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跨越國度的愛

跨越國度的愛

時間:2024-11-07 02:11:59

做人不能隻考慮自己,能為更多人服務,人生才有意義

飛向大洋彼岸的生命種子

今年45歲的馬智榮是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城南鄉“兩違辦”(遏制和查處各類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同時也是甯化縣紅十字志願者。

2017年9月21日,馬智榮正在辦公室忙工作,手機鈴聲響了起來,他拿起手機一看,對方是三明市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會長林瑞班。林瑞班曾榮獲過“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中華慈善家”等稱号,是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得主。

從事多年紅十字志願服務活動的馬智榮和林瑞班常有接觸,也是三明市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的會員,他們曾一起參加過志願服務活動,也一起到省裡參加過紅十字會組織的培訓學習。

馬智榮接起電話,林瑞班告訴他:“小馬,經過檢索,你在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登記的資料與來自美國的血液病患者初配型結果相合。如果你願意,就可以進行進一步的高分辨配型比對。”

“隻要能救人,我就去做,義不容辭,時刻準備着。”馬智榮沒有絲毫猶豫,甚至有些興奮,立刻回應道。

馬智榮是2015年9月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登記的。很多人加入很多年都沒有得到配型成功的消息,一腔熱血沒有施展的空間。而馬智榮加入資料庫兩年時間就配型成功,有機會救人,他覺得自己很幸運。而且受助者是美國人,能讓生命的種子漂洋過海去救人,馬智榮激動不已,覺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别有意義的事。

林瑞班告訴馬智榮,接下來還要進行高分辨配型比對和捐獻前的體檢,具體時間再通知他。

挂了電話,馬智榮尋思怎麼把這件事告訴母親。雖然母親向來都很開明,這些年對自己參加獻血和志願活動都非常支持,但捐獻造血幹細胞畢竟不是小事,還要去北京,他怕母親不同意。

“萬一母親不同意,我要怎麼說服她呢?”馬智榮有點發愁。随即上網查了一些相關資料,用以說服母親。

可是事實證明他想多了。下班後,馬智榮回到家裡,把這件事和母親說了,還沒多做解釋,母親就很爽快地說:“你應該去做,這是救人的好事。”母親的支持讓馬智榮吃了一顆定心丸。

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條件要求較高。為了讓自己有更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态進行捐獻,馬智榮特意加強鍛煉,每天早起跑步,下班後打球兩個小時,全力以赴把身體保養好。

母親對馬智榮的支持并不隻停留在口頭,而且變成了實際行動,她成了馬智榮的“後勤部長”。為了保證兒子的營養攝入,母親每天早早就起床到豬肉鋪買豬腦,給兒子做豬腦煎蛋。有時候她到太早了,豬肉鋪都還沒有開張。馬智榮勸母親不要起太早,多睡一會兒,母親卻較真地說:“那不行,去遲了就買不到了。”

2017年10月9日,馬智榮抽血進行高分辨配型比對,結果與患者相合。二十多天後,他又通過了捐獻前的體檢,所有指标都符合。

11月22日,馬智榮前往省會福州,在省紅十字會會議室内,他鄭重地在《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在福建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往北京空軍總醫院,正式開啟播種“生命種子”之旅。

11月24日,馬智榮注射了第一針動員劑,接下來的3天,每天上、下午各注射一針。因為身體素質好,注射完動員劑後,除了有些腰痛外,馬智榮并沒有其他不良反應。

11月28日上午9時,開始采集造血幹細胞。馬智榮看着血液在管道内流動,竟然沒有一點害怕,隻是擔心受捐者能不能适應,手術能不能成功。第二天,中華骨髓庫工作人員與美國骨髓庫工作人員進行造血幹細胞交接。這份“生命種子”立即飛往大洋彼岸,拯救那位素不相識的患者。

熱心公益的“小馬哥”

甯化縣紅十字會成立于2011年,馬智榮是縣紅十字會的第一批志願者。此前,他已經做了多年公益,他的熱心和善舉溫暖了很多人。

1996年9月的一天,馬智榮在單位值班,夜色深沉,萬籁俱寂。突然,一陣急刹車的聲音從不遠處的公路上傳來,随之而來的是車子碰撞的響聲。

“不好,估計出車禍了。”馬智榮立刻起身,來不及穿上外套,就飛快地跑出值班室。公路邊是一條河流,一輛吉普車掉入水中,水已經要淹沒車子了。山區晝夜溫差大,河水很冷。但馬智榮來不及多想,一躍跳進水中,發現車裡困了4個人。

