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歐洲面臨不确定性風險
英國脫歐及特朗普當選給歐洲帶來的不确定性風險主要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英國脫歐進程與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對歐洲一體化提出重大挑戰。英國脫歐對歐洲自二戰以來開啟的地區一體化進程構成沉重打擊,來自特朗普方面對英國脫歐的支持和對歐盟的質疑和反對也讓歐盟處于信譽和權威下降的困難時期。
在2016年6月的英國脫歐公投中,超過51%的英國民衆做出了離開歐盟的選擇。這一結果出乎英國和歐盟國家主流政治精英的意料,給歐洲政治帶來混亂。盡管随後英國保守黨政府有驚無險地完成了内部權力交接,英國經濟在經曆短期的市場波動後也沒有出現急劇下滑的态勢,但英國脫歐給英歐雙方乃至西方世界帶來的沖擊巨大且深遠,成為開啟歐洲政治不确定性的始作俑者。
盡管從2009年開始至今,歐盟就接連遭遇歐元區債務危機、烏克蘭危機、恐怖主義襲擊以及難民危機的打擊,歐盟在經濟發展、安全利益和移民政策等方面的結構性矛盾暴露無遺,歐洲一體化的方向和路徑也不斷因此受到質疑。但英國脫歐則是以成員國自願脫離的方式将歐盟内部矛盾公開化,打破了此前歐洲内外有關一體化隻進不退、歐盟成員國資格隻進不出的認識,歐盟将“越來越大、越來越強”、一體化不可逆轉的固有觀念也随之破滅,歐洲一體化遭遇到自發轫以來史無前例的最大危機。英國脫歐在歐盟其他成員國鼓舞起反歐盟、反一體化的政治勢力,将一體化及其産物歐盟樹立為自歐債危機以來就在各國社會積蓄的反建制、反精英情緒的攻擊對象,各國反歐盟的疑歐派政黨趁勢而起,紛紛對一體化發起挑戰,疑歐、反歐逐漸成為影響整個歐洲的政治勢力。2017年3月底前,英國将根據有關程序與歐盟正式開啟脫歐談判,英國政府以避免“不确定性”為名提出了“徹底脫歐”的方案,使得談判進程将比預期的更為簡單明晰,但英國方面堅決出走的立場也再次打擊了歐盟内部想要雙方“友好分手”、維持英歐關系“藕斷絲連”的幻想,歐盟的信心進一步受挫,而且目前還難以估量英國這種決絕的“硬脫歐”方式将給雙方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帶來何種程度的沖擊。
讓歐盟在英國脫歐之外備受打擊、雪上加霜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選前後對英國脫歐和歐盟發表的一系列看法,他也成為公開為英國脫歐叫好并不斷批評歐盟的唯一一位西方政要。特朗普稱英國脫歐是英國人民“要找回身份認同”的“偉大事情和聰明之舉”,稱贊脫歐派“做得很棒”,并“預測”更多國家今後将會步英國後塵而脫離歐盟。他還借此指責歐盟已“淪為德國的工具”,批評歐盟和德國的難民政策是導緻英國脫歐的主要原因,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英國的特雷莎·梅首相将成為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會見的第一位歐洲領導人,特朗普疏遠被奧巴馬稱贊為“西方價值觀的最後捍衛者”的德國而親近脫歐的英國,其對歐洲一體化的态度顯而易見。來自于大西洋彼岸傳統盟友的公開指責,極大地打擊了歐盟的信心,更給歐洲未來在一體化方面尋求美國的支持與合作蒙上了陰影。
(二)英國脫歐及其後續影響和“特朗普沖擊波”一道,撼動了歐洲的政治價值觀和制度基礎。英國以全民公投做出政治決定的方式脫歐、特朗普反傳統的競選和施政方式,對長期以來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礎——代議制精英民主形成沖擊,歐美政治民粹化的趨勢上升。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被脫歐派和特朗普解讀為民衆從精英手中“成功奪權”的先例,因此極大地刺激了其他歐洲國家采用全民公投的形式進行政治決策,公投一時間成為歐洲的政治時尚。随後在匈牙利舉行的有關歐盟難民政策的公投、在意大利舉行的憲法改革公投等事例表明,公投泛濫除了營造出人民“當家作主”的假象、成為當政者推卸責任的工具,并且極易被少數政客所利用外,不僅對既定決策程序形成幹擾,還增大了政治決策的不确定性,進一步模糊了民主參與和民粹政治之間的界限。歐洲極右翼政治勢力更是借公投大做文章,據對歐盟國家45個疑歐或反建制派政黨所做的調查表明,這些政黨在未來幾年計劃推動的公投次數總計達34次。被特朗普奉為獲勝法寶的“推特民主”和歐洲的公投泛濫異曲同工,都是通過鼓吹“直接民主”方式來繞過既定政治程序和規則,直接訴諸“民意”來對建制派發起直接挑戰。通過英國脫歐和特朗普執政,歐美民粹政治正逐漸走向合流與互動,對西方既有民主體制的觀念和制度基礎形成沖擊。
