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小農中國傳媒.."/>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促發展·惠民生·通民意:民企在對非傳播中的作用

促發展·惠民生·通民意:民企在對非傳播中的作用

時間:2024-11-06 11:23:57


    龍小農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教授

截至2014年底,中國對非各類投資存量達1010億美元,在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企業3152家,覆蓋各行各業,其中中小企業或民企占比70%以上。①一定意義上,它們是中國在非國際形象和影響力的傳播者和代言人,應自覺肩負起促進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發展的職責,做中非關系的守護者、推動者和宣傳者。民企在非投資實施本土化經營管理,大量聘用當地工作人員,提升就業和生活水平;轉讓技術、培訓非洲技術人員,提升其技術和管理水平;關注弱勢群體和公共利益,勇擔社會責任;自覺或不自覺傳播中國企業文化和中國當代文化,是實施公共外交、有效對外傳播的重要主體。本文以民營電視傳媒集團四達時代(簡稱四達)為例,試析其作為對外傳播主體,提升中國對非傳播力和影響力的作用與價值。

促發展,樹立數字電視運營商品牌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2006年6月16日簽署的《GE06區域性協議》規定,非洲等ITU一區國家應在2015年6月17日全部完成廣電數字化整轉。盡管非洲國家經濟落後、技術欠缺和資金不足,依然啟動廣電數字化整改進程。四達作為廣電信息通訊技術供應商,抓住非洲國家實施廣電數字化整轉的契機,選擇廣電數字化相對落後的非洲作為目标市場,已成為非洲廣電數字化進程的重要推動者。截至2015年6月17日,非洲54個國家中,僅有5個國家完成電視數字化整轉。其中盧旺達、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三國,即是通過與四達的合作,如期實現廣電數字化整轉,而其他十幾個廣電數字化轉換取得較大進展的國家,如尼日利亞、肯尼亞、烏幹達等,也得益于四達的參與推動。

四達2007年在盧旺達獲得首張數字電視牌照和無線頻譜使用許可牌照,開始投資建設并于次年在盧旺達開始運營非洲首個地面數字電視系統,迄今已在30個非洲國家注冊成立公司,在其中16個國家開展數字電視運營,發展用戶超過700萬,成為非洲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的電視運營商。四達現在非洲擁有三大基礎網絡平台,即節目中繼平台、直播衛星平台以及地面數字電視傳輸平台。C波段衛星節目中繼平台使得四達的衛星信号可以覆蓋整個非洲、整個歐洲和亞洲的一部分;直播衛星信号可覆蓋撒哈拉以南45個國家、9.3億人口。地面數字電視平台建有大功率數字電視發射台174座,覆蓋城市人口近3億。四達節目平台上傳輸着440個頻道的電視節目,其中四達自辦頻道38個,用8種語言、每天24小時不間斷播出。②

鑒于非洲國家廣電數字化整轉的困難,ITU已将非洲國家實現整轉的最後期限推遲到2020年6月17日。這意味着未來五年是非洲實現廣電數字化的沖刺時段。四達已将發展戰略與非洲的社會發展特别是信息産業的發展對接:一是繼續全力推動非洲廣電的數字化,在推動廣電數字化的同時,使四達非洲網絡的用戶規模達到3000萬戶,投資并運營的國家達到40個,成為非洲用戶規模最大的數字電視網絡運營商。二是進一步加強内容建設:要譯制大量優秀的中國影視劇,用非洲本地主流語言打造多語種的中國影視頻道;要支持本地的内容建設,投資本地的傳媒企業,繁榮本地文化;要開播四達電台、電視台;要把世界上的優秀影視劇引入四達平台,打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豐富的四達内容體系。三是要利用逐漸建立起來的四達平台的影響力,推出“智慧家庭”,将互聯網運用與數字電視融合,為ITU和非盟提出的“智慧非洲”目标的實現做出貢獻。

作為中國廣電行業在海外最具實力與影響力的系統集成商、技術提供商、網絡運營商之一,四達已成為非洲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的數字電視運營商,正在投資建設數字電視傳輸網絡、打造海外影視譯制基地、搭建中國特色内容節目平台,努力推動中華文化走進非洲普通百姓。與此同時,四達從節目源的數字化、播控系統的數字化、傳輸網絡的數字化和用戶終端的數字化四個方面,正在幫助非洲國家建立全新的廣電産業。十年磨一劍,四達用十年的時間,用自己不斷革新的數字技術網絡、物美價廉的集成電視内容,義利兼顧的社會責任,助力非洲國家實現廣電數字化、提供公共社會服務。可以說,在非洲廣電數字化整轉方面,四達是主要的技術提供者、資金提供者、經驗提供者、内容提供者,有力地促進了非洲數字電視業和傳媒業的轉型升級。

