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特
時間:2024-11-07 07:24:56
蒙德裡縣城遠遠不及國内的鄉鎮,像樣的房屋沒有幾座,人們居住的大都是用泥土和蘆葦砌成,或是用草席木杆搭建的窩棚;沒有電,用水也要到幾百米遠的地方去,用頭頂罐子接回來。r基地大門口随時可見一群衣衫破爛、赤着腳丫、索要食物的孩子,圍牆外側是約700人的難民營,生活全靠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的救濟。r除了此次執行任務,張佳媛之前曾經陪醫療隊來過一次。所以,第二次從朱巴前往蒙德裡縣城,感覺大有不同。r車隊行駛整整一天,除大約5公裡的柏油路外,其餘道路蜿蜒曲折、路面凸凹不平,沙土滿天飛,車距30米,後邊的車往往看不到前面的車輛。r這是一條戰亂中長期廢棄的沙漠土路,一路上到處是荒涼殘破的景象。這是步兵營女兵班隊員們第一次在非洲沙漠上的長途行軍,熱浪、沙土、幹燥、寂寞交雜襲來。r上午10點多鐘,醫療運輸隊的一台保障車陷進了路邊的泥塘。為了保證絕對安全,其餘車隊隻能停下來等待,這直接導緻車隊經過14個小時的長途行軍。r一路上,還算比較安全。醫療隊乘坐的汽車在一座院落前停了下來,從幾行依稀能辨的英文字母中,得知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r荒蕪的小院當中,趴着一輛塗有紅十字标識的急救車,破落得隻剩下一個空鐵架子。青苔斑斑,房屋破舊,間或穿梭進出的護理人員方提醒着它作為一所醫院的身份。r張佳媛她們剛一下車,一群孩子就圍了上來,不斷地和隊員們打招呼。剛擺設好儀器,一個腿上有傷的孩子引起了明月的注意。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明月下意識地打開急救箱,開始給孩子處理傷口。r看此情形,更多的孩子擁過來,不斷地拍着她的肩膀,向她示意自己身上的傷口。其中一個孩子的傷口很深,像是缺了一塊兒肉凹了進去;與他們的膚色形成鮮明對比,加上經常在室外奔跑,傷口上布滿灰塵,竟然還有蒼蠅一直在傷口上盤旋,看樣子應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明月輕輕一按,裡邊的膿水順着傷口流了出來,給孩子處理完之後,明月的心裡沒法輕松了。r随着聚集的孩子越來越多,每個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存在一些傷口,他們隻是四五歲的孩子,在國内應該都是父母手中的一塊寶,看着他們清澈又可愛的眼神,她心裡就像壓了一塊兒石頭,眼淚忍不住在眼眶裡打轉。更讓人感動的是在明月為他們診治的時候,有些孩子在她身後輕輕地給她梳理頭發,甚至還有人給她擦汗。r此刻,在他們眼裡,明月不再隻是“China”,亦不隻是醫生,而是他們的朋友、大姐姐。而明月也隻有一個想法:要把這些孩子們的傷口都處理好,一個接一個。r突然,明月發現帶的藥品馬上就要用完了,可是還有好多孩子在等待着治療,她不斷地翻醫療箱希望能夠找到更多的藥品,哪怕一瓶碘酒、一個創可貼也好,可是什麼也沒有。孩子們不斷拍打着她的肩膀,指着他們的傷口。r那種渴望的眼神,讓明月頓時崩潰,心裡湧上一種前所未有的無力感,更不知道該怎麼給孩子們解釋。r這時,巡邏的時間到了,班長提醒她上車。