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敏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全球.."/>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翻譯語彙選擇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翻譯語彙選擇

時間:2024-11-06 11:39:34


    劉建敏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中西文化的互相對話是當今時代文化發展面臨的基本語境,由于語言的差異和文化本源性差異,文化中一些核心詞彙的翻譯成為客觀、原汁原味地重現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環節。翻譯不僅是不同民族語言之間的傳遞,更是文化信息的交流和傳播,由于民族生活和文化之間本源性的差異,決定了翻譯是文化呈現的過程,同時也可以是創造和再創造的過程。語言翻譯,其目的在于輸出文化,在中西文化對話的語境中,一些核心的哲學術語往往蘊含了文化最基本的價值和内核,對這些核心術語的翻譯對文化原汁原味的傳播和對等深刻的交流有重要的意義。以往對哲學核心術語的翻譯,在新的時代可以有一些新的解讀。

一、中國文化中的核心術語略例

中國文化的内涵在學術層面灌注于中國哲學的諸多核心概念之中,儒釋道為主體的中國文化通過“天”“道”“人”等術語表達和呈現出來,這些概念在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天人關系”“道法自然”“無為”以及群體與個人倫理關系等都是中國文化内核中主要的内容和論述的主題,也是傳統文化展開的依據和傳承的精髓所在。例如,“道”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關于世界從何而來的思考中西都有,在中國式的思考中,“道”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所謂道,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②其中“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說明“道”就是萬物運行的走向,無形無相,但是又是萬物運動的根據,所以要通過有形的事物去把握無、把握道。儒家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③,道的内涵擴展到人倫層面,儒家認為最高明的“道”要在人倫關系中體現和實踐。“忠”就是“以己之欲推知人之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就是“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在中國文化中,“家”“國”的概念,仁義禮智信的價值标準,人性、命運、理等概念涵蓋了圍繞人與共同體的關系,人在共同體中的角色及權利義務,自古至今貫穿于中國文化傳承的整個過程,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内涵之所在,而對這些核心術語的翻譯在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過程中就顯得格外重要。

二、中西文化互譯過程中核心術語翻譯實例

下文是一些中國文化核心術語在現行的詞典中最普遍使用的翻譯方法,摘錄如下:

1、道——TheWay

2、人——Human

3、道德——virtue

4、性——Nature我

們知道“道”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具有核心意義的語詞,如上文所述,有“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儒家之道,也有“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家之道,這樣具有中國意味的内涵在中國人看來并不陌生。而在西方文化中,“TheWay”則是表示由凡人通向上帝的道路,人生而帶有原罪,通過寬容行善而求得上帝的原諒,從而自己修得接近天堂的道路,這裡面上帝的意志起很大的作用。

人在中國文化中與“天地”并立三才,是溝通天地,化孕天地之精華,“為天地立心”的所在,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是褒揚其主體性的。将其翻譯成“Human”,我們看到西方文化傳統中的人生是贖罪的一生,人是神創造的,必須服從神的意志。《約翰福音》中有這樣的文字:

他在這世界上,這世界也是他創造的,但這世界卻不認識他。他來到自己的地方,他自己的地方卻不接受他。但是,對于那些接待他的人,對于那些信靠他的名的人,他使他們有能力成為神的兒女。這些人的出生不是源于血氣或肉欲,不是源于人的意願,而是出于神。⑤

在基督教傳統中,人是聽命于神的意志才能得到救贖的,神的意志也包括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但最重要的是相信神。

“道德”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是自我修養和待人接物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智慧和品質,是儒家人格中重要的部分,儒家道德要求人修身為本,公為天下,以仁義禮智信為行為的準則。在西方文化中,“道德”通過人學習而得到,在馬吉雅維利那裡,把“能力”也叫做“virtue”。