惠民生,用行動诠釋中國“義利觀”

四達讓數字電視“飛入”非洲普通家庭。在四達拓展非洲業務之前,數字電視在非洲國家并不普及且費用高昂,普通家庭難以承受。2008年8月四達在非洲首個分公司——四達時代傳媒盧旺達公司開業時,盧旺達首都基加利三分之一的家庭擁有電視機,但國家電視台僅能提供一套電視節目服務。四達的到來使當地老百姓隻要支付合理的價格,就能收看到四十多套電視節目。現在16個非洲國家的普通家庭隻要花費10美元買一個機頂盒,再花最少不到3美元買一個節目包,就可以觀看高質量的數字電視節目。四達在這16個國家開展數字電視運營并統一使用四達時代(Startimes)和四達衛星(StarSati)品牌向用戶提供價格低廉、内容豐富、畫質清晰的數字電視服務。四達秉持“讓每一個非洲家庭都買得起、看得起、看得好數字電視,共享數字電視的美好”的宗旨,提供廉價數字電視入戶,讓廣大普通非洲家庭走進數字電視時代。

數字電視屬于網絡經濟的範疇,而網絡經濟是規模經濟,隻有形成規模才有效益。四達在打開非洲市場後,紮根非洲、深耕非洲市場。這一過程既是其不斷國際化和本土化的過程,也是其用産品、質量和服務不斷塑造中國企業形象的過程。四達在非洲實施本土化經營,提供大量工作崗位。四達在非洲的本地員工已達到94%,遍布市場、技術、服務等各個部門,管理層也不乏他們的身影。在北京的總部,有兩位副總裁是非洲人,分别負責内容和品牌建設。與此同時,四達鼓勵中國員工與當地員工交流融合;積極與當地媒體、NGO、社區合作,從事公益事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與當地社區和民衆建立魚水關系。從服務物美價廉滿足當地民衆需求,到提供工作崗位提高民衆生活水平,四達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廣泛惠及東道國民生,從而赢得了東道國和消費者的信賴,逐漸樹立起了四達品牌和中國形象。四達這種讓利予人、義利兼顧的投資經營行為,用行動傳播诠釋了中國倡導的正确“義利觀”。

中國企業助推非洲廣電數字化,為中國加強對非傳播、提升對非傳播力和影響力,提供了重要機遇。四達等在非民企通過向非洲民衆提供優質的産品、惠民的價格和周到的服務,為中國企業和産品赢得非洲人民信賴的同時,也推動了非洲廣電數字化進程,促進了非洲經濟文化建設發展。民企參與非洲廣電數字化轉換,尤其是搭建内容播出渠道,為中國影視文化走進非洲家庭搭建了渠道與平台。同時,民企在技術、内容、經驗和資金方面全面參與非洲廣電數字化進程,為中國在非傳播力與影響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對于中國而言,這是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對于非洲民衆而言,這又是一項真正的惠民工程。

通民意,搭建中非文化交流平台

對外傳播追求“民相親、心相通”,而媒體是中非文化交流互鑒的渠道,是民心相通的橋梁。作為民營數字電視運營商,四達清晰地認識到非洲各國廣電實現數字化後對播出内容的急需,通過版權購買、影視譯制,将中非影視文化荟萃于自己的播出平台,成為中非影視文化交流共享的橋梁和紐帶,讓中國影視文化走進非洲千家萬戶,為非洲民衆了解認知中國提供了另一個窗口;在促進中非人文交流、推動中非“民相親、心相通”方面發揮着獨特作用,有效解決了中國影視對非傳播落地難、入戶率低、文化折扣大等難題。

