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舊錄》周镳條下記道:
庚午,南中為大會,仲馭招餘入社。
仲馭是周镳表字,大會是金陵大會,社是複社,庚午則即1630年。簡而言之,是年太沖第一次來南京,趕了個正着,正趕上複社曆史上著名的三次大會之一金陵大會,并在周镳動員介紹下就此加入複社。
眉史氏《複社紀略》之“複社總綱”,有複社醞釀、草創及發展壯大的簡要時間表。崇祯二年第一次集會,于蘇州尹山湖舉行,稱“尹山大會”。崇祯三年第二次集會就進軍南京,稱“金陵大會”。再過一年,即崇祯五年壬申,舉行“虎丘大會”,最後完成複社創建史。
其中,金陵大會有承前啟後的意義。從前面所講太沖如何由奉祖母深視叔父臨時起意參加科舉已知,這年乃大比之期。四方舉子齊赴南京,沉寂三載鄉試三年一期的貢院重新喧阗,人如潮湧。算起來這是“一舉粉碎客魏集團”後首次鄉試。人人揚眉吐氣、心高氣爽、騷動不甯,都有一股做點什麼的興奮。
複社的萌芽,幾年前出現,但影響區域還未逾蘇州左近。本期鄉試,提供了絕好的會盟四方之士機會,所以前後三次“大會”,這次最具裡程碑意義,它令複社從一個局地組織,發展到号令和引領整個東南青年士林,舉例而言,皖籍的方密之、浙籍的黃太沖,都是這一次融入其中的。
又由于本次鄉試,一些複社領袖和中堅分子大獲全勝,稱得上齊放共綻。“鄉試,楊廷樞中解元。張溥、吳偉業并經魁。吳昌時、陳子龍并中式。”如此佳績,令複社名聲大振,随之翌年會試,吳偉業梅村高中頭名會元,繼而殿試連捷中了榜眼;張溥則為會試“會魁”大緻相當前五名。一時間,複社如日中天,号召力無與倫比。複社的政治傾向,與東林一脈相承。如果說東林是朝堂上的改革集團,複社就是它在野或主要由青年學子組成的後備隊伍,故而有稱複社為“小東林”者。但是眼下,“小東林”的聲勢已有後來居上況味,漸漸蓋過了“大東林”。尤其東南一帶,無論政治、思想與文化,領風氣和抛頭露面的,主要是複社。到了崇祯末期和弘光間,這一點看得格外清楚,馬士英、阮大铖集團明顯以複社為主要對手,阮大铖張網欲興大獄的矛頭,更幾乎都指向複社的活躍分子。
複社的姿态,比東林更激進。他們有時會嫌自己的前輩縮手縮腳、暮氣沉沉。太沖就對史可法在國變之後南京定策過程中的優柔頗有微辭,又于《汰存錄》中激烈批評夏允彜是非混淆,從中都可看出青年一代有更強的叛逆性。這些已是後話,暫且按下。
太沖參加了金陵大會,又曾參加桃葉渡大會、留都防亂公揭兩次複社重大集體行動,但崇祯五年壬申(1632)虎丘大會他不在場。他太年輕,當時又沒有多高的文名,在複社中還算不上一線人物,領袖“婁東二張”張溥、張采以下,周鐘、顧杲、吳應箕及“四公子”陳貞慧、冒襄、方以智、侯方域等好些人,風頭都比他勁。但《黃宗羲年譜》記太沖這年從皖地趕赴南京加入防亂公揭行動卻說:
以顧子方杲,端文公孫與公為首,次左碩人國柱、子直國祿,二人忠毅公子、沈眉生壽民、沈昆銅士柱、魏子一學濂,忠節公子等。
而以我們看到的資料,似乎不是這樣。參與策劃的陳貞慧在《防亂公揭本末》中詳細講述了事情經過:
崇祯戊寅,吳次尾有《留都防亂》一揭,公讨阮大铖。次尾憤其附逆也,一日言于顧子方杲,子方曰:“杲也不惜斧锧,為南都除此大憝。”兩人先後過餘,言所以。……次尾燈下随削一稿,子方毅然首唱,飛馳數函:毘陵為張二無張玮,金沙為周仲馭,雲間為陳卧子陳子龍,吳門為楊維鬥楊廷樞,浙則二馮司馬馮晉舒、馮京第、魏子一,上江左氏兄弟左國棟、左國材、方密之、爾止方以智族弟。
