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迎接孤獨終老的人生

迎接孤獨終老的人生

時間:2024-11-06 06:34:39

這可能是一個在社會心理上提前衰老的年代。生理預期壽命越長,衰老越提前,漫長的中老年時期與“無助”“無望”“孤獨”緊緊糾纏在一起。那些自嘲“步入中年”或自稱“老人”的“90後”,便以這樣的姿态來告别青春。

這些“90後”覺得自己已疲憊不堪。盡管他們與世界相處才不過短短20餘年,依然是花樣的年華,就似乎要在歎息中接受人生定型。

歲月如梭,如果他們真的變老會是怎樣的?那一天的來臨,将怎樣延續、檢驗和拷問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所面臨的生存困境?

我們所處的年代正在興起并經曆着一種叫作“獨居”的變革,一個人吃、一個人睡覺、一個人過周末……50年後,獨居者會不會孤獨終老?

孤獨終老的恐懼

最近在豆瓣上加了一個小組——孤寡人士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聽起來像孤寡老人的互助組對不對?其實它是一群不到40歲的中青年人聚集的豆瓣小組。單看它的介紹,相信不少人會遏制不住想加入的沖動——父母親人皆不在?朋友熟人都沒有?同性異性愛無能?注定孤老終生?不想去敬老院?快加入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

“送醫收屍”隻是一個概念,組長也在圍觀指南裡闡明:“組員們都活得很好,不想自殺。組員不存在需要某個人來填補的空虛,沒有别人可以填補你内心的空虛。不反人類不反社會,隻是不想和不需要的人打交道,不想浪費生命。建組初衷是過自己獨立的一生,最終不麻煩任何人地老、病、死。”

獨居的青年們依賴網絡抱團,他們踐行着獨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但害怕無法給自己一個體面的結尾。自嘲之餘,這個小組莫名地給人一種安慰,看,還有那麼多人跟我一樣孤獨,老了也有照應,怕什麼。

獨居時代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近一個多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或被動地選擇放棄家庭群居,加入獨居大軍。據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克裡南伯格統計,在美國,差不多7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選擇獨居。同時,獨居成為第二穩定的生活形态,僅次于夫妻與孩子組建的核心家庭。獨居比例最高的國家是北歐的高福利國家——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幾乎有40%的人是獨居者。亞洲獨居率最高的是日本,獨居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中國、巴西和印度。

單身社會,正成為一次空前強大、不可避免的社會變革。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家庭是最小的經濟生産單位。我們可以用進化生物學的理論來理解,以家庭形式群居的個體在獲得生存資料、繁衍後代上占據更大的優勢,久而久之,通過自然選擇,人類更傾向于建立群居式的親密社交關系。

但随着城市的發展,個人收入增加,服務業迅速發展,家庭的部分職能,如做飯、洗衣、娛樂都有專門的行業提供,個人不必再束縛于家庭形式當中,獨自一人也能夠處理好自己的生活。

但獨居仍然要面對“文化”這一強敵。無論是古老的智慧還是流行的“雞湯”都認為人不能離群索居。“孤僻”是一種難愈的心理病征,“孤立”則是一種嚴苛的懲罰。法學家威廉·佩利認為,“孤立隔離”能提高懲罰的威懾力,進而制止犯罪。獨居是為了貪圖一人之快,不想承擔家庭的責任。

不過,在獨居還未流行的年代,已經有人在倡導離開人群,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845年,梭羅開始了在瓦爾登湖邊小木屋的獨居生活,每天他都在思考是否需要和他人毗鄰來維持好的生活,然而自然所給予他的一切讓他發覺,人類鄰裡間虛無的益處并不重要。

我就像住在大草原上一樣遺世獨立,我擁有屬于自己的太陽、月亮和星辰。

——梭羅《瓦爾登湖》這句話更多地表達了梭羅的内心感受而不是他真實的生活狀态。梭羅所謂的獨居并不是純粹的遺世獨立,如果有需要,他可以很便捷地步行到附近的村鎮和朋友家人聊天,他的獨居更傾向于心靈的獨立,劃定好社交範圍,維護屬于自己的空間。

今天的中國似乎呈現出多元價值碰撞的局面。一方面有人認可獨居的價值,遵循獨立自主的生活準則。另一方面,每個獨居的人背後總有為他擔心的家人和朋友——不成家生活多孤單,不成家老了誰養你,不成家病了誰照顧你,不成家自己一個人在家暈倒該怎麼辦?

然而關鍵在于,這些問題是成家就可以解決的嗎?

