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國獨角獸,夢想與現實

中國獨角獸,夢想與現實

時間:2024-11-06 04:15:45

2018年,創投圈最熱的詞有兩個:一是區塊鍊,另一個就是獨角獸。一家公司,隻要貼上了“獨角獸”的标簽,就會立時成為自帶流量的風投寵兒,身價倍增、潛力無限,跻身世界500強似乎隻是一瞬間的事。

可是,知名财經作家吳曉波發文,對當下的“獨角獸熱”提出不同的看法。吳曉波披露,某些企業為獲得資本市場的垂青,或攫取政府的優惠政策,不惜弄虛作假,把自己裝扮成獨角獸企業。這樣的獨角獸多了,容易造成典型的泡沫經濟。

面對财經作家的質疑,人們開始追問:究竟什麼是獨角獸?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獨角獸?中國“獨角獸熱”的背後推手又是誰?

矽谷新寵

第一個用“獨角獸”定義初創企業的,是美國人艾琳·李。作為著名投資人,艾琳·李長期緻力于創投市場的研究。她觀察到,從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間,全球共湧現出39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毫無疑問,它們是資本市場的寵兒。

不過,用什麼詞來形容這些飛速成長的新公司呢?艾琳·李躊躇頗久。起先她想用“全壘打”,後來是“經典”,但都覺得不太合适。直到有一天靈光閃現,她想到了“獨角獸”這個詞。

獨角獸(unicorn),西方神話裡的虛拟生物,外形如白馬,額頭上長一隻螺旋角,象征着高貴和純潔。據說,遇見獨角獸代表着好運。“感覺不錯,既貼切又有趣,而且沒有被使用過。”艾琳·李後來這樣對媒體說。2013年,她發表了《歡迎來到獨角獸俱樂部:學習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一文,闡述了自己對獨角獸企業的理解。

成立時間少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便可稱為獨角獸企業。這些公司從殘酷的競争中脫穎而出,擁有良好的成長性和巨大潛力,未來的微軟、谷歌将由此誕生。

艾琳·李勾畫的藍圖引起了美國創投圈的濃厚興趣,“獨角獸”一詞随之流行起來,成為矽谷企業家、風險投資人的口頭禅。有了矽谷加持,獨角獸的傳播速率大幅度提升,從美國傳向全世界。

在這個過程中,關于獨角獸的認定标準逐步細化:兩年内估值就突破10億美元的,被稱作初生獨角獸;估值在10億美元到100億美元之間的,為一般獨角獸;估值高于100億美元的,是超級獨角獸。如果估值不足10億美元,但有望在短期内達到,則被稱作潛力獨角獸。當然,時間限制是剛性的,即一旦公司成立超過10年,就自動退出獨角獸行列。

過去幾年,獨角獸的數量有了明顯的增長。據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Insights統計,從2013年至2018年3月,全球共有237家獨角獸企業。其中,美國有118家,占49.78%;中國有62家,占26.16%;第三和第四名分别為英國、印度,分别有13家和9家。這237家獨角獸企業的總估值達到8370億美元。

新經濟引擎

根據CBInsights的報告,美國和中國在獨角獸的數量上領跑。中國擁有的獨角獸企業多達62家,僅次于美國,比第三名英國、第四名印度的總和還要多。

那麼,中國獨角獸企業具備哪些特點呢?

從行業分布看,中國獨角獸涉及十幾個行業,細分的話超過30個。但歸納起來,都離不開互聯網。例如,被多份榜單收錄的螞蟻金服、今日頭條、滴滴出行、愛奇藝、小米、鬥魚等,要麼本身就是互聯網企業,要麼是基于互聯網生态。即便是母嬰、家具、生鮮等傳統行業,時至今日,也必須依托互聯網展開業務。

“這充分表明,互聯網已然成為新經濟的引擎。”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專家董錫健說。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中國互聯網産業的發展十分迅猛,而且帶動了居民的消費熱情。據國家發改委近日公布的數據,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已達12.8億,與此同時,2018年的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7%。

這兩組數據之間存在着某種相關性。因為,有相當比例的消費行為通過移動互聯網産生。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美團和大衆點評是在互聯網餐飲領域最成功的兩家公司,其交易額的95%來自移動終端。

“強勁的購買力和消費潛力,必定會吸引資本湧入互聯網領域,也促使企業更多地投入研發,設計和生産能抓住消費者痛點的産品。”董錫健分析。

中國獨角獸企業還有着較強的地理特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深圳。根據恒大研究院的報告,北京的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上海和深圳緊随其後。參考其他機構如胡潤研究院的榜單,獨角獸企業在地理分布上大同小異。“這就是所謂的先發優勢。”董錫健說,“北、上、深是中國互聯網企業最早興起的地方,有集聚效應。”

