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門七日》獲獎劇照一、選題立意:飽含中國智慧的“禅文化”能夠解決普通現代民衆的現實問題
《禅門七日》講述了一個關于“生活禅”的故事。在河北的一個禅寺裡,23年來,每到夏天,數百名青年學生從世界各地彙聚到這裡,進行為期七天的禅修訓練。他們都是年輕人,面臨各種各樣的人生困惑,希望能夠通過禅修找到自己人生的答案。紀錄片選取了五名大學生的故事:英國碩士小L面臨在回國工作和女朋友之間進行選擇;學習精算的女博士小X看上去擁有事業和愛情都完美的人生,但仍然不知道每天埋頭在數據堆裡搞研究的生活有什麼意義;情窦初開的女碩士小S面臨着在愛情和親情之間做出選擇,因為媽媽不接受她的現任男友;小Y面臨着和父親多年的矛盾和沖突,“連吃個飯都要躲着他”;小M不明白母親每日拜佛念經究竟有什麼意義,希望能到禅寺來找到答案。這些平凡人面臨着普通而瑣碎的問題,但通過七天的學習,五人之中的三人發生了頓悟,找到了内心的答案。
故事的選題體現出兩個方面的價值:
1.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禅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雖然佛教文化在曆史上是構建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的核心支柱之一,但在今天的中國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據《禅門七日》的執行編導張超介紹,這部片子的初衷就是為了弘揚傳統的禅文化,并将禅的智慧傳播到海外。他們相信“生活禅”不僅可以解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煩惱,還将在世界範圍内引起共鳴。美國福克斯電視台制片人史蒂夫認為,在今天這個快速多變、思維多元、社會問題複雜的時代,很多人普遍存在着一種希望通過信仰來尋找心靈安慰和解脫的心态,而以禅文化為代表的中國文化顯然具備這種特質。從幾個故事的發展來看,禅的智慧确實給了人們一些解決之道:紀錄片中的禅師教導人們“抛開功利的因素,直面自己的内心,就能夠找到想要的答案”;“直面内心,不做任何道德和價值的判斷才是最可貴的”;“帶着感恩或忏悔的心,先修正自己,才能感化别人”。這些道理看似簡單,卻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根基。張超認為,這種用簡單的真理去解決現代人生活中種種複雜問題的辦法,不能不稱為是一種大智慧。《南方日報》評論到,《禅門七日》的主題是中國傳統的禅的智慧對現代年輕人在面臨現實生活中的困惑時所受到的啟發,表現的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①《禅門七日》的獲獎,充分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正在逐步被世界認可和接納,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2.傳播世界普遍認可的價值觀
傳播世界普遍認可的價值觀是藍海集團一貫遵循的理念和宗旨。基于對國際傳播多年的摸索,他們發現,越是具有普遍共性的話題越容易得到西方受衆的認同,比如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難題,也是不分國界和意識形态的話題,最容易凸顯人文關懷。因此,藍海集團在挑選題材的時候,特别重視能夠體現出人類普遍共性的話題。《禅門七日》關注的幾個大學生,面臨着無非是親情、愛情、職場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會觸發很多人心中的共鳴。“成長”和“感恩”是這部紀錄片中的兩個重要元素,也是兩張重要的世界名片。“成長”——故事關注了五個年輕的大學生,用短短七天時間,把這些年輕人的煩惱通過和禅的碰撞,一點一點讓他們開悟,讓觀衆感受到禅的文化和年輕人一起成長,産生了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通融點。感恩的情懷也滲透在幾個小故事中,女博士小X反省到自己應該用一種更為感性的思維和方式去和母親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和父親有着強烈沖突的小Y開始試圖從改變自己入手、忏悔自己、感恩父親,而這确實改善了她和父親的關系。感恩的正能量情緒使全片的意境得到了升華,于平淡之中更有意義和價值。曾任職美聯社通訊員的羅馬尼亞自由撰稿人安卡·帕杜拉魯(AncaPaduraru)認為,在影片中采訪的年輕人提出的問題可能會讓世界上任何有同感的年輕人都感到熟悉。所以在這個層面上,這部電影在世界範圍内是具有看點的。②
二、叙事手法:講好普通人物的小故事
在多年的對外傳播實踐中,藍海集團一直認為,講好故事是國際傳播的重要手段。集團總裁諸葛虹雲認為,不管傳播手段多麼先進、技術多麼發達,“講故事”依然是國際傳播的重要途徑。而一個好故事是否能成為“爆款”,最重要的核心因素還是内容。因此,藍海集團一直緻力于用外國人喜愛的角度和能夠接受的語言,講好各種故事。
