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年輕一代的恐慌

年輕一代的恐慌

時間:2024-11-07 03:02:28

摘自《2015中國雜文年選》

陳丹青/文

年輕人整體性的“困惑”與“恐慌”,我無法測知。眼下社會、媒體、網絡的種種信息和說法實在太多,年輕人不免困惑;恐慌呢,應該是謀一飯碗、混一前途越來越難吧。美國八九成青年最擔心的也是飯碗,但中國人口忒多,瞧見滿大街的人群,我有時也會莫可名狀地恐慌。

沒得比和樣樣比

50後當年的焦慮不是升學和飯碗,而是去哪個省份的農村、幹哪家工廠的工種。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的,恐慌也沒用,全認了。部分60後與我們命運相似,部分70後的際遇和80後相似。50後的青春期堵在非常時期,不好跟今天比。

以上算進步還是倒退呢?難說。生理層面絕對進步了。我們那會兒整年都不會下館子,誰家有冷熱水設備?苟活着,還窮開心,頭發留長點就算打扮了。今時今日,一個打工仔還能腳蹬皮鞋,染一頭金發;窮姑娘包包裡,多少有支口紅吧。

但我不可憐自己的少年時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後生。那會兒沒得比,現在樣樣比。同學的家境、同事的升遷,懸殊多大。多少人瞧着中檔小區,攢錢攢到五十歲,怕也買不起小區保安那座崗亭啊。

要說傳統文化的割裂,50後空前絕後。别指責年輕人不懂傳統文化。誰有資格?除了萬萬分之一的所謂國學家。誰懂?幹嗎要懂?如今除了知識題,又哪來什麼傳統文化?别拿傳統文化說事兒。咱們文化傳統的一大項,就是動辄拿着大道理指責年輕人。

别拿文化說事

責難80後、90後割裂傳統,是輕佻的。以我的觀察,情形正好相反:從部分70後開始,越來越多有頭腦的青年,默默回歸傳統。他們不見得清楚什麼是傳統,但顯然迷戀被曆史割裂的那一端。極端的例子是:好幾位青年告訴我,班上儀表堂堂的高材生,碩士、博士畢業,忽然就進了寺廟,剃度為僧,有法号,開始傳教了。

準确地說,是百年中國折騰出來的“新文化”,将傳統和一撥撥後代生生割裂。割裂後,拿不出什麼好飼料喂後代,孩子們當然“青睐”西方和日韓的文藝,而不是“文化”。看英美劇、日韓劇的青年未必了解什麼是人家的文化。可是50後、60後年輕時,對外頭不是了解不了解,而是根本不知道。

80年代的“文化熱”,是校園裡熱衷讀薩特、讀尼采。因為上一個十年是文化沙漠,人人無知。年輕人熱衷日韓劇,是他們的上一個十年二十年,全社會世俗化、商業化、資訊化。他們受的教育明明白白教會他們什麼是權利,教會他們别再像爹媽那樣,做人太累,讀薩特、讀尼采有什麼用。這樣子對嗎?不很對。可是50後、60後那種生活,那種意識形态,留得住嗎?行得通嗎?所以出來80年代的哲學熱、文學熱,都想換個腦子,但多少有點誇張。在正常的國家和社會,讀哲學的讀哲學,看俗劇的看俗劇,不像我們這裡,階段性群體轉向,忽而全都去求真理,忽而個個認世俗,一個均衡正常的生态,迄今還沒有出現。

最乖的一代人

說90後解構一切?恕我無知,我一點不知道90後解了什麼構。網絡上或許全是他們的聒噪,那是因為沒有别的出口可以表達。我所知的狀況正相反:80後、90後是我見過最乖、最被動、最有悖青春本能、最缺乏表達意識的兩代人,和“垮掉的一代”比,和嬉皮士比,更是笑話。

至于對“主流價值”的“反抗方式”,免了吧,哪有這回事?就算有,我也不主張孩子們反抗。反抗的時代與文化過時了,全世界為“反抗文化”付夠了代價。

我和年輕人之間當然有代溝。代溝是好事,是常态,說明一切在變化。

和我離開美院的1981年比,現在的變化太大。那時的同學關系就是沒日沒夜地“溝通”,談藝術,談一切。據我所知,現在的同學關系沒那麼黏稠。公寓和單間長大的獨生子難免如此,我不覺得是壞事,但可能無趣:友誼、校誼、私誼、室誼,是青春的胎記,當然,還有戀愛。2013年看趙薇拍的那部青春片,70後告訴我拍得很準确,他們說,80後、90後已經缺少,甚至沒有這種浪漫潑辣的校園記憶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