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伊奧瑟夫是來自非洲厄立特裡亞的少年。在他人的幫助下,他經過蘇丹,穿過撒哈拉沙漠,千辛萬苦地逃到德國。薩克森州一位好心的藝術家收留了他。每周伊奧瑟夫都會去補習德語,他的德語老師是個叫舒爾特的退休教師。課後,少年會到舒爾特的餐室喝點咖啡,吃點餅幹、零食——午後咖啡也是德國文化的一部分。
有一件事情讓舒爾特老師很猶豫,考慮再三,她在某一天委婉地告訴伊奧瑟夫,喝咖啡、吃食物時發出聲音是不合德國習俗的。不料,伊奧瑟夫不好意思地承認,他奶奶也教訓過他,這樣做在厄立特裡亞同樣不合習俗。
為什麼富裕的德國和貧窮的厄立特裡亞都會有同樣的禮儀?
我們最初的禮儀可不是這樣的。據人類學家羅伯特·路威說,假如你在烏幹達的一些原始部落裡做客,吃東西越是大聲咀嚼,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越是對主人的尊重。不但如此,還要打兩個飽嗝表示自己吃得很飽。如果在肯尼亞的馬薩伊人家中做客,則需要在飯後大聲咂咂舌頭表示對主人的謝意。
那麼餐桌上的禮儀是如何演變的呢?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給出了答案。
凡勃倫在1899年發表了《有閑階級論》,闡述了人類禮儀的由來。他認為,上層社會(有閑階級)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和下層社會區分開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不事生産,有大量的時間可以消磨。他們的金錢可以使他們安閑度日,坐食無憂。禮儀是有閑階級的産物和象征。為了表明自己是有閑階級,有些禮儀到了誇張的地步,如波利尼西亞的某些酋長,為了保持尊嚴,甯可挨餓,也不肯用手把食物送到口中。
在餐桌上,有閑階級因為要炫耀自己有大量的閑暇時間,所以細嚼慢咽,一小口一小口地吮吸湯汁,輕啜美酒。另一方面,飲食不發出聲音還讓他們與餓漢相區别,說明他們并沒有饑腸辘辘,自然也不用狼吞虎咽。在身份制盛行的時候,禮儀得以充分發揚光大。上流社會的這些風度禮儀,其他階層的人們會廣泛和迫切地模仿,從而獲得尊榮感。而某些曾經是上流社會的人,即使家道中落,沒有财力保持奢侈的生活,卻仍然要保持這些禮儀。這其中不僅有餐桌禮儀和家庭出身的關系,還有更多微妙的階層關系。
(妙春摘自《深圳商報》2017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