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50年代“計算機輔助報道”的發迹開端,到60年代“精确新聞”醞釀發酵,再到後來新聞2.0、數據庫新聞的萌動生發,有關“數據”的新聞報道方式可謂是盛極一時,隻不過在其實際價值屢遭質疑之後而變得昙花一現。随着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一個隐匿多年的概念——“數據新聞”再次席卷而來,并引發業界和學界前所未有的關注和研究。筆者以為,在我國新聞界力争講好中國故事的大背景下,數據新聞有望成為傳統報道模式的“加分項目”,成為塑造中國形象的“後起之秀”,成為營造于我有利國際環境的“潛力藍籌”。
一、國際公衆接受何以成為可能?
數據新聞最早由EveryBlock創始人AdrianHolovaty于2006年提出,盡管産生已近十年,但其基本定義仍然較為模糊,不過從衆多學者的闡述中倒可管窺其貌,它是“基于數據的抓取、挖掘、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呈現的新型新聞報道方式”①。鑒于以往新聞形态的“短命”,新聞界對數據新聞的生命力同樣疑窦叢生。但正如前文所述,數據新聞并非橫空出世,而是得益于曆次新聞轉型升級,以及新一輪信息産業技術質的飛躍,即大數據時代的“紅利”,諸多客觀條件實際上已經為數據新聞的涅提供了空間。研究熱度固然會随時間的推移降溫,但其價值尤其是在國際傳播中的價值卻不容置疑。
1.觀點:由“填鴨”過渡到“自尋”
内宣思維、單向灌輸、官方辭令,因其刻闆、呆滞、固執等特征,曆來備受新聞傳播界诟病。然而,由于長期因襲、根深蒂固,類似弊病雖屢被提及,但具體舉措卻鮮有論及,多為宏觀層面倡議。可操作性的匮乏,滋生了學界和業界的“兩張皮”怪象。簡而言之,學界講措施“唾沫橫飛”,而業界則是“丈二和尚”,實踐中依舊“我行我素”,以至于我國在國際傳播中“頻頻被罵”的窘境難見緩解。傳統的“填鴨式教育”隻是單純告訴公衆是什麼,對為什麼則淺嘗辄止,比如為了說明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大國,慣常做法是舉例論證,國際維和、搶險救災等并非乏善可陳,屬于典型的“明示結論”。但事實上,此類行為是世界諸多國家的通行做法,并不具備十足的說服力。數據新聞的出現為傳播形态的扭轉提供了有益注腳,它通過撷取、挖掘、統計大量數據為公衆呈現出平時看不到、想不到的深度新聞,屬于“寓觀點于材料之中”。譬如将中國曆年軍費數據與國民生産總值相比,再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可讓國際公衆自己去體味中國“威脅”與否。
2.體驗:由“羅列”過渡到“悅讀”
就表現形式而言,傳統的新聞報道主要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機械聚合為主,并且文字是主角,後面諸要素隻是起配合作用。在很多大型深度報道中,文字甚至占據所有版面。在讀圖時代,這種報道方式早已捉襟見肘。國際公衆每天面對飽和的信息,更多的注意力将投放給那些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即融合了大量能夠使自己一目了然的視覺元素的報道,需要費時、費力進行翻譯、理解的連篇累牍的文字報道将面臨被邊緣化的挑戰。由于可視化技術的發展,以及網絡媒體的出現,使得互動式可視化效果在新聞作品中的呈現成為可能②。這就是數據新聞的魅力所在,它要求将數據可視化,使錯綜複雜的故事變得易于理解。基于此,公衆不會再因文化差異、接受習慣的不同,而将大量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對某個字、某個詞或某句話的揣度上。一幅可視化的信息圖表作品,降低了對讀者文化層次的要求,稍具理解能力的公衆便可從中領會出數據所表達的意蘊。
3.目标:由“利己”過渡到“利他”
目前我國的對外傳播主要目的是釋放信息、澄清事實、引導輿論、營造氛圍,總體而言是以“利己”為主。專注于傳播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必然造成對信息接受方的忽略。應當承認,如果傳播者的主觀意圖和目的太過明顯或功利,傳播效果勢必會因傳播對象的抵觸而受到極大消解。數據新聞有效規避了這一問題,它不僅能夠傳達自己想要傳達的信息,而且幫助讀者找到于己有利的内容,這是增強公衆對内容黏性的關鍵。縱觀數據新聞,無論是《衛報》的議員消費調查,還是BBC的預算計算器,亦或是百度推出的春運遷徙圖,都與大衆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受衆不再是新聞的旁觀者,而是與這些數據緊密相連的利益個體③。從新聞學角度理解,數據新聞能夠讓公衆在文本中抽取與己緊密相關的重要信息,也是和新聞價值的重要性、接近性相一緻的,是對傳統新聞報道的有益補充。
二、國内數據新聞尚存哪些短闆?
