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意識+國際意識,培養過硬的政治文化素養
“文者,貫道之器也。”任何新聞報道都有導向,報道什麼、不報道什麼、如何報道,都包含着媒體的立場、觀點與态度。國際新聞傳播要掌握主動權,需要從國際社會條件、國際關系格局、中國經濟發展形勢、中國國情等方面綜合考慮,知己知彼。既要立足中國,又要放眼世界;既要敏銳地掌握國際動向,又要準确地體現中國的方針政策,從而使對外新聞報道具有較高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
首先,重視國情、政策教育。習近平同志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談到新聞報道時指出,“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準确報道個别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國際新聞報道僅僅講曆史、講文化遠遠不夠,還要引入最新鮮的時代變化,講清楚國情,報道那些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中的種種政策、制度、法律的變革和觀念的變革。隻有這樣才能正确判斷何者可以報道以及如何報道。這在某些重大、敏感、且往往能夠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新聞報道題材中顯得尤為重要。中國國際廣播電視台圍繞廣受國内外關注的霧霾問題,邀請了海内外知名的環境和政策專家參與《直面霧霾:中國空氣污染治理之戰》節目制作,不回避問題又使世界各國看到了中國環境治理的決心,産生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目前,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三校的國際新聞碩士項目已經開設國情教育和中國國情專題調研等相關課程,邀請有關專家從政治制度和政治發展、經濟體制與經濟政策、國防安全問題、司法體制改革和民族宗教政策等方面全方位、立體化地介紹中國國情,并由專業媒體記者帶領學生深入基層,了解不同地區的民風民貌,進行采寫訓練。
其次,研究國際動向。1958年9月,毛澤東同志在視察人民日報時特别提到國際報道問題。他說:“對國際問題應該有研究,有一定的看法,不要臨時抱佛腳,發表感想式的意見。”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要認真領會中央關于當前國際形勢的科學判斷,始終堅持在國際問題上的正确輿論導向,努力反映中國對重大國際問題的原則立場,為實現國家總體外交戰略服務。另一方面,要以更加寬闊的視野認識和觀察世界,增強洞察世界變化的敏銳性,對國際上歪曲、破壞中國形象的失實報道進行有針對性的、有理有據的回應。新華社對外部針對達賴集團和西方反華勢力“滅絕藏族文化”“消滅藏傳佛教”等歪曲言論,采寫特稿《一位活佛的生活》(Feature:LifeofaLivingBuddha),用細膩的白描手法、真實立體呈現一位“神秘活佛”的不凡與平凡。這篇報道細節生動,背景豐富,将備受海外關注的中國的宗教政策和對藏方針進行介紹和解釋,榮獲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類二等獎。
二、新聞理論+媒體技術,培養全面的媒體文化素養
随着新媒體的發展以及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媒介融合的影響已經深深植入傳播的每一個環節,當然包括競争激烈的國際傳播領域。綜觀中國承擔對外報道職責的主流媒體,新華社的“新媒體專線”、人民日報社的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中國日報社的“全媒體新聞中心”等等,都緻力于改進采編流程,打造全媒體聯動的内容生産模式,初步實現了由單一媒體主導向多種媒體有機融合的轉變。這三家媒體近年來緻力運營的海外社交媒體賬号則運用文字、圖片、超鍊接和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在發稿數量、浏覽評論量和粉絲數量上均實現了大幅增長,成為國外受衆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此外,基于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思維也深刻影響了新聞業的發展。美聯社記者創造性地運用文本分析技術和算法基于維基解密洩露的美國政府有關伊拉克戰争的報告制作了數據新聞作品《伊拉克戰争日志全文可視化》(Full-textVisualizationoftheIraqiWarLogs)。相較于以往對海量報告的逐頁閱讀和先入為主的關鍵詞檢索,《伊拉克戰争日志全文可視化》展示的關鍵詞集群更大程度地挖掘了已有報告的内容價值。②事實上,媒介融合與大數據密不可分,正如有學者指出:“大數據思維帶來了新聞内容的創新,是一種融合媒體的形态驅動的新聞報道的創新。”③