這跟吳曉波的觀點不謀而合:“互聯網科技企業因為技術、人才、資本等因素,往往會集中出現在某些國家或者一個國家的某些城市。所以獨角獸集聚效應非常明顯。”

不過,準一線城市的能量也不容小觑。鬥魚直播是武漢的驕傲。估值逾4000億的螞蟻金服和估值逾500億的生活服務平台口碑網,則在杭州。更不要提它們背後的投資方阿裡巴巴集團,總部也在杭州。如果隻以計算估值而論,杭州在獨角獸企業的發展上已超越上海、深圳,躍居第二。有專家甚至預計,未來杭州可能與北京比肩。此外,無錫、南京、東莞、成都、天津等城市也都擁有獨角獸企業。

實際上,這一波“獨角獸熱”與準一線及二線城市的大力推動不無關系。

幕後推手

這幾年,杭州對于企業和人才的吸引力是我們有目共睹的。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上海、天津3個直轄市,常住人口和外來人口同時出現下降。相反,杭州的常住人口卻增加了20多萬,其中有不少是年輕人才。

目前,在杭州雲集着大量互聯網企業,除了阿裡系,還有網易、丁香園、蘑菇街、花瓣網等。有如此強大的基本盤,冒出幾個獨角獸,并不意外。

武漢在這一方面同樣勢頭強勁。創立于1988年的武漢光谷,一直是當地重點打造的高新産業開發區。經過30年發展,它已是中西部地區實力最強的産業園區,估值15億美元的全球最大直播平台——鬥魚直播就誕生于此。武漢還有幾家獨角獸企業,也被市場看好。

杭州和武漢的成功讓準一線城市看到了曙光,不少地方紛紛上馬“獨角獸孵化”項目。

成都擁有《王者榮耀》、貨車幫這樣的獨角獸團隊,然而,它們的注冊地和稅源地都不在成都。為了扭轉“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尴尬局面,2017年,成都花6億元引錘子科技落戶,随後更是宣布在天府新區打造占地面積10006畝的“獨角獸島”,并面向全球征集整體規劃設計方案。“獨角獸島”的遠景是,用5年時間,培育一家超級獨角獸企業、5家獨角獸企業及一批瞪羚企業(指成長性好、能跳躍式發展的企業)。

重慶、西安、珠海等地也制定了各自的孵化政策。從專項基金、财政補貼,到人才落戶、子女入學,可謂無微不至。目的隻有一個——催生獨角獸。

這也是中美兩國在推動獨角獸企業方面的不同之處。在美國,誰能成為獨角獸企業,由市場評估;而在中國,地方政府積極參與。

估值迷霧

估值,是認定一家企業是不是獨角獸的硬指标。那什麼叫估值呢?雪球财經的專欄作者唐朝給出了清晰的表述:“所謂估值,就是估算一下這家公司大概值多少錢。”“估算”“大概”等詞,表明估值的不确定性很大。

一般而言,估值的方法有兩大類: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前者主要指自由現金折現法和股利折現法,比較靠譜,但很難用來估算獨角獸企業。因此,業内通行的是相對估值,即找一家同行業的公司做參照,然後估算出目标公司的價值。

“那彈性就很大了。”唐朝說。能有多大呢?吳曉波講過一個案例。前不久,分衆傳媒的創始人江南春告訴他,在電梯廣告行業,分衆傳媒占據了87%的市場份額,市值約1200億人民币。有一家新創企業宣稱要做到行業第二,占據餘下的市場份額。這樣,該企業自我宣稱的估值就達到240億元,成為獨角獸企業。

還有比這更誇張、更随意的。小米谷倉CEO郭劍飛說,他遇到過一個做智能垃圾桶的創業者,腦回路十分“清奇”。“他說中國有4億個家庭,每個家庭需要3個垃圾桶,總共就是12億個,每個垃圾桶我賣100元,我公司的估值就有1200億元。”郭劍飛轉述道。

這夢呓般的算術背後是精明的算計——吸引風投,或其他機構的扶持資金。“當然,風投機構并不傻。它們願意融資,是算準有‘接盤俠’,會出更高的價格接手。”唐朝說。

在這樣的格局下,我們很難對獨角獸企業的估值做出正确判斷,也很難确認依據獨角獸企業估值制作的榜單,有多大公信力。當估值像一根橡皮筋能被随意伸縮時,我們就失去了對獨角獸企業的基本判斷。

(納尼亞摘自《新民周刊》2018年第19期,邝飚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