亦吳應箕動議,顧杲慨允首唱、領銜他是東林書院創始人顧憲成之孫。當事人吳應箕《與友人論留都防亂公揭書》亦說:
留都防亂一揭,乃顧子方倡之,質之于弟,謂可必行無疑者,遂刻之以傳。
也隻提到以顧杲為首。故《年譜》謂太沖于其事“為首”,與上不合,《年譜》之說,當本太沖《弘光實錄鈔》“《南都防亂揭》,首杲,次宗羲,次左國棟,次沈壽民,次魏學濂。”一句。單看這一句,可能隻是述其簽名先後——這份公揭,其實就是後世的“大字報”,由大家自願簽名,張貼在公共場所,也許簽名的時候,太沖名字簽在了顧杲之後,《年譜》因而理解為“為首”?當然這也純系猜想,原樣的防亂公揭,我們無緣見之。但全祖望另有一說:“乃以大铖觀望南中,作《南都防亂揭》。宜興陳公子貞慧、甯國沈徵君壽民、貴池吳秀才應箕、蕪湖沈上舍士柱共議,以東林子弟推無錫顧端文公之孫杲居首,天啟被難諸家推公居首,其餘以次列名。”指太沖以天啟被難者方面的代表,而領銜在公揭上簽名,并說這是幾位皖籍名士力推的結果。這一點,倒與太沖在皖得訊,從那裡直接趕來南京,頗合得上。隻是這說法的出處,我們暫時還不知道。
總之,這張或系中國史上的第一份大字報,太沖參與其中,又因簽名居前,被阮大铖牢牢記住,埋下後來的禍根。
加入這群體,是太沖青年時代最大收獲。彼時他的人生軌迹還比較簡單,既未著書立說,亦未授徒講學,别的事業和社會身份角色也都談不上,故與複社的關系,就是最具實質性的經驗了。從中,他找到并正在形成思想認同,見識形形色色的人,極大擴展了視野,且從天南地北的朋友們那裡,真切感受着充實與快樂。所以對于太沖三十五歲為止這一人生花季的時段,南京無疑是它的中心點。後來他追述此時的友近,一多半是在南京結識。如:何棟如“住南都烏龍潭”,範景文“其為南大司馬……餘谒公,公出其書畫”,方震孺“辛巳,公在南都,餘往還久之”,沈壽民“庚午,至南京,邂逅眉生”,沈壽國“庚午,同試南都”,周镳“庚午,南中為大會,仲馭招餘入社”,韓上桂“南京國子監丞,左遷照磨。庚午,餘奉祖母太夫人在經曆官舍,與之為鄰”,韓如璜“南中詩會,無有不赴”,麻三衡“餘交之于南中”,林古度“住南京……餘贈詩”,梁稷“辛巳,餘複遇之于南中”,何喬遠“為南司空,四方名士多歸之”,張自烈“舉國門廣社,而社中與予尤密者,宣城梅朗三、宜興陳定生、廣陵冒辟疆、商丘侯朝宗、無錫顧子方、桐城方密之及爾公張自烈表字,無日不相征逐也”……
在太沖而言,南京就是一段不可重複的歲月。他本人的格調,是不張狂而傾向于自斂的,我們從他任何其他時段看到的,都是素樸、持重、清儉、慎行和苦學,可是在南京,他卻卷在一種張揚不羁乃至縱情聲色的情形中。蓋因彼時的南京,實在是一座借着個性解放抒發變革苦悶的城市。讀《同人集》《闆橋雜記》等,每每想到秦淮河畔的情形與“世紀末”時期巴黎塞納河左岸頗有幾分相似。那裡,充斥着從精神和肉體自我放逐,自比波希米亞人,以漂泊、流浪為樂事的反傳統藝術家。而崇、弘之間的南京,也有一個漂浮無根、萍水相逢、客居遊蕩的群體——那些因趕考而聚集南京的青年舉子,很多人後來已經忘掉原來的目的,或把它降到次要的位置,他們幾年以至十幾年滞留南京,參加一輪又一輪鄉試,而一次又一次失利,卻仿佛樂此不疲、心滿意足。
南京的氣象和人物,其他任何城市都見不到。張溥條記道:
庚午,同試于南都,為會于秦淮舟中,皆一時同年,楊維鬥、陳卧子、彭燕,又吳駿公、萬年少、蔣楚珍、吳來之,尚有數人忘之,其以下第與者,沈眉生、沈治先及餘三人而已。
