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有用才是最關鍵。
摘自《情商15課:人生早晚都要補的課》
曾莉/文
丘吉爾出了名的脾氣急躁、情緒易怒,這使他在二戰前的政治生涯中屢遭挫折。但在戰時,他不甘屈服的叛逆性格卻正當其用。
二戰開始時,擔任英國首相的是溫和理智的張伯倫。受傳統歐洲政治體系教育的張伯倫,認為自己的責任就是維持歐洲的和平。他相信希特勒作為領袖,會像自己一樣講道理。
他認為對待納粹德國最好的方法是用善意盡量滿足他們的願望:“希特勒想要什麼,我們就試着給他吧。”張伯倫的“綏靖政策”,為他赢得一個“我愛柏林先生”的綽号。
易怒的丘吉爾卻意識到希特勒在想什麼,這使他超越張伯倫的理智。簽署完《慕尼黑協定》的張伯倫在機場宣稱:“這是曆史上第二次英國首相從德國帶回保持尊嚴的和平,我相信這就是我們一個時代的和平。”但是,丘吉爾清醒地提出警告:“别以為這事就這樣結束了,這筆賬才剛開始計算。這隻是一杯苦水,剛嘗了第一口。”
英國最終向德國宣戰後,臨危受命的丘吉爾在演說中堅毅地說:“我們的方針是什麼?是以上帝賜予我們的全部精力,竭盡全力在海陸空作戰,進行一場反對兇殘暴政的戰争。我們的目标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回答:勝利,是不惜任何代價赢得的勝利。”
通常,發怒都被認為是不良情緒,但丘吉爾的“壞”脾氣,給了他直面邪惡的勇氣和決戰到底的決心,也激勵英國人民反法西斯的鬥志。
所以說,情緒無好壞,有效最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