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新華社對外部
官方統計機構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已經超過9億。這是一個關乎傳媒行業生死的數字,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化,代表着在傳播技術突破、傳播平台更新的推動下,大衆傳播與人際傳播正在深度融合,大衆傳媒與自媒體、大衆傳媒與社交媒體的界限正變得日益模糊,我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正不可逆轉地流向“指尖”,流向基于移動互聯網平台的各類社交媒體。
作為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新聞對外報道,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傳播,甚至運用社交媒體的傳播思維來改進報道内容和報道方式,已經不僅僅是題中應有之義了,而是不如此便寸步難行之舉。筆者長期從事中國新聞對外報道工作,最近一段時間又主要負責海外社交媒體的日常發稿和運營維護,對于對外報道借助社交媒體進行傳播,以及社交媒體反過來對對外報道産生的影響,有一點膚淺的認識,在這裡抛磚引玉,請教于方家。
當中國新聞對外報道遇上社交媒體
1.從“内容為王”到“内容與渠道雙王”
在社交媒體大行其道的時代,我們一直以來強調的“内容為王”,是不是已經走到盡頭了?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在筆者看來,不盡然,但筆者在這裡所強調的對外報道“内容”,無疑要與時俱進,必須是适應社交媒體傳播特點的“内容”。對于一家對外報道機構來說,即便在運營社交媒體的初期通過推廣等方式占有了一定量的受衆(粉絲),但中長期提供不了優質的内容服務,受衆可以随時退訂,因為社交媒體讓跟随和放棄都變得異常簡單和随意。
正是渠道的壓制或者說“壟斷”,讓社交媒體在當今的各媒體類型中越來越占據主流,比如說,前年開始騰訊公司的廣告收入開始超過央視就是明證,這裡不再贅述。對于中國新聞對外報道來說,這種渠道壓制帶來的一個深刻變化就是,我們必須要面對和适應從過去的“内容為王”,到現在“内容和渠道雙王”的現實。對于對外報道機構來說,不得不既調整内容設置和發布方式,努力适應各類社交媒體的特點,又要積極展開推廣、公關等工作,不遺餘力地擴大受衆群,占有渠道優勢。唯有二者兼顧,後期的盈利等等才能提上日程。這樣的巨變,不能不讓傳統的寫寫對外稿、拍拍天安門的“老對外”們,深感問題的複雜和棘手。
2.社交媒體有其自身特點,受衆有其獨特口味
筆者認為,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社交媒體,不再是簡單的交友工具了,而是兼具社交屬性和新聞屬性的綜合性媒體,而公衆對社交媒體的運用,也是對其社交屬性和新聞屬性的綜合性運用。公衆通過社交媒體既獲取社交利益,又得到有用的資訊,而社交媒體本身的功能設置也日益朝着這兩者相融合、以更便于受衆兼而有之的方向努力。這個認知并不難理解,我們隻需稍微聯想和測算一下,在我們周圍,如今有多少人正從微信、微博(國外類似的是臉譜和推特)中獲取新聞信息?有多少人依然通過主流的報紙、電視獲得新聞信息?微信、微博是不是集成了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的功能,如圖片、音視頻?如果使用媒體習慣的分野更多是依據年齡層劃分的話,那麼再過若幹年後,在社交媒體這個無所不能的龐然怪獸面前,傳統媒體的空間還有多大?
