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姚建國從大連回到老家内蒙古紮赉特旗音德爾鎮,看望他資助的13個孩子。由于他的資助,這些孩子在學校裡安心地念書,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那片草原上。
可孩子們并不知道,此時的姚建國已經破産了。
草原“獨眼俠”當上“海碰子”
姚建國1985年出生于内蒙古紮赉特旗音德爾鎮。5歲那年,因為一場意外,他的右眼失明。
姚建國從小學習成績優異,上大學是他最大的夢想。他上初二那年,姐姐接到了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家裡沒錢。姐姐絕望的号哭,媽媽哀傷的眼淚,讓姚建國無比傷心:姐姐都不能念大學,我還上學做什麼?
姚建國選擇了辍學,和姐姐來到大連一家水産品加工廠打工。潮濕的車間,破爛的宿舍,右眼失明的他遭受着來自工友的歧視與白眼。他憤而來到海邊的漁船上,當上了“海碰子”:潛水到20米到40米深處,專門撿拾野生海參、鮑魚等。
2008年,姚建國成立了自己的專業打撈隊,繼續潛水捕撈海參。高峰時,他的打撈隊有100多名潛水員。
2008年夏天,父母到大連看望姚建國。他帶着父母走在海邊,隻字不提潛水生活,隻告訴他們自己在做海參生意,現在已身家百萬。
一天,姚建國偶然在當地晚報上看到一個孩子因父母病故,孤苦無依難以生活,甚至沒錢買作業本,幾近辍學。姚建國想到當年姐姐因沒錢上大學,而今苟活于草原深處。他現在雖然不是什麼大富翁,但手頭還算寬裕,決定幫助這個孩子。
姚建國給那個孩子寄去了生活費。走出郵局時,他的心突然非常平靜,有一種滿足感。他明白了,這就是助人的快樂。
2011年,姚建國回老家探望父母時,聽說家鄉的孩子有辍學現象,便找到學校:“我是一個因為家裡貧窮而辍學的孩子,我姐姐也因家裡沒錢沒上大學,我知道不能繼續念書的滋味。打工以後,我更深知知識的重要。我現在有能力了,就不能讓家鄉的孩子們再像我一樣……”就這樣,他資助了家鄉中小學校6個家境貧困的孩子。不久,增加到13個。
破産“海參哥”徒步走天涯2011年冬天,姚建國的人生突降寒霜。先是一個與他關系甚好的商人賴掉他30多萬元墊付款。緊接着,他又被一個“朋友”卷走了40多萬元。
生意受到重創,姚建國不得不賣掉之前在家鄉買的7500畝草場。
一天,姚建國因騎摩托車走神,摔傷入院。出院時,他已經從百萬富翁變成了身無分文的窮小子。
姚建國回到内蒙草場,閉門謝客,誰也不見,足足想了幾天。他想起自己十年前遠行大連打工的初心:可以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用海洋的力量淹沒不幸,用海洋的胸懷承載幸福。
那天,姚建國去看了自己資助的幾個孩子,了解到其中一個孩子和他一樣身無分文。他出去打了一個電話,回到孩子身邊自信滿滿地說:“明天哥就把1000元生活費拿給你。”孩子感激地點點頭,他卻不知道,姚建國的錢是借來的。
姚建國回到草場上僅存的一個小草屋,漫長黑夜裡,他想起了過去看過關于旅行達人李荊騎馬穿越歐亞大陸的報道,突然滋生了一個想法:利用海參捕撈淡季,騎馬周遊中國,在旅途上排解内心的憤怒與懊悔。
2013年6月,姚建國騎馬從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向烏蘭浩特出發。一個月後,來到烏蘭浩特,但發現騎馬旅行并不符合時代潮流。走出草原後,他不時吸引路人好奇、不解和探詢的目光。他隻想一個人悄悄走在旅途上,哪怕是徒步。對,徒步不會被人關注。于是,他又騎馬返回阿木古郎草原,把這匹馬變賣了8500元,當做他的徒步費用。
2013年7月25日,姚建國出發了。一路上,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有一天,一時興起,他淩晨3點半起床,一直走到晚上9點半,不停不歇地走了67公裡。
