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峰
乒乓女皇鄧亞萍成名于13歲。
那一年,全國乒乓球錦标賽在鄭州舉行,開賽前,河南隊的主力隊員突然患病不能上場,這可把領導給急壞了,怎麼辦?
關鍵時刻,領導隻好叫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鄧亞萍頂替上場。結果令所有人震驚的是,年幼的鄧亞萍抓住了機遇,在比賽中發揮出全部技藝,出人意料地擊敗了世界冠軍耿麗娟,又打敗了李惠芬、陳靜等國手奪得冠軍,令全國乃至全世界乒壇嘩然。随後,鄧亞萍被接到國家隊,由此開始了世界冠軍之旅。
郎朗的成名也是從頂替開始的。1999年8月,在芝加哥拉維尼亞音樂節上,本該由鋼琴家安德裡·瓦茲上場演出,因他突然患病,由17歲的郎朗緊急替代,同芝加哥交響樂隊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那首著名的、高難度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面對一萬多名觀衆,郎朗以娴熟的彈奏,淋漓盡緻、激情四射的揮灑,展示出了一個鋼琴少年的音樂才華,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觀衆,全場觀衆起立為他長時間地鼓掌歡呼。一夜之間,默默無聞的郎朗成了衆人眼中的“鋼琴王子”。紐約交響樂隊、費城音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等音樂團體,不但打爆了郎朗住所的電話,而且紛紛找上門來要求同他合作。從此,他成了“當今這個時代最天才、最閃亮的偶像明星”,被《人物》雜志稱為“将改變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也是從頂替出道的。10歲那年,韓再芬進入安慶黃梅劇團,她刻苦練習基本功,進步很快,但始終沒有出演主角的機會。有一次,她随劇團去江西演出,正趕上《莫愁女》主演病倒,但票已售出,不能改戲。俗話說“救場如救火”,緊急時刻,領導直嚷:“誰能頂?”這時,韓再芬走了出來,說:“我!”原來她是一個有心人,排戲時,她把主演的台詞和唱腔都學會了。雖然《莫愁女》唱腔多,表演難度大,但她演得生動形象,觀衆為之動容,效果極好。她一炮打響,從此成了劇團的台柱子,不久就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為黃梅戲壇的領軍人物。
與此經曆類似的還有芭蕾女皇譚元元。譚元元18歲進入舊金山芭蕾舞團。最初,她不被人接受,總是有人故意冷落她、排擠她。一次,首席獨舞演員意外骨折,演出面臨被取消的危險。情急之下,團長問譚元元:“你頂替她來演行不行?”她不知哪來的勇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那是一段難度極高的巴蘭欽舞劇,長達28分鐘。巴蘭欽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編舞大師,他的作品大都節奏快、動作複雜,很難掌握。即使平時練習,最少也要兩周的時間才行,而給她的時間隻有一個晚上。她一遍遍地聽音樂、看錄像,反複練習每一個動作,整整熬了一個通宵。第二天的演出大獲成功,舊金山各大媒體對這位意外出現的新秀給予高度評價,她也因此成了全美三大芭蕾舞團的第一個華裔首席演員。後來她表演的《天鵝湖》《睡美人》《吉賽爾》等享譽世界,被《舞蹈》雜志評選為20世紀101位舞蹈明星之一,還登上了《時代》封面,成為繼劉翔之後,第二個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青年。
鄧亞萍、郎朗、韓再芬和譚元元,都是因偶然的機會頂替别人而成名。他們周圍肯定有許多同行,為什麼偏偏他們把握住了機會呢?因為,機會隻留給有準備的人。
無論在職場還是生活中,隻有身懷高人一籌的技藝,具備實力和勇氣,才能在關鍵時刻把握住機會,技壓群雄,走向成功的巅峰。否則,假如機會來了,你沒那個能力,也隻能眼睜睜看着機會白白地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