四達2011年成立譯制中心,将中國影視劇譯制成非洲當地語言在自己的平台播出,積極推動中國優秀影視文化走進非洲。四達參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2年啟動的“中非影視合作”工程的影視劇譯制和播出工作;2014年起承辦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的“北京電視劇非洲展播季”,已在尼日利亞、烏幹達、南非、肯尼亞、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舉行;創辦中國功夫、中國影視等自辦頻道,接入CCTVnews頻道,每天24小時滾動播出;在肯尼亞建設非洲總部及影視譯制基地并在2016年建成使用。截至2015年6月,四達已譯制完成60多部中國影視劇,語種包括英語、法語、斯瓦希裡語、豪薩語等。四達數字電視網播出的《咱們結婚吧》等系列中國影視劇,展示了中國當代文化和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愛情和事業,有助于非洲民衆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和人民,增進雙方理解和友誼,為中非關系深入持久發展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為推動非洲廣電數字化,四達自2011年6月起創辦“非洲數字電視發展論壇”,以推動非洲廣電數字化為主題,探讨實現非洲數字化的模式和途徑。論壇每年在中國舉辦一屆,迄今已舉辦五屆,規模越來越來大,層次越來越高。論壇對推動非洲廣電數字化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中非交流共享廣電數字化發展經驗提供了平台。論壇得到非洲國家政府和媒體領袖認可,認為四達推動非洲的數字化發展、創辦“非洲數字電視發展論壇”,都是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因為廣播電視應該是一種普遍的服務,富人和窮人都應該有權利享受它。四達在非洲國家不僅僅在城市布網,還主動在邊遠地區部署網絡,甚至通過直播衛星實現村村通,在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将中非影視文化送入尋常百姓家。

積極開展對非公共外交,促進中非媒體溝通、民意相通。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期間,四達協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中非媒體領袖峰會,邀請非洲四五十個國家的媒體領袖參會。四達在非洲各國的分公司積極參與慈善活動,如給幼兒園、學校、醫院、福利院、政府機構捐贈數字電視設備、電腦等并提供免費服務。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國家肆虐時,四達員工除堅守崗位以外,還發揮自身優勢拍攝播放公益廣告,制作一套卡通宣傳片,宣傳如何防範埃博拉疫情,消除社會恐怖心理,用戶隻要打開機頂盒就能學習到一些預防埃博拉病毒的小知識,幫助人們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

事實證明,在對外經營活動中,企業既是市場活動主體也是形象塑造主體。企業形象和企業所屬國的國家形象,是企業促進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惠及廣大民生、溝通雙方民意的自然産物。一般來說,企業踐行公共外交的基本路徑有四個:培育和強化企業公共外交意識、塑造産品和品牌形象、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和傳播體現國家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③。作為民營傳媒企業,四達在走進非洲拓展數字電視業務、實現自身跨國發展的同時,較好地将塑造企業形象、追求企業利益的實現,立足于國家形象和國家利益的塑造和維護上,實現了其他媒體難以企及的對非傳播效果。

結語

在對外傳播中,國企由于其國有屬性,其對外傳播行為常被外媒和公衆視為國家行為,民企則相對脫敏,在承擔社會責任、建構企業形象和國家形象時更易被接受。民企在國外經營與國家形象和國際影響力息息相關。中國在非良好的國家形象、中非建設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有利于民企在非國際化發展。民企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國家形象,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主體,既是公共外交的參與者,更是公共外交的受益者。④民企作為對外傳播主體,其優勢在于:非官方行為容易獲得東道國接受和認同,本土化經營、融入性互動傳播能及時獲得反饋,在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可間接承擔官方公共外交活動;其作用層層遞進,集中表現為促發展、惠民生、通民意,最終推動國家形象建構和國際影響力提升。

随着中國加速重返世界舞台中心,中小企業或民企走出國門的步伐不斷加快,在非洲已湧現出一批像華為、四達時代為代表的知名民企,成為中國産品和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主體。将民企納入對非傳播影響力與話語權的建構主體框架,鼓勵扶持民企走進非洲,讓其與國企和媒體一道成為在非影響力及話語權建構主體,應是提升中國在非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戰略選擇,政府要做的是出台政策,支持民企對外直接投資,為其提供完備的金融、信息、安全等公共服務。建立政府、學界、個人、社會、國際五個層面,涵蓋政府、高校、企業、NGO、個人等多個主體的多層次、立體化、協同化的對非傳播主體架構,全面強化對非整合傳播,才能提升中國在非國際形象及影響力。⑤

(本文系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非洲研究與中非合作協同創新中心”資助項目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号:14FZZX01YB)

「注釋」

①數據來自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外彙管理局2015年9月17日聯合發布的《2014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②數據由四達時代公司國際部主任馬國慶女士提供。

③李志勇:《企業公共外交的價值、路徑與限度》,《世界經濟與政治》2012年第12期。

④李敏、阮剛輝:《“走出去”民營企業在公共外交中的角色與作用——以浙江企業為例》,《觀察與思考》2012年第7期。

⑤龍小農:《對非影響力及話語權主體》,《對外傳播》2013年第6期。

責編:吳奇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