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金磚國家對外傳播需打破五種唱衰論調

金磚國家對外傳播需打破五種唱衰論調

時間:2024-11-06 09:20:24

徐秀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金磚國家研究基地執行主任

2017年9月,以“深化金磚夥伴關系,開辟更加光明未來”為主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将在中國廈門舉行。這次會晤将總結過去十年金磚國家合作經驗,規劃未來發展願景,為當今世界面臨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貢獻新的方案。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成立以來,各領域合作日益加深,發展與合作成果不僅直接惠及五個金磚國家,還為南南合作和南北協調做出了巨大貢獻。盡管如此,目前國際社會對金磚國家還存在許多誤解,各種唱衰金磚國家的論調此起彼伏。在對外傳播過程中,隻有利用各種對外傳播手段和平台宣揚金磚國家合作理念和成果,打破各種與現實不符的唱衰論調,才能将真實的金磚國家展現在世界人民面前。

宣揚發展成就,廓清“金磚國家褪色論”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遭受重創,并且複蘇進程十分緩慢。在此過程中,金磚國家經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2015年金磚國家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國内生産總值(GDP)加權後的經濟增長率約為5.0%,比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下降了6.1個百分點。同期,俄羅斯的經濟增速降幅最大,下降11.3個百分點;随後是巴西、中國、南非和印度,分别下降9.9個、7.3個、4.1個和1.9個百分點。①特别是美歐制裁、油價低迷和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的俄羅斯經濟和受政局動蕩、外需不振以及國内需求嚴重萎縮等負面因素影響的巴西經濟在近幾年中還再度陷入金融危機後的負增長。由此,國際社會對金磚國家的“成色”産生了質疑,并認為金磚國家“褪色”了。

“金磚國家褪色論”的産生,固然有一定的基礎,但這一論調僅考慮金磚國家自身經濟增長而忽略世界經濟的大背景,僅考慮短期增長情況而忽略增長趨勢,因此結論有失偏頗便成為必然。為了認清金磚國家的“成色”,在對外傳播上既要橫向比較經濟增長形勢,也要全面評估金磚國家的發展成就與貢獻。從橫向比較來看,金磚國家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勢頭并未因為自身經濟增速放緩而發生變化。當前,金磚國家依然是世界經濟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并且這種引領作用還在不斷加強。IMF數據顯示,2016年金磚國家按PPP計算的GDP加權後的經濟增速為5.0%,比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高0.9個百分點,比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高3.3個百分點;預計2017年金磚國家按PPP計算的GDP加權後的經濟增速為5.6%,比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高1.1個百分點,比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高3.6個百分點。

從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來看,金磚國家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IMF數據顯示,2000年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6.8%,2010年為46.4%,2016年繼續上升至51.0%。随之,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2000年金磚國家按市場彙率計算的GDP占世界的份額為8.2%,2010年和2016年分别上升至18.2%和22.4%;2000年金磚國家按PPP計算的GDP占世界的份額為18.8%,2010年和2016年分别上升至27.3%和31.4%。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數據,2015年中國、印度、南非、巴西和俄羅斯的人類發展指數分别較十年前提升了0.092、0.088、0.057、0.056和0.050,其中俄羅斯處于極高人類發展水平,巴西和中國處于高人類發展水平,南非和印度處于中等人類發展水平。②

展示合作成果,消彌“金磚國家差異論”

金磚國家成員分别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等不同區域,在資源禀賦、政治體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模式、宗教文化、曆史傳統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當前,各成員根據自身國情制訂的發展戰略各有特色,政策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并且,在重大經濟戰略問題上缺乏足夠的共識和交集,甚至是互相猜忌。例如,中國、印度、俄羅斯之間存在曆史恩怨和現實糾葛,中國與巴西之間關于鐵礦石定價權的争奪,巴西和印度對中國彙率政策的批評,南非對其他金磚國家投資的戒備心理等。即便是取得共識的問題,對于如何推進也會存在分歧。例如,金磚國家都緻力于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但究竟通過怎樣的途徑來實現,并未形成一緻意見。這些差異與分歧的存在,為“金磚國家差異論”提供了滋生土壤。這種論調認為,由于金磚國家之間存在太多差異,并且相互之間緊密合作缺乏有效的“黏合劑”,因此彼此之間的分歧不可彌合,金磚國家隻能是“一盤散沙”,相互合作不過是“同床異夢”。