傳媒形勢的變化以及傳播領域技術的革新必然對新聞學子業務素養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内部分新聞院校已經開設相關課程,如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開設的财經新聞數據挖掘與分析課程、新聞寫作與多媒體報道課程以及相關的數據新聞課程。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圍繞媒體融合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從理論和實踐層面設計媒體融合概論課程與媒體融合報道課程,豐富新聞傳播專業知識體系。隻有思維方式的變革才是根本的變革。雖然中國目前的媒體融合實踐已不斷深入推進,産生了一批優秀的融合新聞作品與數據新聞作品,如曾獲2014年中國新聞獎特等獎的《三北造林記》。但不可否認的是仍與西方主流媒體在技術表現和思維創新上存在較大差距。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工作者既要掌握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技術,更要洞悉不同傳播媒介的傳播規律和特點,做到不同媒介技術與報道内容的有機融合,讓新聞報道的故事講得更加精彩、更加流暢。
因而,中國的國際新聞課程不僅應培養學生掌握多項媒體技術,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固化的思維方式進行變革,着重培養學生的數據思維與“基于融合文化的特征,從新舊媒體融通性的角度考慮問題”④的融合思維。這樣才能通過新的叙事手段和呈現形式,制作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聞作品,推動中國的文化“走出去”進程。
三、專業教育+跨界培養,培養複合的綜合文化素養
“攜外語而研其他”已成為現代國際化人才的必備素質,國際新聞人才也不例外。中國日報社社長、總編輯朱靈建議在本科高年級階段以及研究生階段,顯著加大直接用英文授課、聽課的課時數,按照高端人才打造,達不到要求的就轉入普通新聞專業。這也是為什麼國内部分外語類院校在開設國際新聞專業之初多将其放在外語類專業下的重要原因,如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就是從英語學院國際新聞與傳播系獨立發展而來,強化英語技能訓練,90%以上的專業課用英語教授,本科階段畢業論文要求用英文撰寫,絕大多數本科生通過英語專業八級。
做國際新聞報道不僅要知如何言,更要做到言之有物。除了要善表達、會表達,更要有思想,有頭腦,有獨立的價值判斷。新聞和社會方方面面密切相關,新聞記者在專業技能之外,還需深懂另外一門專業知識才能寫出有深度的新聞報道。國際新聞記者應既能深入闡釋涉及中國曆史、法律、經濟等專門領域的多樣報道題材,又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到又“博”又“專”。如南海問題的國際報道既需要記者掌握相關的國際法律知識,又需要熟悉南海問題的曆史淵源,用法理講好故事,用史實講好故事。再如報道曾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中國經濟“新常态”議題時,記者需掌握必要的經濟常識并熟悉中國的經濟政策。
落到人才培養上,創新複合型的國際新聞人才培養模式勢在必行。在課程設置方面,中國日報社社長朱靈建議以“外語+媒體管理”為核心,鼓勵學生跨學院聽課,按照複合型人才培養。天津外國語大學雷芳等提出應突破簡單的“英語+新聞”或“新聞+英語”的教學模式,借鑒國外新聞教育模式,以跨學科的方法搭建課程體系,讓新聞學紮根于人文社會科學深厚的土壤。⑤基于此,我們應該由簡單的二元複合發展為“外語+新聞+專業”的多位一體全方位複合。如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設立的全球财經新聞碩士項目(GBJ)通過開設财經新聞采寫、經濟金融分析和傳播公關等課程,培養财經新聞記者的後備人才。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實施“2+2”的課程體系改革,本科教育的前兩年是非新聞傳播專業的課程學習,後兩年按照新聞傳播學各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專業學習。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實行跨學科學位課程,本科生可選修法學、外交和經濟學等輔修課程,通過考核後便可獲得相應的雙學位證書。
此外,如今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是,跨專業人才需求劇增,尤其是跨文、理、工科的知識背景,比如新聞專業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統計學、社會學等專業的“跨界”人才最受學界與業界歡迎。各開設國際新聞碩士項目的院校近些年來也注意招收本科非新聞專業的畢業生進入國新項目學習。
四、中國文化+外國文學,培養深厚的中外文學素養
