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文藝交流中心舞蹈演員家風情表演為加大對“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宣傳,北海市于2016年7月上旬在北京北海公園舉辦了“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系列外宣活動的啟動儀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被認為巧妙地利用同名結緣,吸引公衆眼球,成為“傳播聲音、講好故事”的城市形象營銷新範例。
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我們發現,“一帶一路”許多沿線國家都有以“北海”為名的地方或水域,如俄羅斯伊爾庫茨克的貝加爾湖、日本北海道、英國及部分北歐國家環抱的大西洋邊緣海——北海等。這些國家是圍繞“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開展外宣工作的重要對象國。為此,我們與國務院新聞辦下屬的五洲傳播出版社共同策劃了“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系列外宣活動,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廣西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下,活動由北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主辦,五洲傳播出版社承辦。
“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系列外宣活動,計劃分兩年實施,在北京北海公園舉辦啟動儀式後,拟于2016年下半年在俄羅斯舉辦“俄羅斯行”活動;2017年在日本、英國分别舉辦“日本行”和“英國行”活動。
2016年7月8日-10日,我們在北京北海公園的闡福寺舉行了活動的啟動儀式,并開展為期三天的四大主題活動:“印象北海”“夏至北海”“味道北海”“結緣北海”。活動吸引了大量北京市民和國内外遊客。活動啟動儀式還邀請了系列活動所涉及的俄羅斯、日本、英國等國駐華文化機構以及部分國外媒體人士出席,提升了活動的規格和對外影響力。據不完全統計,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近30家媒體進行了報道。其中,新華社、中新社兩大通訊社播發通稿,海内外媒體大量轉載;央視《中國新聞》在啟動儀式的當天下午播出相關消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分别在華夏之聲《魅力中國》《新聞空間》和香港之聲《新聞空間》用普通話、粵語三次播發消息;《環球時報》(英文版)、《北京周報》(英文版)等外宣媒體和外文媒體作了報道。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輸入“北海遇見北海”,可以搜索到1,560,000個詞條。
活動成功舉辦後,給了我們不少有益的啟示。北海銀灘沙畫館李泰山老師沙畫表演啟示一:做好戰略傳播是沿海地方城市外宣的職責所在
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推進全方位開放和對外合作的頂層設計。“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以傳播“一帶一路”戰略為主題,通過傳播海絲文化,弘揚海絲精神,以同名結緣方式,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文交流與共同繁榮的美好願景,也為廣西和北海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的動力,增添新的光彩。近年來,北海市緊緊圍繞中央“一帶一路”戰略,策劃開展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暨慶祝北海進一步對外開放30周年媒體聯合采訪活動”“‘一帶一路’申遺城市媒體行采訪活動”“‘一帶一路’廣西新媒體看北海”等一系列主題外宣活動,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和支持,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啟示二:挖掘本土文化,做足“海”文章是活動的底色和底氣
北海市在外宣工作中立足本土文化,近年來陸續在央視《走遍中國》《舌尖上的中國》《城市1對1》等知名欄目攝制播出了近40部北海相關專題片。以此為基礎,我們在籌備“一帶一路·北海遇見北海”系列外宣活動時,精心挑選最能體現“北海元素”的“北海禮物”赴京展示。啟動儀式上,既有大型曆史舞劇《碧海絲路》的高大上展演,也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家民俗歌舞表演;既能目睹“珍珠龍袍”的皇家氣派,亦可品嘗北海沙蟲、即食蝦、大月餅等民間食品;既有非物質文化遺産角雕、貝雕精品的優雅展示,也有曆史悠久、形神兼備的李家拳及南蛇過垌的精彩呈現;既有鮮明特色的水彩畫,也有新穎時尚的北海銀灘沙畫……各種靓麗的“北海元素”走進北海公園,在京城刮起一場“北海旋風”。
啟示三:發揮“互聯網+”搶當“網紅”是城市推介的重要手段
互聯網時代,用好、用足“互聯網+”進行城市宣傳推廣是外宣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活動前,北海市各媒體、政務微博、微信平台及商業網站和公衆号,接連推送活動相關信息,對參加的文化人士和企業進行推介,引發了廣大網民的普遍關注和廣泛轉發。特别是擁有233萬粉絲的官方微博“北海發布”和粉絲過萬的微信“遇見北海”的推送,吊足了網民的胃口;在啟動儀式中,搭乘中央、海外及地方媒體平台和微博、微信公衆号連續推介,再度掀起傳播熱潮,加上北海、北京以及更多地方網民的信息“轟炸”,“北海遇見北海”迅速成為網絡熱詞。啟動儀式後,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繼續對參展單位進行跟蹤報道,讓文化人士和企業家暢談在京參展的感想,進一步“發酵”了活動影響。
啟示四:改變話語體系,講好本土故事是城市外宣的成功經驗
一城一園、一南一北,北海市是有着2000多年曆史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城市,北京北海公園是擁有850年曆史的皇家園林典範,與名人“撞衫”一樣,城市“同名”成為備受關注的噱頭,吸睛魅力十足,這樣别具一格的創意吻合了當前的互聯網思維,貼近網民的傳播習慣。過去城市外宣習慣用“硬”的話語體系進行灌輸式的宣傳,而現代民衆更喜歡“軟”的話語體系,柔性宣傳更貼近“草根情感”。各個微信平台對這一“賣點”制作了各種獨具風格的微信,極大地激發了網民的傳播熱情,為活動的成功舉辦奠定了輿論基礎。有微信平台這樣表述,“最近北海人腦洞大開,宣稱要把有北海的地方都走一遍”,網民沒想到政府的宣傳也可以這樣做,深感意外和驚喜。啟動儀式結束後,不少企業和社會人士依舊對該活動津津樂道,表示要自費追随我們的活動去開眼界。(作者供圖)
責編: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