筆者手頭沒有拿到中國境内權威的數據,但推特公司一份報告可以從境外社交媒體的運營情況上給我們一些啟示。推特公司的調查發現,使用社交媒體的人士集中在18歲到39歲的年輕人之間,學曆層次較高。顯然,這部分人,可以說已經構成了社會的中堅,而随着他們年齡的增長,後面更年輕人們的加入,這個群體必然越來越龐大,影響力越來越廣泛。從我們周圍人群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習慣推而廣之,在國内,這個比例無疑也是非常高的,是數以億計,而在全球,則是以幾十億計。由此可見,站在中國新聞對外報道的角度,争奪社交媒體尤其是海外社交媒體平台,變得至關重要,因為即便是再優質的内容,沒有渠道到達受衆的終端,也是無濟于事。
但社交媒體自然有社交媒體的“路數”,也就是說,基于微博、微信、推特、臉譜等平台的内容傳播,既有内容選擇上的差異,也有報道方式上的差異;而受衆在接受習慣上,也有與傳統媒體大異其趣的特點。這些都值得我們去總結和掌握。
3.社交媒體時代的對外新聞表達方式:适應“軟書寫”
在傳統媒體時代,我們通常強調“新聞性”,強調新聞的“硬度”,而在社交媒體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則必須努力去适應“軟書寫”。筆者這麼說的意思,并非是說要抛棄硬新聞,因為新聞永遠是新聞,尤其是重要的時政、經濟、軍事資訊,在任何時代都牽動受衆的心,而需要改變的隻是我們“書寫”這些新聞的方式。
有人說,如今的網絡是“标題黨”的天下,這麼說難免誇張,但有一定的道理。網絡媒體和社交媒體上每天發布海量信息,如何讓受衆注意到,比拼的首先就是标題。如今習慣運用社交媒體獲取資訊的受衆,也許正站在地鐵角落打發時間,也許正和朋友一邊談笑風生一邊有意無意地低下頭看一眼自己的手機,或許就是在這稍縱即逝的瞬間,一個吸引眼球的标題就進入到他或她的視野中。“這個蠻有意思的,轉給你看看”,方寸間,一條資訊就有了一傳十、十傳百的動力。特别是今天,各大門戶網站、手機浏覽器,基本上都和各種社交媒體平台有機打通,讀者可以随意将門戶網站獲得的新聞轉移到社交媒體,從而大大擴展新聞的傳播力。如何有效運用這種随意性、延展性高度發達的網絡平台,傳統意義上的中國新聞對外報道不得不有所改變,有所突破。
标題要簡短醒目,富有親和力就更好了,使用适合社交媒體的語言來書寫,就是所謂軟書寫。比如剛剛開業的亞投行,在新華社中文推特上,我們的标題是“亞投行開業啦!”這種附帶感情信号的标題,在以前都是很難想象的。導語也要言簡意赅,直抒胸臆,迅速吸引點擊進來閱讀的讀者的目光,讓其有閱讀下去的沖動。
對外新聞的選材:内外界線正在模糊,社會新聞大行其道
網絡無國界,在越來越多的人将社交媒體作為新聞信源的今天,對内對外報道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很多國内的新聞通過社交媒體傳遞到境外,很多境外的新鮮事兒通過社交媒體流傳到境内;很多看似對内的新聞,也在社交平台受到海外網民的關注,“内外有别”的認知不能不有所突破。比如說前一段時間在國内的微博上流傳的不少青少年校園暴力事件,尤其是一些圖片、視頻,也在推特和臉譜上有所傳播,受到外國網友的議論。再比如前不久貴州省“縣縣通高速”的新聞,如果用以前的對外視角來看,完全不會考慮播發,但我們将其配圖後在社交媒體播發,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海外網民對中國在溝壑縱橫、崇山峻嶺間架起高速路,贊歎不已,于是對外傳統線路也進行了補發,突出了中國工程建造業的最新成就。
随着人們越來越多依靠社交媒體進行溝通交流和獲取信息,人們的閱讀習慣和興趣點也漸漸地有所轉移,除了前文所述的硬新聞也要善于“軟書寫”之外,本身就具備親和力、人情味的社會新聞就更是如魚得水、大行其道了,這與社交媒體新聞屬性和社交屬性的融合是分不開的。比如前段時間,一則網絡熱帖迅速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流傳,帖子是這樣的:“美國7歲小男孩多裡安(Dorian)癌症晚期,他最後的願望是有人在長城上舉起寫着‘D-Strong’(意指多裡安堅強)字樣的牌子拍張照片,希望有朋友能幫助他。”中國網友熱烈回應,很多網友都舉着寫有“D-Strong”字樣的牌子到長城、故宮、東方明珠電視塔等著名景點拍照,然後通過社交媒體傳播,希望小多裡安能夠看到,場面非常感人。可以說,這則通過社交媒體溝通中外的案例,是一個絕好的對外報道題材,但遺憾的是,筆者檢索國内的新聞報道,傳統的中國新聞對外報道機構如新華社、中新社、國際台等,均未對此事做過詳盡的報道,倒是一些地方媒體,通過網絡社交媒體采集了一些有限的信息,做了簡略的報道。筆者所負責的中文海外社交媒體平台對此事進行了轉發,收到了不錯的閱讀量,但仍然對傳統對外線路錯過了這個報道題材而遺憾不已。
事實上,社交媒體平台每天都在為中國新聞對外報道提供豐富的題材,大大拓展了對外報道的領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并非每一個案例都值得深挖,如何篩選,進而捕捉新聞的“第二落點”,追蹤采訪,将網絡熱帖落實為對外新聞,更是需要費一番功夫,這也是社交媒體時代中國新聞對外報道工作日益繁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