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中國在經濟領域取得了一項裡程碑式的成果: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批準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權精英儲備貨币籃子。此舉将進一步促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自由化。
該決定将在明年十月生效。随着中國政府開始放松對金融體系和利率的嚴格管制,IMF此舉将給與中國的貨币相應的國際地位。同時,這對中國也意味着一個具有潛在風險的旅程的開始。接下來,一個更加自由交易的人民币和更加公開的市場将給中國的外貿帶來震蕩,并增加資本外逃的風險。
此舉最終将人民币同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一道放入IMF儲備貨币籃子。IMF給與人民币的權重大于英鎊和日元。
盡管此舉提振了中國的民族自尊心,但這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場将大舉買入人民币。特别是考慮到中國面臨的政治、經濟挑戰,這也不意味着人民币将很快取代美元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儲備貨币。
IMF總裁拉加德在IMF執董會批準該決定後表示:“很顯然,人民币‘入籃’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但這個進程中當然包含更多改革。”
給與人民币儲備貨币地位相當程度上是對中國經濟實力的認可,中國目前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5%,幾乎是十年前的三倍。
對于中國人來說,人民币獲得較高的地位将是中國加強經濟實力大戰略中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增加了對外國政府的貸款,大幅增加了人民币結算量,并為其他政府創造了緊急貸款機制。今年早些時候,中國還發起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分析人士認為成立該機構一方面是為了制衡總部位于華盛頓的世界銀行。
盡管如此,人民币“入籃”在很大程度上隻具有象征意義。IMF利用儲備貨币籃子來為其緊急貸款計價,而不是創造一種新的國際上可交易的資産。人民币究竟能不能被各國央行作為儲備貨币接受将取決于北京是否能夠成功地深化金融體系改革,以及是否能夠加強經濟内部運行機制的透明度。
過去一年間,北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來滿足IMF對人民币“入籃”所制定的标準。IMF工作人員認為人民币輕松地滿足了第一個标準——貨币發行國是一個主要出口國。但是IMF的經濟學家在八月份時質疑人民币是否滿足可自由交易的第二項标準。
北京當局随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監管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讓人民币一次性大幅貶值。當局認為此舉是為了讓彙率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
美國官員私下會質疑人民币作為儲備貨币的成熟度,但他們同時認為這将幫助中國央行内部的改革派人士進一步推行經濟自由化。美國财政部發表了一個隻有兩行字的聲明,稱其支持IMF工作人員的建議,認可人民币“入籃”。
IMF宣布消息之後,中國央行承諾将加快金融改革、進一步開放市場、保持人民币彙率基本穩定。央行聲明說,人民币“入籃”意味着國際社會期望中國在全球經濟和财政舞台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中國将加快金融改革和市場開放。
康奈爾大學教授、IMF前中國項目主管普拉薩德表示,IMF的決定将增強中國經濟改革派人士的力量,但他同時警示中國面臨的障礙。
“國内阻撓金融改革和市場自由化的力量仍然頑固。人民币‘入籃’不太可能在事實上改變目前的形勢。”他說。
中國市場越開放,就面臨越多資本外逃的風險。如果中國更加開放市場,正如最近幾個月裡一些新興經濟體發生的情況一樣,經濟放緩的前景将使投資者撤退的情形轉變成資金外逃的情形。
一些IMF觀察人士也認為,國際社會對人民币“入籃”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表示他們對IMF份額和治理改革一直久拖未決問題上的政治态度。該項改革旨在給與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與其經濟體量相匹配的投票權。
美國國會對IMF改革的阻撓一直是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痛點。這些國家認為IMF改革停滞促使他們創造屬于他們自己的國際經濟機構。給與人民币儲備貨币地位一部分是為了鼓勵中國政府在國際政治和經濟舞台上承擔更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