識源于亞美尼亞,所以杏成為亞美尼亞的象征也就不足為奇了。杏木雙簧管(duduk)是亞美尼亞的管樂器,最佳的制作原料就是杏木的樹根。由于杏木柔軟的特質,賦予了這種樂器特有的柔潤音色。杏木雙簧管的管身有9個指孔:前面8個,背面1個。現在通常有4種型号,長度從24厘米至40厘米不等,可演奏1-4個或1-3個八度範圍内的所有音。二人重奏是杏木雙簧管的主要演奏形式。

亞美尼亞的音樂史學家認為,杏木雙簧管音樂的曆史已經超過3000年。然而國際上一般比較認可的開端,是在亞美尼亞的提格蘭大帝時代(公元前95-前65年)。

杏木雙簧管的聲音,給人最深的感覺是原始、蒼涼、孤獨和哀愁,直透人心,最能表現那種祈禱和渴望的意境。這種遠古蒼涼的感覺,很像中國的埙。現在許多亞美尼亞人也都認為,杏木雙簧管是一種最能夠體現本民族古老曆史底蘊的樂器。

圖11

圖12

圖13

圖14遊吟歌師歌曲(孟加拉國)

“遊吟歌師”的英文“baul”一詞,其實源自梵語“Vatula”,意為“神靈附體者”。遊吟歌師是居住在今孟加拉國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的神秘的遊吟歌手,喜歡在各個村落間遊蕩,靠賣藝為生。他們歌唱時用來伴奏的樂器都非常獨特,例如一種叫做“艾克塔拉”的獨弦琴,一種叫做“杜布基”的鼓,以及彈撥鼓“gubgubi”、金屬串鈴“空格魯”等(圖12是2007年印度發行的“遊吟歌師的音樂”郵票)。

15世紀,遊吟歌師虔誠的歌曲第一次被載入孟加拉文獻。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是這種歌唱藝術的鼎盛時期,現在它再次流行于孟加拉農村。遊吟歌師的音樂和生活方式對孟加拉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響。遊吟歌師的音樂緻力于找到人與神之間的聯系和獲得精神的解放,并受到了印度教音樂和伊斯蘭蘇菲派音樂的影響。為了便于村民欣賞,通常在露天演唱。遊吟歌師的音樂傳承都是口口相傳;為了更好地傳情達意,歌曲所用的語言也随着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

比利時、法國的巨人和巨龍遊行(比利時、法國)

巨人、巨獸和巨龍的形象早在14世紀時就出現在西歐城鎮的宗教遊行之中,至今依然興盛。巨人和巨龍的模型巨大,其肚子裡一般都會藏有1-2個人,巨像的移動、前行都靠他們推動。完成這些巨像的制作,常常需要花費好幾個星期的時間。在制作時,各種材料的運用也需要很高的技藝。巨像所表現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有神話中的英雄或神獸,城市的守護神或曆史人物,以及聖經中的人物。有9個城鎮的巨人和巨龍遊行活動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分别為比利時的阿特、布魯塞爾、登德爾蒙德、梅赫倫和蒙斯,法國的卡塞勒、杜埃、佩茲納斯和塔拉斯孔。

每個巨像都有特定的紀念日,因此每個巨人和巨龍在一年中都至少有一次機會在某個節日中扮演主角。比利時埃諾省阿特的巨人遊行,源于1399年,于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表現的是《聖經》中牧羊人大衛打敗非利士将軍——巨人歌利亞的故事。在遊行隊伍中,最醒目的就是巨人歌利亞及其妻子的形象(圖13為樣票,圖14為極限片)。法國諾爾省杜埃的居民,早已将“巨人一家”算作他們中的一分子:爸爸“蓋揚”身高8.50米,體重370公斤,是法國最古老(制作于1530年)也是最受歡迎的巨人之一;媽媽叫“瑪麗·卡熱農”;他們的三個孩子分别是雅科、菲永和調皮的班班。每年7月初,在鼓聲震天響的遊行隊伍中,“蓋揚一家人”的出現總會把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圖15為郵票;圖16為極限片,但這枚極限片卻鬧了一個大烏龍,因為明信片上的巨人夫妻形象不是“蓋揚”兩口子,而是來自卡塞勒(同屬于諾爾省)的“瑞茲”的爸爸和媽媽﹞。