也許是看出了她的為難,其中一個小孩抱着一個小狗走了過來,拽了一下她的衣襟,用不太流利的英語表達出要把她最喜愛的小狗送給她以表示感謝的想法。r那一刹那,明月的眼淚奪眶而出,已經分不清是感動,還是愧疚。她将小狗還給孩子,孩子則牽起了她的手直到她上車。r地方。r診所裡有很多病人,主要是婦女和兒童。他們看到中國軍人都很高興,尤其是當所長得知很多軍人是醫生時,興奮地握着她們的手并帶領她們參觀了這個簡陋但非常幹淨整潔的地方。診所一共有兩個醫生、一個護士。護士正在為一個腿部燒傷的婦女包紮傷口。張佳媛驚奇地發現在那烏黑的皮膚下面竟然也是鮮紅的肌肉。r診所所長告訴付主任,這裡藥品非常缺乏,主要靠一些國際民間醫療組織援助。好多村民有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醫治,而是硬挺着,有點兒自生自滅的感覺。而讓她們驚奇的是在醫療資源如此匮乏的地方,還專門為婦女兒童收拾出一間整潔的診室,診所裡僅有的一台血壓計,也是優先供孕婦使用。r診所的一個護士請求付主任送她們一台血壓計,這讓中國醫療人員非常心痛。r盡管聯南蘇團有嚴格規定,不能這樣做。但付主任還是決定,破例送給他們一台。r在村子裡,很多病人大多為白内障患者,且發病年齡都比較年輕,一般在40歲左右。這可能與這兒離赤道比較近,每天最高溫度都在55℃以上,因太陽光和紫外線照射強度大引起晶體老化及新陳代謝失調有直接關系,所以患白内障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了。r有一個年僅40歲的白内障患者,由于連年戰亂,家中經濟條件差,沒有及時就診,雙眼眼底已經萎縮,視力已光感無存,目前已失去了治療的大好時機,隻能眼睜睜地看着他生活在無望的黑暗之中。r另外比較突出的症狀是,由于缺醫少藥,當地人常年要受瘧疾、霍亂、傷寒、蛔蟲病、皮膚病、胃腸道病等疾病的折磨。r而在這裡的二級醫院,有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是當地的百姓,主要負責環境清潔、水電安裝等雜事,每人每月平均可以拿到300美元。他們就是聯合國有關機構經過嚴格考核精挑細選的雇員。對于曆經多年戰亂的人們來說,能有這樣一份工作真的不易。他們都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工作起來特别勤奮。r醫院負責人說,這是這裡唯一的一座醫院,僅有4名醫生和5名護士。進到醫院裡,就是破房、爛地、爛瓦,沒有一個像樣的屋。所有的東西都是舊的,見不到新東西。r一個孩子躺在地上——不是在病床上,是在地上鋪着的席子上。孩子躺在那兒,不知道是發燒還是什麼,他爸爸坐在邊上,很無奈,沒有辦法。r突然,一陣嬰兒的啼哭打斷了張佳媛的思緒。她推開房門,一股排洩物和藥水混雜的異味撲面而來。小木床上,一位母親哄着因病痛啼哭不已的孩子。旁邊的護士用并不流利的英語向中國的醫生們介紹小病人的情況。原來,這個八九個月大的孩子感染了瘧疾。r在當地,許多孩子感染瘧疾後,因為缺醫少藥得不到及時救治,出現各種并發症,病死率很高。付主任聽後心裡一緊,趕緊把帶的一些藥,拿出來先把這個小病人救了再說。r有一位和付主任同齡的當地女性難民,看起來比她年老許多,有發熱、咳嗽、胸痛、胸悶氣喘的症狀,付主任考慮到她肺部感染,建議她去10公裡外的路伊醫院拍胸部X線片,可她滿臉苦愁。r通過翻譯得知,她看不起病,拿不出拍片子的錢,聽到這些,一股酸楚湧上心頭,猶豫片刻,付主任安排明月拿出最好的藥給她。