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讀書會推薦的第5本書,是美國作家約翰·威廉斯的小說《斯通納》。這是一本“失敗者的書”,是一部蘊含着真誠、激情與緊湊力量的小說,探究了曆史洪流所忽視的人性之間的沖突、潰敗與幸存,重新喚起人們思考個體獨特存在的意義。小說的主人公斯通納是一個普通人,他的經曆毫無傳奇可言,人生像化石一樣乏味。然而,就是這樣一本似乎應該被埋沒在書海中的小說,在出版50年後卻突然走紅。它先是橫掃歐洲大陸,登上暢銷書榜,後又登陸中國,受到衆人矚目。好萊塢大明星湯姆·漢克斯跳出來為它背書,文學家麥克尤恩說,這本書讓他發現了生活的真相。
如果時間是檢驗文學作品優劣的唯一标準,那麼,時間對《斯通納》确實足夠嚴苛,花了整整50年,才給出公正的評判。正如《紐約客》書評所說:“《斯通納》出版50年後的暢銷,是獻給被虧欠藝術的一次遲來的正名。”
與讀者讀書會一起,進入斯通納失敗而不失意的人生,一起探尋、思索。
關注讀者讀書會,開啟美好閱讀生活15年前的一次聚會上,一個朋友把我扯到一邊,硬塞給我一本《斯通納》。那個年紀的我正醉心于各路“垮掉”的作家,自然認為《斯通納》(stoner,有“瘾君子”之義)是個講靈魂堕落的故事。
作為一個不夠聰明的讀者,如何說明自己喜歡哪一類型的書呢?我決定直接呈上這段描寫婚外情的簡短内容:“當斯通納還非常年輕的時候,認為愛情就是一種絕對的存在狀态。在這種狀态下,如果一個人挺幸運的話,可能會找到路徑的入口。成熟後,他又認為愛情是一種虛幻宗教的天堂,人們應該懷着有趣的懷疑态度凝視它,帶着一種溫柔、熟悉的輕蔑,一種難為情的懷舊感。如今,到了中年,他開始認為,愛情既不是一種優美狀态,也非虛幻。他把愛情視為不斷轉化的人類行為,一種一個瞬間接一個瞬間,一天接一天,被意志、才智和心靈發現、修改的狀态。”
我想這些文字足夠了。
1965年出版之後,《斯通納》俗常的生活情節和克制的寫作風格令這本書的銷售難有起色。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是它在名人雅士中累積了一批忠實擁趸,成為“小衆閱讀”的選擇。相比當年第一版在美國隻賣了不到2000冊,如今《斯通納》已經橫掃歐洲暢銷書榜單,并引爆了關于美國文學正典的讨論。
總體上講,這個文學複活事例印證了奧威爾的那句話:“時間才是評價文學的唯一标準。”
《斯通納》告訴我們,最終衡量人類的,是直面隐秘的自我而非展現在公衆面前的自我的能力。
最近,我主持的讀書小組讀的正是《斯通納》。有一次,一個上了年紀的紳士起身發言,他臉漲得通紅,顯然有一肚子火:“為什麼非要我讀個失敗者的故事?他不願意為國效命(斯通納在戰争爆發時沒有志願參軍),他的婚姻簡直是場噩夢,工作上隻有受氣的份兒。總的說來,他簡直一事無成!”第二個人則站起來說,他覺得讀這本書就是在讀自己的生活,斯通納可能就是他本人。
我覺得這兩個人說的都沒錯。在很多方面,斯通納都是一個猶豫、暧昧的主角,保守、被動,甚至無法保護女兒免受妻子心血來潮時種種任性妄為所造成的傷害。他生活的主旋律不是進取與成功,而是一種近似于我們普通人生活的樣子——一種雜糅了欲望、壓抑與妥協的混亂狀态。《斯通納》讓我們意識到:生活中唯一的英雄主義,隻在于人甘願投入生活的精神品質。
今天讀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我們對英雄主義的認知到底有多淺薄。美國人崇拜的,向來是偉大的運動員、巨富商賈、電影明星——他們炫目的成就在我們眼中直接關聯着人生的價值與快樂。斯通納是個什麼角色呢?文學史上典型的庸衆:一個内向的中世紀研究專家,一輩子與古代文獻為伍。雖然還沒退休,卻是校園裡的老古董。如果放在今天,比較合适的類比對象應該是化石。
今天的世界和斯通納之間的差異,不光是我們手握智能裝備便無所不知,更是我們在知識和情感上的新陳代謝能力快到驚人:我們追逐聳動視聽,又容易自我滿足;滿足于行為,止步于思考。最重要的是,内心塞滿希望世界記住自己的野心,卻絲毫沒有探尋自我、了解自我的欲望。
人類并非一向如此。據曆史學家沃倫·薩斯曼的觀察,人類在20世紀經曆了社會文化價值觀從“品格文化”到“個性文化”的轉變——前者注重個體私人行為的重要性,後者則強調社會角色就是扮演者的角色。
如今,窄小荒僻的社區發展為繁華的大城市,人們不得不在競争激烈的職場和社交中争得一席之地。日積月累的修養、品德不及第一印象重要,大肆推崇廣告式文化的迫切感又增強了美國式舞台的存在感,因此需要源源不斷的精美服裝與道具。如果說古典式的理想生活是一種被檢視的生活,那麼現今的目标就是過一種被展示的生活。如果你想成為焦點,不必天生我材,也不必系出名門,你要做的僅僅是制造些動靜——随便發點笑話、段子、髒話或者惡作劇到網上吧。否則,你的結局隻能像斯通納一樣,成為人類曆史中的一個注腳。
但每個人最終的命運不是都要成為注腳嗎?我們日思夜想的美夢最終不是都要讓位于真實的生活嗎?命運開始對斯通納戲弄——婚姻變成一場噩夢,女兒陷入絕望,一個麻木不仁的宿敵毀了他的事業……斯通納一次次被逼着面對自己的軟弱,挑戰自己身為一個兒子、父親、丈夫和學者的底線,但他從未逃避。
在斯通納彌留之際,作者這樣寫道:“一種柔軟感纏在他身上,一種倦怠感爬上他的四肢。一種他自己的身份感忽然猛地襲來,他感覺到這個東西的力量。他就是自己,他知道自己曾經是什麼樣的人。”
《斯通納》之所以是一部傑作,是因為約翰·威廉斯筆下這個直面隐秘自我的故事沒有變成一場悲劇,而是為我們的自我救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勇氣。同時,這種救贖并非以宗教的形式實現,而是以文學為契機。
(摘自鳳凰網讀書頻道)
《斯通納》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