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奇清
五一假期,單位組織去澳洲旅遊觀光,來到澳大利亞南部小鎮旺薩吉。這是一個草木豐茂、風景如畫、極具人文特色的地方。大家一緻決定:在這兒逗留一天,住一個晚上。
好客的鎮長維杜卡為我們準備了豐盛可口的晚餐。我們和鎮長一邊說話,一邊吃飯。此時,村裡一位老人來找鎮長,鎮長對我們說:“對不起,我出去有點事,一會兒就回來。”
不一會兒,鎮長再度入席。酒酣耳熱之際,鎮長和我們說起了老人剛才找他的事:老人的兒子兒媳正值“七年之癢”,常為一些瑣碎小事吵吵鬧鬧。一個月前又吵架了,怒氣沖沖的兒媳說過不下去了,堅決要離婚,明天就是裁定兩人可否離婚的日子。
我問:“是去法庭嗎?”鎮長搖搖頭說:“不,由袋鼠決定。”
“什麼?袋鼠?”我們好奇地睜大了眼睛,“袋鼠又不會說話,怎麼決定呢?”
鎮長說:“你們要是有興趣,明天上午來我家院子就明白了。”
第二天一大早,鎮長家的院子裡來了很多人。其中一男一女,各人懷中抱着一隻袋鼠——他們就是鬧離婚的小夫妻。
院子裡擺有一張桌子,桌上放着一台電子秤。鎮長先将男子抱着的袋鼠放在秤上稱,然後大聲報數字:“24斤。”接着又稱了女子的袋鼠:“22.8斤!”
這時,鎮長鄭重宣布:“袋鼠判定你們不能離婚,回家好好過日子吧!”
現場瞬間熱鬧起來,我笑着用英語對那對夫妻說:“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打架不記仇。白天吃的一鍋飯,晚上睡的一個枕頭。”還對他們擠了個眉眼。夫婦倆有些不好意思地趕緊離去,人們也就散了。
不過我們還是沒弄明白:稱了一下各人抱着的袋鼠,就判定不能離婚了?這是什麼規矩?
見我們疑惑,鎮長作了以下解釋:“袋鼠是小鎮人們心中的圖騰,夫妻分離也要問詢袋鼠,這是小鎮千百年來的習俗。夫婦倆鬧矛盾了,要離婚,先得向鎮長說明情況。鎮長會給他們每人一隻重量相等的袋鼠,讓他們分别喂養一個月,然後當衆稱量。提出離婚一方的袋鼠必須比對方的重,否則判定不得離婚。”
“這次離婚是女方提出的,但她的袋鼠比丈夫的輕了1斤多,便不準離婚,是嗎?”
鎮長說:“是這樣的。”這個裁定離婚的方法真有趣,讓我們大開眼界。離開旺薩吉小鎮,一路上我在琢磨這件事,越琢磨越覺得這個辦法既簡單又實用。
提出離婚,往往是一方在氣頭上說出的話;另一方逞強好面子,多半也會同意。其實兩人事後都會後悔,但又不願意主動打破僵局。這個時候,袋鼠就成了解救雙方的“貴人”。
袋鼠是一種把孩子放在口袋内的動物,讓夫妻雙方喂養袋鼠,對那些有孩子的夫婦尤其具有榜樣與示範作用。再者,喂養袋鼠可以舒緩不良情緒,激發愛心與耐心。在喂養過程中,提出離婚的一方心平氣和後,會想起對方的諸多好處,繼而漸漸打消離婚的念頭。
最終,回歸理性的首倡者就不會賣力地讓袋鼠增重;不想離婚的一方,那一個月則會精心喂養袋鼠,努力使其增重。如此,袋鼠在重量上的不平衡,就會讓夫婦相愛的心變得“平衡”起來。
我們不禁贊歎:“讓袋鼠決定,是一種調解感情矛盾的好辦法。”
責任編輯:謝雲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