r詢問了醫院工作人員得知,二級醫院X線放射科是一間沒有門窗的房屋,裡面有一台因故障不能使用的老式機器。付主任答應盡快請示上級,安排專家來幫他們修複。r而手術室的情況更不容樂觀:沒有電源,沒有麻醉機,沒有基本監護設施。r第三位病人是一位身材高大魁偉的黑人,在接待時,明月用英語問了一句:“你需要我怎麼幫助你?”r“我身體上沒問題。”黑人竟用中文回答。r大家眼前一亮:“你會說中文啊?”r他說:“我會說,我在中國待過很多年。”r醫療隊員們突然感到非常親切,看着眼前這個會講一口流利中國話的南蘇丹當地黑人,大家非常吃驚。r這時,病人自我介紹說:“我叫巴赫特,我跟中國有很深的情誼,在中國待了很多年,在上海醫科大學讀過書。”r醫療隊長也驚呆了:“這麼巧啊?”r巴赫特說:“我在中國的時候,知道毛主席說過,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我現在離開我的家裡,來到這裡,是為了我的人民;你們也離開你們的家,為人民服務。”r和巴赫特攀談過後,得知他自己也開了一家二級醫院,且距離這地方不遠,這次也是專門過來拜訪中國白衣戰士的。于是,付主任在請示戰區後,同意第二天到巴赫特的醫院去義診。r第二天到巴赫特醫院的時候,正值一年一度的開齋節,應巴赫特博士的邀請,中國醫療隊前往他的家中。r巴赫特有兩個兒子,妻子在家中照料孩子,看到有中國客人到來,他們表現出一種純樸的熱情及渴望。尤其是天真的孩子們,純淨如水的大眼睛,與黝黑的皮膚相對應的是潔白的牙齒,滿臉的笑容。看到這些,打消了醫療隊來時的所有顧忌,雖然語言不通,但醫療隊還是很快和他們融在了一起。r巴醫生引來了村長,簡單地向醫療隊介紹了情況:他們這裡原來有很多人口,現在人很少。因為打仗的緣故,很多村民都分散在密林中居住。有的背井離鄉,遠離了自己的祖國和家園。這裡病人很多,尤其是近期有傳染病——腦膜炎的流行,有60多人患病,已死亡20多人;還有很多其他的病人,沒有醫生及藥物,隻有醫療隊來時才能看病,很多人因病死亡或緻殘。r丁蓉問巴醫生:腦膜炎隻需要簡單的青黴素或磺胺藥就可以治療,為什麼沒有?r巴醫生介紹,很多病是可以治療的,但由于沒有藥物或藥物很少,人手也不夠;就是城市中的病人,也沒法得到完全有效的治療。隊員們相信他的解釋,他們剛剛從戰亂的陰霾中迎來和平的曙光,确實是百廢待興。r隊員們檢查了幾個病人,其中有一個患甲狀腺腫瘤已有10年之久,卻從沒有進行過診治。由于沒有攜帶專業設備,隊員們無法對病人進行有效的檢查,就給他提出了建議。r巴赫特的家是三間尖頂小茅屋,一張高不足20厘米的木質床便是全家的栖息處;中間主梁上裝有一台小吊扇,闆凳似的桌上放着一台國内已被淘汰的小電視。一台微型發電機,隻能保障一個房間的用電。這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了。r巴赫特說,這些還都是他在有了工資之後才慢慢購進的。雖算不上富裕,但一家人樂觀、積極的生活态度,顯現出他們對未來還是充滿信心。r擔任此次護衛指揮的李英枳營長默默地注視着他們,心裡很不是滋味。房屋雖然是用土堆砌的房子,但相比其他村民,巴赫特在這裡條件已經很不錯了。r明月和張佳媛都沒有急于進到房間裡。他們對院子裡的一種果實很像辣椒一樣的植物非常感興趣。巴赫特說,這是蘇丹的辣椒,和中國的不同。r巴赫特問:“以前沒有吃過?”r明月說:“沒有吃過。”r巴赫特馬上就摘下來了幾個,說:“中午給中國客人們做一道辣椒菜。”