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互聯網教育 + 大數據 = 新型大學?

互聯網教育 + 大數據 = 新型大學?

時間:2024-11-06 06:48:08

文/本刊編輯陶春

我們使用大數據是為了實現更精準的分析,因為進行靠譜的預測需要大數據,業内專家指出,下一階段高校的信息化建設也應該是“一切為了數據”,讓數據成就我們的一切。目前來看,對大數據的使用,比較弱的領域有兩個:一個是生物領域,另一個就是教育領域。我們來看看大數據在國外的高等教育領域如何應用。

互聯網時代的新型大學,在批判和質疑中成長

近期,華東師範大學常務副書記任友群在談到“十三五”高校信息化治理的新思路時,直言“建校不滿五年的Minerva大學是全球浸潤式大學。這個大學成立時間很短,現在正處在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

“該校提供的是一個浸潤式的全球化的體驗環境。該校學習時間一共四年,八個學期,其中兩個學期在舊金山,其他六個學期分别在各大洲的有關城市。學校沒有傳統意義上固定的校園。學校大部分的課程都是線上的,課程全部被重新安排。我不認為我們所有的學科都可以像目前Minerva這樣的大學來學習,但确實也有一些專業是可以按照Minerva的方式來辦。”任友群将Minerva大學特點總結為以下幾點,(1)浸潤式的全球化體驗(GlobalImmersion);(2)現代化的課程(ModernCurriculum);(3)終身的成就支持(FutureSuccess);(4)真正無地域限制、歧視的招生(Admission)。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也正因為才起步,2014年夏天,關于Minerva是野雞大學的事簡直鬧翻了出國黨熱衷的留學論壇。一時,關于它的質疑聲音甚嚣塵上。比如,“Minerva靠譜嗎?”“能考上全美Top50的大學何必去Minerva,Mineva肯定是騙外國人錢的。”“Minerva的教授少”,“Minerva将削減大量傳統大學所需的開支,比如沒有學校的運動隊,沒有終身教職員工,沒有固定校園。”

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高等教育專家RobertZemsky相信技術的發展足以成熟到将大部分學科教學轉移到網絡上,但不是所有的教育。他舉例,對Minerva來說要建立一個成熟的科學院有很大的難度,因為學校沒有自己的實驗室,學生進行實驗時會遇到各種問題。

是否真正能夠防止出現對教育質量的把控不嚴格以及為了盈利導緻的短視規劃,這樣一場互聯網大學的實驗結果,大家都在耐心觀察。确切地說,是觀望。

誠然,争議的喧嚣褪去,即使欣賞這樣的教育理念,邏輯上被說服,多數家長仍然選擇安靜地觀望。網友“隐身在不存在的角落俯視着世界”講出許多實話——聽藍圖描述的确很好,但是如果我有孩子的話,肯定不會讓他去參加前幾期。好比一款理論上很成功的藥,你敢不敢讓子女去參加開頭一期的臨床試驗呢?

然而,畢竟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冒出來了。比如19歲的李一格是創新型大學Minerva的首屆學生,作為被錄取的2.8%的其中一位,她在分享會上談到Minerva的上課體驗:“我們稱它為‘DeepInteractiveLearning’,深入的交互式學習。當然沒有賽道沒有跑車,但是一年前,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視頻時覺得特别激動。很多人說Minerva的創建是源于速度與激情:科技發展的速度和人們追求優質教育的激情。”

對于許多人都會問的問題,“WhyMinerva”,李一格覺得Minerva是真的在關心未來的人該怎麼樣生活,他們的生活狀态是什麼樣子的,用一種什麼樣的學習模式可以去對接未來人生活的狀态和模式。具體地說,比如它把科技引用到這個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讓學習變得更加高效,還有教學的過程,讓整個學習和教授者能夠更加具備反饋、統計、管理的功能等等。同時,它會根據學生的喜好、對未來的規劃,去幫學生更好地成長。以Minerva為例,業内人士帶你解構數據信息時代的新型大學

Minerva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常務副書記任友群:

據一位中國籍的Minerva大學學生說,他們“課堂上”鏡頭前的每一個行為都被記錄,每一份作業都被記錄,每一次發言都被記錄,學校有專門的數據分析師和學情分析師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分析,他們的學習真正做到了科學高效。

上課過程中讨論一些問題的時候,持不同顔色觀點的孩子,會在這個圓環上被标注出來,讨論問題時候的立場分布就會顯示出來。所有學生都是在各自的場所,隻要保證網絡通暢,課程就可以進行。正在發言的同學,視頻會比較大,其他人都在小窗裡。據說他們還有一個觀測的技術,如果你的腦袋太長時間移出這個鏡頭,會被認為你在開小差。

