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曆史長知識。
摘自《特别文摘》
戴旭/文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争(通稱“二戰”)及中國抗日戰争勝利的七十周年。此時此刻,從軍事戰略戰術角度分析回顧一下在那場空前慘烈的大戰中,敵我雙方的成敗得失及深層根源,仍有借鑒和啟發意義。
“鬼子”遇強則弱
1939年9月1日清晨,當德軍突然入侵波蘭,大戰正式爆發時,沒有誰相信波蘭人能獲勝,但英法等國都認為,波蘭可以堅持三四個月。可惜,這一仗總共隻打了28天即告結束,主要戰鬥實際上僅進行了17天。接着,德軍轉向西線,4個小時控制丹麥,一個月拿下挪威,42天擊敗法國。如此神速,徹底打破了“一戰”存留下來的傳統攻防時間表。
這就是新軍事體系對舊軍事體系的摧枯拉朽。
回過頭來看看侵華戰争至太平洋戰争初期,軍力一度稱雄東亞的日本。當時日本海軍确實比較先進,但其陸軍難與蘇、美、德諸國相比,甚至連“一戰”時陸軍強國的水準都沒達到。
由于沒有參加“一戰”期間的歐洲陸戰,日軍對火力革命認識模糊,其火炮射程和威力都非常有限。雖然能夠在中國戰場逞一時之兇,一旦遇到蘇聯、美國之類強勁的對手,隻有挨打的份兒。
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中,日軍已經發現,其火炮的射程全面劣于對手,以至于蘇軍火炮可以在日軍火炮射程外自由射擊,日軍根本無力還擊。
1945年2月19日,硫磺島戰役正式打響,而美軍針對這個隻有21平方公裡的小島的火力壓制,早在前一年的12月就開始了。開戰前三天,美軍又進行了三天的火力準備。而整個戰鬥過程中,他們共發射各種口徑的艦炮炮彈30餘萬發(計1.4萬噸),直接支援登陸部隊作戰。
在1945年柏林戰役的外圍戰中,僅4月17日這一天,蘇聯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配屬的炮兵就發射了123萬發炮彈,約可裝滿2450個火車車皮,共計98000噸。蘇軍供給炮彈的鐵路線,直接建到一線炮兵陣地上。最終參與直接攻擊柏林城的蘇軍共有464000人,裝備12700門火炮和迫擊炮,2100門火箭炮、1500輛坦克及自行火炮。這種高度工業機械化的物質力量,對當時工業實力比較薄弱的日本而言,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相比參戰的歐美各工業強國,日軍在機械化方面也全面落伍,其野戰炮兵仍然是以騾馬牽引為主,步兵則多依靠徒步行軍。
“日軍”思維僵化
日軍的陸戰思維仍然是以步兵為中心,坦克被定義為支援步兵的武器,使得坦克部隊發展非常緩慢,坦克本身性能也相當落後。
“二戰”中,日軍性能最好的坦克是97式中戰車。該戰車裝備短管57毫米炮,全重13.4噸,最大裝甲厚度隻有33毫米,且車身不是整體鑄造的,而是鉚接的裝甲闆。後來為了加強反裝甲能力,又推出了裝備47毫米反坦克炮的97改,但戰鬥力依然有限。
相比之下,蘇軍主力坦克T34/85裝備長身管的85毫米炮,全重32噸,最大裝甲厚度90毫米。斯大林2型坦克,則裝備122毫米炮,全重46噸,最大裝甲厚度160毫米。美國的M4謝爾曼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