r這一天,熱情好客的巴赫特博士用家中最好的食物和中國樂曲,招待着我們這些來自東方的客人。r當然,飯菜主要是以牛羊肉為主,用比較新鮮的牛羊肉做成的;還有一種汁,做成像醬一樣的東西,然後配上麥子面做成的糊糊,拌起來,用手抓一抓,用手直接抓着吃。當地人就是習慣用手抓飯。r那天,中國白衣戰士們在巴赫特家裡伴着優美的樂曲,用漢語、用英語、用阿拉伯語,甚至用各種手勢,暢叙交流着。r一陣劇烈的爆炸聲,忽然轟鳴而來。開始明月以為是雷聲,擡頭看看窗外的天色并沒有變化。後來又聽到了零星槍聲,大家确信真的有事發生了,趕忙打開房門。發現附近警戒的女兵班已經全部進入臨戰狀态。r又是一連串沉悶的爆炸聲響起。丁蓉循聲望去,在村口的正北方,一股濃煙正沖向高空。連土坯房也跟着顫動起來。r突然,氣流中襲來一股被壓縮的反彈力。接着頭頂是一聲飽滿的炸響,地面上立即又騰起一團蘑菇雲。r“政府軍火庫爆炸了!”負責外圍警戒的王淩氣喘籲籲地跑過來告訴大家。r“全體人員,全副武裝、緊急集合!”李英枳下達命令,大家分頭忙碌起來。r長期以來,任務區各部族之間關系錯綜複雜,各種武裝力量經常因一些小事劍拔弩張,大動幹戈。r一夥兒攜槍的政府軍戰士和驚恐的百姓相互簇擁着,在距離營地大門口10米外的地方停了下來。從他們猶豫的步伐中,可以推測,他們可能是要進入中國軍人警戒區。r“要防止他們趁機沖進來搶東西。”莊一鳴一聲令下,步兵隊員迅速分散隐蔽。r20分鐘後,一名就近的軍事觀察員過來通知,爆炸造成的死傷人數目前還不清楚,要求各醫院各搶救小組做好準備,随時待命出發。大家絲毫不敢懈怠,戰備物資仍然随身攜帶。r爆炸聲持續了将近一個小時後,終于停歇了。r爆炸帶來的巨大傷害發生在附近的卡多拉村,李英枳帶領部分警衛人員趕到爆炸現場查看。村民瑪薩卡的父親和愛人都在爆炸中喪生,他們生前都是在軍火庫幹零工維持家用的。指揮部決定對于一些因爆炸而受到過度傷害的家庭,給予一定的救援。r由魯程俊教導員帶隊的慰問小組在第二天淩晨就趕來了。車子到的時候,全村的人和瑪薩卡全家一起早早地守候在村口,而她4歲的女兒則用瘦削的小手捧着一把顆粒飽滿的栗子悄悄塞到張佳媛口袋裡。張佳媛知道,那是她們全家人一天的口糧,這不禁讓她鼻頭發酸。r“來,大家把東西擡下來吧。”魯程俊教導員揮着手招呼着。大米、罐頭、面粉、簡易衣架……這些東西雖說簡單,但對瑪薩卡全家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r瑪薩卡年近60歲的老母親看着這位和藹可親、舉止大方的中國維和軍人,就像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眼含熱淚連連緻謝:“達媽姆、達媽姆(蘇丹語意,為‘太好了’)。”r一旁的瑪薩卡欲言又止的表情,卻引起了魯程俊的注意:“有什麼困難,告訴我們,中蘇人民曆來就是朋友嘛。”r瑪薩卡一家境遇悲慘,她有4個孩子都已到上學的年齡了,平時吃飯問題都難以為繼,更别提讓孩子上學了。魯程俊沉默了一會兒,安慰着說:“有我們維和部隊在,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說完,他掏出了身上所有的200美元,說:“這給孩子交學費吧。”r瑪薩卡感動地流出了淚水,她不停地握着魯程俊的手,含混不清地表達着自己的感激之情。車隊離開很遠,他們一家還站在路口不停地揮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