塔拉斯孔是法國阿列日省的一個小鎮,這裡的龍節始于15世紀中葉。他們的“龍”的概念,與我們中國的“龍”的概念不同。他們所指的“龍”(Dragon)來自基督教傳說:公元初,塔拉斯孔附近的岩洞中住着一隻怪獸“龍”(圖17,明信片),它長期在這個地區肆虐,吞噬漁夫和村民。後來聖女聖瑪莎制服了它。因此,龍節的本意是降龍節。圖15

圖16

圖17

圖18

圖19

圖20

圖21

圖22蒙斯是比利時埃諾省的首府,“蒙斯屠龍節”在每年的聖三主日(即複活節後的第57天)舉行,節日持續8天。節日裡最重要的兩個環節,一個是蒙斯城奠基人瓦特魯修女遺骸的神龛遊行,另一個是重現聖喬治屠龍的場景。在遊行慶典中,人們都争相去摸惡龍的尾巴,據說摸到龍尾巴的人一年都有好運氣。惡龍的尾巴是由駿馬的鬃毛做成的,有趣的是,2015年比利時發行的“蒙斯屠龍節”小全張上,就别出心裁地夾帶了一根馬的鬃毛。

德拉邁茨的鼓樂面具舞(不丹)

德拉邁茨村的南卓爾叩靈寺,位于不丹的蒙加爾宗。該寺建于16世紀,是不丹東部的宗教中心。其修建者是不丹最著名的“伏藏”掘藏人白瑪林巴的女兒。每年不丹曆的五月和十月,德拉邁茨會有兩次大的節慶活動,以紀念藏傳佛教甯瑪派祖師蓮花生大士。

在持續3天的節慶活動中,最著名的是“德拉邁茨聖獸之舞”表演。它是一種宗教鼓樂面具舞,誕生于16世紀。16個男性舞者腰系明黃色的僧裙,頭戴動物形象的木制面具,在主殿表演祈福舞蹈。舞者要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表演20個部分的舞蹈,包括祭地、虎舞和豬舞等。舞者表演時手持的樂器和伴奏樂隊所使用的樂器,都極富傳統特色,包括钹、喇叭、大号柱形鼓、環形扁平手鼓以及使用彎曲鼓槌敲擊的鼓。

巴伊亞州環巴伊亞灣區的圓圈桑巴舞(巴西)

起源于非洲的桑巴舞,現在已經成為巴西的“國舞”。巴伊亞州是巴西受非洲影響最大的地方,也是巴西桑巴文化的發源地。

“圓圈桑巴舞”是巴西諸多桑巴舞中的一種,意為将音樂、舞蹈、編舞、詩歌和節日活動融為一體的桑巴舞。它最早出現在巴伊亞州的環巴伊亞灣區,起源于當地非洲奴隸的舞蹈和文化習俗。以後,葡萄牙文化的因素又融合進來,改變了其節奏和編舞。通常,圓圈桑巴舞的舞者都是婦女。所有的參與者圍繞一人形成圓圈,一曲過後,圈中心的舞者邀請下一位參與者進入圈中心。圓圈桑巴舞被認為是弱勢族群身份與自由的象征。雖然外來影響不少,但圓圈桑巴舞基本保持了非洲裔巴西人的音樂形态,并成為這一地區流行文化的見證。

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柬埔寨)

柬埔寨把皮影戲稱為“喃戲”,大緻分為三類:SbaekThom(“斯貝克托姆”,意為大皮影)、SbaekPor(彩色皮影)和SbaekTouch(小皮影)。小皮影更加世俗化,題材涵蓋民間、市井、神話。大皮影則屬于宗教祭祀藝術,早在吳哥王朝之前,“斯貝克托姆”皮影戲就與皇家舞劇、面具戲一起被認為是非常神聖的藝術形式了。其表演一般每年隻安排3-4次,在高棉新年、國王生日等一些特殊的時刻舉行。吳哥王朝衰敗後,斯貝克托姆日漸式微。

斯貝克托姆的皮影由整張皮革制成,高達2米多,皮革以甘道樹的汁液染色。工匠們将構思好的形象畫在曬制後的牛皮上,然後将它剪出、上色,再系到兩根竹棍上,以便表演者操作。特殊的角色要用特殊的皮革制作,例如濕婆與毗濕奴,需要采用意外或自然死亡的母牛的皮,在履行一個特殊儀式後在一天内制成。演出時由一個樂隊伴奏,操縱者舞動皮影,并伴有兩個講述人。最著名的戲是高棉版的《羅摩衍那》,能持續表演幾個晚上,使用的皮影多達160件。

責編/郝憲明

圖23

圖24

圖25

圖26

圖27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