《禅門七日》充分體現了藍海集團在講故事方面的精心設計。一是講好人物的故事,因為人物故事一直被認為是最能夠吸引海外觀衆的重要因素。《禅門七日》執行編導張超認為,所有的故事發展到最後都是以人為本,去解決人物的最根本和普遍的問題。故事中的小L曾經一帆風順,在23歲以前都是走的上坡路,“可是,生活不可能一直都是上坡路,我也有遇到困惑的時候,所以我來到這裡”而禅師告訴他“當你直面内心的時候,其實在你的内心深處,愛情和事業早已暗中排好了序”。這些真實的人物語言代替了生硬的宣傳,通過描述人物的言行舉止和内心的轉變,悄無聲息地傳遞禅的智慧對于人心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片中幾個人物實實在在的轉變,給了觀衆最有效的影響。
二是講好普通人平凡的小故事。影片從普通人的小故事入手,沒有重大題材,沒有宏大叙事,沒有驚天動地,但卻有着入腦入心的力量。女博士小X對着鏡頭說“媽媽每次打來電話的時候,總是唠叨家裡的幾隻小雞,這讓我覺得難過:怎麼媽媽甯可關心她的小雞也不關心我”。女碩士小S面對鏡頭承認自己幾次與男友分分合合,糾纏不清,因為搞不清自己到底是喜歡他,還是僅僅是因為他對自己太好了。這些人間瑣事仿佛都是我們自己親身經曆過一般。尼日利亞的媒體人克裡斯特爾女士說道:“故事主人翁的經曆引起了我的共鳴,我曾經也面臨類似的挑戰,面對獨立選擇、承擔責任。”美國福克斯電視台制片人史蒂夫說道:“影片以小故事、小人物、小細節為切入點,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根植于國際叙事中,這是影片打動洛杉矶電影節評委及海外觀衆的關鍵之處。”③正是這些“小故事大理念、小事件大社會、小人物大意義”引起了觀衆深刻的共鳴,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效果。
小L等學生在禅修
年輕學員在禅修三、藝術表現:最平淡樸素的紀實拍攝手法
藍海集團認為,講述人物故事的第一選擇是紀錄片,因為紀錄片最能夠真實客觀地表現一個人的行為活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認為,紀錄片是一種百變的形态,不僅适合于不同的題材,也是所有影視作品題材中最為自由的表達方式,是一種具有思想虹吸效應的文化承載。中版昆侖傳媒總經理曹劍說過,紀錄片是跨文化傳播的有效載體之一,同時也有着其他文藝形式無法取代的優點。④因此,用紀錄片的形式來拍攝這些人物的故事,成為了《禅門七日》的首選。據介紹,制作團隊采用了跟蹤拍攝的手法,在七天中從每天早上4點到晚上10點,用五台攝像機緊緊跟随五個人進行拍攝,整整拍出七天的素材,再剪輯完成40分鐘的紀錄片。“既不風花雪月,也不裝神弄鬼”是媒體人對于這部紀錄片拍攝手法的評價。⑤
這部紀錄片的亮點一是真實客觀。藍海集團認為,講故事的表達首先要真實,隻有真實才能夠使人物有生命力,從而與觀衆産生共鳴。“由于人物在寺廟中修煉,有可能在某一個環節突然悟到什麼而發生突然改變,因此,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地記錄和跟蹤。”比如故事發展到最後,有三個人發生了轉變,但是仍然有兩個人沒有發生轉變,那麼,我們要做的也是把這個事實記錄下來。它正好能夠體現和應驗一個道理:宗教有時候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整個紀錄片沒有任何誇張或者拔高的做法,這反而使故事更有信服力。
第二個亮點是拍攝中刻意追求樸素和平淡的效果。這部作品在藝術表現上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沒有精彩的燈光、沒有炫酷的配樂、沒有宏大的場景、甚至人物都沒有化妝。所有的人物都穿着寬大素色的衣褲,隻有從表情上能夠發覺其内心所思所想的流露,但是卻有着重大的意義——因為人生感悟和思想才是這部片子要發覺的事實,也正是因為這種外在的平淡才反襯了内心的深刻變化。反觀藍海集團曆年的作品,這種樸實和平淡一直貫穿在多個故事的拍攝思路中。其執行編導張超認為,這種樸素和平淡還基于另外兩個原因:一是他們認為用最簡單的素材去講好中國故事,才能更容易被外國媒體和受衆所接納,更加便于外媒的改編和傳播。二是樸素其實是一種新的時尚,如果用當下的互聯網思維去審視和制作影片,那麼很多能被當下網友所認可的作品其實大多是樸素的。那些真實地記錄現代人的生活,不摻雜任何主觀情緒和價值理念的呈現,才是最符合當下社會和生活的。
《禅門七日》漂洋過海,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以創新形式為殼,采用世界性的話語體系和視聽習慣,讓中國文化内涵為更多的國外觀衆所了解與喜愛,獲得了西方主流影視行業從業者的認可與高度評價。《禅門七日》的實踐證實了一個道理:用微觀的故事來反映宏觀的理念和情懷,以最少的資金投入做出了最大成效,這是适合于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條道路。它的經驗為今後的“中國故事”如何更好地跨出國門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案例。(作者供圖)
精算女博士小X接受采訪,講述她和媽媽的故事「注釋」
①《講好中國故事〈禅門七日〉獲國際電影節獎,中國智慧喚起跨文化的共鳴》,環球網,http://world.huanqiu/GT_European/2018-07/12466891.html。
②同上。
③同上。
④《禅門七日》研讨會上的發言,北京朝陽規劃藝術館,2018年7月10日,轉引自央視網。http://newstv/2018/07/11/ARTIG073QLmEuWLeGmY3Rj4g180711.shtml。
⑤葛維櫻:《煩惱夏令營》,《三聯生活周刊》2018年第29期。
責編:吳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