(三)英國脫歐和特朗普“新政”對未來歐洲乃至西方的經濟、政治和安全結構帶來不穩定因素,英美兩國内外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将對全球化産生負面影響。英國的“硬脫歐”立場和特朗普對“跨大西洋夥伴關系”的質疑,導緻西方内部關系結構和利益格局正出現重組,原有的共同價值觀和共同利益都受到挑戰。英歐關系将不可避免地從“盟友+夥伴”降格為“朋友”(特雷莎·梅首相在表明脫歐立場的演講中通篇隻稱歐盟為“朋友”),歐洲人更悲觀地預測道,“歐美合作将進入二戰以來最動蕩的時期”。特朗普有關北約“過時”的言論表明其正試圖擺脫所謂歐美“共同價值觀”的束縛,在涉及歐洲安全的重大問題上隻談軍費分攤等利益問題,也暴露出在歐美利益出現分歧和紛争時,曾經的“價值觀共同體”的蒼白本色。
二、不确定性中的歐洲輿論走向
(一)圍繞歐洲内部問題、一體化走向和全球化利弊的讨論将主導歐洲輿論,政治右傾化帶動下的輿論保守化難以避免。從2017年3月荷蘭選舉到4、5月間法國大選直至9月德國選舉,一系列歐洲重要國家的選舉正将歐洲帶入政治脆弱期。從目前各國為選舉預熱的情況看,有關經濟、社會政策、對一體化的立場以及對全球化的态度成為歐洲輿論的焦點。從讨論内容看,有關經濟社會政策在各國都有着大緻清晰的走向:一方面要求各國進行改革,對内實行提升競争力的經濟自由化政策,但又鼓吹政府對市場進行幹預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對外主張保護主義,将本國競争力下降、失業率上升等問題都歸咎于全球化帶來的工作崗位流失和外來移民對本國福利的争奪。新興國家尤其是與歐洲經濟聯系密切的中國被視為全球化的“最大赢家”而首當其沖,成為歐洲内部反全球化輿論的攻擊靶子。歐盟及其所代表的一體化成為各國極端輿論為轉移國内矛盾而設定的攻擊對象,即便是各國主流政治也都将來自歐盟的過度管制或無所作為視為造成經濟、社會困境的根源,更有來自極右翼的極端言論号召民衆起來反抗歐盟的“暴政”。
(二)精英内部、精英與民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分裂将更加明顯,争奪話語權的鬥争将反映在激烈的輿論分歧和相互攻讦上。英國脫歐與特朗普執政在擴大歐洲精英與民衆之間鴻溝的同時,也加大了精英内部的分歧。在英國,盡管脫歐成為既定方向,但各政黨、利益集團之間并未形成堅定共識,脫歐、留歐兩派的争論将長期持續,并會伴随着脫歐進程時時展現出來。而蘇格蘭地方政府将不斷提出自身的政治訴求,并借此謀求推動第二次獨立公投,加大英國中央政府與地方的矛盾。在對待全球化的态度問題上,從中受益的跨國公司、企業界精英與主張政府幹預的政治保守勢力之間難有妥協。各方都會利用輿論争奪話語權,上述矛盾也會反映在歐洲輿論走向中,各持立場、尖銳對立和相互攻讦将主導2017年的歐洲輿論場。
三、中國對歐傳播的環境與對策
(一)對歐洲政治的右傾化和輿論的保守化應有充分準備,對由此給中歐關系帶來的複雜輿論環境要有充分認識。歐洲政治右傾化以對内号召一緻對外、對外诿過于人為特點,因此歐洲輿論對中國産能過剩、“不公平競争”等問題的炒作将從去年延續至今,并在部分企圖拉擡支持率的政客鼓動下,将中歐之間的經濟問題向“影響國家安全”、中國“實行政治控制”甚至“破壞生活方式”方向進行政治炒作,惡化中歐關系的輿論環境。在全球化問題上,歐洲輿論不會放下手中的有色眼鏡和放大鏡,不會放棄以零和博弈的觀念來看待中歐在全球化中的輸赢得失,會繼續糾結于中國所得即歐洲所失的陳舊、錯誤觀念,并就此在貿易和投資問題上向歐盟機構和各國政府施加壓力,為中歐之間經貿問題的務實、妥善解決制造麻煩。