國際新聞報道要做到“中國故事、國際表達”,需要跨越文化差異性,更加注重人類共通的經驗與思維,遵循共同的價值和情感,尋找文化的共性。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推崇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也為中國文化的跨文化傳播提供了有益指導。紮根生活,洗滌靈魂,繼而傳遞積極向上的生活正能量,這是跨越民族、語言、國别的共同追求,也恰好是文學的永恒價值。廣泛閱讀中外經典文學作品,提升文學素養,是國際新聞記者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基礎。
首先,好的外國文學作品往往是外國語言精華的荟萃。對外新聞報道應盡可能用外國人聽得懂、聽得習慣的語言及他們能夠接受的邏輯思維講好中國的故事。“有一些人總是戴着有色眼鏡看中國,認為中國發展起來了必然是一種‘威脅’,甚至把中國描繪成一個可怕的‘墨菲斯托’。”習近平主席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的演講中,以德國家喻戶曉的大作家歌德小說《浮士德》中的人物作比,引起德國觀衆的共鳴。國際新聞記者通過對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充分領悟外國語言的精華所在并為自己所用,特别是文學作品中被人們經常引用的典故和特色表達。其次,文學作品涉及政治、經濟、社會、語言、文學、教育、哲學等各個方面,學習外國文學作品,宛如打開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戶。而随着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閱讀中國文學作品也成為外國公衆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2016年度世界影響最大的18種中文圖書,隻有一種為曆史圖書,其餘17種全部為中國當代文學圖書。
更為重要的是,文學作品可以直達心靈深處。通過文學作品可以了解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心理最本質、最根本的東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是世界語言,談文藝,其實就是談社會、談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溝通心靈。”廣泛涉獵中外文化經典,可以為記者在國際新聞報道時找到中西文化精髓的彙合點、減少傳播阻力提供便利條件。
所謂“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良好的文學修養對國際新聞人才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素質。這裡的文學素養當然包括本國文學素養和外國文學素養。國際新聞教育除了努力提升專業技能外,還要注意通識教育的普及,把人文學科的教育作為專業基礎工程。如複旦大學的“古典(東西方文化傳統)、經典(東西方經典)、文筆(新聞實踐與創新能力)”新聞教育思路,清華大學“通識為本,專識為末”的教育理念,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具有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标,都旨在激發學生在專業領域的“文化自覺”。
在輿論傳播多元化的互聯網時代,國際新聞傳播需以提升文化品位為切入點,讓每一篇文章、每一個版面,都洋溢着文化的氣息,以高品位的文化影響力放大主流媒體的傳播力。與此相适應,國際新聞教育應當進一步繼承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從政治敏銳性、媒體文化素養、專業知識結構、中外文學素養等維度出發,不斷提升國際新聞傳播人才的文化素養,在世界新聞輿論的競争中以鮮明的民族個性取勝。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共建課題“文化‘走出去’與國際化人才培養戰略”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号:BFSUGJ12001)
「注釋」
①張志新:《實現新聞與文化的融合》,《北方傳媒研究》2012年第4期,第55頁。
②TheDataJournalismHandbook[Online].Availableathttp://datajournalismhandbook.org/.
③陳昌鳳,烏日吉木斯:《數據新聞與大數據思維的應用》,《新聞與寫作》2014年第4期,第7頁。
④王君超:《報業轉型:“互聯網思維”還是“融合思維”》,《中國報業》2014年第23期,第84頁。
⑤雷芳,劉宏偉,李媛霞:《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國際新聞人才培養模式——對天津高校國際新聞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中國人才》2013年第6期,第163頁。
責編: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