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始建于1933年,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2015年成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年進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高校行列,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近年來,學校以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為契機,把教育信息化上升到驅動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和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服務全國和廣東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度。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提升信息化自主創新能力和主動服務水平,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粵港澳地區教育信息化協同發展。
面臨的主要問題
學校于2006年啟動以信息門戶、數據中心和單點登錄系統等“三大平台”為主體的“數字校園建設”,信息化朝着集成化、協同化應用的方向發展。随着“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到來,傳統“數字校園”的建設理念和建設模式逐漸不能滿足學校師生對信息化高速增長的發展需求,信息化對學校各項工作和教育社會服務的支撐和驅動作用難以凸顯,主要體現在:
1.信息化工作仍屬于基礎條件支撐和輔助性質範疇,工作定位不高,與學校整體發展融合不足,缺少長遠規劃、頂層設計和資源統籌;
2.學校信息化工作職能分散,各支撐領域發展水平不平衡,制約和弱化了學校作為師範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引領和教育服務輸出功能;
3.信息化應用建設以提升管理效率為主,不能滿足廣大師生對于校園公共服務質量的要求;
4.信息化人才隊伍機制陳舊,結構不合理,人才流動不暢,創新能力不強,無法滿足智慧校園可持續發展、自主創新和主動服務的需求。
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
着眼長遠發展,強化教育信息化頂層設計
學校制定信息化發展中長期規劃,定期召開全校信息化專題會議,把信息化融入教學改革、科研創新和管理服務等各個領域,以信息化驅動重點領域改革,帶動學校核心競争力的提升。以“互聯網+教育”為抓手,逐步形成資源集約化、平台自主化、服務綜合化、治理數據化、安全體系化“五位一體”的信息化發展模式。成立智慧校園建設領導小組,構建理論創新研究、基礎平台建設、教育資源開發、信息應用服務等四大發展主線,團隊協作方式實現優勢資源整合,強化校園信息化統籌建設能力。
統籌基礎資源,建立平台化發展戰略
學校完成信息化公共雲平台建設,為學校智慧校園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自主研發包括信息門戶、數據中心、統一身份認證等各類應用基礎服務平台,确保項目統籌建設和一體化服務質量;基于自主開發的網站群平台完成校内130多個二級網站的雲化改造和遷移工作,實現校内網站白名單開放制度;建成覆蓋全校的高質量無線校園網,建設無線熱點13000多個,擴展校園網出口帶寬達17.5G。
融合管理服務,加速校園治理現代化進程
學校自主開發由師生綜合服務、校園移動服務、微信企業服務組成的校園服務平台體系,積極探索校園大數據背景下的個人數據服務,以服務為導向,促進管理服務的融合,為推進校園治理現代化提供強大支撐。同時,學校建設“一表通”服務平台、電子身份注冊中心等系統,滿足師生日益個性化、多元化的信息服務需求。
驅動教學改革,支撐“互聯網+創新人才培養”行動計劃
學校開發适合學校教學應用實際的“砺儒雲課堂”在線教學平台,提供教學、學習資源與過程的“一站式”服務。圍繞“砺儒雲課堂”建設應用,組建教學信息化開發維護團隊和支撐服務團隊,不斷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開發“砺儒教育實習工作坊”,作為師範生教育實習遠程交流與指導的官方網站。
勇于改革創新,探索高校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新機制
學校在确保核心人員穩定的前提下,控制在編人員規模,按照“在編--預聘制--非編制—流動崗”的模式壯大人員隊伍。成立華南師範大學軟件開發與運營中心,承擔校園信息化應用基礎支撐平台和公共服務體系的開發與運營工作,推動軟件開發服務人員薪酬與市場接軌。挖掘高校學生資源,培養研發實習生,推進校企人員合作,鼓勵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人員創業,并鼓勵和指導在校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活動。
發揮師範優勢,服務國家和廣東的教育發展
學校積極承接教育部“國培計劃”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建立支撐廣東省“粵教雲”計劃的協同創新平台。創新移動互聯網技術服務基礎教育改革模式,依托自主研發的手機直播課堂技術,積極開展基礎教育改革創新和實踐。實施“職業教育網絡課程修讀計劃”,牽頭成立廣東省職業教育信息化研究會,與鳳凰衛視集團聯合開發國内首個面向職業教育的移動學習新應用—“鳳凰微課”。啟動“校園開放教育計劃”,面向全日制本專科生開設網絡教育課程,積極推進校際網絡課程互選。
成效與經驗
校園網基礎條件完成更新換代,擴展校園網出口帶寬15G,增建無線熱點13000多個,完成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信息化雲平台擁有CPU核數1600多個,内存7.3T,存儲1362T,承載500多個信息化應用;智慧校園基礎軟件支撐平台體系化發展,建成基礎軟件支撐平台7個,對接30多個信息系統,數據中心集成數據量近500G;教學信息化平台課程總數300門,在線授課教師271人,使用平台進行在線學習的學生8236人。擁有公共信息化服務平台3個,提供超過150個“一站式”信息化服務;軟件開發團隊人員22人,開發創新應用23個,申請專利、獲得軟件著作權13項;網絡與信息安全體系逐步建立,基于自主開發網站群改造和遷移校内網站130多個,獲得安全競賽獎項6個。累計承擔教育部“國培計劃”項目100多項,建設“教師工作坊”1600餘個,受益教師10萬餘人,各類工作坊上傳微課3萬多個,移動學習“鳳凰微課”1.5萬門,發表文章10篇以上。
經過五年的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探索,學校在高校智慧校園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以下經驗:一是高校要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學校整體發展戰略的高度,進行長遠規劃、資源整合和統籌發展;二是智慧校園建設要把主動服務于教學改革和科研協作等高校核心工作作為信息化的突破口,切實成為高校在新時期的重要發展引擎;三是要充分發揮信息化的支撐連接作用,真正使信息化成為融合校園内外和管理服務的橋梁;四是要探索創新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機制,提升信息化軟實力和自主開發能力,形成高校智慧校園的良好生态和可持續發展态勢。(責編:王左利)
(作者單位為華南師範大學)
專家點評
劉三牙華中師範大學教授華南師範大學在智慧校園發展理論與模式創新、信息化自主研發、服務體系構建、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特色。
學校按照國家對高校“雙創”的要求,整合相關學科大學生創辦信息化服務運營中心的做法與機制,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創造力;學校形成的學生實習生自主培養,以非事業編制為開發骨幹,人員薪酬逐步與市場接軌等信息化人才隊伍創新機制有利于推動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學校在教育信息化人才培養方面形成的有效機制與模式可以在其他高校中大力複制、推廣。
學校自主研發的“砺儒雲課堂”及其教學信息化服務支撐團隊在“互聯網+教育”的改革實踐中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受到廣大師生好評,具有創新性和可推廣性。
學校在應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動粵港澳地區教育合作發展、針對教育薄弱地區精準扶貧方面,形成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與模式,可供其他地區和學校參考借鑒。
學校建立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學校應用、服務驅動、科研創新的産學研合作機制,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信息化生态模式,對教育信息化産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