這是一份令人眼暈的名單。維鬥是楊廷樞,卧子是陳子龍,駿公是吳梅村,年少是萬壽祺,眉生、治先是沈壽民、沈壽國兄弟,再加上一個黃宗羲……個個風華絕代,都是中國文化史上奪目之星。
要注意“為會于秦淮舟中”。“秦淮舟”何物?便是有名的秦淮燈船:
秦淮燈船,天下所無。兩岸河房,雕欄畫檻,绮窗絲障,十裡珠簾。主稱既醉,客曰未晞。遊楫往來,指目曰:某名姬在某河房,以得魁首者為勝。
秦淮燈船固不自庚午始,但一定自此而盛。因為過去實在并沒有一個叫作複社的團體。這麼多抱團、嚣張、風雅而輕狂的舉子,三天兩頭在此邀妓同船、聚遊酣飲。到了他們手中,秦淮才真正稱得上一片文物風流的熱土。
韓上桂一條,記了舊院的另一番見聞。韓上桂,即授太沖詩法的那人,他大宴名士于曲中,讓伶人演唱自己所作詞曲,凡為名士擊節叫好者,當場給予重賞,出手極闊:
伶人習其填詞,會名士呈技,珠钗翠钿,挂滿台端,觀者一贊,則伶人摘之而去。在舊院所作相如記,女優傅靈修為《文君取酒》一折,便赍百金。
張自烈條寫一班複社公子“無日不相征逐”,尤其是《桃花扇》主角侯方域的行狀:
朝宗侑酒,必以紅裙,餘謂爾公曰:“朝宗之大人方在獄,豈宜有此?”爾公曰:“朝宗素性不耐寂寞。”餘曰:“夫人不耐寂寞,則亦何所不至?吾輩不言,終為損友。”爾公以為然。
世所稱的“明末四公子”悉在座,太沖顯然與場中情氛不甚相諧,但追聲逐色,卻是複社人等常态。
又比如方以智:
己卯歲牛女渡河之夕,大集諸姬于方密之僑居水閣。四方賢豪,車騎盈闾巷。梨園子弟,三班骈演。閣外環列舟航如堵牆。品藻花案,設立層台,以坐狀元。
“狀元”在此指參加獻演諸姬之優勝者。這次活動,不妨名之“秦淮名姬選美、才藝大賽”。
“四公子”另兩位,宜興陳定生、如臯冒辟疆,也出手不凡。舊院名姬李小大《闆橋雜記》稱“李大娘”,紅極一時,“定生訪之,屢送過千七百金,猶未輕晤。”冒氏晚年,一位世家晚輩于賦詩時歎道:“江左一時風流人物,今複存者,惟我辟疆先生,年登八十……”此語竟令耄耋辟疆唏噓不已,和其詩:“寒秀齋深遠黛樓,十年酣卧此芳遊。媚行煙視花難想,豔坐香薰月亦愁……”詩餘,意猶不盡,專門寫了一段跋,來回憶往昔風流,而時間的起點就是庚午年:
餘庚午與君家龍侯、超宗,追随舊院。其時名姝擅譽者,何止十數輩。後次尾、定生、審之、克鹹、勒卣、舒章、漁仲、朝宗、湘客、惠連、年少、百史、如須輩,鹹把臂同遊,眠食其中,各踞一勝,共睹歡場。
列于其間的,是一些複社名士的表字。“鹹把臂同遊,眠食其中,各踞一勝”,足見他們整天泡在歡場之中。所以,如果說自庚午年起,舊院已是複社的宿營地,應未如何誇張。
太沖與這班複社才子,詩酒流連是有的,但那些輕薄嬉戲的行徑,一點不曾沾染。這方面,僅憑他自己的叙事當然不足為據,我們有把握這樣說,是因遍搜同時代人的回憶,從未找到太沖放浪形骸的描寫。一來他品性端方,不是風流自許的人,據親炙過他的學生邵廷采說,“其貌古而口微吃”,通常一個有口吃情形的人,心懷比較謹嚴;二來太沖家境一直清寒,不比那些食甘餍肥的公子,從小養成享樂揮灑的風度。他對侯方域的不以為然,說明他們确有差别。但差别也不意味着反感,複社才子們的思想傾向,太沖是親近的,而他們的才華,太沖更感欣賞。南京的交往,在他始終是美好、清新和充滿青春熱情的記憶,就像這段文字所呈現的筆調:
辛巳,在南中,與共晨夕者數月。在觀音閣,夜半鳥聲聒耳,朗三推餘起聽曰:“此非‘喧鳥覆春洲’乎?如此詩境,豈忍睡去!”薄暮,出步燕子矶,看漁舟集岸,斜陽挂網,别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