數據新聞的口号雖早己喊響,但各國的實踐程度并不平衡。《衛報》《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時報》《芝加哥論壇報》、BBC、CNN、Zeit在線等西方主流媒體發展相對成熟,并被衆多學者作為範例進行專門研究。在中國,數據新聞也不乏相關實踐,門戶網站如新浪的“圖解新聞”、網易的“數讀”,平面媒體如《溫州都市報》的“我有數”、《華西都市報》的“華西數據”等。總的來說,國内數據新聞尚處發展階段,還有許多地方有待提升。
1.深廣度:挖掘分析不足
真正意義上的數據新聞必須建立在對巨量數據的統計分析基礎之上,《衛報》的《ReadingtheRiots》《WikileaksIraqwarlogs:everydeathmapped》,《紐約時報》的《ElectionResults2008》《MichaelJackson’sLegacy:ReadersReact》莫不如是。然而,我國媒體的數據新聞多半難以達到這一标準。例如,網易“數讀”的數據新聞基本限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相關數據、一些咨詢機構公布的調查數據和相關的媒體資料,新聞生産基本是第三方結構化的數據直接可視化,這樣的數據新聞基本還停留在将數據直接轉化為可視化信息圖的初級階段,尚未涉及數據挖掘過程,數據的數量也較小,尚未達到海量級别④。具有深度、讀者通過一般手段難以發現,是數據新聞與傳統新聞最大的區别所在。如果不接觸大量數據,或者僅滿足于充當公開數據的“搬運工”,做出來的數據新聞必定“有名無實”。換言之,這種新聞産品隻具有可視性,深度性不過是一紙空談,很難逃脫“新瓶裝舊酒”的戲谑。
2.可視度:表現方式單一
新聞可視化有很多方式,傳統圖表、時間軸、數據地圖等,均可作為數據新聞的包裝元素,而且可靜可動,可單向可雙向。目前,國外媒體正廣泛使用TableauPublic、Googlefusiontables等可視化工具,這些工具門檻低,對專業性要求并不高,因而受到衆多媒體的青睐。然則國内數據新聞的表現方式多較單一,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基本上都是利用傳統的靜态信息圖表,不僅傳遞的信息量有限,而且顯得呆滞枯燥。另一個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就是,數據新聞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圖表,正如紐約時報的阿隆·菲爾霍夫(AronPilhofer)所言:“在許多方面來說,數據可視化甯缺毋濫。”⑤如果照此标準加以比對,可見其實國内不少數據新聞的圖表都有“畫蛇添足”之嫌。新聞本身一旦缺乏巨量數據作支撐,按照常規出牌做文章即可,完全沒有構建新聞圖表之需要,否則隻會加劇公衆的視覺負擔。
3.交互度:雙向溝通阙如
加強與傳播對象的溝通交流實際上早已被提上日程,這也是重視受衆、增強傳播效果的應有之義。數據新聞的出現,為上述目标的實現提供了可靠遵循。特别是以英美國家為代表的西方媒體,其制作的數據新聞一直在追求與讀者的交互。比如《衛報》,每篇數據新聞後面都會附上下載原始數據的鍊接,甚至還包括了世界各國政府發展數據,以及網絡上和《衛報》的視覺藝術家們的數據視覺化作品。2013年,《衛報》還在其網站上設置了專門的數據頻道(DataStore),為用戶準備了培訓課程,向用戶提供生産數據新聞的方法、路徑和工具,吸引用戶參與⑥。相比較而言,國内的數據新聞則遜色不少。可見的互動方式主要表現為為用戶提供評論和分享的平台,有些新聞甚至關閉了評論的渠道,即使有評論也多為“甩手掌櫃”,僅供用戶“自娛自樂”,更遑論提供原始數據。
三、抵達公衆内心還需怎樣努力?
