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日本老人70年隻煮一碗米飯

日本老人70年隻煮一碗米飯

時間:2024-11-07 04:26:12

把最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才是真正的偉大文/天連

一碗米飯最大享受

一位須發銀白、精神矍铄、身穿米黃色套頭衫的老者,在蒸騰的熱氣中忙了半天,将剛煮好的大米飯捏成一個個壽司小飯團,呈現在80多位貴賓面前。

大家早已為米飯散發的天然香味和晶瑩剔透的顔色銷魂,飯團入口,味蕾刹那間被征服——這是2016年1月12日,發生在商務部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門前的一幕。

國務委員楊潔篪說:“能把一碗米飯煮得如此精緻,我看老人家好像真的成仙了……”

這位老人就是日本大名鼎鼎、被譽為“煮飯仙人”的村嶋孟。

村嶋孟1930年出生在中國黑龍江五常市。當時日本政府為解決國内饑荒,派一些青年人作為‘開拓團’,到中國東北開荒種地。但這些青年無法适應中國的生活,隻好跟中國人搭夥。村嶋孟的父親跟一家闖關東、姓孟的山東人家搭起了夥,并娶了孟家的女兒,生下了村嶋孟。

由于糧食不夠吃,村嶋孟小時候從來沒吃過純米飯,所有的飯中都添了雜糧、蔬菜、野菜甚至樹皮、草籽等。

抗日戰争爆發後,一直水土不服的開拓團員見機會來了,決定趁亂回日本。由于不必考慮以後怎麼辦,而且不知道一路上會怎麼樣,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到日本,所以大家把所有的糧食都拿了出來,每家每戶都用純米煮了一大鍋米飯,整個屯子到處都飄着大米飯的香味。

村嶋孟回憶當時的情形:年僅7歲的他又饞又餓,實在忍不住了,趁後媽出去拿東西,他伸手掀開鍋蓋,徒手抓了一小團飯塞進嘴裡,燙得嘴裡嗞嗞響。他顧不得這些,一翻白眼咽了下去,感覺像有根燒紅的鐵棍插進了喉嚨,眼淚都出來了。開飯時,雖然沒有菜,但所有的人都顧不上說話,吃得特别香。當時他們一家5口人,其中3個是隻有幾歲的孩子,居然把那麼一大鍋米飯吃了個精光。現在想來,那樣一鍋飯應該夠十幾個人吃。

吃完飯,所有的人都被撐得躺在炕上不想動,那種滿足,那種無欲,那種坦然,給個皇帝都不換:“我對米飯的感情,可能就是從那時培養起來的。要想煮好飯,跟它沒有感情是不行的。”

鍋裡乾坤專煮日月

回到日本後,村嶋孟投奔大阪的爺爺奶奶,在小餐館裡當學徒。當時正值戰亂,物資特别匮乏,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白米飯,是很多人的奢望。爺爺家的小餐館裡也缺米,就算有,米的品質也很差,還得添加雜糧,所以不可能做出好飯。這讓村嶋孟越發懷念在中國吃的最後那頓米飯。

在那種條件下,村嶋孟隻能千方百計把飯做得相對好吃些。他不僅用手,而且用心做飯,加上他運用了一些在中國學到的煮飯方法,特别講究,所以飯比較好吃。慢慢地,他家的小餐館有了點名氣,門外經常排着長隊,很多人是沖着村嶋孟煮的大米飯而來的。村嶋孟憑着出色的煮飯手藝成了家。

1963年,村嶋孟在大阪開了一間大衆食堂,專門面向大衆百姓,經營他的大米飯。

然而,村嶋孟的手藝并沒有赢得所有人的敬佩,包括他的大女兒村嶋大美。大美從小學花樣遊泳,14歲進日本國家隊,曾在花樣遊泳世錦賽上取得過冠軍。她參加日本選美比賽,也獲得過東京暨大阪賽區的亞軍。

那些年,日本正處在戰後複興期,很多人靠辦企業發了财,而不時出現在鏡頭前的小明星大美,每每被人提起父親是個“煮飯的”,讓她覺得很沒面子,因而多次勸父親改行,至少去開一個大酒店。實在不行,就在家裡待着,他們養活父親,不必那麼辛苦地做這種沒出息的小生意。

村嶋孟卻認為,自己有一雙手,不用兒女養活。他幾十年煮一碗飯,受到那麼多人的喜歡,怎麼能說沒有出息呢?

