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糟糕!我又犯錯了

糟糕!我又犯錯了

時間:2024-11-06 03:58:40

“我思,故我在”是一句常被人們挂在嘴邊的哲學名言,但早在笛卡爾說出這句話的1200多年前,就有一位叫奧古斯汀的哲學家說過一句:“我錯,故我是。”換句話說就是,人即錯誤本身,人隻要活着,就一定會犯錯。隻不過有些錯誤我們能意識到,有些錯誤我們沒有意識到而已。

自以為正确

有句古老的西班牙諺語叫“看得見别人眼睛裡的草屑,卻看不見自己眼睛裡的樹枝”,說的是人在看别人時總是帶着挑剔的眼光,覺得别人什麼都不行,但在看自己的時候就覺得哪兒都好。

作家凱瑟琳·舒爾茨在她的《我們為什麼會犯錯》一書中提到,我們總是自以為正确這種現象背後,有一定的生理原因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在大部分時候,我們的身體裡沒有任何機制會提醒我們錯了,直到錯誤已成事實,這是一種生理上的錯誤盲視。

還有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我們從小就被告知錯誤是不好的,犯錯就是愚蠢、無知、懶惰、道德敗壞的代名詞,所以我們在看到考卷上的紅叉時會感到丢臉,看到紅勾時就會無比安心。“正确”的感覺滿足了我們自尊的需要,讓我們覺得自己是聰明的、得體的、安全的,而犯錯卻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很傻、很丢臉。這種總是“自以為正确”的心态折射出來的,是我們對“錯誤”的恐懼和逃避心理。

烏比岡湖效應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烏比岡湖效應”,指的是人有一種總覺得自己什麼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傾向,對自己很多方面的估計超過了實際水平,即一種自我擡高偏差。

“烏比岡湖效應”的名稱,來自一位叫蓋瑞森·凱勒的美國作家,他在廣播電台裡有一檔小說節目,其中最受歡迎的單元叫“烏比岡湖的新鮮事”,是由凱勒來講述在過去的一周裡,他的家鄉“烏比岡湖小鎮”上又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事實上,烏比岡湖小鎮完全是凱勒虛構出來的,在他的描述中,烏比岡湖小鎮上的女人都很強壯,男人都長得很漂亮,小孩的智商也都在平均水平以上,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于是,社會心理學借用“烏比岡湖效應”一詞,來形容人覺得自己什麼都要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傾向。

這種心理在人們開車的時候尤為突出。美國作家湯姆·範德比爾特在《開車心理學》中寫道,每個開車的人都覺得自己的駕駛技術勝人一籌,看到前方不遠的車就想超過去,即使發生了事故也覺得都是他人的責任,和自己毫無關系。更可笑的是,他們還認為有些交通規則是為那些車技不好的人制定的,而自己因為車技足夠好,所以偶爾違規也不會出事。

據法國萬喜集團所做的高速公路超速調查顯示,在來自歐洲11國的1.24萬名駕駛員中,有97%的人對自己的車技相當自信,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高出平均,并有過超速駕駛的經曆。而這其中,僅有14%的人願承認超速駕駛是一種不當的、危險的行為,還是應該遵守交通規則,謹慎駕駛。但在被問及如何看待他人的超速行為時,卻有83%的人表示超速駕駛應當受到譴責,因為這會給其他車輛帶來安全隐患。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謬誤

在日常生活中,會讓我們犯錯的往往不是那些我們不懂的事,而是那些我們自以為很懂的事。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托馬斯·基洛維奇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遍認識,明明已經錯得很離譜了,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相信。比如,有很多人都相信,那些生不出孩子的夫婦在領養孩子以後,更有可能生出自己的孩子;還有很多婦産科的醫生和護士都相信,月圓的時候會有更多的孩子出生。

對此,基洛維奇教授分析指出,人們之所以有這些思維上的謬誤,并不是因為沒有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就像那些相信月圓夜有更多孩子出生的産科醫生和護士,他們也是專業人士,也經常能接觸到相關的數據和資料,但他們還是錯了。基洛維奇教授認為,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思維謬誤,和人們在處理信息、得出結論的能力方面存在瑕疵有關。也就是說,人們堅信的一些事實上不科學、不靠譜的觀念,正因為它和人們所接觸到的有效證據相符,所以才成為看上去最合理的結論,盡管它在事實上有着明顯的缺陷。

就像人們相信“領養孩子可以幫助不育夫婦生育”這個錯誤觀念,是因為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被那些領養孩子後成功生育的夫婦吸引了,而沒有注意到那些領養了孩子也沒能生育的夫婦。所以,在很多人看來,領養孩子确實能夠幫助原本不育的夫婦生育,這既是他們親眼看見的事實,又與他們掌握的證據一緻,于是這就成為對他們來說最合理的結論。

生活不會原原本本地為我們提供所有的答案,讓我們知道究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生活給出的數據永遠都是随機的、不完整的、模棱兩可的、反複無常的,需要我們加以推導才能得出結論,但由于我們在處理信息、得出結論方面的能力并不那麼完美,所以才會相信那些看似正确的錯誤判斷。

可怕的從衆心理

人本來就很容易受到人群的影響,成為大多數人中的一員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安全感。從衆行為對于文化的形成和人們文化認同感的建立也有一定的益處。但在進行決策時,從衆行為容易讓個體失去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導緻盲從,可能使正确的意見被集體決議所掩蓋。

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在1950年做了一個著名的“從衆實驗”,結果發現,大多數人都會為了迎合他人而否定自己的看法,哪怕自己是對的。實驗結果顯示,75%的參與者至少會有一次以上的從衆行為,隻有25%的參與者可以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實驗結束後,阿希采訪了實驗中有過附和主流行為的參與者,其中一部分人表示,他們這麼做是因為感到焦慮,他們害怕和大多數人不同,因為這可能意味着錯了。還有一部分人表示,他們知道自己才是對的,大多數人都是錯的,但他們還是選擇了随大流,是因為不想顯得過于特立獨行。

試想一下,如果在答案模棱兩可的情況下,要慫恿人們去随大流,就會變得更加容易,而這種情況時常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遵守排隊秩序和随便插隊之間,當大多數人都漠視秩序選擇插隊時,我們還能做到老老實實地排隊嗎?所以,有時我們犯錯可能并不是出于本心,而是不自覺地受到從衆心理的影響。

犯錯也有正面意義

說了這麼多,其實犯錯也不是全無益處,有很多科學的誕生就是源于當時科學家犯的一個錯誤。還有伽利略、牛頓、開普勒這些大科學家,都是為了糾正前人犯的錯誤,才發現了偉大的新觀點。科學正是在這樣不斷發現錯誤、糾正錯誤的過程中,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沒有錯誤,就沒有進步。

(劉星摘自《海外文摘》2018年第6期,劉春傑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