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最佳抽象結構是樹形結構,人類對知識之樹的常見搜索方式有兩種:深度優先搜索和廣度優先搜索。其中,廣度優先搜索要求你嘗試批量處理,深度優先搜索則需要你深入挖掘。深度學習常與人類大腦工作方式背道而馳,超出人們的學習舒适區,表現在外就是:難、難、難。
深度學習,難在需要你發現深層次的因果聯系。馬奇将人類從經驗中獲取智慧的模式分為兩種。
低智學習:在不求理解因果結構的情況下,直接複制與成功相連的行為。
高智學習:努力理解因果結構,并用它指導以後的行動。
一位大叔看到路邊大媽燒餅賣得不錯,于是跟風賣燒餅。大媽賣燒餅多放一個雞蛋,導緻大家都愛買,他也跟着多放一個雞蛋。可惜大叔沒看到,大媽還有個漂亮女兒站在攤位前。這類行為,被稱為低智學習。
再看高智學習的案例:芒格通過綜合對曆史人物、投資公司的失敗案例分析,以及各類心理學與數學知識,總結出人類誤判心理大全與投資清單,試圖理解因果結構,分析人是怎麼失敗的,用它指導今後的投資行為。
深度學習,難在需要你将知識内化為本能。為什麼你是新手而不是專家?作為新手,你與專家最大的區别在于,他們掌握了大量内隐知識。
很多人小時候都學過騎自行車,一旦熟練掌握這項技能,你就可以在騎車時一心兩用,這就意味着騎自行車的技能已經變成你的一種内隐技能,不需要再調用你的大腦為它進行額外的付出。專家的效率比一般人高很多,就是因為他掌握了該領域大量的内隐知識,很多技能已經自動化了。
跟内隐知識相對應的是外顯知識。拿編程舉例,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編程,你會了解到一種語言包含哪些知識點,該如何背誦、拆解、調用這些知識點。這就是外顯知識。
專家不僅僅掌握了上述知識點,還擁有一整套行為規範。比如,專家級工程師明白怎麼更好地與人溝通,怎樣更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怎麼去輸出産品,這些都是内隐知識,是通過不斷學習而習得的自動化反應與條件化反應,這些自動化的模式更容易進入大腦的“自主心智”部分,不再擠占“算法心智”當中狹小的“工作記憶”。
一般來說,三四十歲會是一個人事業的高峰期,在職業生涯的這個階段,人的技能會臻于成熟,如果他已走在通往專家的路上,其“自主心智”部分此時會擁有大量自動化模式,而“算法心智”部分的認知負荷也會大幅下降。職場新手眼中的重度腦力勞動,對這類人來說,則屬于輕度腦力勞動。
深度學習能讓你掌握内隐知識,培養更多自動化模式,從而讓大腦認知負荷更小。這樣的路上,你常常是孤獨且不自信的。你不清楚自己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看暢銷書,容易;堅持看學術專著,難。刷朋友圈,容易;堅持輸出,難。選擇人人都走的路,容易;與衆不同,難。
但是,衆人選擇的路,開始輕松,後面難。為什麼在年輕時要繞開那些表面名利雙收的差事,專選較難的事情做?因為前者需要加上那麼多名和利,才能與選擇你喜歡的事情打成平手。當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就越來越不太可能有跟你一樣的人。尋求同理很難,尋求認同更難。你需要将自己從别人的期望中抽離出來;你需要返回自身,體悟道心,讓好奇心、樂趣本身成為學習最好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