誠然,國家之間的差異有時會成為合作的障礙,但并非存在差異就不能深入合作。恰恰相反,世界各國之間的合作都是建立在優勢互補、交流互鑒的基礎之上的。将差異與障礙劃等号,将分歧視同于分道揚镳,既得不到理論支持,也找不到現實案例。金磚國家合作的持續推進,必須充分認識相互之間的差異和分歧。這是合作的基礎,也是深化合作的基本要求。“金磚國家差異論”無疑是誇大了金磚國家之間差異與分歧的消極作用,而忽略了差異的互補作用。事實上,分歧也能夠成為合作的動力,金磚國家合作成果的取得,正是在不斷彌合分歧、求同存異,逐步實現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實現的。

在對外傳播過程中,充分展示金磚國家合作取得的輝煌成果,就是駁斥“金磚國家差異論”的最好注腳。自2006年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建立以來,金磚國家合作行穩緻遠,在機制建設和各功能領域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機制建設上,金磚國家成員已由原來的四國擴大到五國,形成了領導人會晤機制、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會議、專業部長會議、協調人會議等多層次協調與交流機制以及金融論壇、工商論壇、智庫會議、企業家論壇等多種形式的配套活動,并與各自所在地區的許多國家建立了“金磚國家+”對話機制。在财金、外交、經貿、工商、農業、衛生、城市、科技創新、統計、知識産權、合作社、智庫等功能領域的務實合作都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尤其是新開發銀行的成立和正式運營以及應急外彙儲備庫的建立為金磚國家長期穩定合作提供了重要依托。

挖掘共同利益,化解“金磚國家沖突論”

金磚國家都是擁有遠大發展目标的新興經濟體,都希望通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不斷提升地區和國際影響力。在一些領域,為了争奪支撐經濟發展的資源和市場,相互之間必然會産生競争。而且,随着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以及相互交往的持續加深,金磚國家之間的利益沖突很可能會更為廣泛,經濟競争也可能更加激烈。這便成為“金磚國家沖突論”的基礎。“金磚國家沖突論”與“金磚國家差異論”有相似之處,但它更側重于強調金磚國家之間的競争關系。這種論調認為,金磚國家的經濟戰不可避免,并且,由于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經濟上的沖突甚至會演化為政治和軍事沖突。

從曆史來看,競争與合作并存是國家之間關系的通常狀态。競争與合作并非互相排斥,相反,兩者之間常常共生共存,不可分割。通常地,在競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競争。國家之間的競争需要合作,否則就會導緻兩敗俱傷;國家之間的合作也離不開競争,否則合作就沒有生氣。因此,國家之間存在競争并不可怕,競争也并不必然會導緻沖突。隻有沒有共同利益、以鄰為壑的競争才有可能成為沖突的導火線。金磚國家之所以走到一起,并建立多種層次的合作與協調機制,目的就在于避免相互之間産生惡性競争,而為彼此之間的良性競争保駕護航。

從現實來看,金磚國家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金磚國家擁有繼續提升經濟實力的現實要求;二是金磚國家在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方面擁有利益交彙點;三是金磚國家擁有繼續提升國際地位,推動全球治理向更加公平與合理的方向發展的共同訴求。③

在一個國家之間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一國的經濟發展都不可能僅靠一己之力來實現,并且一國應對自身面臨的經濟問題與挑戰往往離不開其他國家的支持與協作。在全球性問題面前,任何一國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尤其是在改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現行全球治理體系中不公平地位并發揮與自身實力相符的影響力方面,金磚國家合作更是不可或缺。應對“金磚國家沖突論”,既要在行動上不斷創造和擴大金磚國家之間的共同利益,也要在對外傳播上将這些共同利益彰顯出來,為金磚國家營造良好的競争與合作氛圍。

弘揚金磚精神,破除“金磚國家威脅論”

在西方理論界,有一種觀點為,新崛起的大國必然對現存的大國構成威脅,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通過各種手段甚至武力來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争便變得不可避免。這種觀點源自古希臘著名曆史學家修昔底德,因而被稱之為“修昔底德陷阱”。近年來,在一些西方媒體大肆炒作“修昔底德陷阱”時,“金磚國家威脅論”應運而生。這種論調主要從西方既得利益國家的立場出發,認為金磚國家的崛起将挑戰現有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改變現有國際體系的利益分配格局,從而使西方國家的既得利益遭受損失。