大數據時代,不管承認與否,數據新聞始終都在以其固有優勢瓜分着傳統新聞報道形式的注意力資源,并越來越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國際傳播需要能夠消彌地域阻隔和文化差異的、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數據新聞不應該也不可能被忽略。前面所列舉的弊端,是從微觀維度對國内數據新聞如何呈現數據的考察,其折射出的宏觀和中觀問題更應引起新聞傳播界的重視。
1.數據開放有待加強
綜觀數據新聞制作較為成熟的國家,數據開放确為其中一個共同特點。從國際社會來看,美國2009年率先創立了Data.Gov網站,為民衆和企業查詢各類公共數據敞開了大門。爾後,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紛紛效仿如雨後春筍,也相繼建立了政府數據網站,如英國的Data.gov.uk,印度的“數據公開”運動。我國的數據開放平台主要有中國政府公開信息整合服務平台、北京宏觀經濟與社會發展基礎數據庫、上海市政府數據服務網。2014年,新華社開始在info.xinhua.org網站提供免費重要新聞資料,将私有數據開放。此外,百度指數在2013年年底改版,将欄目重新定位為“大數據分享和探索平台”。但總體上看,開放的範圍、類型仍然有限。2015年8月31日,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要求“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這預示着未來國家數據開放将邁上新台階,各部門應遵照《綱要》加快開放共享進度。
2.數據素養有待提升
按照《數據新聞手冊》的定義,數據素養是指一種消化數據獲取知識、梳理并批判性分析數據的能力。它不僅囊括統計素養,更需要懂得如何處理龐大的數據集,明白這些數據集是怎樣産生的,知道怎樣把各種數據集聯系起來,且懂得解釋它們。首先,要學會重視數據。國内媒體數據新聞與國外老牌知名媒體相比之所以不如人意,歸根結底在于媒體人不重視,積極性不高,認為制作數據新聞費時費力且無直接的經濟回報。其次,要知道哪裡去找數據。國内官方的公開數據不僅較為零散,并且價值密度低,媒體人不可等着官方“喂料”,而應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互聯網、自媒體等領域尋找新出路,并通過衆包和自行調查獲取數據。再次,要知道如何處理數據。處理數據并非文科出生的記者的強項,有鑒于此,媒體人應加強對數據處理技術的掌握,學會使用數據統計分析平台,同時還必須對數據的可靠性進行驗證。
3.數據團隊有待重組
數據新聞制作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項系統工程,往往需要一個大的團隊集體完成。比如BBC新聞網站的團隊包括了20餘人,包括記者、設計師和研發人員。《芝加哥論壇報》也有自己的新聞應用團隊,隊伍是由一群技術專家組成,他們和編輯記者密切合作,幫助他們調查報道故事,在線描繪故事以及為芝加哥當地的特定群體建立永久的網絡資源。相比之下,國内媒體的數據新聞團隊建設則較為落後,一般都是從傳統新聞編輯部轉型而來,隊伍依然是以編輯、記者為主,普遍存在理念滞後、經驗缺乏、能力低下的弊病。新聞編輯部的重點工作應當是樹立長遠眼光,加大資金投入,盡快建立起單獨的數據新聞團隊。側重培養和引進有數據敏感、有挖掘處理能力、有可視化能力的三類人才,确保人員分工明晰、配合默契、交流暢通。
「注釋」
①方潔、顔冬:《全球視野下的“數據新聞”:理念與實踐》,《國際新聞界》,2013年第6期。
②章戈浩:《作為開放新聞的數據新聞——英國<衛報>的數據新聞實踐》,《新聞記者》2013年第6期。
③畢良宇:《大數據背景下數據新聞的研究——理念、生産方式與應用》,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4月,第7頁。
④王娜君:《“數據新聞”在我國新媒體平台的實踐及發展路徑》,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5月,第51頁。
⑤數據新聞手,http://xiaoyongzi.github.io/web/。
⑥鄭若琪:《英國<衛報>:以開放式新聞構建數字化商業模式》,《南方電視學刊》,2012年第3期。
責編: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