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光棍康德的幸福生活

光棍康德的幸福生活

時間:2024-11-06 10:36:03

康德自幼厭世,理由充分。因為他身高僅有1.57米,雙肩高低不一,大腦袋與瘦小的身材不成比例。他精神脆弱,十分敏感,連剛印好的報紙也能讓他狂打噴嚏。他還高度近視,但目光炯炯如烈焰,至老不衰,令人不敢逼視。

康德13歲喪母,16歲即升入哥尼斯堡大學。家貧,剛一入學他便因褲子破了拿去縫而出不了宿舍門。6年後,父親猝然去世,把三妹一弟留給康德。長兄如父,康德毅然辍學,先後在哥尼斯堡郊區的三個貴族家庭當家庭教師11年,養活弟弟妹妹和自己。1755年6月,弟弟妹妹成人,康德以31歲的高齡殺回哥大,并很快成為哥大無講席講師,開始了長達41年的教學生涯。

康德一輩子沒幹過别的,除了讀書、寫書,就是教書。康德上課從不遲到、缺席,從不照本宣科。從未出過國的康德講課時趣聞逸事不斷,間雜異國風土人情,經常讓學生哄堂大笑或潸然淚下。康德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講課以資質中等的學生能聽懂為标準。他常說:“我不是教給你們哲學,而是教你們如何進行哲學思考。”開素質教育之先河。

康德受學生歡迎,有聽課費為證。當時教授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學生的聽課費,康老師光靠講課就買得起樓,雇得起仆人。康老師與學生的友誼也足以成為榜樣。他經常慷慨解囊資助貧困生,導緻很多學生把他當爹看。

康德活到差兩個月零十天滿80歲,最遠隻去過俄羅斯元帥洛索夫的莊園,該莊園距哥尼斯堡137.7公裡。按照歐洲大學的傳統,雖然并無“每年必須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兩篇論文”之類的規定,但教授的江湖地位,取決于論文的質量和數量。康教授厚積11年,居然沒有一篇科研成果!非議沸騰,康德由是名聲大振,一舉躍居平庸教授榜首,成為德國教育界的頭号笑柄。有人奚落他:“康先生很久沒有發表哲學著作了,他保證不久便會出版一本小冊子。”

他說的小冊子就是《純粹理性批判》。當時,康德自己也認為《純粹理性批判》隻能寫成小冊子。孰料一動筆,數月之間,856頁的《純粹理性批判》便一蹴而就。但是,這本被叔本華稱為“歐洲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書”,出版之後竟無人喝彩,因為它太晦澀難解了。一個讀者寫信向康德抱怨:“你寫的句子太長了,我用一個指頭按住一個從句,十個指頭都用完了,一句話還沒讀完!”

德國人的傳統生活理想是:買一棟樓,種幾棵樹,養一隻狗,結一次婚,生一堆孩子。康德隻辦到了一點:63歲的時候,他買了一棟樓。小樓位于市中心僻靜的後街,并不豪華。康德入住後才發現他家的書房正對着哥尼斯堡監獄,犯人每天高唱三遍聖歌,聲震四野,讓康教授大煩,盛夏亦不得開窗。

對生命有追求者,對鄰居的要求必高。康德與鄰居有許多故事。哲學需靜思,康德因此視音樂為噪聲,偏偏鄰居有隻勤勉晨鳴的公雞。康德不堪其擾,高價買下準備一了百了。豈知該流氓鄰居拿到錢後堅決反對康德殺雞。最後,康德不得不把雞養下去,隻是這回公雞是在他自己的院子裡叫了。

據研究,哲學家能否成就偉業,與其生活是否規律成正比。康德是最好的榜樣。有傳記作家表揚他曰:“康德的一生就像一個最規則的動詞。”現将康德的起居時間表羅列如下:

4:45,仆人浪泊叫醒康德。康德命令:無論他怎麼賴床,浪泊都必須把他從床上提溜起來。這是康德一生中最激烈的鬥争,但每次都以浪泊勝利告終。

5:00,喝兩杯茶,抽一鬥煙,備課。康德嚴格規定自己每天隻抽一鬥煙,終生不變。但是,随着年紀增加,煙鬥越來越大。

7:00—9:00,在一樓教室上課。

9:00—12:45,寫作。

12:45,下樓待客,對遲到的客人一律賞以冷臉。

13:00—16:00,與自己點名邀請的友人共進午餐。

16:00—17:00,散步,之後看書到22點。

康德的書房溫度要求恒定在15攝氏度,22點一到他立刻上床,且終生沾枕頭即睡着。康德睡覺,鋪床和蓋被子都有嚴格的程序。為保障睡眠的連續性,他在夜壺上綁了根繩子,晚上起夜不用點燈下床,直接拽過夜壺即辦。每天如是,一生不變。

康德的規律生活不僅體現在日程表上,還有他那最為著名的散步。康德每天16:00必出門散步,教堂鐘聲随着他邁步出門響起。因此,很多哥尼斯堡居民以康德的出現來對表。他永遠沿着小菩提樹路散步,每天八個來回,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因為伏案工作的時間太長,康德想出好辦法增加運動量:他把最常用的書放在離自己最遠的椅子上,這樣,他要查書就必須起身去取,等于運動。

一般人都認為康德跟他的哲學一樣無趣。其實,跟食不厭精的孔夫子一樣,康德也是個美食家。康德請客比動詞還規則:首先,康先生從不請女客;其次,客人不能少于3位,也不能超過9位,來客的平均年齡經常在50歲左右。康家的午餐菜品精美,連芥末也完全是自制的。康德沒老婆,但有個私家廚娘,康德自己亦燒得一手好菜,興之所至,常常親自下廚烹制私家菜飨客,菜品上桌,滿堂轟然,不亦樂乎。

康德反對酗酒,曾說:“醉酒者非人,隻配以獸待之。”

康德的婚姻觀也很有意思,他根本就不想結婚。他曾說:“有三件東西有助于緩解生命的辛勞,希望、睡眠和笑。”注意,不包括愛情。康德經常與美女促膝談心,研讨美食,沙龍鬥牌,觀看戲劇,并且确實有兩次認真地考慮過結婚。不過,顯然他考慮得太久了,以至于對方在他考慮好之前已經嫁為人婦。

但這對他的道德沒有影響,對他的哲學也沒影響。自由,是康德最重視的價值。什麼是善?善就是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怎樣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首先要有自由。他說:“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自由是可以不做違心之事。”

1804年2月12日,長期卧床的康德奄奄一息,聞訊趕來的學生們手足無措地環繞在病床前。某學生出主意把“三大批判”搬到床頭,希望老師在皇皇巨著簇擁之下充滿自豪地踏上黃泉之路。看着自己畢生的心血結晶,康德忽然淚流滿面。他輕歎:“如果把這三本書換成個小孩子,該有多好!”

将近11點,康德呓語道:“好啦!”聲落氣絕,壽終正寝。

200多年來,康德的遺骨幾經遷葬,最後藏于大教堂“教授拱頂”之下,前豎銘牌“康德拱廊”,銘牌旁是一尊康德的胸像。墓碑上的銘文寫于1880年11月21日的遷葬典禮:“有兩件事,我越思考越覺得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令。”

(王傳生摘自《青年文摘·彩版》2016年第23期)

1977年7月3日,納博科夫去世的第二天,唐納德·巴塞爾姆很随意地對喬伊斯·卡羅爾·歐茨說:“高興嗎?納博科夫死了,我們全都上了一個檔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