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由中國海軍官方參與制作的軍事動作片《紅海行動》上映,影片憑借真實的故事背景,真槍實彈的震撼場面,藝術化再現了2015年中國海軍在也門的撤僑行動,烹制了一道好萊塢式的軍事動作大餐。上映一個多月,總票房突破34億元,僅次于去年熱播的《戰狼2》,成為人們讨論和關注的熱點。事實上,包括這兩部電影在内的國産軍事題材電影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中外觀衆認可,這與其高水平的生産制作和影片所塑造的融通世界的故事密不可分。從對外傳播角度看,這些電影的叙事手法和電影背後的中國軍人形象塑造值得研究。
這些電影的一個共通點就是将軍人形象塑造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系起來。《紅海行動》更是如此,從微觀上看,是蛟龍突擊隊員們深入險地營救中國公民,槍林彈雨中拆除外國平民身上的炸彈,奔襲百裡阻止恐怖分子交易核原料,這些場景不僅真實展示了中國軍人為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也讓全球受衆切身體會戰争之苦,傳遞了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安全穩定的環境,人類應該珍愛和平的正能量。影片探讨的犧牲、勇氣、希望和恐怖主義等話題也與普通大衆的生活息息相關。
筆者通過選取包括英國《金融時報》在内的多家外媒文章和新華社的報道進行剖析,認為文化和軍事類題材對外報道更應該着眼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故事,堅持以人為本的報道理念和紮實的一線采訪,摒棄“說教”式報道。
打造融通中外的故事
電影日益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娛樂方式,也是文化傳播與交流的重要載體。長期以來,在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下,受語言和文化差異限制,國産電影很難在國際市場得到認可,國産主旋律電影更是難上加難。但近年來,軍事類題材電影卻脫穎而出,除了影片講述的故事與當代生活不斷貼近,容易讓受衆産生認同感之外,與中國的發展和綜合實力提升也有很大關系。
《紅海行動》上映以來,有外媒報道肯定中國的主旋律影片正走出說教模式,也有報道質疑其生硬的意識形态和叙事手法。比如,《金融時報》刊登題為《中國的主旋律影片在變化》的文章,将表面上看起來屬于完全不同類型的《紅海行動》與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演出的《北京八分鐘》聯系在一起,認為這兩部影片借着對“主旋律”不同形式的“變奏”啟示我們:講當代中國的故事,“演”比“說”受用。《國際電影》的文章認為《紅海行動》避免了以往中國出品電影中咄咄逼人的極端愛國主義符号。而《萊爾電影檔案》則認為《紅海行動》中仍然有不少中國主旋律片的生硬意識形态和叙事手法,但是緊湊的戰鬥場景、高效的臨場感,讓人想要“原諒”其中的宣傳意識。
軍事類題材電影叫好叫座也給對外傳播帶來一些啟示:如何以文化等“軟話題”為切入口叙述宏大主題?如何盡量減少報道中的宣傳味兒?怎樣才能做到潤物細無聲地傳播國家主張?對外傳播從來都不是單向的灌輸式的過程,而是用對方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雙向的、互動式的跨文化交流。
比如,今日俄羅斯電視台今年春節期間報道了52歲的遼甯鞍山藝術家首次在克林姆林宮附近現場為遊客寫毛筆字的故事,這位藝術家的書法展隻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文章通過采訪多名遊客對中國春節的認知,适當添加背景介紹中國人春節合家團圓的傳統,講述了近年來不斷火熱的中俄文化交流,指出中俄文化旅遊合作成果豐碩的背後是良好且穩定的雙邊關系。稿件以小見大,将中俄關系這一主題融入到俄羅斯遊客對了解中國文化的熱切期盼中,這樣的報道真正做到了增進交流與理解,為發展雙邊關系注入活力。再比如新華社一篇題為《中國藍盔在艱苦條件下保衛達爾富爾地區和平》(ChinesebluehelmetsinDarfursafeguardregionalpeacedespiteharshconditions)的稿件。稿件從一位年輕維和戰士沒有燭光和禮物的生日晚會切入,這位戰士在生日當天最特殊的待遇是一碗用過期方便面和兩個雞蛋煮的面條,稿件通過真實而生動的個體,講述整個維和部隊所面臨的物資短缺,最後落腳于年輕戰士希望世界和平的心願。稿件還不時穿插了“面條在中國意味着長壽”這樣的背景,讓讀者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中國維和士兵,相信這樣的故事更有說服力,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也巧妙地傳遞了中國維和部隊在世界最艱苦的地區為地區和平默默做貢獻的理念。
