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萬裡長城萬裡長 長城兩邊是故鄉——《長城》郵票主圖原地探究(上)

萬裡長城萬裡長 長城兩邊是故鄉——《長城》郵票主圖原地探究(上)

時間:2024-11-07 08:09:26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2016年8月20日,中國郵政發行《長城》郵票一套9枚,這是繼大套票《長江》《黃河》之後的又一精品力作。長城自東向西,橫跨遼甯、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陝西、甯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該票經過許仁龍、張濟平兩位大師聯袂設計和郝歐的精心雕刻,選取并表現了其中衆多的經典景觀,将長城這一世界文化遺産用“以大觀小”“神與物遊”“書法用筆”的創作方法,表現得淋漓盡緻,成為近年來難得的大套雕刻版郵票佳作。下面就讓我們按照票圖的順序,通過原地封片來體驗中華民族精神與人文之美吧。

(9-1)關山滄海。表現了雄起于渤海之濱,蜿蜒在冀遼大地的長城。

山海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東北,又稱榆關、渝關、臨闾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築城建關設衛。山海關北倚燕山,南接渤海,是萬裡長城最著名的兩大雄關之一,也是中原地區與東北地區著名的人文地理界線。民間所謂關内、關外,以及闖關東的“關”字,均指山海關。1990年之前,山海關一直被認為是萬裡長城東端起點。山海關以城為關,最為人熟知的建築是懸挂“天下第一關”巨匾的箭樓。

圖1選用了山海關長城博物館公函封,蓋河北秦皇島南關日戳、“天下第一關”風景日戳于秦皇島山海關景區舉行的首發式上寄出。圖2是用《山海關》普資片制作的同題材加貼片。

老龍頭位于山海關區渤海之濱的陸尾海頭,是明代薊鎮長城的東部起點,也是萬裡長城唯一集山、海、關、城于一體的海陸軍事防禦體系。長城在此猶如石龍入海、弄濤舞浪。除了老龍頭,景區内還有澄海樓、海神廟等景緻。圖3是用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老龍頭景區加印的《老龍頭》普資美術公函封制作的同題材加貼封,蓋河北秦皇島老龍頭(營業)日戳、“老龍頭”風景日戳。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圖12角山長城是第一枚票圖的中景主圖,它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山海關以北約3公裡,有敵台、角山寺、瑞蓮捧日等景觀。角山被稱為“萬裡長城第一山”。圖4采用了角山長城美術封,蓋河北秦皇島西關營業日戳。

虎山長城曾數次榮登方寸,在普票、特種郵資片、普資封中都有其身影。虎山長城位于遼甯丹東市東北。《明史·兵志》中曾載:“終明之世,邊防慎重,東起鴨綠,西至嘉峪”。此書明确了明長城東起于鴨綠江。上世紀90年代初,文物考古部門發掘并認定了虎山長城為萬裡長城東端起點,而虎山長城的幫山台是最東部起點。圖5采用虎山長城美術封,蓋遼甯寬甸虎山日戳。圖6是用《丹東·鴨綠江風光》普資封(郵資圖左下角為虎山長城)和《長城》普票中的5分票《虎山長城》制作的同題材加貼封。圖7是用《虎山長城》郵資片制作的同題材加貼片。

(9-2)薊遼天塹。表現的是長城攀越遼、津、薊地區,沿燕山一路西行的壯美風光。

九門口長城位于票圖右側中間,坐落在遼甯省葫蘆島市綏中縣李家鄉新台子村境内,距山海關15公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将徐達主持修建。九門口長城因其城橋下有九個瀉水城門而得名。長城沿山脊向北一直延伸到當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寬達百米的九江河上,築起規模宏大的過河城橋,形制特别,有“水上長城”的美譽。圖8選用了九門口長城美術封,蓋遼甯綏中萬家日戳。圖9是用2006年發行的《渤海濱城——葫蘆島》普資封制作的同題材加貼封。圖13

圖14

圖15

圖16

圖17

圖18

圖19黃崖關在票圖的左上角,津門十景之一的“薊北雄關”表現的就是這一關口。黃崖關位于天津薊縣以北的東山上,也稱小雁門關。它所屬的薊縣古長城始建于北齊天保年間,城關是明代增修。夕陽西照時山崖會反射出金黃色光芒,故名。圖10采用黃崖關美術封,蓋天津黃崖關長城臨時郵局日戳、“黃崖關長城”風景日戳。

票圖的左下方有一片水域,還可見到一座水庫大壩,岸邊兩段長城如巨龍入水,順勢而下,那裡就是潘家口“水下”長城,地處河北遷西與河北寬城滿族自治縣交界的潘家口水庫。喜峰口長城位于潘家口庫區範圍内,其主體已淹沒于水下。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是明長城的兩個重要關隘,是當時中原通往北疆和東北邊陲的咽喉要道。圖11選用了潘家口長城美術封,蓋河北遷西潘家口日戳、“潘家口水庫”風景戳。圖12選用了喜峰口長城美術封,蓋河北遷西喜峰口臨時郵局日戳、“喜峰口長城”風景戳。

(9-3)燕趙雄風。主要描繪了河北、燕山一帶長城的險關要隘。

票圖右側是三入方寸(普票、中外聯發郵票、賀年郵資片)的金山嶺長城。金山嶺長城初建于明洪武元年,由徐達主持修建。後經薊鎮總兵戚繼光、薊遼總督譚綸續建和改建。圖13采用了金山嶺長城美術封,蓋河北灤平巴克什營日戳。1999年發行的HP《長城》,郵資圖表現的也正是金山嶺長城,圖14是用該片制作的同題材加貼片。圖20