(二)輿論宣傳與公共外交并舉,同時積極推進中歐務實合作,讓合作共赢的事實成為雄辯的牢固基礎。随着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和中歐經貿合作的日益緊密,中歐之間事實上已經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但在此基礎上構建中歐責任和命運共同體,還需要從加強輿論宣傳和公共外交、引導歐洲輿論轉變方面入手,并做長期的努力。在歐洲遭遇各種困境、政治脆弱之時,習主席2017年對瑞士進行的新年首訪不啻為輿論與外交密切配合的成功案例。盡管歐洲輿論的保守化傾向有增強之勢,但也有越來越多明智的歐洲政、商、學界精英看到了中國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态勢,與歐美的政治動蕩相對照,對中國的發展道路更加信服并希望繼續借力于中國發展來走出困境的觀點也日益湧現。因此,結合今年中國外交對歐工作的重點,如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與中歐合作對接,利用中法、中德建交45周年慶祝活動等,制定輿論宣傳與公共外交相配套的可行預案,鼓勵和團結歐洲内部支持并受益于中歐合作的力量,并擴大中歐合作在歐洲的受益面。積極開展公共外交,與各政治派别廣泛接觸,阻止經貿問題政治化勢頭在歐蔓延。同時紮實推進中歐已有的各領域合作,讓中歐雙方民衆共同感受到中歐合作的促進發展、改善民生的實際利益,為看好中歐合作前景的輿論觀點提供有利的事實支撐。
(三)豐富和完善對于全球化的認識,引領平衡、包容、普惠的全球化發展方向,向歐洲展示更富遠見和智慧的全球治理觀。歐洲輿論中圍繞中歐關系産生的負面言論,其根源之一是對全球化的片面、零和認識。為此在對歐傳播中,中方輿論應就全球化發展至今的功過利弊做出更為全面、客觀的表述,并将中國的有關政策主張更好地整合進對外政策宣示中。習主席在瑞士達沃斯經濟論壇有關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方向的表述,表明中方并不以所謂全球化的“最大赢家”自居,而是展現出更多命運相連、共度時艱的責任和擔當意識。這應該成為2017年對歐傳播“中國聲音”的重點,應當在習主席上述論述的原則下,針對歐洲的具體政治經濟情況,做出更具有針對性的闡述和傳播,強調中歐在克服全球化困境方面的共同利益而淡化歐方的輸赢意識。
在2017年繼續将中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歐合作更好地結合起來,無論在輿論上還是在務實合作上,都将為克服歐洲輿論的負面影響,建設健康、穩定的中歐關系發揮積極作用。從“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的傳播、落地和對接過程可以看出,歐洲輿論對來自中國的“解決方案”有一個從猜疑不解到謹慎參與再到積極響應的過程。促使歐洲輿論從消極向積極發生變化的,既有中方言行如一、坦誠合作的因素,也有歐方急于解困、尋求合作的緣由。中歐之間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決定了中歐關系的基本面良好,在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政的警示作用下,也相信歐洲的主流政治會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政治民粹化的風險,中歐關系中的确定因素要大于中美關系。因此在面對2017年更為複雜的歐洲輿論環境時,強調合作共赢、反對排外保守,強調開放創新、反對固步自封,應當成為對歐傳播的基調。同時也要顧及歐洲處于困難時期的微妙心态,在輿論和政策上處理好政經關系和利益平衡的問題,在對歐外交、經濟和輿論工作的全面布局中統籌好國内國外兩個大局、把握好改革開放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
在歐洲深處危機和困境之時、在全球化處于不進則退的關鍵時刻、在特朗普的美國可能抛棄歐洲這個傳統盟友的時候,中歐能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能把共同責任和命運的共識牢固地樹立起來,就能夠為彼此真正赢得可以平等相待、患難與共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