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悟空本是老實人

悟空本是老實人

時間:2024-11-07 02:22:45

細細考校孫悟空的行狀,他真戴得起這“老實人”的桂冠。

師父,我是個老實人。孫悟空在菩提祖師面前如此自白。

此語一出,恐天下衆人無不要氣破肚皮。其實先不必惱羞,細細考校孫悟空的行狀,看他可否戴得起這“老實人”的桂冠。

《西遊記》中,石猴出世後在山中的生活:“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野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猕猿為親。”他自述道:“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隻是賠個禮兒就罷了。”如此率性修真,慈心善念,不妄不诳,非老實人何?

為參訪仙道,他終于拜入菩提門牆,“與衆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閑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不覺倏六七年”;洗耳用心,悟徹妙理,修法習功,“早過了三年”。如此勤勉努力,任勞任怨,不懈不怠,非老實人何?

刻薄人士說,“老實”是“笨拙”的别名,對孫行者來說,果然如此。

後來,行者被八戒發現。行者道:“老孫變化,也隻為你們。你怎麼倒走了風息?這一洞裡妖精,都認不得,怎的偏你認得?”八戒道:“你雖變了頭臉,還不曾變得屁股。那屁股上兩塊紅不是?我因此認得是你。”行者随往後面,走到廚中,鍋底上摸了一把,将兩臀擦黑,行至前邊。八戒看見,又笑道:“那個猴子去哪裡混這一會,弄做個黑屁股來了。”

大聖坦言:“老孫一生不會弄術,都是些真手段,實本事。”他沒有機心,不會藏拙。

有人問得好:犯上作亂,觊觎“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的寶座,豈是老實人所為?

其實,從弼馬溫到齊天大聖,不管是養馬還是看護蟠桃園,孫悟空無不是恪盡職守,他所追求的不過是一種認可;所謂“鬧天宮”,是實實在在的一場搗亂鬧劇,鬧得徹底,亂得缤紛,卻自始至終不見絲毫“欺天罔上思高位”的迹象。

那麼,如此“老實人”,卻又怎樣成為敢向九天之上的至尊叫陣的美猴王的呢?

欺騙——精神的傷害遠遠比肉體的傷痛更令人刻骨銘心。欺騙的種子最終要結出仇恨的果實。

花果山上的親人們問起大王的天庭經曆時,他幾欲淚流:“不好說,不好說,活活的羞煞人。”然而,老孫終究是老實人,怎抵得住金星老兒的如簧妙舌,于是再履天職。老實的悟空,赤子之心,哪裡勘得破種種陰謀陽謀、算計考校,如何能參得透層層内幕、隐情潛規則?

大聖道:“王母開閣設宴,請的是誰?”仙女的回答才讓他知道,說什麼“官品極矣”,原來是欺蒙、是哄騙。

誣陷,多少次曆史車輪失去方向,都是拜這個魔鬼所賜,孫悟空也成為它的犧牲品。水簾洞主拜訪東海龍王,本是“緊鄰”間的友好往來,那龍王口稱“上仙”,腹中卻拟定彈章:“妖仙孫悟空者,欺虐小龍,強坐水宅,施法施威,騁兇騁勢……”蟠桃園裡的仙女解脫了大聖的定身法術,到王母面前輕描淡寫的一句“大聖走将出來,行兇拷打”,牢牢地判決了孫悟空的前程。

三界攜手,終于将桀骜的美猴王壓在五行山下。

讨伐、打壓、肉體的摧殘還不算完。兩界山(過去的五行山)下,唐僧把孫悟空收在馬前,經菩薩指點,還要完成最後一道工序:戴金箍。

精神的欺騙是世間最大的敵人。剛剛還在教訓徒弟“出家人不要說謊”的唐三藏,正是一番天衣無縫的謊言騙得大聖墜入算計,再不得自由。一道金箍牢牢地紮在孫大聖的腦袋上,箍住他的手腳,束定他的反抗精神,完成對英雄的最終收伏和改造,莫非從此也結束了一個英雄傳奇的時代?

忽發奇想:大聖行者豈是甘于寂寞的人?有一天走離鬥戰勝佛的寶座,也并非不可能。如若真有那麼一天,行者吹響“集結号”,那些老實人——真的,假的,奔命的,混日的,飯桌前的,光環下的,立即站在行者麾下的,有幾人欤?

摘自《書屋》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