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的自由在于一個自由的頭腦。我們需要的科技,應該幫助我們自由地生活、感受、思考。
過去三年裡,我在谷歌當一名設計倫理學家,職責就是從産品設計的角度來保護十億用戶的心靈免受科技劫持。
什麼是劫持?當我們使用一款産品的時候,通常注意到的是它可以為我們帶來的種種方便,但看似無害的便利産品的另一面,其實是科技抓住了我們心靈的弱點。
一、菜單萬歲
人們崇尚個人選擇和自由,人們會為了自己的自由選擇權而奮起反抗,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手機、電腦上的菜單,恰恰反映的是在科技面前,我們其實沒有選擇。
産品設計師們化腐朽為神奇的地方,就在于給用戶呈現出許多選項。用戶們乍看之下覺得自己能夠“自由”選擇,然而菜單的結構早就經過精心設計。無論你怎麼選擇,都逃不出設計師的“魔掌”。
看到眼前手機或電腦上的菜單時,相信你很少想到這個問題:
“這些選項實際上是用來分散我的注意力”。比如,你和朋友們晚上打算出去逛逛,想找個地方繼續你們的談話。于是,你打開手機上的Yelp(相當于美國的“大衆點評”)來看看有沒有好的酒吧推薦。Yelp上當然有一長串的酒吧推薦。于是,你們這群人就變成了各自盯着自己的手機研究哪個酒吧最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那份推薦清單和你們出來玩的初衷到底有多大聯系?
問題并不在于酒吧到底是不是一個談話的好地方,而在于Yelp在你不經意之間就把關鍵的問題從“哪裡适合我們坐下來聊聊”替換成了“哪個酒吧拍的雞尾酒照片最好看”。
操縱你的心,隻需要一個精心設計的菜單。
二.在你的口袋裡放一個老虎機
如果你要開發一個App,你該怎麼留住用戶的心?答案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老虎機。老虎機利用的心理學效應叫做“間歇可變報酬”。
如果設計師想要使應用的“成瘾性”最大化,需要做的就是把一個用戶的動作(比如老虎機的拉杆)和一種可變報酬聯系起來。拉動一下拉杆,立刻收到一個激勵性的獎勵(比如金币),當然也有可能什麼都沒有。當這種的報酬可變程度達到最大時,你的吸引力就達到頂峰。
可悲的事實就是,當今這數十億人口袋裡都裝着這樣的老虎機。當我們從口袋裡拿出手機時,我們其實就是在玩這種可變的搖獎。
移動應用和網站處處設置了這種間歇可變獎勵,因為這有利可圖。
但在其他一些情況下,老虎機的出現也可能是個意外。比如,開發郵件客戶端的公司并沒想把自家的應用變成一個老虎機。我們一次次刷新郵件并發現裡面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沒有哪家公司從中受益。蘋果和谷歌的設計師們也沒想把郵件客戶端設計成老虎機的形式,這純粹是個意外。
但現在,科技公司有責任減少老虎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他們通過合理的設計,盡量把間歇性可變獎勵變得不那麼誘人、減少不可預測性。他們也可以讓用戶選擇隻在每天的固定時間查看“老虎機”,把提醒消息打包提供給用戶。
三.“萬一錯過了什麼呢?”
應用程序和各大網站劫持用戶大腦的另一個手段,就是利用你的FOMO心理。Fearofmissingout,萬一剛剛錯過了什麼重要的是新聞呢?
如果我設法讓你相信,我可能給你帶來某些重要信息或貴人,你就很難下決心把我徹底關閉,因為你總會害怕遺漏了什麼重要的信息。但是,隻要仔細觀察這種擔憂,你很容易就會發現,它是無窮無盡的。隻要你停用某些服務,就總會錯過某些“重要”的事情。
少上六個小時微信,可能會錯過剛好路過附近搖一搖的夢中情人。
少刷六個小時微博,可能就失去了第一個心疼胡歌的機會。
但是,生活的目的并不是擔心錯過任何東西。
隻要你嘗試克服這種所謂的擔憂,比如過上一天沒有電話沒有通訊的日子,你就會很快發現,那些腦補的擔心的事并沒有發生。
我們不會錯過沒看到的事情。這種FOMO心理隻存在于你下定決心斷網的前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