在草原上行進,常常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從新巴爾虎草原到呼倫貝爾市的那一段路,全程沒有旅店,姚建國隻能住自己随身帶的帳篷。結果,當夜暴雨,帳篷漏水。因為沒帶雨衣,隻得在路上找了一塊塑料布勉強遮雨,等走到齊齊哈爾時,發起了高燒。
就這樣,姚建國經呼倫貝爾、齊齊哈爾、大慶、哈爾濱、長春、沈陽、唐山等地,于三個月後來到北京。盡管他每天把自己的花銷控制在50元以内,但身上的錢還是所剩無幾了。姚建國返回大連,繼續潛水捕撈海參,用了一個月時間賺足了繼續南行的費用。
2013年11月28日,姚建國再次來到北京,開始徒步南下的旅途。2014年7月,他走到杭州。浙江一家晚報的旅遊版面欄目得知他費用拮據,為他提供了5000元的“天下旅遊夢想基金”。
穿過半個中國“海參哥”再崛起
2014年11月底,姚建國回到大連。栉風沐雨徒步一年,他瘦了20多斤,身心卻充實了許多。
姚建國無法忘記,進入安徽巢湖境内,因為當地連日陰雨不絕,他染上了風寒。在當地一家醫院,中午正值院長值班,院長為他測量體溫,又讓人買來一份雞蛋青菜手擀面。當那碗熱騰騰的面條端到他面前時,他想起遠在萬裡之外的媽媽,突然淚水縱橫,失聲痛哭。三天後,醫院為他準備了感冒藥、外用藥膏等。這次意外得到的救治,重新喚起了姚建國生活的希望:人和人之間尚存一份信任和溫暖。
回到海邊,姚建國繼續潛入海中撈參。一有錢,就立刻彙給他資助的孩子。
2014年底,姚建國再次上路。這一次,他從八達嶺長城出發,經保定、石家莊、太原、洛陽、鄭州、信陽一直到湖北孝感。
在保定,當地媒體記者采訪他時,講述了一個故事:當地一位50歲的單親媽媽含辛茹苦把女兒拉扯大,自己卻罹患肺癌。為了給女兒籌款上學,這位媽媽願意用自己獲得過的“五四”青年獎章換取學費……
姚建國聽完,不假思索地表示要資助這個女大學生。他向一個朋友借錢,每月資助女孩500元生活費,随後又增至每月1000元。
在保定那幾天,他先後确認資助了4個家境貧困的學生,先後借款1萬多元。
2015年2月4日,姚建國結束前後兩次長達13000多公裡的徒步旅程,回到了海邊。
徒步半個中國,讓姚建國感悟頗多:自己是一個殘疾人,但真正的殘疾卻是思想上的。這個世界上,有的人雖然四肢健全,思想上卻有殘疾。
姚建國又開始了“海碰子”的生活,在自己的微店上出售海參,所得一部分用于生活和第二次創業,大部分用來資助21個孩子。
到了休漁季,姚建國沒有了收入來源,孩子們每月一萬多元的資助費就沒了着落。于是,他開始煮玉米賣。有時,他邊賣玉米邊哼唱歌曲。有個顧客對他說,你歌唱得不錯啊。這句話提醒了他:上街賣唱,為孩子們籌集學費。第二天,他花2000多元買回一套音響器材。第三天,他架起麥克風,亮出了自己低沉渾圓的歌喉……
聽說姚建國賣唱是為了資助窮困學生,過往行人都紛紛解囊捐款,1角、5角、1元、10元……每天能有二三百元進賬。
2015年12月的一天,姚建國回到家鄉,媽媽又一次要求姚建國:“要是有醫院能做手術,就把媽媽的右眼給你,這樣,你就不是殘疾人了。”
姚建國心裡一酸,對媽媽說:“媽,我現在不覺得自己是個殘疾人,我的眼睛不妨礙我正常生活。關鍵,我的心靈是健全的。”
2015年底,姚建國又注冊了新的水産貿易公司。2016年3月,青島一家海參公司正式與他合作,為他的公司注資1000萬元。姚建國重新走上了創業之路。
說起自己這十年來的經曆,姚建國很平靜:“徒步半個中國,我感悟到了很多人生道理。在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我要繼續資助21個孩子,不讓任何一個辍學,幫助他們走完求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