大美退役後讀大學時,開始跟一個名叫佐藤的小夥子談婚論嫁。誰知就在這時,大美被查出患了結腸癌,做了手術切除。佐藤見狀,跟她解除了婚約。大美非常痛苦和絕望,甚至幾次自殺,都被父親及時發現攔了下來:“沒什麼了不起的,我會做各種米飯,保證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你的身體調養好。隻要有了好身體,什麼都會有的。”

根據醫生的建議,結合自己在煮飯方面的經驗,村嶋孟不斷地變着花樣給女兒煮各種各樣的飯。這些飯不僅營養豐富,滋養腸胃,口感也特别好。一般的癌症患者,5年不轉移複發才算“臨床治愈”。在父親親手煮飯的精心調養下,大美手術剛滿兩年,醫生就宣布她已經被“臨床治愈”了。

大美這才被父親征服,開始意識到任何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柴米油鹽,父親煮的飯看似簡單而平凡,實際上卻是人人都離不開的。病愈後,大美像變了個人,自願留在父親的食堂裡當起了學徒。

慢慢地,村嶋家的大食堂成了大阪一景。大約1980年前後,村嶋孟有了“煮飯仙人”這個綽号。很多來到大阪的遊客專門到村嶋家門前排隊,隻為嘗嘗他們家的小飯團。

2012年,82歲的村嶋孟“退隐江湖”後,大美成了村嶋家大食堂的實際掌門人。

經村嶋孟半個多世紀的經營,目前,“飯”字在日語中,已經慢慢演變成人們對米飯的禮貌用語。而村嶋孟親手煮的飯,因為已經超越了“飯”的層次,被稱作“銀飯”,成了村嶋孟的專用名詞,至今無人趕超。

飯亦有道做出藝術

村嶋孟是如何煮出色香味形都那麼好的米飯呢?

此次商務部請來展示絕活的,除了村嶋孟的米飯,還有韓國“泡菜女王”金順子的泡菜,兩人展示的地方緊挨着。在工作人員為村嶋孟搭臨時竈台時,老爺子就寸步不離地守在一旁。按他的要求,支臨時竈台的磚,必須是那種手工做的紅磚。竈台裡的爐火不能直接接觸飯鍋,而要透過紅磚把熱量傳到飯鍋的每個部位:“這已經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我年輕時煮飯,鍋必須是鐵鍋,火必須是柴火,水一定要用泉水,連大米選定後,我都一定要到生長它的田裡去看看。因為世上萬事萬物都一樣,你必須用心去對待它,它才會用最好的結果來回報你。”

老人專門從日本帶來一種優質白炭,提前将準備煮飯用的自來水,放入裝有長炭的大瓦罐中(必須是泥質瓦罐),然後将這隻瓦罐靜置在自己的卧室裡,整整一個晚上。這樣做一是為了進一步培養人跟水的感情,二是可以把自來水中的漂白粉和其他雜味和污染物統統去掉。

1月12日淩晨4點左右,老爺子便起了床:“我每天都這麼早起床,鍛煉身體一個半小時。因為一個健壯的人和一個病歪歪的人煮出的飯,一定是不一樣的。隻有最健壯的體魄,才能煮出最好的米飯。”他說,這個觀點是他從中國少林寺看重内家功夫的修行借鑒來的,當然還有品嘗者的心境問題。事實上村嶋家大食堂外面長年排着長長的隊伍,他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沒有一個好身體也扛不下來。

米是專門從黑龍江五常市買來的。老人伸手抓起半把,先是在手指間揉搓了幾下,點着頭說:“不錯,是正宗的五常米。”接着,又将幾粒米扔進口中咀嚼了片刻,頓時眼中發亮:“好啊,還是頭米,這下我放心了!”

原來,老人知道,如果按産量算,中國市場上90%以上的五常米是假冒的,因為它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産量。即使真的五常大米,也有優劣之分。“我經常往來中國,五常大米是我常用的食材之一。五常東北部民樂鄉産的大米,品質最好,被稱作‘頭米’,是我的首選。”

喝茶有“茶道”,吃飯當然也有“飯道”。老人說,煮好飯,人是根本,米是基礎,水是靈魂,淘是關鍵:“用五指間那種恰到好處的力道,逼每粒大米在水中相互碰撞,讓它們在碰撞中歡快地吸收水分,這樣可以增加米飯的甜度。”大約浸泡40分鐘後,把米放到專門用來控幹水分的篩子中,去除多餘的水分,并蓋上幹燥的布巾,讓大米“醒”15分鐘。然後将水和米同時倒入鍋中,先用微火,10分鐘後,當飯湯溢出時,使用老人專門設計的雙層鍋蓋。這種鍋蓋重量适當,可保持鍋内恰當的壓力,幫鍋内的大米“涅槃”成飯。

“20分鐘後,再用微火将飯蒸15分鐘。這是将所有程序進行升華的最後一步,要注意不能繼續在竈中蒸飯,須将鍋從竈中取出,再用微火蒸,讓它慢慢降溫。等看到冒出白色熱氣時,要迅速把米飯轉移到木桶中并加上蓋子,這是為了保持米飯純正的香氣。最後這兩道工序同樣非常重要,因為我認為煮是功夫,蒸是升華。”

此次商務部邀請村嶋孟等人來中國展示絕活,主要是想以“一碗白米飯”為起點,對接國際标準正式啟動“全球選品”工作,引導國内食品生産企業生産更多優質産品,讓更多國内外高品質産品惠及國内民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