凡是接觸過信息化的人都知道,雖然在這裡我們看到的隻是一個教學平台,但是背後的支撐網絡是龐大的,尤其是當學生處于不同國家、不同城市時這樣的支撐難度就更大。從這點來說,其信息化工作是超過一般的大學的。Minerva大學教學的流程對我們傳統的大學來說,我個人感覺至少是一個挑戰,對中國大學教學的挑戰尤其大。至少目前為止,全世界其他大學還沒做到把在線授課作為主要教學方式。

從信息化的角度來看,Minerva大學的特點:

(1)以“數據技術”為核心,形成“互聯網+校園”新數據形态;

(2)以“雲網端”為核心,形成“互聯網+校園”新技術形态;

(3)以“實時協同分工網絡”為核心,形成“互聯網+校園”新組織。

Minerva大學,讓我們看到了“互聯網+高等教育”。這是用互聯網再造教學流程的教育,我們讨論教育信息化、大學信息化,可能還是更多的用信息化手段來優化我們的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是互聯網+高等教育非常前瞻的一個模式,當然我們還需要對它有一個觀察的過程。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餘勝泉教授:

Minerva大學是一個互聯網思維的大學,這個大學的校區設置在全球多個地方,學校主體在美國,在孟買、裡約熱内盧、悉尼、倫敦和開普敦等地設置有分校區。Minerva的學生也會和傳統大學的學生一樣,聚集生活在一起,一起上課,隻是老師未必在現場,而是采用網絡直播互動去教學。Minerva用互聯網解放了師資資源,老師可以在英國給中國校區的學生上課,隻要他能夠聯網就能完成授課。而學生也不會因為地域不同的關系斷了學習進程,因為他的數據是放置于Minerva平台的,學校能一直追蹤學生,學生也能随時找到自己要上的課,想請假的老師,還能四處遊學,當地也有校區,對他們進行管理,維持日常的校園生活。

用數據甄别學生、根據個性特征設置個性課程、銜接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是Minerva大學的特征。這個學校的校長是哈佛大學社會學院的院長,他推行的是一種真正精英化的教育,着重培養當今全球市場高需求的能力: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以及多元模式溝通能力。

大數據時代的新型教育,方向在哪裡

今天,我們探讨的不僅僅隻局限于信息化、大數據時代的大學,而是更為廣泛的學習和教育話題。知乎上一位網友的一段話,為我們帶來進一步的思考。網友“HarryMao,圖個樂罷了别當真”的評論:“今年申請,班裡有人被錄取。發的offer是裝在一個iPadmini裡的!整個過程需要激活的還有一段校長為你錄制的歡迎視頻!(會提到你名字的所以肯定不是标準化産品)激活看到offer後校長會第一時間facetime你!那個禮包做得真是很精緻,最重要的是每一張卡片每一個程序都會有你的名字讓你感到自己被重視,而不是收到了一封來自流水線上的offer。”

從這裡很容易體會到用戶個性化的服務,當然并不僅限于這麼一個優點。“大數據改善學習的三大核心要素是:反饋、個性化和概率預測。在此基礎上,将帶來學習的三大改變:能夠随時收集學習中的雙向反饋數據;可以真正滿足每個學生的個體需求,而不是為了一組類似的學生定制的個性化學習;可以通過概率預測優化學習内容和學習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學校和教師的功能将發生徹底改變,學校将轉變成為學生交流和溝通的社會化場所。教師則不再需要照本宣科地講課,而是作為學生和學習系統的重要連接者,傾聽學生的教育和學習需求,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深入的讨論和交流。”

以上這段話出自于邁爾·舍恩伯格,他是英國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教授,也是最早洞見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的數據科學家之一。他在接受中國教育新聞網采訪時,為我們展示了這樣的一幅藍圖——

“未來的教師所做的工作,将不再講授,而是通過對話、溝通和互動,幫助學習者加深對相關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在大數據時代,這種雙向的溝通和交流将可以更成規模。同時,也要求教師要有更開放的心态,去擁抱和使用這些新技術。

所有人都會認為,大數據的應用對那些頂尖級學校最有幫助。但是,讓我們看看事實如何。那些世界名校挑走了最好的學生,教起來當然既容易又簡單。如果隻教最好的學生,我們又何必對這樣的名校趨之若鹜呢?”

所以,他更看重學校會給孩子帶來何等提升。“我會選擇能給孩子帶來最大變化的學校,從入學到畢業,孩子能經曆最大的變化與提升,這才是最好的學習過程。”

哪所學校可以給孩子帶來最大的提升呢?随着大數據的應用,我們終究會發現這些學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