毋甯說這種論調是強權邏輯。從現實情況來看,“金磚國家威脅論”也得不到有力支撐。金磚國家的經濟發展成果,不僅直接惠及發展中國家一半以上的人口,還推動了所在地區和世界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并且,金磚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并未導緻軍費的大規模擴張,所謂的威脅便無從談起。根據《簡氏防務周刊》發布的年度國家軍費報告,2016年金磚國家軍費支出總額約為3200億美元,占世界軍費總支出的份額為19.0%,同期金磚國家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份額為22.4%,軍費支出份額比經濟總量份額低3.4個百分點。其中,中國軍費支出額為1917.52億美元,占世界軍費總支出的份額為11.4%,同期中國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份額為14.9%,軍費支出份額比經濟總量份額低3.5個百分點。相比之下,美國軍費支出總額超過6220.35億美元,占世界軍費總支出的份額為36.9%,同期美國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份額僅為24.7%,軍費支出份額比經濟總量份額高12.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金磚國家提出并踐行“開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夥伴精神,為新型國際關系提供了新的理念支持。所謂開放精神,即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加強相互經濟合作,培育全球大市場,完善全球價值鍊,做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建設者;所謂包容精神,即推動不同社會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鑒、不同發展模式互惠,做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實踐者;所謂合作精神,即繼續加強團結,照顧彼此關切,深化務實合作,攜手為各國經濟謀求增長,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動力;所謂共赢精神,即在追求本國利益的同時兼顧别國利益,做到惠本國、利天下,推動走出一條大國合作共赢、良性互動的路子。④在對外傳播中,大力弘揚金磚國家的合作夥伴精神,不僅有利于破除“金磚國家威脅論”,更能為大國之間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開展新型合作提供新的思路。

倡導持續發展,粉碎“金磚國家崩潰論”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内,以中國為代表的金磚國家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并由此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由于基礎弱、底子薄,在缺乏技術和資金的情況下,金磚國家成員普遍采取粗放式增長方式,國民經濟主要依靠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産業,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甚至以犧牲環境、健康為代價。近年來,這種狀況有了很大變化,各成員國積極轉變經濟發展理念和增長方式。但受結構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突發性因素的疊加影響,金磚國家的總體經濟增速出現持續放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臨諸多挑戰。

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對金磚國家的增長模式和發展潛力出現質疑,并在“金磚國家褪色論”的基礎上炮制出“金磚國家崩潰論”。毫無疑問,這種論調更是不堪一擊。根據IMF預測數據,未來五年,金磚國家經濟年均增速仍将達5.7%,比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高2.1個百分點,比發達經濟體高3.8個百分點;同時,金磚國家按市場彙率計算的經濟總量占世界的份額有望繼續提升至26.6%,按PPP計算的經濟總量占世界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至35.3%。相比之下,發達國家面臨更大的經濟問題與風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西方國家的經濟增速比1929年後的大蕭條時期更慢,并且在未來幾年内也難以得到改觀。

關于可持續發展問題,早在2009年金磚國家領導人首次會晤時,五國領導人就予以充分關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提出:“實施《裡約宣言》《21世紀議程》及多邊環境條約中所強調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應成為改變經濟發展模式的主要方向。”⑤此後,五國都制定了各自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入挖掘經濟發展潛力,并積極推動達成和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但國際社會不乏有人對金磚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所取得的進展缺乏認識,對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作的努力仍視而不見。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在對外傳播過程中倡導金磚國家綠色發展理念、宣傳可持續發展成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本文為作者主持的中聯部2017年度課題“金磚國家命運共同體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IMF,WorldEconomicOutlook:GainingMomentum?2017.

②UNDP,HumanDevelopmentReport2016:HumanDevelopmentforEveryone,2016.

③徐秀軍:《制度非中性與金磚國家合作》,《世界經濟與政治》2013年第6期。

④習近平:《新起點新願景新動力——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7月17日。

⑤《“金磚四國”領導人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會晤聯合聲明》,《人民日報》2009年6月17日。

責編:吳奇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