“性”在《中庸》中被闡述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為教”,人性是天地大德,萬物流行在人身上的體現,是人遵循自然之道而體悟到的處世之道。在西方文化傳統中“theNature”是“Identity”,是上帝在人身上的烙印,人被上帝從伊甸園趕出來的時候就是惡的,罪惡烙印在每個人的人性裡,通過遵守上帝的教化求得救贖。

三、翻譯失敗的文化本源性差異原因

分析兩種文化能否互譯或者怎樣互譯,首先要分析其本源性差異。文化是一個民族或者群體的生活方式,是代代相傳的經驗,同時是生生不息的創造,本源對于文化的傳承和創造可以起到基因的作用,因此,文化本源性差異是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

(一)有無宗教傳統

“道”和“TheWay”涉及到中西方的文化本源性問題。中國的“道”是在人倫關系中去實踐得出的。而西方哲學“TheWay”這個概念的前提是要有一個“超絕的”“超經驗”的God存在的。在西方基督教文明傳統中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所有真善美的東西都來自于上帝,世上的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得到上帝的認可,所謂的道德和善是絕對的,對上帝的模仿,是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TheWay”就是通向上帝之城的道路,人通過對上帝意志的履行追求上帝的寬恕(西方的人生來是有原罪的)和救贖,人在世間是痛苦的,一切都要希冀通過上帝的“TheWay”到達上帝之城以求解脫。

可以看到這兩個詞語在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其本意是兩個概念,其中最主要的區别就在于中國的無神傳統和西方的基督教傳統。對人主體性的挺立方面,中國傳統更尊重人的主動性,人在處理自身與天地他人的關系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性,而西方則傾向于人是上帝意志的聆聽者和執行者,人的生存和選擇都是圍繞上帝來進行。

這樣的反差在對“人”的翻譯中也有所表現。中國人把人的一生當作成人的過程,人生來不能成其為人,隻有到家庭鄰裡,到倫理關系中才可以成為人,在成人的過程之中表現出來的好的品質被稱為道德,不斷地追求成仁的過程叫做“成人”。所以中國人不會給人下定論,是性善還是性惡,做人是一個過程,人有作惡的可能,但同時也有向善的機會,沒有一定的命運、宿命,而是萬物有一定的走向,人在尊重道的基礎上有所創造,因為中國人信仰的是變化、是關系、是萬物之間的聯系,需要拿捏,給人很大的主動性。孔子說:“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中國人不是永恒不變的,而西方傳統中把人看作是上帝創造的,在出生伊始就帶有上帝的“nature”,而且是帶着原罪來到世間去贖罪的,所以西方人認為人性是不變的,人在世間的時間是用來發現上帝在自己的秉性中傳達的旨意,上帝對整個世界有自己的“thePlan”,而最終發現并實踐的個體得到上帝的救贖,進入上帝之城。所以西方對人的稱呼是“humanbeing”,是永恒的、本質的、不變的,可以明顯感覺到西方哲學的人性中不可撼動的成型的意味,對比中國哲學中人是成仁的過程,安樂哲先生将“人”翻譯成“humanbecoming”,這樣就準确很多,也體現了中西比較哲學的視角。

由此,中西方根本的不同我們可以略見一斑,那就是有沒有宗教傳統。基督教傳統可以說是西方文化傳統的核心,無論從哪個角度去闡釋,都要圍繞上帝這個語境,而中國則是無神傳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人的主體性能否得到彰顯和發揚就顯而易見。所以中國傳統是從激發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去實現真善美,成就人之為人的價值,而西方傳統則是追尋上帝的意志,即使在文藝複興之後一批自由主義的哲學家都是以假設的前提例如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去構建體系,從而追尋人的價值,而這個絕對精神仍然是超絕的、絕對的,在人的主體性的挺立上跟上帝沒有區别的,都是對人性的否定,對人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壓抑。

