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奶奶回答得真好。在我們那個年代,誰做菜是去專門學的?都是看着前輩怎麼做,再照着做,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燒菜煮飯不都是這樣嗎?哪有菜譜這回事?
英國美食作家伊麗莎白·戴維談到煎蛋卷時說過一句話,我覺得一語中的。她說:“人人都知道,隻有一種方法可以煎出完美的蛋卷,就是自己的那一種。”
通常一道成功的菜肴,可以按照菜譜或烹饪專家的建議去做,但是關于細節和口味這種事,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标準。伊麗莎白·戴維的觀點,用中國人做蛋炒飯時的情形解釋,也許更加生動、明确。
這種在普通中國家庭中最常見的食物,要講究起來,學問可大了。身為曆史學家和美食家的逯耀東先生就最喜歡談論蛋炒飯。他寫過很多關于蛋炒飯的文章,認為要鑒定某位廚師的廚藝如何,先吃吃他做的蛋炒飯再說。蛋炒飯不隻是家裡沒有準備正餐時的替代食品,要将一盤飯炒得色、香、味俱全,一定是要下功夫、花力氣的。
說到蛋炒飯,有人做蛋炒飯時喜歡先炒蛋再下飯,如此吃起來蛋的香味更濃郁;但是另有一派是先炒飯,再倒入蛋液,使每一粒飯都可以被蛋汁包裹起來。不僅如此,蛋液是先打散再倒,還是不打散直接倒到鍋裡,又有許多派系之争。把蛋液打散後再倒下去,每粒飯炒出來的顔色是相同而且均勻的;不打散就直接将蛋液倒下去,被蛋白和蛋黃包裹的飯粒有些是白的、有些是黃的,顔色看起來更缤紛多彩一些。選擇用什麼樣的米飯來做蛋炒飯,有一派是“冷飯派”,有一派是“熱飯派”。當然所用的飯要煮到什麼程度,各自的講究又不相同。所以說,最好吃的蛋炒飯,一定是自己堅持和習慣的那一種。
就像在城市的餐廳裡,我最不喜歡吃的就是咖啡店内出售的商業午餐。所謂商業午餐,基本上都是以兩三樣家常小菜,配上一碗湯或一杯水果飲料。一般咖啡店内的廚房,不太用大火大油做菜。所以,不論是和正式的餐廳還是路邊攤比,咖啡店在先天上就存在廚具不夠齊備的缺陷。以家庭主婦的立場而言,外出吃飯,總想吃些好吃的或在家裡吃不到的,但是對長期在外面吃飯的人來說,可能最想吃的是現炒的新鮮菜肴。他們中午若有機會不吃便當,走到咖啡店裡吃幾道小菜,一定覺得最幸福。所以什麼才是好吃的東西,時間、地點、心情都是影響因素,做法和材料很多時候反倒不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