時間不等人,救人要緊,馬智榮趕緊将他們一個個拉出來,一個個背到岸邊。這時,從附近趕來的村民撥打了急救電話。因為施救及時,車上的4個人全部得救。

2006年,馬智榮與“螞蟻力量助學團隊”的志願者去甯化河龍鄉貧困女孩小麗家送助學金。小麗是抱養的,養父有智力障礙,她是奶奶帶大的,一家人住在低矮的平房中,屋子破舊潮濕,馬智榮看着眼前的場景,心酸不已。

送完助學金,馬智榮和團隊志願者去當地民政辦溝通,為小麗一家争取更多的資助。經過他們多次争取,小麗一家得到了建房補貼,建起了一棟新的磚房,雖然不大,但比以前的居住條件好了很多。

此後,馬智榮一直關注小麗家的情況。2015年,小麗從甯化衛校畢業,在縣裡一家單位實習,單位不提供住宿,但她又沒有錢租房。馬智榮得知後,與家人商量,讓小麗到家裡來住。

“家裡有空房間,吃飯也就是多雙筷子的事情,趕緊叫孩子到家裡來住。”馬智榮的家人紛紛表示支持。

随後,馬智榮收拾好房間,把小麗接到家裡,囑咐她:“你就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不要有心理負擔。”

馬智榮經常參加志願活動,去敬老院送物品,為重病患者募捐,參加無償獻血……他的這些熱心舉動,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小麗。

一天,一家人正在吃晚飯,小麗對馬智榮說:“我也想做志願服務,也想加入紅十字會,可以嗎?”

“當然可以,你現在長大了,能夠力所能及地幫助别人,我們都支持你。”馬智榮鼓勵小麗。

很快,在馬智榮的推薦下,小麗成了甯化縣紅十字會志願者,利用業餘間參加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曾經受助的女孩,也穿上了印着紅十字标識的紅馬甲,穿行在志願服務活動的現場。

看着不斷成長和變化的小麗,馬智榮很欣喜,他讓小麗住在家裡,不曾想過小麗要給予自己回報,隻希望小麗能夠做一個懂得感恩、樂于奉獻的人,這才是他更願意看到的。

小麗在馬智榮家一住就是一年。後來去廈門上班才離開馬家,但依然和馬智榮保持密切的聯系,向他彙報工作和生活上的情況。雖然小麗也和其他人一樣稱呼馬智榮為“小馬哥”,但在小麗心裡,馬智榮就像父親一樣,是她成長道路上的貴人。

身體力行是最好的宣傳

北京空軍總醫院動員劑注射室的隔壁,就是血液病患者的治療室,裡面住着許多白血病患兒。在北京期間,馬智榮每天從那裡經過,總能看見那些孩子。他們戴着帽子、口罩,睜着大大的眼睛,用敬佩的眼神看着他。當他對着那些孩子微笑時,孩子們都會大聲地喊他“英雄叔叔”。

稚嫩的話語,天真的眼神,孩子們的可愛和堅強,讓馬智榮内心暖流湧動,也深感自己肩上擔負神聖的使命。

“對于等待配型的患者來說,每一個捐獻的志願者都是救命稻草。”就是在那時,馬智榮下定決心,回去以後,一定要當好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宣傳員,讓更多人打消疑慮,加入到愛心隊伍中,給更多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捐獻完造血幹細胞回到家鄉後,馬智榮又多了一個身份,那就是宣傳員。大家贊許他的大愛精神,也對捐獻造血幹細胞頗為好奇,他想要借此機會,做造血幹細胞的宣傳推廣員。

在北京期間,馬智榮拍了不少照片,他拍攝這些照片,并不隻是為了留念,他還多了一個想法。他覺得做宣傳的時候,語言有些蒼白無力,如果能夠用照片直觀展示,那比任何語言都有說服力。

親戚、朋友、同事們紛紛都來問馬智榮在北京的情況。他打開手機,翻着裡面的照片,一遍遍向大家解釋:捐獻造血幹細胞是外周血采集,其實跟獻血差不多,一點都不痛苦,沒有那麼可怕。下次獻血車來,我帶你們去采樣登記……說完,他舉起自己的手臂展示:“你們看,我現在捐獻完,身體還是很好啊!”

看着馬智榮嚴肅認真地解釋、宣傳,家人有些無奈:“你啊,心裡想的都是别人,什麼時候才能多為自己考慮呢?”

馬智榮笑着說:“做人不能隻考慮自己,能為更多人服務,人生才有意義。中華骨髓庫登記的志願者越多,患者成功配型的概率就越大,能夠讓更多人參與進來,為更多人争取生的希望,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系福建省福州市紅十字會志願者)

責任編輯:謝雲鳳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