(二)個體主義和角色倫理

從這個傳統演繹出來的還有另外一個根本的不同,那就是個體主義和角色倫理。在西方傳統中,人隻對上帝負責,倫理關系是圍繞上帝展開,人人都在追尋通往上帝的道路,人與人之間是競争的、對立的、互不聯系的關系,所以在西方政治傳統中個人的權利“humanrights”是頂天的大事,侵犯了人權就是違背上帝的旨意,而人權中以财産權為最核心的内容,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保衛自己的前提之下,共同體中所有人形成相互制衡,簽訂一個互不侵犯的條約,即所謂的“契約法”。相對而言,在中國,人生來不能成其為人,隻有到家庭、到倫理關系中才能成為人,那是因為中國人把倫理關系當作成人的場域,人的價值隻有在與人的關系中才能實現,所謂的“善”就是善于處理人際關系,恰當地處理關系便是為仁、便是至善。人而為人就要處理好自己的角色帶給自己的責任,君要做好君這個角色帶來的責任,父親要盡到做父親的責任,一個人的角色根據對象的不同要有很多個,如果在所有的角色處理過程中都能夠做到對象滿意、合理、恰當,那麼這個人就是中國傳統中的至善、聖人。

所以西方政治很流行的“freedom”(自由)、“right”(權利)、“individual”(個體)、“democracy”(民主)等,在中國傳統中沒有這樣的概念,人也不會追求這樣的價值,不會強調個體獨大,整體的和諧是最重要的,中國強調集體勝過個人。

(三)一多不分和一多二元

總結起來,中國和西方在語言的翻譯上出現的錯位從根源上來講,是“一多不分”和“一多二元”的區别。“一多不分”,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宇宙與世界是“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⑥,“兩儀”即“陰”與“陽”,“陰”“陽”互相作用運動不止而産生世間的萬物,天地萬物産生于“道”的運行,整個宇宙是渾然一體的東西,宇宙是一個生命整體,生生不已,萬物遵循道的規律,怡然自得、各得其所,并不存在競争和對立的關系。作為人,是把教化薪火相傳,人死亡之後自己活在子孫身上,立德立言立功,使自己成為一個文化的人,自己的文化被傳承,整個世界都是在一個動态中。而“一多二元”就是西方的基督教傳統。這個“一”就是上帝,就是絕對的、超絕的造物主,整個世界是他的“Plan”,所有西方的上層建築的生活包括政治、價值、道德和法律、藝術,都存在一個上帝的“一”這樣的東西在講話,由于存在上帝的“一”,所以就存在“二元對立”,二元對立就是黑和白,是對立的、不可融合的,每個個體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與個體之間是有距離的、有隔膜的甚至是對立的。西方“一多二元”宇宙觀、思維方式、認識論、價值觀派生了現代個人自由主義,西方現代的政治經濟體系都是個人自由主義價值催生的。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質的不同決定了文化之間不能粗糙地對譯過去,但是近一百年來,中國文化在西方話語的沖擊下失去自己的話語,用西方話語來解釋中國已經成為一種默認的趨勢,雖然這種趨勢并不合理。在文化交流日益迫切的今天,發掘和傳播中國話語,讓中國哲學講中國話,成為确立中國文化的主體性以及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務。

四、總結

綜上所述,文化交流要站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中國文化要做的就是尊重西方更尊重自己,而不能處于“失語”的尴尬境地。而确立文化自覺的前提就是要從西方語境中走出來,去除西方話語對中國文化闡釋的綁架,把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呈現出來,隻有這樣,中華文化才能是真正的中華文化,世界文明才能異彩紛呈,互相碰撞出火花,也才能使全球化語境下的大衆真正地選擇自己認為舒服的生活方式和認知角度。

(本文為國際儒學聯合會、北京外國語大學“2015中國文化跨文化傳播講習班”成果。)

「注釋」

①《老子·四十二章》。

②《老子·二十五章》。

③《論語·裡仁》。

④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第47頁。

⑤《約翰福音》(1:10-13)。

⑥《易傳·系辭上傳》。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