當前,國際輿論競争越來越多集中在娛樂類“軟話題”,日益呈現“夾帶式”傳播的特點,新時代的對外傳播也應該調整策略,盡量摒棄“說教”式報道,用與人們息息相關的各種故事真情而巧妙地訴說中國價值。
軍事新聞對外報道也要以人為本
十九大報告提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标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在國内,從體制機制改革到宣布裁軍30萬,軍隊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國際方面,中國軍人為地區穩定、世界和平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自1990年首次向聯合國維和行動派遣軍事觀察員至今,中國已累計派出維和人員3.5萬餘人次,維和人員數量居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首。
過去我們在進行軍事新聞報道的時候,談的大多是部隊的成績、創新,缺乏具體真實的個案和生動有趣的故事。與對内宣傳不同的是,軍事外宣的對象是國外受衆。如何将這些口号和數字讓外國受衆讀懂?維和隊員在任務區如何開展工作?當地百姓對他們有着怎樣的期待?要想在對外傳播中把這些問題講清楚,落腳點還是鮮活的故事和人物,隻有這些故事傳遞的信息被外國受衆接受,才能增進他們對中國軍隊的理解,彙聚成外國受衆心目中中國軍人的整體形象。
分析外媒長期的報道不難發現,隻要涉及軍事話題,外媒都會把中國軍隊力量崛起與周邊熱點問題關聯,肆意指責中國搞軍事擴張、中國軍隊給周邊國家帶來威脅。要想有效對沖這些雜音,對外傳播應該着力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一個個真實、立體、全面的故事向世界說明我軍建設和發展情況。
電影《紅海行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影片中“強者無敵”的口号和中國軍人的使命感激勵着蛟龍突擊隊隊員與恐怖分子展開激烈鬥争。蛟龍突擊隊隊長楊銳本來堅持隻救一個中國人質,後來改變主意,決定援救100多名其他國籍人質。這樣的故事不僅讓觀衆感受到一個負責任大國守護世界和平的決心,也很好地踐行了中國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電影觀象》的影評人理查•俞認為,與美國軍人電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解放軍在這個大叙事中是中國在沖突地區的撤僑捍衛者,目的是保護中國外僑,而不是像美國作為“世界警察”的人物設置。
此外,體驗式報道也是對外傳播比較有效的方式。在采寫《通訊:非洲密林來了中國“白求恩”》這篇報道時,作者曾前往利比裡亞第二大城市綏德魯,跟随中國駐利維和部隊醫療分隊一起下鄉給當地百姓開展義診。這裡雖然是該國第二大城市,但市區就橫豎兩條馬路,整個城市隻有一家醫院,醫療隊前往義診的村莊更是建在原始森林裡,條件很差,村民們生了病也隻能忍着。從3歲兒童到90歲老人,村民們排隊取藥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問診結束後,幾個孩子從家裡拿出許多菠蘿表達謝意。村子裡的長者、帕特裡克的父親說:“我代表村裡人感謝你們來看我們,感謝你們為我們送來藥物和食品。你們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親情剛剛開始。你們一定要再來,我不敢說這裡是你們的家,因為我們這裡太窮太落後,但我們随時歡迎你們來。”從中國維和人員在非洲森林展開救死扶傷到中國警察在羅馬街頭巡邏,隻有聚焦一個個鮮活的個案,不斷深入一線持續跟蹤,稿件才會吸引眼球。
中國處于快速上升期和深刻轉型期,外界對中國的發展,有關注也有猜疑,有誤讀也有誤導。之所以如此,有文化差異的原因,也有因缺乏了解而産生的畏懼。總之,不管是文化還是軍事題材的對外傳播,都離不開能引發讀者共鳴的故事。七分采訪,三分寫作,優秀的對外報道離不開紮實深入的調查研究。隻有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典型的人物、精彩的瞬間,才能真實反映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新面貌,使我們的報道真正成為海外觀察中國的指南、解碼中國的鑰匙。
責編: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