圖21

圖22

圖23這枚郵票的主景是左下角的慕田峪長城。慕田峪長城是明将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擴建而成,明永樂二年(1404年)建慕田峪關,坐落于北京懷柔北辛營鄉(即今渤海鎮),是明長城的精華之所在。此段長城東連古北口,西接居庸關,自古以來就是拱衛京畿的軍事要沖。圖15采用了北京市慕田峪長城旅遊服務公司公函封,蓋北京懷柔渤海日戳。

票圖中央水纏雲繞之處是别具特色的北京黃花城水長城,位于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鎮境内,與黃花城長城相伴的灏明湖因修建水庫蓄水成景。黃花城長城建于明永樂年間,不僅守衛着京師的北大門,也是護衛明皇陵“十三陵”的重要門戶。原地郵局原為“九渡”郵政所,後因郵政局所撤并,原地所在的郵政業務直接收歸懷柔郵政局,故圖16這枚原地封加蓋北京懷柔北大街日戳。

(9-4)京畿屏障。主要表現了護衛京師的八達嶺、居庸關、古北口等著名的長城雄關。

票圖中央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無數次出現在彰顯中國形象的重要場合,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八達嶺位于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自古便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春秋時為防禦北方民族的侵擾,便有長城修築,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擴建,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北京的重要屏障。明代居庸八景之一的“玉關天塹”說的就是八達嶺長城。圖17選用北京八達嶺特區辦事處公函封,蓋北京延慶八達嶺日戳。圖18是用《北京風光——八達嶺長城》普資封制作的同題材加貼封。

居庸關位于北京昌平境内。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将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于此,後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金朝明昌年間便有“居庸疊翠”的美譽。元代則是大都通往上都的重要經歇地。明洪武初年由徐達、常遇春修築關城,後曆代都有增修。圖19選用了居庸關美術封,蓋北京昌平南口日戳。圖20是用《居庸關》中規格普資片制作的同題材加貼片。

票圖左後方是古北口長城,位于北京市密雲區古北口鎮東南。春秋戰國時期古北口便有築墩設防,金、元兩代曾對此關口增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起加修關城、關口和烽火台等設施。此間著名景觀有北齊長城的大花樓烽火台、古北口長城的制高點望京樓、姊妹樓長城等,享譽中外的司馬台長城,就是古北口長城中的一段。圖21采用古北口長城美術封,蓋北京密雲古北口日戳。

票圖左下的山坳裡表現的是河北張家口古城以及著名的大境門景觀。大境門修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當前國内外學術界已将其與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視作同樣重要的關口,稱其萬裡長城第四關。1927年察哈爾督統高維嶽在大境門門楣上書寫的“大好河山”四大顔體大字,如今已成為大境門的重要标識。圖22這枚原地封蓋河北張家口古宏廟營業日戳。仔細的郵友可以在票圖大境門後的建築群中發現一座帶有兩個尖頂的教堂建築,這是位于崇禮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圖23這枚原地封蓋河北崇禮西甸子日戳。圖24

圖25

圖26

圖27

圖28

圖29(9-5)三晉重關。山西現存有戰國、東魏、北齊、北周、隋、宋、明、清等多個曆史時期的長城遺迹。有娘子關、雁門關、德勝口、殺虎口、固關長城、山陰長城等著名景點。

票圖右下方山頭上的關城是娘子關,又稱葦澤關,位于山西、河北交界,号稱萬裡長城第九關,始建于春秋戰國時的中山國,唐代開設戍守處并建有承天軍城,相傳因唐太平公主曾率領娘子軍在此駐守,因而得名。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為除邊患重修關城。圖24選用了山西省娘子關旅遊景區開發中心公函封,蓋山西平定娘子關日戳、“娘子關”風景戳。

票圖下方五嶺彙聚之處是雁門關,位于山西代縣以北的雁門山中,與甯武關、偏關合稱“外三關”,是大雁南下北歸的主要通道之一,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曾在此設立雲中、雁門、代郡。漢元帝時,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從這裡出關和親的,唐時為禦突厥,在此築城駐軍,始稱雁門關。及至北宋,這裡又成為抗遼名将楊繼業與契丹人血站的疆場。圖25選用了山西省雁門關風景區管理局公函封,蓋山西代縣雁門關長城郵局日戳、“雁門關”風景戳。

票圖左上角緊連的兩座城關就是殺虎口長城。殺虎口長城原名“殺胡口”,位于山西朔州右玉縣最北面,山西與内蒙古以此劃界。原為明朝抵禦蒙古瓦剌部入侵所建,又稱“參合口”,其關城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土築,明萬曆初年土城外始包磚牆。如今的殺虎口長城是近年來将原先的高門窄道重新翻修而成,兩座雄壯相連的新城樓是殺虎口的标志。圖26這枚原地封蓋山西右玉殺虎口日戳、首發紀念戳。

雁門關往西的一段平緩坡地上,是大同古城以及城郊的得勝堡(明長城大同鎮重要關隘),建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萬曆年增修磚包外牆。與他處長城不同,此段長城主要修建在一片開闊地上,其中得勝堡與鎮羌堡、四城堡以及城牆等組成了嚴密的防禦體系。如今牆體與墩台均隻剩黃土夯存。圖27采用得勝口長城美術封,蓋山西大同長城主題郵局日戳、“得勝口”風景戳。郵票首發日大同郵政還刻用了“山西大同·長城(臨)”日戳,以及名為“長城”、“大同長城”的風景日戳。圖28是從首發現場寄出的大版張封。

票圖中大同古城左上山崖間隐約顯現一片石窟群,這便是中國四大石窟中的雲岡石窟了。圖29是用《山西風光·雲岡石窟》郵資片制作的同題材加貼片,蓋山西大同雲岡日戳。

(未完待續)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