獨居不等于孤獨

抨擊獨居最強有力的理由是,獨自一人将會導緻孤獨感。可獨自一人并不等于孤獨。有人雖然獨居,但是能保持良好的社交關系;有人雖然和家人團聚,彼此之間互不交流,反倒更加孤獨。對于後一種情況,分開居住可能是緩解緊張關系的方法之一。

再者,有時最難克服的孤獨感來自自我價值感的喪失。他人與自己的聯系緊密不緊密變得毫無意義,隻要知道自己為何存在于這個世界上,内心的充盈會讓人發覺什麼才是最強大的陪伴。

反對獨居的第二個理由,通常也是最令人信服的理由,就是對孤獨終老的恐懼。

目前,中國的養老仍然依賴家庭,社會養老體制尚未健全,“養兒防老”依然是許多人成家的理由。但現實往往不如人們所願——夫妻二人總有一人要先一步離世,子女常常為了更好的發展無法常伴父母左右,一旦子女成家,建立三世同堂的穩定家庭難度相當大,祖輩為了不麻煩後輩也隻能住進養老院。所以,成家也不是解決孤獨終老難題的萬全之策。

其實不妨換一個角度看待“孤身一人”這種現象。對于城市中的現代人而言,獨居其實是一種周期性的狀态。兒時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總有一天要走出家庭獨自面對社會。如果有幸遇到願意相伴終生的人,你就告别獨身,建立家庭。你可能一輩子在家庭的溫馨中度過,也可能因為矛盾分道揚镳,重新回到獨身的狀态。最後也有可能,攜手到最後的伴侶離世,你又恢複獨身,直到離開這個世界。

所以“孤身一人”并不可怕,它是再普通不過的生活狀态。問題是,個人和社會如何對待“孤身一人”可能帶來的種種挑戰。

有一種恐懼叫“無關”

對于個人而言,最大的挑戰莫過于如何建立和維系與他人的聯系。獨居斷絕了社會生活中不必要的日常交往,而有些人,别人不主動來聯系他,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主動聯系别人。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恐懼其實是“無關”。日本NHK電視台曾經拍攝過一部紀錄片《無緣社會》,“無緣”即“無關”。現代日本城市高度發展,地緣關系、族緣關系淡漠,加上經濟衰退,許多中年人丢了工作,老人進不了養老院,導緻一幕幕“無緣”死的悲劇。

每個社會都有無名死者的問題,中國也有,但不像日本那麼突出。首先,中國的獨居比例雖然在上漲,但很少有人選擇一輩子獨身;其次,中國族緣關系沒有日本那麼淡漠,即便孤獨終老,親族中的人也會來幫助處理後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中國的獨居大軍多數還年輕,正值壯年。

日本文化與中國相近,以後我們會不會也迎來“無緣社會”?

加入豆瓣“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隻是一種無聲的自嘲或抱怨,我們應該學會維系與他人的關系。

當下的年輕人更喜歡利用社交媒體來維系人際關系。但社交媒體帶來的問題在于,廣泛的連接等于沒有連接,人們被繁雜的社交關系所束縛,反倒沒有精力去耕耘親密關系。

老了以後維系關系更是難上加難。親密的人一天天遠去,子女無法一直陪在身邊,這首先需要轉換态度、調節心理,親密關系與自我價值感總能幫助改善孤獨的處境。

獨居社會将臨

獨居是一種社會現象,它契合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和現代人對自由獨立的追求。未來會有更多的人遇到問題時不再選擇為了“防老”而維系家庭,也會有更多人幹脆選擇一輩子獨身。同時,空巢老人是一直都存在的社會問題,加上人類的壽命逐漸延長,鳏寡老人的問題愈發突顯,我們的社會準備好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當下的中國,一個人生活的難度與成家以後養家糊口的難度不相上下。而為了能照顧家裡的老人,并讓自己老了以後有人照顧,成家顯然是更劃算的選擇。但成家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政府正在大力推進社區養老院建設,有些地方還提出相當新穎的養老方式——家庭養老,有行動力的老人白天去養老院,晚上回家;養老院與幼兒園結合,讓最需要陪伴的兩代人互相陪伴,減輕中年人的壓力。

但養老還存在很多問題——部分養老院在老人入院前需要親屬簽字,有時還要求是直系親屬,那沒有親屬的孤寡老人該怎麼辦?另外,養老院的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且養護老人的工作非常煩瑣,所有的養老院都能做到盡心盡力嗎?

獨居率提高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無論怎麼呼籲家庭價值,過去幾世同堂的大家庭在未來社會都将越來越稀少。這是人類社會結構性的變革,社會需要做到進一步降低獨居的成本。

有人可能會反對,這不是在鼓勵大家獨居,破壞家庭和諧嗎?實則不然,降低獨居的成本,其實是賦予個人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獨居的成本降低,意味着離開家庭的成本降低,個體将自由進入新的生活狀态的循環之中。減少獨居的代價并不意味着破壞家庭,而是讓個人擁有自由的選擇,要麼自由而獨立地生活,要麼去組建溫馨和睦的家庭。

(令羽摘自微信公衆号“新京報書評周刊”,黎青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